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阴阳与养生

阴阳与养生

发布时间:2020-05-02 03:13:48

1、何为养生?阴阳调和?

没错,。只是这个自答的答案太大了。

2、阴阳平衡技术在养生修炼中的重要性

阴阳平衡养生即中医养生法.其理论基础知是对人体阴阳进行调节,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按照中医的阴阳理论,如果一个人达到绝对的阴阳平衡道就会长生不老,当然,这只是理论是的.
一般来说:要想达到阴阳平衡状态,是以中医的阴阳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技术来达到的.这些技术包括一.中医药调理.二.体育锻炼.三.气功修习.这几点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版.但有主次之分.把以上顺序颠倒过来就是它的主次了.
要想以阴阳养生,建议找个明师,但不是名师.权这一点最重要.不然是很难有大的收获的.

3、请从阴阳角度来解释养生?

如果你现在百没有任何不适的话,那你现在就是阴阳调和之体。
“男性阳气重,女性阴气重”是从度性格来分的,不是从形体来分的。另外是说男性容内易伤气,女性容易伤阴。
如果你强行调理阳气的话,势必会导致你体内阴阳失调容。

4、如何正确的养生?

5、中医为什么分阴阳?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

中医养生为什么讲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阴阳与人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则病”。当人体的内部环境和自然界这个外环境不平衡的时候,人的体温就开始不正常,人就会不舒服,这意味着邪气已经侵入人体,当邪气继续深入,侵入肺部,再侵入肾脏,情况会更糟,这就是脏腑之间的不平衡了。所谓生病,实际上就是人体的很多地方失去了平衡,而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人体重新恢复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上古长寿之人懂得顺应四时而养生,他们的身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而现代社会中的人,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又大,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就伴随着我们。

 中医治病养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方剂,而不是单纯的一、两味药,因为方剂有合理的组合,能照顾全面。历代的名方不下千余首,要辨证地选择,才会有效。中医无论治病养生,一旦用药,首先就要辨阴阳,分寒热。不要以为阴阳是抽象的哲学名词,一般人搞不懂,其实一旦结合临床,就很具体实在。《黄帝内经》说:“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的人怕冷,阴虚的人怕热,这是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俗话说的,有的人属于寒体,有的人属于火体。

阳虚有寒的人除了怕冷之外,往往体温低,基础代谢低,心跳慢,精力不足,睡眠时间长。阴虚有热的人除了怕热之外,往往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容易出现口苦、大便干结、咽喉疼痛等“上火”的现象。

两种不同的体质,主要来自于遗传,有的则是后天营养失衡或患病所致。人的一生,由于内分泌的原因,体质也可能要发生一些阶段性改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有的人属于阴阳两虚、或寒热错杂,或外有寒、里有热,在用药养生的时候,要细心地剖析。

除了考虑阴虚、阳虚,寒体、火体之外,还要分先天、后天,这是治病养生的根本。“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脾胃”。中医的肾,不是指西医的肾脏,而是指人体的三大功能,即泌尿功能,生殖功能,生长、发育、衰老的机制,中医的脾胃,也不是指西医的脾脏、胃,而是指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的三大功能。必须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抓住两个根本进行合理的调节,才能获得长寿。

例如六味地黄丸是中医广泛用于治疗肾阴虚的“祖方”,共六味药:熟地补肾,山药补脾,山萸肉补肝,复又以泽泻利肾中之水,茯苓祛脾中之湿,丹皮清肝中之火,称作“三补三泻”。名曰补肾,实则肝、脾、肾兼顾,着眼于整体;虽是补剂,却补中有泻,给邪以出路。药味平和,刚柔相济,开合适度,非常符合中医“扶正祛邪”的根本原则,完美体现了中医的辩证法思想。

由于它整个药性偏凉,所以主要适合于肾肝脾的阴虚证。中老年人经常出现腰酸膝软、舌红口干、头晕耳鸣等症状时,用以养生,是对证的,长期服也不会有副作用。慢性肾炎、妇女更年期等属于肾阴虚的人也适合。然而,肾阳虚弱的人,会越服越怕冷,脾胃气虚的人,服了拉肚子,火气旺的人,服了咽喉疼痛,长痘疹。有些人根本不懂中医要辨证论治的道理,说要养生,统统开六味地黄丸,出现了不适,就把账算在中药“有毒副作用”的头上,岂不冤哉!

6、请教一下各位养生专家讲一下阴阳平衡的养生原理,如果阴阳不平衡,人体就会出现不合适的情况?

根据阴阳学说,人体也分阴阳的,脏腑分阴阳,部位分阴阳,如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心肺属阳,肝肾属阴等。阴阳存在相互依存,相copy互消长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出百现错乱,人体也就出现毛病了。
若阴太重,则伤阳,从而就有热证的出现,反之出现寒症。中医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度阴阳的不协调,而人作为一个整体,局部的疾病会在表象中体现出来,如脉象、气色、眼神、头发等,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即可探查出。

7、阴阳平衡与健康的关系有哪些?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则百病不生,阴阳失调则疾病缠身,中医养生保健讲究的就是阴阳平衡。

8、阴阳平衡的养生之道

人体的生命是由于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都是阴。对于人体,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如果阴阳能够平衡,那么人的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人的气色就会非常好。 如果阳气不足,不要忘记采吸阳气。阳气不足多为阳虚,阳虚就是人体的某一个脏器功能偏衰、减退。具体表现出产热不足,手脚发凉,少气、乏力、疲倦,脉搏很弱。阳虚的人适宜选择面南的屋。
阳虚就要采阳,晴天的时候,到南方、到东方、到向光的地方,让阳气充分地营养身体。早上日出的时候,面向东方做深呼吸,阳气可以从鼻孔,还有从人体的各个皮肤腠理、毛孔进入人体。中午11点~1点这个时候,可睡觉养阳,静卧或静坐15~30分钟,最好是能够半躺或者平躺下去。因为按照中医的理论,肝脏管人体的疲劳及血液分配,如果中午的时候能够平躺一下,哪怕是15分钟,对人的肝脏保护有很大作用。肝脏保护好了,血液分配得很好,能够保证大脑的供血,那么下午的精力一定会很好。如果住在高楼,可以将面向南方的窗户打开,让阳气进到屋里,进到人的身体。 阴和阳同样重要,因为阴阳是互相的,阴是阳的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阳就没有办法气化,没有阳,阴就没有动力。阴虚的情况很多是久病伤阴,或者是劳累过度,或者是肝气不舒引起的化火伤阴。阴虚的人,可选择面向北的屋子。
阴气不足的人,养生可以在夜晚的时候,吃过晚饭,面对着月光,在户外散步,这个养阴效果非常好。还有在低洼的地方,因为高的地方阳气重,低的地方阴气浓,在低的地方散步可以采吸很多阴气,如:海边、山林、河畔、湖边等地方。
可以说,维护了阴阳的平衡,生命就会健康长寿。

9、如何平衡阴阳,踏上养生大道?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生命的根本,阴阳要是平衡,那么我们人体就能够健康,如果阴阳失衡,那么就会患病,就会早衰,甚至于死亡。 根据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

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黄帝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肉体增长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 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 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阴)证。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另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 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那么我们怎么样维持生命阴阳平衡呢?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储备是有限的,任何一个产品,包括生命,包括一个人,能量的储备都是有限的。那么我们要合理的安排,我们的生命好比是燃烧着的一根蜡烛,燃烧得越旺,熄灭得越早。所以,我们生命养生,维护生了命阴阳平衡要注意节能养生这个问题。节能养生包括静养生、慢养生和低温养生,这三大法宝。我们节能养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阳气和阴气,避免不必要的损耗,从而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

现在,很多人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前半生靠健康换金钱,后半生用金钱换健康。跳出这一怪圈,关键是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在生活上遵循“阴阳之道”。

这是一个年轻的成功男士的聚会。在谈完生意谈完妻子女友之后,开始谈论自己的身体状况。32岁的那一位有脂肪肝,34岁的那位高血脂,刚刚30岁的那位血液粘稠……一不留神间,啤酒肚长上了,肝也出现问题,缺少锻炼的身体有了心血管疾病,天天开车上下班坐电梯上下楼的腿偶尔爬几层楼就开始气喘,颈椎和肩也开始发痛,种种亚健康症状出现……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对父母的孝心、子女的教育和自己的健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三高”、肥胖等各种威胁身体健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实际上,按照人体细胞的功能来说,人活到120岁以上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吃喝玩乐是“务快其心、逆于升乐、起居无节”,违反了自然界的规律,精气神受到损伤,自然不能安享天年。

而在中医看来,人的身体和自然界一样,也由阴阳两种重要元素构成。真正的大药在人体自身,养生的关键在于“阴阳平衡”,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以身心的和谐,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从而获得健康。

阴阳平衡之道在于“节制”

中医养生的核心在于人道与天道的融合,也就是说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内在规律。中医养生的法则是藏精、守神和法时。按照这些原理平衡阴阳,关键就是“节制”:运动适量、精神恬淡、饮食适度。

人体一旦阴阳失调,就容易生病。调理的办法就是平衡阴阳藏精、守神和法时。藏精就是保住生命之本的肾精,守神就是养神,精神上恬淡虚无,少烦神,法时就是遵循自然界的四时交替,于每日的子时(夜里11点—1点)和午时(中午11时—13时)睡眠,少吃反季节的食物。

具体说来,我们要在了解自己体质的基础上,节制运动、饮食和情绪。例如,龟蛇的长寿奥秘在于适量运动,动静结合,节奏慢、节能好,生命储备耗损小。对人而言,做到这一点最好的运动方式是走路和打太极拳。“要想活得好,必须吃得少。”我们一个星期至少应有1—2次“辟谷”,让肠胃也来个格式化,从而减轻肠胃和全身的负担。节制情绪方面,尽可能做到精神内守,为人处世不妨“没心没肺”一些,尽可能保持一颗童心。因为大喜伤心、大怒伤 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平衡阴阳,调节美丽

古人称美容为易容术,所谓“易”者,上部为“日”、下部为“月”,此词乃内含阴阳日月变化之意,因此所谓易容,究其实质就是调节阴阳,以抹去岁月之痕迹、 改变人身之容貌,从这个意义讲中国传统美容医学也是一门阴阳调节之术。它根据不同时段、时期,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采阳补阴、采阴补阳、泻阴补阳、泻阳补阴,以达到维持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的阴阳平衡,驻颜美容、颐养天年之目的。

不同的体质,保持美丽的方法也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人比较怕热,有的人比较怕冷,有的人比较文静,而有的人比较活泼……从中医的角度 ,这是因为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偏阴,有的人偏阳。针对这一点,在平时的美容养颜过程中要注意在饮食、着装、心态等方面加以调节,如下表所示:

阴阳不同体质的美丽方案

与阴阳与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