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浦江养生

浦江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2 06:51:29

1、上海浦江意优周边有什么医院或医疗设施?

浦江意优周边医院有复美大药房,华氏大药房(浦民店),好药师大药房(德志药店),康奕健经络养生调理中心,国药堂大药房(江月路店)等。

2、浦江天聚苑养生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浦江天聚苑养生保健科技开发有限copy公司是2011-05-26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南站路71-11号。

浦江天聚苑养生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726575336285H,企业法人盛红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浦江天聚苑养生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百范围是:养生保健、特色中草药经络腧穴的技术开发及成果转让、技术咨询;承办会展服务;非医疗性健康保健咨询、中成药、中药保健品研究与技术推广;养生文化研究、中草药繁育的研究、种植度技术推广;初级食用农产品、食品、纺织品、日用品批发、零售;医疗器械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知总注册资本为35481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97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浦江天聚苑养生保健科技开发有限道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浦江天聚苑养生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3、杭州建德市属于哪个区?

【主回答】

属于县级市,与市辖区同级,不隶属于区。

4、消化液过多会不会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

我是医生,我回答哈。食物的消化速度取决来于胃肠道的蠕动情况,消化液(胃酸,胰酶)的情况,这自二者均受到神经体液的调节。首知先肯定的是消化液过多和过少对身体都有负面影响。相对稍多点的消化液可加速消化速度。希望对道您有帮助!

5、泖港镇浦江蓝养生园艺馆在哪里怎么去

泖港镇是上海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运输都十分便利。同三高速纵贯南北叶新公路横跨东西东连嘉金高速西通沪杭高速,南接320国道。距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金山石化港码头、芦潮港及大洋山深水港码头(建设中)均不足50公里。周边黄浦江黄金水道环绕,通航能力为5000吨。
泖港镇是松江浦南地区三镇的中心,中心地理坐标东径121°、北纬31°。地平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稍高,西、北部低洼,海拔在2.4米以下;有一大片低洼地(习称万亩泖田,古代三泖之一部)。
泖港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主种农作物粮棉油及各种蔬菜、瓜果,主养各类家畜家禽及河鲜,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2001年1月8日,原泖港镇、五厍镇撤二合一,组建成新的泖港镇。全镇区域面积57.28平方公里,2011年年末耕田面积2076公顷,林地面积1068公顷。境内沿黄浦江、横潦泾南岸,有上海市黄浦江水源保护区“万亩涵养林”。泖港集镇是泖港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2008年镇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东靠竖潦泾、南靠大泖港河、北至叶新公路、西接A30高速公路。2002—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镇,2007年被列为上海市“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1]
2行政区划
编辑

泖港镇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分别是:新建村、焦家村、新龚村、腰泾村、胡光村、曙光村、南三村、兴旺村、徐厍村、田黄村、黄桥村、范家村、泖港村、朱定村、曹家浜村、茹塘村和泖港居委会、五厍居委会。总户数(派出所户籍)11465户,总人口38463人,其中非农人口19183人,男性18879人,女性19584人。外来人口15883人。[1]
3机构领导
编辑

韩正到泖港调研家庭农场发展工作[2]
沈智劳党委书记
负责工作:主持全镇全面工作,负责组织班子联席会、党委会、书记办公会,协调班子成员的工作。分管办公室。[3]
孙月芳 人大主席
负责工作:主持镇人大工作,组织人大闭会期间主席团会议等活动。[3]
周留昌 副书记、镇长
负责工作: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受书记委托,协助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分管人事(编制)、财政、财经管理、集体资产管理。协管办公室。[3]
王秋林 副书记
负责工作:主管社会稳定工作,处理书记授权的工作;分管综治、司法、保密、法治、信访、调解、人口综合管理、大联动、公共安全、反邪教、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统筹协调处理各条线的信访、稳定及安全工作。联系派出所、浦南法庭、浦南检察室等工作。[3]
陈斌 副书记
负责工作:主管党建工作,处理书记授权的工作;分管联系纪委、组织、统战、宣传、综合党委以及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对涉及多个委员分管和多个部门的重大工作进行协调沟通。[3]
邱建强 委员、纪委书记
负责工作:负责镇纪委全面工作。分管纪检、监察(纠风)、考评督查等工作。[3]
冯林生 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
负责工作:协助镇长处理镇政府日常事务;负责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办理、政务公开、民政(老龄、退管、移民、村务公开)、大联动、社区管理、社会救助、慈善基金会、残联、红十字会、科普、机关事务、人民武装工作,协管抗震救灾、防汛防台、民防工作,负责分管条线的信访及安全稳定工作。分管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征兵、双拥等工作。联系驻镇及相关部队。

6、金华浦江马岭脚村到药材市场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36.1公里

起点:马岭脚村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S210行驶14.9公里,直行进入杭口岭隧道

2.沿杭口岭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S210

3.沿S210行驶3.8公里,直行进入蒋义线

4.沿蒋义线行驶720米,进入月泉西路

5.沿月泉西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月泉东路

6.沿月泉东路行驶5.9公里,左转进入宏业大道

7.沿宏业大道行驶5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浦后内线

8.沿浦后线行驶1.5公里,右转

9.行驶100米,左转进入永在大道

10.沿永在大道行驶4.6公里,左前方转弯

11.行驶560米,右转

12.行驶50米,左转

13.行驶320米,过左侧的上郑村约160米后,右转进入义容门东路

14.沿义门东路行驶310米,稍向左转

15.行驶1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无限极中草药养生馆

7、浙江金华有那些特色小吃

一、金华酥饼:色泽金黄,香脆可口,味道极佳,入口酥碎,遇湿消融,即使牙齿脱尽的人也有口福品尝其味。

二、金华煲:与“金华火腿”、“金华酥饼”并称为“金华三宝”。其味道独特,滋补养生,价廉物美。

三、金华火腿:用金华两头乌猪的后腿精制而成,皮色黄亮,形似竹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馈赠珍品,佐食佳肴,也是滋补良品。

四、金华府酒:金华府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之一,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技艺,清洌甘醇的色味,养生益体的功效。

五、金华汤包:金华汤包历史悠久,素有“金华第一点”的美誉,也是中国南方小吃汤包中的佼佼者。

(7)浦江养生扩展资料:

金华除了小吃,金华的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国家级风景区双龙洞,黄大仙祖宫亦坐落于此。省级风景区永康方岩、兰溪六洞山地下长河、浦江仙华山、武义郭洞-龙潭、磐安花溪、百杖潭、双峰漂流、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横店影视城护区、诸葛八卦村、仙源湖旅游度假区、东阳花都-屏岩、汤溪九峰山等,或为山奇,或为水秀,可谓各擅胜场。

金华的文物古迹与奇山秀水交相辉映,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0处,省级文保单位37处,县(市)级文保单位300多处,馆藏文物达3万多件。各处古迹遗址如颗颗明珠,点缀于八婺大地。太平天国侍王府、宋代名刹天宁寺、八咏楼、五峰书院等胜迹及诸葛八卦村、俞源太极村等神秘村落以及东阳卢宅等令游客流连忘返。传统与现代交融、人称东方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也已成为广大影视工作者和游客心中的福地。

8、仙华四季温泉怎么样

仙华四季温泉

景点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仙华山脚下

仙华名人温泉国际度假村是檀溪集团投资12亿元打造,占地面积为800亩,由新加坡LND Consulting Ltd公司设计,城市名人酒店集团管理,将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游乐休闲设施环境最为完善的顶级度假村。

理由2度假村是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特色餐饮、康体娱乐、户外拓展为回一体综合性、原生态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

理由3度假村依托仙华山的自然风景,结合景区内天然温泉、人造景观及各式游乐休闲的设施设备,同时配合五星级答酒店的经营管理服务,将给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带来全新质感的度假休闲感受。

理由4仙华四季温泉乐园由温泉会所、欧陆顶级奢华园、七彩药浴、特色VIP、大唐御汤养生园、泰式热带风情园、天竺修身风情园及亚特兰蒂斯水上乐园组成。

9、丹溪翁传的原文注释

原文注释

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1],姓朱氏,讳震亨[2],字彦修,学者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3]。稍长,从乡先生治经[4],为举子业[5]。後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6],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7],宏深粹密[8],遂为专门。一日,文懿谓曰:“吾卧病久,非精於医者,不能以起之[9]。

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於医乎[10]?”翁以母病脾,於医亦粗习,及闻文懿之言,卽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11],虽不仕於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12]。

[1] 婺(wù务):婺州,今浙江金华地区。 义乌:地名,今属浙江。

[2] 讳:名讳。参见《东垣老人传》第1段注[1]。

[3] 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 言:字。“千言”指一千字的文章。

[4] 治经:研习儒经。经,指儒经8参见《华佗传》第1段注[4]。

[5] 举子业:指科举考试的学业。

[6] 许文懿:许谦,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浙江金华人,元代著名理学家。 朱子:指南宋大理学家朱熹。

[7] 益:进一步。 道德性命之说:指程朱理学。因其强调道德,注重“性”、“命”即人性与天命的关系,讲求顺应天理,故云。

[8] 粹密:纯正而周密。

[9] 起:使动用法,使……痊愈、康复。 之:代词,我。

[10] 游艺:从事某种技艺。语出《论语·述而》。

[11] 推:推广。 及物:“推己及物”之省。

[12] 一:专一;专心。

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1],翁穷昼夜是习[2]。旣而悟曰[3]:“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4],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5]。”遂治装出游[6],求他师而叩之[7]。

乃渡浙河,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皆无所遇。及还武林[8],忽有以其郡罗氏告者。罗名知悌,字子敬,世称太无先生,宋理宗朝寺人,学精於医,得金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9]。然性褊甚[10],恃能厌事[11],难得意[12]。

翁往谒焉,凡数往返,不与接。已而求见愈笃[13],罗乃进之,曰:“子非朱彦修乎?”时翁已有医名,罗故知之。翁旣得见,遂北面再拜以谒[14],受其所敎。

罗遇翁亦甚懽[15],卽授以刘、李、张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16],而一断於经[17],且曰:“尽去而旧学[18],非是也。”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於胸臆[19]。居无何[20],尽得其学以归。

[1] 大观二百九十七方:指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官修医方书《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因系大观年间所修,内载二百九十七方,故云。编修人即太医陈师文、裴宗元等。

[2] 是习:宾语前置,即“习是”。是,代词,这,指《大观二百九十七方》。

[3] 既而:不久。

[4]“起度量”三句:语出《史记·仓公列传》。谓建立法度、制订规则、宣示准则。度量、规矩、权衡:皆为法度、规则、准则之义。称,称说,这里义为“宣示”或“颁布”。

[5] 鲜(xiǎn显):少。 克:能够。

[6] 治装:整理行装。 游:游学。

[7] 叩:请教。

[8] 武林:杭州灵隐山的别名,后多用以代指杭州。

[9] 旁:广泛。

[10] 褊(biǎn匾):原指衣服狭小,引申指心胸狭隘。

[11] 恃能厌事:语本《三国志·华佗传》,谓依仗才能,厌恶事奉他人。事,事奉。

[12] 难得意:语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谓世人都难以合乎自己的心意,即自视甚高。得意,合意。

[13] 已而:随后,紧接着。 笃:诚恳。

[14] 北面:面向北。古代正式行礼时,卑者面向北,尊重面向南。 再拜:跪拜两次,是古代拜师之礼。

[15] 懽:“欢”的异体字。

[16] 敷扬:阐发。

[17] 一断于经:谓关于“三家”的是非高低一概取决于《内经》、《伤寒论》等医学经典。一,一概。

[18] “尽去而旧学”二句:谓完全舍弃你原先所学的医术,因为它不是正道的医术。 而:通“尔”,你。 非是:不正确,不是正道的东西。其主语是“旧学”。

[19] 涣焉:消散的样子。 凝滞:阻滞不通,指疑难问题。

[20] 居无何:过了不久。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1],闻翁言,卽大惊而笑且排[2],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瘳矣乎[3]!”文懿得末疾[4],医不能疗者十馀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於是诸医之笑且排者[5],始皆心服口誉[6]。数年之间,声闻顿著[7]。翁不自满足,益以三家之说推广之。

谓刘、张之学,其论脏腑气化有六[8],而於湿热相火三气致病为最多,遂以推陈致新泻火之法疗之,此固高出前代矣。然有阴虚火动,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9]。谓李之论饮食劳倦,内伤脾胃,则胃脘之阳不能以升举,幷及心肺之气,陷入中焦,而用补中益气之剂治之,此亦前人之所无也。

然天不足於西北[10],地不满於东南。天,阳也;地,阴也。西北之人,阳气易於降;东南之人,阴火易於升[11]。苟不知此,而徒守其法[12],则气之降者固可愈,而於其升者亦从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矣。乃以三家之论,去其短而用其长,又复参之以太极之理[13],《易》、《礼记》、《通书》、《正蒙》诸书之义[14],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15]。

而谓《内经》之言火,盖与太极动而生阳、五性感动之说有合[16];其言阴道虚[17],则又与《礼记》之养阴意同[18]。因作《相火》及《阳有馀阴不足》二论,以发挥之。

[1] 诸医泥陈、裴之学者:定语后置,即“泥陈、裴之学的诸医”。泥,拘泥。

[2] 而……且……:又是……,又是……。 排:排斥。

[3] 其:副词,表揣测,大概。 瘳:痊愈。

[4] 末疾:四肢之病,指半身不遂。

[5] 诸医之笑且排者:定语后置,即“笑且排之诸医”。

[6] 心、口:名词活用作状语。心,从心里。口,在口上。

[7] 声闻(wèn问):声誉;名望。

[8] 脏腑气化有六:谓脏腑之气发生异常变化而发病的因素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此谓气机发生异常变化。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依据并运用五运六气的学说,认为脏腑经络因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互相侵扰而发病的情况最为常见,后来张从正也遵从这一学说,并进一步将其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门。

[9] 消息:斟酌。

[10] “天不足于西北”二句:语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源于《列子·汤问》。谓因地理气候之故,西北之人阳气不足,东南之人阴气不足。天,指天之气,即阳气。地,指地之气,即阴气。

[11] 阴火:指心火。

[12] 徒:副词,只,仅仅。

[13] 太极: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天地万物的本源。

[14] 通书:指《周子通书》,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著。 正蒙:北宋理学家张载著。

[15] 寻:探求。 指归:主旨。

[16] 五性感动:语出周敦颐《太极图说》,原谓五行各有其性,相感则动而衍生万物。

[17] 阴道虚:语见《素问·太阴阳明论》,谓阴气易虚。

[18] 与《礼记》之养阴意同:朱震亨《阳有馀阴不足论》:“《礼记》注云:‘惟五十然后养阴者有以加。’”

於是[1],翁之医益闻。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凑於道[2],翁咸往赴之。其所治病凡几[3],病之状何如,施何良方,饮何药而愈,自前至今,验者何人,何县里,主名,得诸见闻[4],班班可纪[5]。

浦江郑义士病滞下[6],一夕忽昏仆[7],目上视,溲注而汗泄[8]。翁诊之,脉大无伦[9],卽告曰:“此阴虚而阳暴绝也,盖得之病後酒且内[10],然吾能愈之[11]。”卽命治人参膏,而且促灸其气海。顷之手动[12],又顷而脣动。及参膏成,三饮之苏矣[13]。其後服参膏尽数斤,病已。

天台周进士病恶寒[14],虽暑亦必以绵蒙其首,服附子数百[15],增剧。翁诊之,脉滑而数,卽告曰:“此热甚而反寒也。”乃以辛凉之剂,吐痰一升许,而蒙首之绵减半;仍用防风通圣饮之[16],愈。周固喜甚,翁曰:“病愈後须淡食以养胃,内观以养神[17],则水可生,火可降;否则,附毒必发,殆不可救[18]。”彼不能然,後告疽发背死。

一男子病小便不通,医治以利药,益甚。翁诊之,右寸颇弦滑[19],曰:“此积痰病也,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辟如滴水之器[20],必上窍通而後下窍之水出焉。”乃以法大吐之[21],吐已,病如失。

一妇人产後有物不上如衣裾[22],医不能喻。翁曰:“此子宫也,气血虚,故随子而下。”卽与黄芪当归之剂,而加升麻举之,仍用皮工之法[23],以五倍子作汤洗濯[24],皱其皮[25]。少选[26],子宫上,翁慰之曰:“三年後可再生儿,无忧也。”如之。

一贫妇寡居病癞,翁见之恻然,乃曰:“是疾世号难治者,不守禁忌耳。是妇贫而无厚味,寡而无欲,庶几可疗也[27]。”卽自具药疗之,病愈。後复投四物汤数百[28],遂不发动[29]。

[1] 于是:从此。

[2] 辐凑:常作“辐辏”。车辐集中于车毂。喻人群从四面八方聚集于某地。

[3] 凡:总共。 几:多少。

[4] 诸:兼词,兼“之于”二字的音义。“之”,指“凡几,病之状何如,施何良方,饮何药而愈,自前至今,验者何人,何县里,主名”等;“于”,从。

[5] 班班:亦作“斑斑”,清楚明白的样子。 纪:通“记”。记载。

[6] 浦江:县名,今属浙江。 滞下:古病名,即痢疾。

[7] 仆(pū扑。又读fù 副):向前跌倒。

[8] 溲注:指小便失禁。溲,小便。

[9] 无伦:无序。伦,条理,秩序。

[10] 酒、内:均名次活用作动词,分别义为“饮酒”、“行房事”。

[11] 愈;使动用法,使……痊愈。

[12] 顷:一会儿,过了一会儿。

[13] 苏:“苏”的异体字,苏醒。

[14] 天台:县名,今属浙江。

[15] 百:朱震亨《格致馀论》作“日”。

[16] 仍:接着。 防风通圣:指防风通圣散,刘完素所创方剂,见《宣明论方》。

[17] 内观:谓排除杂念。

[18] 殆:恐怕。

[19] 右寸:指右手寸部的脉象。

[20] 辟:通“譬”。 滴水之器:即漏壶,又称漏刻,古代用滴水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

[21] 吐:使动用法,使……呕吐。

[22] 衣裾:衣服的前襟。

[23] 皮工之法:制皮的工匠所用的办法。其法以五倍子熬汤,用来浸泡生皮使之柔韧,然后再制皮革用品。

[24] 濯(zhuó灼):洗。

[25] 皱:使动用法,使……收缩。

[26] 少选:一会儿。

[27] 庶几:差不多。

[28] 四物汤数百:定语后置,即“数百四物汤”。百,当作“日”。

[29] 遂:终于。 发动:发作。

翁之为医,皆此类也。盖其遇病施治[1],不胶於古方[2],而所疗则中[3];然於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4]。他人靳靳守古[5],翁则操纵取舍[6],而卒与古合。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7],翁敎之亹亹忘疲[8]。

翁春秋旣高[9],乃徇张翼等所请[10],而著《格致馀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新论》诸书,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

翁简悫贞良[11],刚严介特[12],执心以正,立身以诚,而孝友之行[13],实本乎天质。奉时祀也[14],订其礼文而敬泣之。事母夫人也,时其节宣以忠养之[15]。宁歉於己,而必致丰於兄弟;宁薄於己子,而必施厚於兄弟之子。非其友不友[16],非其道不道。好论古今得失,慨然有天下之忧。

世之名公卿多折节下之[17],翁为直陈治道,无所顾忌。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18]。与人交,一以三纲五纪为去就[19]。尝曰:天下有道[20],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夫行,本也;辞,从而生者也。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21],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22]。

翁之卓卓如是[23],则医特一事而已。然翁讲学行事之大方[24],已具吾友宋太史濂所为翁墓志[25],兹故不录,而窃录其医之可传者为翁传[26],庶使後之君子得以互考焉[27]。

[1] 盖:副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因为”。

[2] 胶:拘泥。

[3] 中(zhòng众):符合,有效。

[4] 靡:代词,无,没有什么。

[5] 靳(jìn近)靳:固执、拘泥的样子。 守古:谓死守《局方》中的古方。

[6] 操纵:谓灵活运用。

[7] 声、影:均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8] 亹(wěi伟)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9] 春秋:年龄;年事。 既:已经,……之后。

[10] 徇:依从。

[11] 简悫(què却)贞良:谓为人简朴、诚实谨慎、品行坚贞、待人温和。

[12] 刚严介特:刚毅、庄严、清高不俗。

[13] 孝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14] 时祀:指一年四季的常规祭祀。

[15] 时:名次活用作动词,按时调节。 节宣:指饮食起居等养生之道。

[16] 后“友”:名次活用作动词,结交。

[17] 折节:降低身份,谓虚心。 下:名次活用作动词,下问,请教。

[18] 拂衣:即“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愤怒。

[19] 三纲五纪:即“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大上下关系原则。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五大永恒的做人准则。 去就:谓断交与亲近(的标准)。

[20] “天下有道”四句:语出《礼记·表记》,谓天下仁道通行的时候,人们的品行就很高尚;天下不仁之道通行的时候,人们的言论就华而不实。 有枝叶:比喻表现突出。于品行则比喻高尚,于言辞则比喻浮华。

[21] 末是务:宾语前置,即“务末”,谓追求名利。末,末节,指名利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复指并强调前置的宾语,本身无实义。

[22] 浼(měi美):玷污。

[23] 卓卓:超群出众。

[24] 学:指理学。 大方:大道,大家风范。

[25] 宋太史濂:明初宋濂曾任《元史》总裁官,故称“宋太史”。

[26] 医之可传者:定语后置,即“可传之医”,能够流传的医学事迹。

[27] 庶:副词,表示期望,译为“希望”。

论曰:昔汉严君平[1],博学无不通,卖卜成都[2]。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3]。与人子言,依於孝;与人弟言,依於顺;与人臣言,依於忠。史称其风声气节[4],足以激贪而厉俗[5]。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6],而混迹於医[7]。或以医来见者,未尝不以葆精毓神开其心[8]。

至於一语一默,一出一处,凡有关於伦理者,尤谆谆训诲,使人奋迅感慨激厉之不暇[9]。左丘明有云[10]:“仁人之言,其利溥哉[11]!”信矣[12]。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13],又可以医师少之哉[14] ?

[1] 严君平:严遵,字君平,西汉蜀郡(今四川成都)人,专在成都街头以占卜为生,终身不仕,但却能以忠孝仁义等随卜劝人,是古代著名的逸民。

[2] 卖卜:以占卜为生。

[3] 蓍(shī诗)龟:蓍草和龟甲,古代用以占卜的工具。

[4] 风声气节:风范、声望、气象、操守。

[5] 激贪而厉俗:使贪婪之人感动,使风俗得到劝勉。激、厉,均使动用法,使……感动,使……得到劝勉。厉,又通“励”。

[6] 源委:指事物的源流本末。

[7] 混迹:置身。

[8] 葆精毓神:保养精神。葆,通“保”。毓,养育。

[9] 之: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于今天的补语标志词“得”。 不暇:来不及。形容心情迫切。

[10]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左传》的作者。

[11] “仁人”二句:语出《左传·昭公三年》。 溥:广大。

[12] 信:确实。

[13] 直谅多闻之益友: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谅,诚实。多闻,博学。

[14] 少:轻视。

【题解】 本文选自《九灵山房集》卷十,据《四部丛刊初编》本排印。戴良(公元1317~1383年),字叔能,因家世居九灵山下,自号九灵山人,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学者,通经史百家之说,爱好医学,善为诗文。著有《九灵山房集》等,记载了当时浙江的名医事迹及有关医学方面的论著。

(9)浦江养生扩展资料

丹溪,读音dān xī ,汉语词语,亦作“ 丹溪 ”。谓仙人居住的地方。 出自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却俭等事》。

曹丕的《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全书大概在宋代亡佚,今仅存《自叙》、《论文》两篇较为完整。《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对文学的价值的重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见《左传》)。但这主要指政治与伦理方面的论著,与文学并无多少关系。

曹丕所说“文章”,则包括诗、赋在内。其实,文学——特别是偏重抒情的文学,很难说是什么“经国之大业”,但曹丕这样说,就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当然是有意义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丹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丹溪翁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典论

10、送东阳马生序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情感: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出自:宋濂[明代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释义: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

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

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10)浦江养生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人勤奋。

宋濂为人宽厚诚谨,谦恭下人。此文也是一如其人,写得情辞婉转,平易亲切。其实按他的声望、地位,他完全可以摆出长者的架子,正面说理大发议论,把这个青年教训一通的。

然而他却不这样做。他绝口不说你们青年应当怎样怎样,而只是说“我”曾经怎样怎样,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地位上,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去和人谈心。

不仅从道理上,而且从形象上、情感上去启发影响读者,使人感到在文章深处有一种崇高的人格感召力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与作者思想上的距离,赞同他的意见,并乐于照着他的意见去做。写文章要能达到这一步,决非只是一个文章技巧问题,这是需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作基础的。

其次,作者在说理上,也不是凭空论道,而是善于让思想、道理从事实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而在事实的叙述中,又善于将概括的述说与典型的细节描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文章具体实在,仅在行文上简练生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说到读书之难时,作者在概括地叙述了自己因家贫无书,不得不借书、抄书,计日以还的情形后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就使人对作者当初读书的勤奋及学习条件的艰苦,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具体感受。

理在事中,而事颇感人。这也是此文使人乐于赞同并接受作者意见的又一个内在的原因。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与浦江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