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记道

养生记道

发布时间:2020-04-29 21:33:11

1、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这段话出自哪里?是浮生六记吗?

这段话出自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卷六的养生记道。

本书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

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

(1)养生记道扩展资料

1803年,沈复的妻子病逝;一年后,其父沈稼夫撒手人寰;两年后,其子逢森又离世。人到中年,忽然丧妻,然后丧父,继而丧子,要怎样才能解脱?《养生记道》说:“静念解脱之法,行将辞家远去,求赤松子于世外。”照此意,沈复应是求仙问道去了。

这容易让人想起杂剧《邯郸道醒悟黄粱梦》。故事说书生吕洞宾在赶考途中入睡,梦中功成名就,却因受贿卖阵,于是被发配边关,家破人亡。

一梦醒来,吕洞宾毅然出家,终于成仙得道。这故事流传得很广。大约人到一定年岁,经历了生老病死,自然要寻求解脱之法。在《养生记道》来说,那就是避世求仙罢。

这种想法尽管有些愤世嫉俗,但它最终是要从人世的无穷痛苦中去寻求生的希望。有人说《养生记道》是伪作,并非清人沈复所写,而是诞生于民国。

其时东北已失,上海已经历淞沪抗战,日军对华北虎视眈眈。在那个时候,和沈复一样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文人应该不在少数。如此想来,这故事大概确能唤起他们的同情,兴许还能够为他们在极端悲苦的环境中,带来一丝求生的希望罢。

2、《浮生六记》是哪六记?

《浮生六记》原有百六记,现存四记:《闺房记度乐》、《闲情记趣》、问《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中答山记历》、版《养生记道》已失传

楼主想了解更多,可权以参考:
http://ke.baidu.com/view/116847.htm

3、何以为道?何以养生?

太初有道,知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养生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也就是体内各种脏腑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心态自然也就平和了。疏通经络是达到平衡的方法之一。每天按揉自己的穴位,肾经是人的先天之本,道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那么每天按揉这三条经络就会增强体质版,如果不知道经络的走向和具体的穴位可以买张人体经络挂图对照按揉,坚持下来就会增加体质,得到健康的养生保健。肾经主要按揉太溪、复流、涌泉三个穴位、脾、胃二权经主要是腿上的穴位。
记得采纳啊

4、养生小常识

5、养生记道

1、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地清旭(xu)之气 B、莲方敛(lian)而未开回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 B、天地清旭之气。最为爽神 爽(清爽) 3、下列答加点字字词意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B、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不同3935

6、文言文养生记道,用自己的话简述养生之道

打扫干净一间房子,在南边开窗户,八扇窗子采光。不要多摆放供赏玩的器具,(以免)引诱心神,扰乱视线。安放大床、长几各一知张,笔、砚摆放整齐,旁边设小几一个,挂字画一幅,频繁更换字画,几道上放喜欢的书一二部、古人字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眼之间,常要一尘不染。

早晨进入园林,种植蔬菜瓜果,锄草,浇花,栽药。回来进入净室,闭上眼睛安定神情。时而读愉快的书,使神气快乐愉悦;时而吟好诗,使幽情得以畅达抒发。临摹古人字帖,弹奏古琴,疲倦了就停版止。知己朋友聚会,谈话的内容不涉及时事权势,不褒贬人物,不争辩是非。有时相约悠闲出行,不讲究穿戴,权不因为遵循礼节而劳心苦力。少喝点酒但不要喝醉,舒畅快乐就够了。假如确实能这样做,也可以娱乐志趣。

7、推荐几本养生之道修身养性的书籍吧

看哲学系的书对心理性格都有好处。
推荐几本:
《菜根谭》
《论语》
《古文观止》
《老子》
《绿化树》....
我国历史悠久,修身养性的书很多,有兴趣可以找找。
脾气不好,建议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改变。

8、《浮生六记 》简介

9、“养生”和“养身”有什么区别

养身就是保养身体、调理身体,偏重在具体的身体机能上,而且不会太具备长远性。比如说“孕妇刚生产完,要注重养身”;“某运动员受伤后做了手术,要请假养身”等等。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及佛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9)养生记道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参考资料:网络-养生

10、很多人都推崇苏东坡的养生之道,那么苏东坡是如何养生的?

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推崇养生,并且养生的人群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那么你们知道吗?古代的大文学家以及美食爱好者苏东坡也热衷于养生,而且他把认为有助于养生的经验都记录在了《东坡志林》中,这些养生经验非常贴近生活。 

苏东坡曾经给朋友写了一个从战国流传下来的养生方子,在苏东坡看来这非常的有效,因此在养生方子里面提到了四种方法。第一就是无事以当贵。意思就是说在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比养生更重要了。第二就是早寝以当富。在苏东坡看来早睡是一种财富,所以提倡早睡。第三个就是安步以当车。也就是说少坐车,要多步行。最后就是晓食以当肉。意思就是说晚一点吃饭,饿了就把吃的食物都想成肉,这样就能够非常有食欲。要知道苏东坡有一段时间是非常穷的,非常缺乏食物,所以其中的第三条、四条对他非常的重要。 

其次苏东坡对喝水也有一定的研究。在苏东坡看来,雨水是可以泡茶,长期服用这样的水是能够有长生之效。所以在苏东坡的院中有很多盆盆罐罐,这些都是用来接雨的。

最后就是喝茶,苏东坡对喝茶也有新的认识。在苏东坡看来,喝茶虽然可以解腻消烦,但是不能泡浓茶,要不然会损伤脾胃。所以说他觉得饭后喝浓茶只是用来漱口,而且漱口茶没有必要用那些高档茶。

与养生记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