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进口养生

进口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2 13:16:25

1、如何养生

2、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判定属保健食品

保健品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尤其是老年人,总是对其寄予很高的厚望,但最终往往以失望告终。这里面,既有某些商家不负责任夸大宣传等原因,也有部分是老百姓不能客观认识的结果。

近日,健康时报进行了中国网民整体保健状况调查,调查着重于人们的保健意识状况、对保健产品的认知状况、对保健信息传播渠道的认知度等方面。

调查顾问: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 吴大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黄建始

调查人数:42718人

调查时间:1个月调查结果分析:五成人选择

错误的绿色标志

保健食品种类很多,对于保健食品的安全性的辨别就显得非常重要。学会看保健食品图形标志是一个最起码的常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25.84%的人选择蓝色标志,而有48.78%的人选择了绿色标志。当被问到目前保健食品由哪个国家机构审批的问题时,有近七成的网民能够做出正确回答,不知道和做出错误选择的网民占总数的31.34%。

专家讲解:只有25.84%的人选择蓝色标志,说明大家对合格保健食品的鉴别能力不高。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查确认、审批,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外包装上有国家保健食品标志--业内称“淡蓝色牛头标志”,这是确定一个保健食品是否合格安全的最基本条件。

此外,我们还要看成分标签和说明书。有些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因为伪造蓝色小标属于违法行为,就制造一个其他颜色的标识,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绿色,利用了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的心理。48.78%的人选择了绿色标志就是被这样的心理所左右了。

八成人错误认为保健品有副作用

八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保健品有副作用,其中16.83%的消费者认为绝大部分保健品都有副作用,60.5%的消费者认为部分保健品有副作用。有15.89%的消费者觉得保健品没什么副作用。6.36%的消费者则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专家讲解:说保健食品有副作用这完全是错误的,只有药物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还是在体质限制或者是错误用药的前提下产生的。保健食品首先是一种食品,不存在副作用一说。作为食品,第一就是安全,第二才是具备一些辅助的功效。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国家批准生产的正规保健食品,在正常的情况下食用,是不会出现副作用的,多数的消费者还是多虑了。

大多数消费者支持国产保健品

网友对保健产品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有47.72%的网民推崇国内品牌,10.07%的网民用国外品牌,两者都用的人群比例为30.83%,11.38%的网民不用保健品。

专家讲解:购买保健产品支持国货的做法是正确的。

拿保健食品来说,国内的保健食品在购买前可以查阅得到相关批准文号,非常直观。进口保健食品能取得正规进字号的产品并不多,很多通过非法的渠道进入,没有保障。

保健食品热度高于保健器械

目前市面上的保健产品主要有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等三种类型。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用品主要是保健日用品,例如保健牙膏、保健牙刷、保健内衣、保健枕等;而保健器械则是指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等作用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血糖仪、按摩器等。

67.65%的调查对象青睐保健食品,超过五成的调查对象对保健用品感兴趣,保健器械受欢迎程度比例为34.36%。

专家讲解:市场反映基本能体现客观现实。目前,保健食品行业制度更加健全,审批更加严格,产品也更加安全可靠。但保健器械则有一些鱼目混珠的情况发生,市场情况比较复杂。保健器械不归于医疗器械,而又具有医疗器械的某些特征,因此,具体的标准很难界定,不能像保健食品一样有明确的指标进行量化评判。因此安全系数也略低一些,消费者能感受到这一点,因此对保健器械的认可度就低一些,制定保健器械的标准是相关监管部门下一步要做的重点。

保健品广告 消费者喜电视厌广播

保健品广告可信度的高低与传播方式有很大关系。通过电视媒介发布的保健产品广告可信度最高,达到了35.24%;报纸杂志的可信度为14.49%;广播可信度偏低,仅占3.44%,调查中,32.35%的调查对象认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

专家讲解:老百姓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电视媒体在这方面占有优势,也很容易获得认可。32.35%的调查对象认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

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国保健品广告的过多过滥状况,另一方面也表明,要提高保健产品的可信度,除了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外,提高保健品产品的质量才是根本。

一成消费者能辨别虚假宣传

消费者知道哪些是保健产品违法广告吗?有12.33%的调查对象表示清楚,20.21%的人完全不清楚,更多的人介于清楚与不清楚之间。

专家讲解:辨别虚假宣传是消费者保护自己不被欺骗的重要武器,有一些基本的违法广告辨别准则:

一是未经卫生部审查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义经营的;

二是保健食品的名称、标签、说明书未按照核准内容使用,有的违规宣传疗效,标签或说明书上印着“缓冲……症状”、“适用于……疾病”等字样;有的则随意宣传功效,标榜能“滋阴壮阳、调理气血”等;

三是索证不齐,部分经营单位未索取《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

此外,下列行为均属违法表现:使用医药科研单位、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出现治愈率、有效率以及其他不科学的断言和保证;出现有奖销售、馈赠等违法促销内容;违法发布治疗肿瘤药品的广告等。其它调查结果:对于保健,68.11%的消费者认为“日常保健”是保证健康的最佳途径,23.46%的消费者选择“有病就治”,8.43%的消费者选择“定期体检”。

消费方面,59.46%的人每月花200元左右用于保健产品的开支。15.86%的消费者花200~500元,花500~1000元、1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5.44%、0.52%。

保健知识积累方面,36.03%的消费者会通过定期看健康书报、网页或节目来积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49.18%的消费者偶尔关注,12.99%的消费者会在有健康需求时查询相关信息,仅1.80%的消费者从来没有注意过。

参加健康教育培训积极性方面:49.36%的消费者表示只要有益,一定去,45.38%的消费者稍显犹豫,5.26%的消费者认为保健教育没必要。

市场认可方面:31.65%的消费者认为保健产品市场非常混乱,54.51%的消费者认为“稍有改善”,13.63%的消费者认为“大有改善”,0.21%的消费者认为“非常规范”。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保健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

3、年轻人该怎么样养生最适用?

年轻人养复生跟老年人养生没有本质的不同。 吃,不忌嘴,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通吃不挑食 睡,早睡早起不熬夜 动,坚持运动--这一点年轻人很多都做不好制,高兴起来就拼命打球,懒起来拼命睡觉,不好! 总之,生活规律化,坚持长期运动

4、中国第一家全世界进口保健品进口商城---炎黄养生商城,进口世界各国最好的养生产品,保健品。

真的吗?
把地址拿来。我速度买机票!

5、什么国产保健品和进口产品在竞争上如此弱势?

近几年,进口保健品在国内攻城掠地,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市场增长迅猛。面对这一市场竞争态势,我们国产保健品除了几个深受传统中医影响的高端滋补品(如冬虫夏草、铁皮石斛、人参洋参海参、燕窝等)几无抵抗之力,已然是溃不成军。《会销人网》--中国会销行业第一资讯平台,会议营销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更多文章资讯请浏览《会销人网》! 近期和多地保健品销售代理公司的老板聊天,发现大家喜欢现在国产保健品的利润,但是都忧心国产保健品的未来。因为现在卖的保健品好评率和回头复购率的确很低。面对进口产品的竞争,没有什么竞争能力,大家都在寻找进口产品为未来做准备。 为我们到底在差在那里呢?笔者从事保健品销售15 年,以为主要原因有: 一、理论基础不同。 保健品卖的是产品背后的科学养生健康理念和技术。西方的保健品(国外产品)一般强调配料来源的纯天然性和配料的健康原理,能就核心成分拿出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数据。进口产品理论基础扎实。如:自由基氧化理论。就催生了抗氧化剂产品(复合维生素 、VE 、 VC 、葡萄籽等等);营养缺失带动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 心脏保护的辅酶Q10;眼睛保护的叶黄素。。。。。 而相比较的国产中医药衍生的保健品,理论空虚。作用宽泛不精准。让消费者很难明白。到现在还是抱出一本《本草纲目》李时珍说 XXX。。。抱着老资格,不做新研究。产品配方及理论落后是必然。 说实话,我自己本身就是科班学医的。对中医的确是不懂。我无从知道什么阴阳、虚实等等。。普通的消费者又能知道什么呢?国产保健品如若继续宣传这种因人而异,路将越走越窄。 有一定基本科学素养的人,看过西方保健品资料后,一般都能相信。这是现行教育培养的结果。当现在这群文化层次较弱的老人离世,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中年人成为保健品消费主力的时候。你的产品怎么卖呢?? 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保健品市场,这有赖与消费理念的成熟。保健品不是治病的,保健品的消费年龄将向前提升 10 岁左右。中年人将是消费主力。这是保健品正在演化的消费行为。你的产品从配方到核心理念准备好适应这一变化了吗?? 二、产品质量不同。 我不是说我们生产不出来高质量的保健品。而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谁追求高质量就会导致高成本。产品就失去在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别是失去中间商人的支持。 特别是因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在保健品这类产品上国人已经失去了对国产产品的基本信任。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例如同样是维生素,钙片。如果将产品面对面比较。含量、配方、用材等国产产品一般都无法直接比较。进口产品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能忽悠一时,不能忽悠一世。消费者是在进步的。品质是一切的 根本。不能一味的只追求利润。 三、国产产品中专一功能性产品缺失。 进口产品中对人群中普遍常发的关节问题、前列腺问题、高血脂问题等有很多专门研发的专利功能性专一产品。而国产产品在这些问题上普遍无研发准备。当进口产品在卖ARTHOR7 这类的复合骨胶原产品时,我们还在卖简单单一原材料型产品骨胶原或氨糖。当进口产品在卖针对前列腺的显效性棕榈果胶囊时,我们还在推基本无效的番茄红素。这种几乎无效产品推荐,只会是推一个死一个。是在砸自己的品牌。 这也是品牌对市场的短视导致的必然结果。很庆幸现在一些大公司已经关注到营养保健这个行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如上海光明、华北制药等。大企业的加入或将加大国内企业对研发的投入。 自然疗法,向东方传统医学学习是西方保健研发的重点之一。我们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如果结合现代人的教育认知。加大研发。我们未来还有希望。 不要抱着几本线装古书到死。

6、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养生最重要的就是按时。
1、按时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是在感到十分累之后才会去休息睡觉。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不能再劳累过后才去休息,平时要做到劳逸结合。
过度的疲劳为疾病留下了隐患。而工作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不仅会很快消除疲乏感,还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人体的阴阳气血也可以得到调整平衡。
2、按时锻炼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质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轻化趋势,即青壮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惊人,这些都与他们不锻炼、吃得过多和喝酒过多有关。所以,青年人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按时锻炼,养成习惯,对健康大有裨益。

3、按时喝水
感到口渴的时候才去喝水,这时已经迟了,喝水要平时带着喝,不能再渴的时候再去。经常喝水的人比老不喝水的人患上结石的几率要小得多。
而且,还对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有预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以及对水相对需要较多的孕产妇、青少年和婴儿,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
4、按时体检
每年的健康查体中,经常发现相当多的严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实,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觉是很难早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才能早期发现,从而早期治疗。所以,要定期去医院体检。
5、按时如厕
很多人都是当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这样做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受到损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粪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导致“自家中毒”。因此,应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对痔疮病人也有益处。

6、按时睡觉
晚上不能熬到自己非常困的时候才去睡觉,这样容易是身体机能退化。要做到按时睡觉,不能熬夜。
7、按时吃饭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饭。这种做法容易损害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至五小时,人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时会对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7、利隆生物养生屋是进口的?

材质是进口的。

8、看到一款很贵的养生壶,材质都是进口的,但是太贵了,大家有什么推荐吗?

你说的是北鼎的吧,北鼎的材料都是进口的,我们领导在办公室放了一个,我去瞄过一眼,还真是好看呐,功能还多,我们领导人儿美还会生版活,挺会享受的,我也觉得,这女人哪,就应该对自己好点,下个月发了工资我权也去买一个,真心觉得挺不错的。

9、现在国内有哪些进口纯天然滋补养生产品

Okban玉盤枳椇子汁作百为一种独特的纯天然滋补养生产品,特别适合宿醉后需要解酒、度保肝护肝以及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容易疲劳的人群。我们平时喝的果汁都添加了各种香精或者知防腐剂,说是喝果汁是在喝健康,却不知道里面也有很多对身体道有害的成分。而玉盤枳椇子汁可谓是真正可以放心饮用的健康版饮品,不比自己在家榨的果汁浓度低,专业的熬制技术还能让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出来,可以事半功倍权。

与进口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