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秋季怎么养生

秋季怎么养生

发布时间:2020-04-30 03:42:29

1、秋季如何养生最佳方法

您好,秋季,指中国农历7、8、9 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个节气。秋季,气温逐渐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健康饮食:养生品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7a686964616f31333335333737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2、调理脾胃: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3、预防秋乏: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4、预防秋燥: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5、预防感冒: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健康。

2、秋季怎么养生。

多喝水,多喝莲藕排骨汤,保证睡眠时间,加强锻炼

3、秋季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该补还是该养?辨清体质是关键
自从立秋后,秋老虎就发起了飙,温度一路攀高,以至于很多人大呼周末好不容易睡个懒觉,被这样的桑拿天热醒,简直无法忍受。一天洗澡3、4次,天天躲在空调房,度假泡汤,约会取消,这个秋天还要热多久啊!睡不好,吃不下,秋季养生让人进退两难,是需要补充营养品还是静以养生,看看养生大师们是怎么说的吧!
贴秋膘OUT了,补养要因人而异

一到秋季,习俗常有“贴秋膘”的说法。认为夏季之后,人们应该多吃肉类,增加营养、储备脂肪,以备过冬御寒。养生大师说:“贴秋膘这个传统适用于过去以谷类为主的单一、匮乏的食物条件,现在生活中食物种类多,人们摄入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并不低,没有‘贴秋膘’的必要了。而且,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更不宜‘贴秋膘’,以免导致疾病发作。”

那入秋以后是需要进补还是需要静养呢?养生大师说:“中医认为补养要因人而异,各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气血多少有偏差,补养则不同。经过漫长而炎热的夏季,身体能量消耗大而进食较少,立秋后开始食欲增加,补充夏季的消耗,中医有句俗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般来说秋后养阴。‘补’是补充身体的不足,‘养’是调养的意思,秋季有些人可以补,有些人可以养。”
阴虚要补,气血不足要养

哪类人需要补,哪些人需要养呢?养生大师说:“按照秋季补阴的原则,补阴针对阴虚的人群,中医所谓阴虚就是津液亏损、血虚的病人,如干燥综合征、贫血、更年期综合征之类人;针对身体气血阴阳无不足之人,就是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群。另外:一些阳虚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选药治疗,该补阳就补阳,不拘季节,但要考虑节气和时辰。”

秋季“补”宜清补,平补,以滋阴为主。进补的前提要有个好的消化功能,因此建议健脾胃,补不易过猛,以清补、平补为主,常见的养阴药有:枸杞、玄参、玉竹、麦冬;健脾胃的药有:白术、茯苓等。
秋季“养”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秋季养生,凡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精神情志,皆以“养”和“收”为原则: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需“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锻炼宜轻松平缓,精神需安神养气。
女性健脾,老人要扶“正气”

对于天生就气血不足的女性而言应如何在秋季调养呢?身体虚弱的老人秋季又应该怎样调理呢?养生大师说:“秋天,如某些女性有毛发脱落增多、汗水分泌减少、口苦咽干、皮肤干燥和皱纹增多等现象,这时应该多吃一些芝麻、蜂蜜、银耳、乳制品等滋润食物;身体虚弱的女性在秋季可选用平补之品,如大枣山药粥、麦芽糊、糯米八宝粥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可以食用具有健补脾胃作用的莲子、山药、扁豆、红枣等补品。”

“到了老年时逐渐变得气虚,抵御外邪能力下降。中医强调‘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饮食上雪梨有生津润肺,防秋燥的作用,对呼吸系统较弱的老人是最适合了,雪梨粥是老人最好的食疗。另外老人适时增减衣物,加强锻炼可以适应气温的变化,增强抗病能力。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如慢跑、散步、做操、打球、爬山、郊游、跳交谊舞、打太极拳和练气功等。秋天运动应柔和、不可太剧烈,因‘秋须守其内’,不可进行激烈运动以致大汗淋漓,否则汗液流失太多易伤津液。”

4、秋季如何养生?

5、秋季怎么养生

秋季养生要重视精神调养。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秋季,外界气源候骤然变凉,而人体内的热量还在原来的位置。人的体内温度会调节到和外部相应的状态外凉内热,百内热不易散发,就出现不平衡。这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脸上痘痘增加、喉咙肿痛、牙龈发炎、晨起干咳等。大家先不要忙着吃消炎药等,可吃清开灵等去火清热解毒药,预防为主,即秋季可继续吃绿豆汤、金银露、龟苓膏等去火解热食品。
俗话说“春困秋度乏”,入秋后疲乏的状态可能影响办公一族工作效率。专家建议,晒晒太阳有助于驱离“秋乏”,提高工作效率。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知激素的分泌,但入秋后,光照时间减少,尤其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因而低沉。此时,适量增加阳光的照射能有效道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人忧郁的心情。

6、秋季怎么养生?

通常立秋以后,天气渐凉,气候就变得日趋干燥。此时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状,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对冷空气的刺激不适应,常发生伤风、感冒、流鼻涕等,这些都称为“秋燥”症。而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很容易伤其津液。 秋季到来,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会产生由于干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常称为“秋燥”。秋燥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

祖国医学历来倡导以饮食调养来抵御“燥气”,有“燥则润之”的养生理论。实践证明,秋天多喝些滋阴润燥的汤水是十分有益的!

■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制法]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切块,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煲,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痰稠黄浓、喉痛、声音嘶哑、唇舌干燥、便秘。又适宜肝炎、肝硬化、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饮用。

■雪梨南杏瘦肉汤

[用料]鲜雪梨一只,南杏仁、瘦猪肉各适量。

[制法]雪梨去皮,与南杏仁、瘦猪肉同煲2小时即可饮用。

[功用]本汤功能润肺、生津、清热、化痰、止咳润燥。

■川贝苹果饮

[用料]上好苹果一只,川贝末约10克,蜂蜜适量。

[制法]苹果平切盖,挖空心,放入川贝末10克,蜂蜜适量,将盖盖好,用牙签固定,隔水炖2小时,汤渣同吃。

[功用]润肺、除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咽干口渴。

■菜干鸭肾蜜枣汤

[用料]腊鸭肾4个,猪瘦肉1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5个。

[制法]白菜干用清水浸软,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件;猪瘦肉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3小时,调味食用。

[功用]清燥润肺,止咳生津,用于干咳无痰、咽喉干燥、口渴欲饮。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用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

[制法]猪瘦肉原块洗净,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时,调味食用。

[功用]清润肺燥,益肺生津。适合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热伤肺而咳嗽咽干者饮用。

7、在秋季应该怎么养生?

秋季,气候由热转凉,阳敛阴生,万木日渐萧条,故养生者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

精神调养

秋应于肺,悲忧易伤肺。秋天气候渐燥,气温渐降,草木凋零,人心中易引百起垂暮、凄凉之感,产生忧郁或烦躁等情绪。因此,秋季养生首先要保持内心宁静,收敛神气,忘却一切忧愁,培养乐观情绪。

起居调养

早卧度早起,适当增加衣服,以防秋凉。

饮食调养

以滋阴润肺为主,预防秋燥,适当多食芝麻、糯米、核桃、蜂蜜、乳品、甘蔗、楷杷、菠萝等柔润食物。同时,秋季适当多食一点酸味水果,以收敛补肺;少食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及冰棒、冰淇淋、烈酒等刺激性强的饮食。

运动调养

秋高气爽,正是开展运动锻炼的好时期。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晨炼回,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因过度剧烈运动造成大汁淋漓,津气耗散。

防病保健

秋天也是肠炎、痢疾、疟疾等病的多发季节,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做好预防接种,服预防药;坚持用凉水洗脸、答热水泡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适当多服些维生素和滋阴益气、宣肺化痰的中药,以缓解秋燥对人体的影响。

8、秋天有哪些养生的方法?

9、秋季怎样养生?

多吃水果,多喝开水,祝你身体永远健康,谢谢!

与秋季怎么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