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之道是什么?
2、中医方面的养生疗法在哪可以学到?
在黄帝内经中有许多方法:四季养生,二十节气养生,十二时辰养生等等。
3、绿色健康的养生疗法有哪些?
这个很多啊,好像香港 得胜,貌似提倡的是绿色养生疗法,貌似活流电能量疗法还是OK的。
4、常用的保健疗法有哪些?
《琐碎录·杂说》指出:“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我国有一首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民间流传有“晨起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的说法。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足部保健作为养生手段之一。
足部按摩足部按摩疗法包括足穴(通常使用膝以下的穴位)及足部反射区两种方法。穴位是一个点,它存在于经络的循行线上,多用针刺。按摩通常多利用手指,指尖的面积是针尖的几百倍。因此,足部按摩中多使用“区域”这个概念。
足部腧穴按摩法按摩又称推拿,古称按跷、案杌等,是人类最早的治病手段,属于物理性质的外治法。足部腧穴按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根据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按每个穴的功能主治进行运用的。
足部反射区疗法足部腧穴按摩传到西方后,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欧美形成了反射区疗法的理论。它是由美国威廉·菲特兹格拉德博士首先提出的。后来,又经德国的玛鲁卡多女士研究验证,使其更加准确完善,从而确立了足部反射疗法。
反射区理论与穴位疗法之间有些区别,但二者的本原是一致的。与穴位疗法一样,人们身心健康发生异常,通过神经的传感反映在身体各部分的反射区。刺激反射区,可以活化机体功能,用以治病防病、强身健体。
足部贴敷足部贴敷包括足穴和对应区两部分。根据疾病的需要,把药物敷贴在足底某一位置,对相应的部位进行刺激,并通过神经反射来调整体内各器官的相互关系,使之得以协调。同时,通过渗透作用,药物成分直接进入机体,起到治疗的目的。
贴敷方法所用的药物及配制,包括药物的选择和赋形剂的使用,可以自己独立操作。倘若是用中草药的鲜品,只需将药弄碎压成糊状,即可贴敷于足对应区或穴上。若所用的药物是干品,需将其研成细粉末,而后加赋形剂,如酒、醋、水、姜汁、蛋清、蜂蜜等,调匀即可使用。
上述治疗方法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皮肤过敏者,无法应用本法。
2.足部皮肤有严重溃疡、糜烂及创伤者无法应用本法。
3.急腹症、有手术指征者无法用本法。
足部熏浴足部熏浴保健包括足部熏蒸法和足部洗浴法,因为它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没有毒副作用,所以颇受大众的喜爱和推崇。
药物熏浴法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同时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熏蒸法又称蒸气疗法或中药蒸气浴,是利用药液蒸气进行治疗的方法;洗浴法又称浸洗法,是用热水或药物水煎液,浸洗双足以达到保健目的的方法。熏蒸法与洗浴法可分别使用,也可配合运用,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使用熏蒸法时,将中草药煎剂倒人大小适宜的容器(约占1/2~l/3)内,将双足置于容器中,与药液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温热舒适为度,严防烫伤。上部盖上毛巾,防止热气外透而便于保温。每日1~2次,每次约30分钟。
洗浴时,温度以保持在40℃左右为宜,小心烫伤。药液稍冷时,应调换药液或加温后再使用。每日1~2次,每次约30分钟。
熏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遭受风寒。熏浴后要用干毛巾将双足擦干。患有恶性肿瘤、癫痫、急性炎症、心功能不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患者禁用熏蒸法。其他刺激疗法香烟灸点燃艾柱以温热透经的方法称为“灸”,它和针刺同样具有疗效,只是适应的症状不同。
其实也可以用香烟代替艾柱,用线香亦可。将其点燃后,用烟头靠近穴位,灸时要以穴位能感到温热为度(小心烫伤),太热时可稍移开一会儿。最好不要垂直对着穴位,以免落下的灰屑烫伤皮肤。
牙签或发夹刺激以牙签或发夹代替针刺,比指压、按摩等刺激更强,效果也较快。刺激时,以能感到疼痛为佳,千万不要刺破皮肤,以免感染。
一根牙签用力集中,效果当然比较理想,但是太过尖锐,并且对认穴不够准确的人而言,命中率太低。因此,可用多根牙签为一束,缚牢后使用。需要强刺激时可用尖端,反之,用尾端即可。发夹的用法亦同。
此外,还可视情况用刷子、发梳、牙刷等物摩擦,或用吹风机吹热穴位,尤其适用予“功能区”等范围较大的地方。
5、三养益寿养生疗法中的天养三宝是指?
明明是彩喷油腻睡眠(大雾)
6、葛洪养生苑的五式疗法具体怎么做?
葛洪养生五式疗法式疗法 1.顶天立地 --调肝疗法 动作要领: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经胸前上托。托至下颚时,仰头、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慢慢头回正,双手掌经体侧轻轻放下。重复上述动作,反复七次。 做完后,将双手搓热,轻按在眼部,双手掌心劳宫穴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然后运动眼球,上下三次,左右三次,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开为一组。反复七次;闭目一分钟后睁眼完成整套功法操作。 2.孙猴挠痒--调心疗法 动作要领: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两手平举,左手置于脑后,右手四指并拢成空心状,拍打左腋窝的极泉穴,保持力道适中,反复拍打七次。左右手交换,右手置于脑后,左手拍打右腋窝,各反复拍打七次。如有心脏等病的人可平举,按摩极泉穴顺逆各七次。 操作完成后,双手经体侧直立还原。 然后左手平伸,右手五指并拢,拍打左臂肘横纹处,反复七次,保持力道适中;换右手平伸,左手五指并拢,拍打右臂肘横纹处,反复七次,保持左右手同等力道。 3.鲤鱼打挺--调脾疗法 动作要领: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体侧平伸,左右手握成空心拳,泉眼向上。此时右手下翻,泉眼向下;左手保持不变。 然后左手向上至头部,右手向下至腰部,双手同时环绕,呈阴阳鱼状,此时左右手拳眼相对,胸腹向前挺,保持三秒。相反方向再次操作。共反复操作七次。 七次做完后,还原成直立状态。 此时双手由拳变掌,内外劳宫重叠,置于肚脐处,进行按腹动作,顺时针揉腹吸气,逆时针揉腹呼气,顺逆为一次,反复操作七次。做完后收腿直立,双手护住丹田三秒,然后双手 自然下落放于体侧。如果腹泻的患者,操作揉腹可全部逆时针操作;而便秘的患者揉腹则全部改为顺时针。 4.打开天窗--调肺疗法 动作要领: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缓缓举起,双手食指置于鼻翼两侧,从迎香穴开始沿鼻翼向上推动至天庭;再向下推动至鼻翼,上下算一次,共反复七次。 向上推时呼气。以鼻翼两侧微微发热为宜。 双手虎口交替从喉部一直搓到咽喉天突穴,左右手算一次,共操作七次。 5.护元提肛--调肾疗法 动作要领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手掌重叠,内劳宫对外劳宫,紧扣在丹田穴上,男性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性右手在内,左手在外,足跟缓慢抬起,收紧肛门肌肉,然后迅速落下,落下时放松肛门肌肉,抬足跟时吸气,落足跟时呼气。反复操作七次。如无法同时操作提肛和抬足跟,也可以将动作分解完成。先进行暖腰护肾,十指相扣合于丹田。坚持一分钟后,双手分开放于体侧,缓慢抬起足跟后,迅速落下,反复操作七次。 收功式: 身体站立放松,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忘掉烦恼,双眼微闭或垂帘;双手用力摩擦直至掌心发热,然后再次搓热双手至面部,反复搓脸七次,最后双手互拍七次。收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