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时辰经络养生

时辰经络养生

发布时间:2020-04-29 23:10:05

1、日常生活中经络保养的正确时间有哪些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zd,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而我们所谓的经络养生法,就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利用经络养生的方法有多种,版效果也不同,一般人可根据自身病症的需要进行选择。针灸疗法这是通过经络治病最直接的办法,通过刺激体表穴位,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针灸比较专业,普通人做不了,需要专业医生才能施行。按摩法针灸疗权法比较难,但利用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按摩手法来保健养生和治疗常见病,普通人都能做,而且效果非常好。利用艾草给皮肤热刺激的一种经络刺激法。此法是一种补法,主要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上。

2、十二经络运行时间

1、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凌晨5点-7点(卯时)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3、辰时(7点到9点)是足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4、已时(9点至11点)是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5、午时(11点至13点)是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6、未时(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7、申时(15点至17点)是膀胱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8、酉时(17点至19点)是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9、戌时(19点至21点)是心包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0、亥时(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旺开穴运行的时间。

11、子时(23点至1点)是胆经旺开穴运行的时间。

12、丑时(凌晨1点-3点)是肝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时辰经络养生扩展资料: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

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

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

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

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

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

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

旁开4寸处;足厥阴肝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

阳膀胱经行于背部,分布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阳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参考资料:网络——十二经脉

3、中医讲的时辰对应经络有何根据?

中医学的宇宙观着重天、地、人合一。人体的健康,受气节变化、地理环境、以致时间运转的影响。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叁者的关系如下: 时间时辰经络 / 脏腑23:00 - 1:00子时胆1:00 - 3:00丑时肝3:00 - 5:00寅时肺5:00 - 7:00卯时大肠7:00 - 9:00辰时胃9:00 - 11:00巳时脾11:00 - 13:00午时心13:00 - 15:00未时小肠15:00 - 17:00申时膀胱17:00 - 19:00酉时肾19:00 - 21:00戌时心包21:00 - 23:00亥时叁焦 根据「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可能是该脏腑受病邪入侵,或较虚弱所致。不过,由於脏腑互相影响,问题可能出於其他脏腑。 一、什么是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二、为什么叫子午流注: 从字面看,是因‘子午’、‘流注’而得名。‘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纪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流”、“注”两字,乃表示运动变化的概念。顾名思义,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人天合一理论在传统生命科学的体现。更简单说,子代表阳,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子午流注遵循太阳变化的规律。阴阳的变化展开为四象,就是太阴少阳太阳少阴,用四季做为代表符号,其功能分别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亥子丑为冬,依此类推。人体的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生命处于能量加速损失状态。 三、了解子午流注的意义: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更简单说,子代表阳,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子午流注遵循太阳变化的规律。阴阳的变化展开为四象,就是太阴少阳太阳少阴,用四季做为代表符号,其功能分别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亥子丑为冬,依此类推。人体的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生命处于能量加速损失状态。 四、子午流注的内容: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不同的经对应人体的不同的功能系统,比如小肠对应人体的吸收功能,并不是简单只对应实体的脏器。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丑时:(01∶00~03∶00) 气血运行到肝。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排毒时间: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因此这时的睡眠就是在养肝胆,在养血。而血相较于气则属于阴,主敛藏,所以十二生肖中,“丑”为“牛”,就是说此时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了些,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约束收敛才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妙处和深刻。因此“丑”字从“又”(手),而连缀其三指,表示想要做事而寒气冷冽无法作为。而中医“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将军不只是英勇善战,而是要考虑再三才能出击。 2、寅时:(03∶00~05∶00) 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休眠时间: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的意思。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西医大概也不懂为什么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人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3、卯时(05∶00~07∶00) 气血运行到大肠。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凉开水,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内垃圾。 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应有正常的大便,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 4、辰时(07∶00~09∶00) 气血运行到胃。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早餐时间∶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 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对身体伤害极大。 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这时候人吃早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风细雨润泽一样必须和重要,这就好像阳气的生发要靠阴气来养,大地需要雷电的鼓荡和春雨的润泽。 5、巳时(09∶00~11∶00) 气血运行到脾。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应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山川万物一片葱茏。 6、午时(11∶00~13∶00)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午” 在月份应五月。 7、未时(13∶00~15∶00) 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8、申时(15∶00~17∶00) 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申”在月份应七月。 9、酉时(17∶00~19∶00) 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10、戌时(19∶00~21∶00) 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11、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而“亥”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而《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始终能看到其精神内核的统一,无论是医道,还是文字学,你始终能看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与态度,并不是只有太阳每日照常升起,,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也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运动和发展,都可以在结束的时刻一切又重新开始…… 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12、子时(23∶00~01∶00),又称“人时”。 气血运行到胆,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夜眠时间: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这时的睡眠属于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这一时刻本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之时,而人为万物之灵,故假借以为人之称。中医气机升降沉浮理论认为: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生发。“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张介宾)。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这也是《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一说的根本由来,也就是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气能否生发。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23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23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子”在月份中又代表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现代医学提出维持人体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以夜晚11:00到凌晨2:00为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新陈代谢减缓,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五脏六腑得以休息及修复,加强免疫功能。 这个时段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从中医来说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4、经络的与时辰

<

5、经络养生健身操什么时间练好

跳健身经络操的最佳时间:其实时间上都差不多,不过饭后不要做,相对来说下午五点左右好点。有氧健身操是一种富有韵律性的运动,它通过长时间(30分钟以上)持续的运动,不仅使心肺功能增强,而且还锻炼了大肌肉群。

有氧健身操主要分为两类:高冲击和低冲击。高冲击健身操是传统式的健身操,经常做单脚或双脚的跳跃,能量消耗大,心肺锻炼效果佳。但是对一些平时很少运动和过胖的人士及初学者,可能会因运动量过大和过分刺激心肺而接受不了。低冲击动作较缓和,但由于持续运动15~30分钟,因此能保持运动的强度可提供足够的刺激来锻炼心肺。

但是,练有氧健身操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循序渐进 刚开始时,应采取步伐走动的方式,以使身体和下肢有充分时间适应。开始不要做太长时间,以10分钟为宜。

在步伐走动之前,先做热身和适当的伸展运动,特别是下肢的适度伸展非常重要。天冷时,热身时间要长,并多穿些衣服。在步伐走动前后测一下自己每分钟脉搏数并记录下来供参考。长时间锻炼后,心肺耐力会增加,心率会降低,运动后心跳恢复正常较快。初学者以每周两三次、隔日为宜。然后可适当增加次数,直到自己感觉适量为止,绝对不要勉强。

卫生与健康 健身操运动后,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避免着凉,特别是在空调房内运动后应做些伸展运动再行淋浴。经常做有氧健身操者,要留心自己的脚部,常修剪脚趾甲。热天运动出汗较多,汗留在趾缝中容易让细菌孳生,所以应时常保持脚部皮肤干燥。4.适当的服装 做健身操时,应穿合身透汗的健身操服,不要赤脚穿普通皮鞋。健身鞋应有较厚的护垫,以减缓足部与地面撞击而造成的震荡。鞋身不宜太软,可采用半高筒式,以保护脚踝。

6、一天十二个时辰五脏六腑工作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复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制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
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
疗病者最好百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
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度,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7、‘经络养生保健操什么时间做最好?

跳健身经络操的最佳时间:其实时间上都差不多,不过饭后不要做,相对来说下午五点左右好点。有氧健身操是一种富有韵律性的运动,它通过长时间(30分钟以上)持续的运动,不仅使心肺功能增强,而且还锻炼了大肌肉群。

有氧健身操主要分为两类:高冲击和低冲击。高冲击健身操是传统式的健身操,经常做单脚或双脚的跳跃,能量消耗大,心肺锻炼效果佳。但是对一些平时很少运动和过胖的人士及初学者,可能会因运动量过大和过分刺激心肺而接受不了。低冲击动作较缓和,但由于持续运动15~30分钟,因此能保持运动的强度可提供足够的刺激来锻炼心肺。

但是,练有氧健身操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循序渐进 刚开始时,应采取步伐走动的方式,以使身体和下肢有充分时间适应。开始不要做太长时间,以10分钟为宜。

在步伐走动之前,先做热身和适当的伸展运动,特别是下肢的适度伸展非常重要。天冷时,热身时间要长,并多穿些衣服。在步伐走动前后测一下自己每分钟脉搏数并记录下来供参考。长时间锻炼后,心肺耐力会增加,心率会降低,运动后心跳恢复正常较快。初学者以每周两三次、隔日为宜。然后可适当增加次数,直到自己感觉适量为止,绝对不要勉强。

卫生与健康 健身操运动后,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避免着凉,特别是在空调房内运动后应做些伸展运动再行淋浴。经常做有氧健身操者,要留心自己的脚部,常修剪脚趾甲。热天运动出汗较多,汗留在趾缝中容易让细菌孳生,所以应时常保持脚部皮肤干燥。4.适当的服装 做健身操时,应穿合身透汗的健身操服,不要赤脚穿普通皮鞋。健身鞋应有较厚的护垫,以减缓足部与地面撞击而造成的震荡。鞋身不宜太软,可采用半高筒式,以保护脚踝。

8、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图解的内容简介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图解》主要讲述了: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抄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的12条经脉。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的关系,反映了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的观百点。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更替,环环相扣,互补互济、十分有序。
中医医理讲“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就是东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发、生长、收敛度、收藏。违背了这个顺序,就要生病;顺应这个顺序。就健康长寿。
一天中的24小时分布,从半夜子时(23时)算起,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经脉为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道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与时辰经络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