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寿的科学和谣言你都知道吗?
在传复说中历史记载的最长寿的人名叫陈俊,据说他活了整整443岁。根据清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12卷记载,陈俊生于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死于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所以一共是活了443年,但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时代久远,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释虚云老和尚活了120岁是绝对是真的,如果陈俊是真的话那要比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所认制证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大川美佐绪要多了将近4倍啊!
而另一个比较靠谱的,百则是李清云(李庆远)了。根据《李氏族谱》记载他生于1677年02月26日(康熙十六年),卒于1933年05月12日(民国二十二年),享年256岁。而这个李清云在历史上的记载就比较充足了,他甚至还著有《养生自述》,是历史上最长度寿的人。
二、吉尼斯认证的最长寿的人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小编就想知道如果不是定个在最美最有活力的年华里长寿 ,在年迈的身体里长不长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2、养生大辟谣,这些谣言不能信,有哪些养生的误区?
“养生能包治百病、长生不老”,“吃了这种药就能药到病除,根本不用看医生”,打着这种旗号的一定是谣言。养生作为一直热门的话题,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养生专家和养生馆应运而生,看似很专业的专家其实也不都是可信的,养生的雷区很多,稍不留神便走进误区。一些养生商家为了谋求利益,不惜制造谣言,一起来看。
健康长寿。养身不就是为了长寿?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担心自己的身体,一听到有关长寿的消息都恨不得扑上去探究竟。“每天梳头白下能健康长寿”,这种方法不需要花钱,只需要每天花时间,因此很多人多去实践了。其实,梳头发并不能助你长寿,反而刺激和破坏皮脂源,严重的话,导致脱发。
喝尿治病养生。电视剧中“喝童子尿解毒“的片段坑了多少人啊,现实中真的有人去实践喝尿。有爆料说,有一个群体是尿疗的忠实粉丝,他们认为喝自己的尿能治病、养生。现实情况是,喝自己的尿病没治好,反而喝出了肾衰竭。一泡尿能治百病,那还要医生干什么,国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药物吗?理智想想,都能知道喝尿治病是养生的谣言。
民间的养生法层出不穷,误区也很多,我们要知道,没有什么养生方法真的能让人长生不老、没病没痛。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世间的规律。在养生的同时,请你保持警惕。
3、饮食养生类的谣言,要如何进行识别?
说起来一些饮食要点,好像大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你有没有细细深究,自己是从哪里知道这些饮食观念的呢?其实,有些不过是没有确认以及后续的辟谣,就传入了你的耳朵里,坚守在了你的脑海里。那么如何辨别食物养生谣言?
辨别食物养生谣言办法如下:
致癌类谣言
标题举例:“某食物吃了这么久,竟不知道它会致癌”、“黑龙江人习惯的炒菜方式竟然会致癌”、“女性经期洗头会致癌”、“植物油炒菜会致癌”、“常喝豆浆会得乳腺癌”等。
分析:某东西致癌的谣言在朋友圈流传最广。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为四类:I类,对人类致癌;II类包含对人类很可能致癌的IIA类和对人类可能致癌的IIB类;III类,可疑对人致癌;IV类,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致癌物是有分类的,而且要经过严格的毒理学实验和流行病学实验。不是你想着某食物致癌它就致癌,另外,癌症的发生有很多因素,可能是环境因素、某些职业因素、饮食习惯和遗传等。
某食物万能型谣言
标题举例:“冬天,这种一定要多吃,保你不得病”、“难怪北方比南方高血压高,原来是因为它”、“癌症都与维生素B2有关”等。
分析:除了母乳对于4~6个月的婴儿,没有哪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要按照我国膳食宝塔的要求,均衡膳食。比如一篇关于维生素B2的文章,文章说“严重缺乏维生素B2是致癌的根本原因,维生素B2既可以治疗癌症,又可以治疗便秘,同时还能管上火、治疗各种溃疡、偏头痛,还能增强耐寒能力”。好像维生素B2可以包治百病似的,实际上没有哪类食物是万能的,关键是合理的搭配。
食物相克类谣言
标题举例:“这些食物相克,你竟然不知道”、“食物相克的小知识,不会吃会致命”、“虾类和维生素C同食,相当于砒霜”等。
分析:食物相克是中医食疗养生中的一种说法,也是前人经验的结果,在现代营养学中并不存在这种说法。根据WHO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食源性疾病是当今危害人类最大的问题,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物过敏、肠道传染病等。所以以前认为的食物相克可能是食物本身带有的细菌或毒素,即使只吃单一一种食物,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酸碱体质类谣言
标题举例:“如何改变易致癌的酸性体质”、“酸性体质与疾病深度剖析”、“酸碱体质影响生男生女”等。
分析:人体体液的pH在7.35~7.45之间,偏碱性。除非一些疾病会影响人体体液的酸碱性之外,人体并不存在酸碱体质之说。人体体液中存在着许多缓冲调节系统,它们既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又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并不受酸碱性食物的影响。
温馨提示: 不要依赖某一种食物维持健康,养成食物多样化的饮食习惯,这样在保证口感、色泽和种类丰富多样的同时,有效的避免单一食物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和营养单一的问题。 掌握这些生活谣言安全小知识,对其怎样避免被食品谣言误导等知识有帮助。
4、医学科普,养生辟谣你踩雷了吗?
每天清晨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早睡早起的七大姑八大姨转发的各种标题党式养生文章,喝水时间表、XX地区猪瘟等等,不只是朋友圈,家庭群也是每天被各种养生文章刷屏,如果不回应,还要再私聊专门发给我,生怕我看不到。
其实父母盲目养生,只是为了自己能有个好身体,免得拖累儿女
那今天就列举几个常见的谣言,记得转给爸妈看看,让他们少花点冤枉钱吧。
吃蘑菇容易导致体内重金属超标
蘑菇确实有很强的富集重金属能力,但是现在市场上买的基本都是养殖的蘑菇,这些蘑菇生长在棉籽壳、麸皮等物做成的培养基中,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金属,超标就更是不可能了。而且蘑菇中含有的多糖能够抑制重金属分解,不会被人体吸收,所以放心大胆的吃蘑菇吧。
带隐形眼镜不能吃烧烤和火锅,会因高温融化致盲
隐形眼镜虽然薄,但是还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的,制作合格的隐形眼镜遇到高温也不会融化的,如果觉得眼睛干,可以打个哈欠眨眨眼,挤点眼泪就好啦。
吃黑芝麻能让头发变黑
防辐射服能帮孕妇屏蔽辐射
正常的家电辐射值很低的,无需通过防辐射的衣服来防护,电器的辐射值都是经过检验,符合国家标准了才会出厂,虽然防辐射服能屏蔽手机信号,但测得的辐射值是没有变化的,更不能说明它能防辐射哦。
5、朋友圈谣言那么多,最让长辈相信的是哪一个?
现在朋友圈里面的谣言可谓是越来越多,这些谣言都是一些公众号所散发出来的,它们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点击率,为了是后期做广告而宣传。
所以它们会夸大一些行为,其实让长辈最相信的一些谣言,那就是养生方面。很多老年人也非常注重于养生,在这些谣言当中说的也非常的夸大其实,比如说吃什么东西不太好,吃哪些东西可以长寿,有些东西确实有其功效,但是绝对没有说的那样夸张。
在去年的时候我给父亲买了一台智能手机,我最初的想法是方便和他视频通话,毕竟相隔比较远,有时候视频也能够拉近人之间的距离。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之后,父亲每天早晨必须给我发两条有关于养生的谣言。或者在晚上的时候再给我来两条心灵鸡汤类似的公众号软文。
有时候看到那些很夸张的文章,还要刻意给我打一个电话,我记得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千万不要吃太多的黑豆,黑豆这个东西对身体不好。
有很多商家,它们做的黑豆都是用塑料而制作而成的,当我听到这些话,我觉得这完全就是假的谣言。
首先来说塑料的价格比粮食还要贵,那些将塑料制成粮食的话全都是谣言,很容易被推翻,但是老年人想法非常单纯,他们所站在的角度就是为了健康,所以他们不会先去证实这个东西是真还是假,也许我们在刚接触这个东西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行为,可能是他们新鲜感还没有过吧!
6、怎么劝说妈妈不要相信微信上的养生谣言
看见这种文章直接举报
7、有哪些传播很广但其实是造谣的养生秘诀?
每天喝八杯水,有事没事多喝水,多喝水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实际上一些特殊身体是不适合多喝水的。
8、养生节目真假难辨,应该怎样防止轻易听信养生谣言?
多增强自己的知识以及阅历,选择正确的途径了解养生,可以让我们正确地分辨养生节目的真假,不会随便听从养生谣言。很多打着养生节目却各种推销产品或者灌输错误养生信息的节目,目的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根本不理会是否有效果。
增强自己人生阅历以及对养生的知识,可有效分辨养生节目真假
想分辨养生节目真假,必须从自己阅历开始增强,丰富自己的阅历以及知识。平时多跟有养生经验的人沟通,了解最真实的养生之道,也可以把平时了解到的养生信息跟有经验的人沟通讨论,通过沟通去明确最准确的信息。
多沟通多讨论是丰富自己养生知识的重要渠道,能够让自己对养生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慢慢就会懂得去区分电视节目里面所谓养生是真的还是虚假的。
选择正确的途径了解养生,可有效分辨养生节目真假
选择正确的途径了解养生是最必须的,懂得从有真实意义的养生书刊上了解养生之道可有效分辨养生信息。无论是网络或者电视节目,很多都是打着养生却“没有养生基础”的人为了热度而努力,没有养生基础的人说得再多也是在读文章,相反那些最权威出版的书刊还是蛮有实际性的。
养生知识不但可以通过日常讨论获得,更加可以通过权威发布的书刊了解。
养生节目难辨真假,可以让自己在生活里面多提高对养生的认知,有效地减少被各种带有利益性的行为所误导而轻信养生谣言。
9、老人家总是被养生谣言给欺骗,该如何让他们不要相信?
老人家知道养生的一些传言,一方面是通过同伴互相告知的,另一些可能是看手机上的朋友圈广告或电视上的保健品营销广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达到让父母不再轻信外人说的养生谣言的目的。
第一,设法阻断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或者给他们推荐你信任的养生公众号。完全让老人不关注养生可能做不到,既然这样的话还不如主动给他们推荐正规的养生问题推送公众号,这样不仅可以让老人学习到正确的养生知识,还可以避免他们被骗,乱购买一些不合格的低劣昂贵保健品。第二,要经常灌输给老人有病要去医院治疗,医院比所谓的江湖骗子靠谱的观念。
第三,摆证据。收集一些其他老人被骗的事例说给老人听,最好是身边人亲身发生过的例子。告诉他们乱服药或乱使用不合格产品会对身体造成更大损害,不仅花了钱还得不到治疗,让他们免于被蛊惑。
第四,如果有心的话做儿女的可以自己多了解一些关于养生的小知识平时说给老人听。老人年纪大了,对于身体的保护肯定是处于迷茫且急切的状态,你要稳住老人的心神让他们不要乱,自己多了解一些保养身体的方法,这样老人心里也会有点谱,毕竟比起外人,父母还是更信任自己说的话。
最后,很多老人家注重养生,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为了不拖累儿女,不想让自己的身体给他们造成负担。所以,在此事情上做儿女的要尽量体谅父母,用平和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不要一味斥责他们无知迷信。
10、那些爸妈朋友圈里的养生文章,真的靠谱吗?
是不靠谱的,我们应该告诉父母不要相信。
现在的微信朋友圈都已经被一些骗子刷屏了,如今微信朋友圈什么最多?有报告显示,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是:健康养生、疾病,其中以养生食品安全等死亡焦虑为主题的谣言占55%。一刷朋友圈,养生谣言铺天盖地,在这些养生理论指导下,我们活得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却依然该脱发的脱发,该早衰的早衰。说到底,还是伪科学养生惹的祸。伪科学主要是指一切宣称科学、或描述方式看起来像科学,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缺乏支持证据的所谓理论和假设,在朋友圈中,养生伪科学主要指广泛传播的关于养生健康的伪科学。
这些东西都是假的,都是为了赚那些老年人的钱而弄出来的,因为老年人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健康。而这养生伪科学爆款文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互联网兴起之前,他们诞生在三流情感杂志,报纸中缝广告以及午夜FM,他们跟进互联网热潮,高举互联网+旗帜,抱紧微信大腿儿,摇身一变,成为父母朋友圈里绝对的权威。养生伪科学的内容来自于国外替代医学信息借鉴和国内健康相关研究信息的部分抓取和放大。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些有科学依据的文章的断章取义,他们只会用对自己有利的一部分。准备好了文章来源后,大数据造假上场,各大自媒体进行内容输出之外,还有很多医药公司会请写手,门槛并不高,在各平台搜索养生文章征稿可以发现不少养生科普类征稿的群组。我短期浏览了家人朋友馈赠的大量癌症伪科学文章,三观尽毁,最终总结出了伪科学文章的几大特点,可以让大家即使看不懂文章内容,也能轻松识别绝大多数伪科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