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堂痰湿

养生堂痰湿

发布时间:2020-04-29 01:03:05

1、北京卫视养生堂哪一期提到湿疹

20111222《北京卫视养生堂》“痰”派老生化痰湿

2、求视频:养生堂 宗修英

痰派老生copy化痰湿(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MzQwNTgw.html
痰派老生化痰湿(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NDI2NTM2.html
痰派老生化痰湿(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OTAzNzQw.html

3、请帮忙看看是什么体质,怎样调理?

体内有痰湿,最好多运动,有氧的那种,多吃茯苓、黄豆、薏米、红豆祛湿,还有山药,可以健脾固肾的,就是帮助身体排水,平时的饮食要少吃肉类;乏力是因为气虚,这个通过锻炼也可以解决,就是贵在坚持,运动也要适量,不能太版劳累了,出太多汗也不行,也会导致气虚的。有空可以看看那个北京卫视的《养生堂》,权里面有一期专门讲痰湿的。

4、我晚上总磨牙,声音还很大,有好多年了也试过很多办法了。很苦恼。记得养生堂节目里说过石膏,知母能治疗

石膏15g 知母15g 另加丹皮12g 甘草3g

5、脾虚导致痰湿体质,且多痰多大便,老是打盹,嗜睡,体胖。这种症状中医上应怎么医治?

建议 中成药 二陈汤丸和平胃散

6、养生堂说的说的食疗法到三甲医院中医说这是胡说说的不么

这个问题不能太绝对的去看。山药,枣都有滋阴补气的功效,但不能过量,吃多了容易造成脾湿。

7、20130116养生堂视频:翁维良李秋艳讲如何预防血瘀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秋艳,讲血瘀。
下面是该视频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
血液循行发生不畅或淤滞之症,多为先天性原因。
精神调养: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会加重血瘀倾向。
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楂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诸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小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寒性体质: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体弱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寒体性质是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具体表现:内脏下垂,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不常喝水不会觉得口渴,常觉得精神虚弱且容易疲劳,脸色苍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风、手脚冰冷,喜欢喝热饮、吃热食、常腹泻、常小便且颜色淡,月经常迟来,血块多,舌头颜色为淡红色。
痰湿体质: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
特禀体质:所谓特禀体质,其实包涵两个意思,先天的、特殊的体质。常指的是有一些先天性禀赋或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体质,包括过敏体质、先天性畸形或生理性缺陷等等。
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小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翁维良
男,汉族,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60-196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2年。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临床药理基地主任,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优势病种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科技部中医(973)专家组成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健学会理事,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常委,北京疑难病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委。

8、怎样去痰湿??急求

痰湿体质的人,比较肥胖、肚大腰圆,满面油脂,胸闷腹胀,鼾声如雷。这些都是脾胃功能不好,运化功能差所致。
痰湿体质的人,必须以化痰祛湿。可回以用中药 黄芪 茯苓 荷叶 莱菔子各15克 苍术 桔红
牡丹皮 泽泻各10克。以上是一天(一副)的量。
上面方子对痰湿患者、脂肪答肝患者、减肥的效果都很好。

9、求北京电视台8月18日养生堂介绍的减肥中药方?

2011年8月18日节目视频《吃药用百腿不用嘴》(4)主讲人: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主任刘长信。新浪视频:http://video.sina.com.cn/v/b/59039744-1802569253.html
“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气虚为本,一是痰湿为度标。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刘长信主任给您一个补气治本方:党参30克,白术30克,桂枝30克,生芪30克。将以上药煎内煮半小时后,兑温水至40℃~42℃,泡洗双小腿。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以全身发汗为宜,连续泡一个月。”容

10、养生堂中舌苔厚黄是怎么回事???怎样食疗???求指点

     舌苔黄腻在中医诊断中称为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

1基本症状编辑

1、若淡红舌,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2、若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3、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痰导滞。4、若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通心肾,回阳救逆;清热化痰;活血化瘀。5、若紫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舌苔黄腻非必皆是湿热2治疗舌苔黄腻非必皆是湿热六味地黄丸临床见有黄腻舌苔,以湿热辨之,治以清化,人皆知之.而由气虚运化失司致湿阻不化所致者,则知者不多.今举章叔赓先生医论一则.为医者开一思路.于临床或有所补焉.黄厚腻苔,不一定是湿热实证,其中也有气虚运化失司而致湿阻不化的,有些苔黄厚腻的患者,舌质一般,脉滑口苦,胸腹闷胀,纳少,溲黄等,似为实证,医用苍术,厚朴,芩,连,车前等苦寒燥湿药达数月,苔仍如故;但细辨之,必有一二虚证,如脉虚软滑,舌胖,黄腻苔中有裂纹,胸腹虚胀,喜温.便溏等,改用补中益气,香砂六君等加减治疗,服后胸腹反觉舒适,苔亦渐化,盖亦塞因塞用之法也.舌苔黄腻治疗舌苔黄腻,经常口干,舌头边上还有齿痕, 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 。可服: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暑湿感冒致舌苔黄腻症状:发生于夏季,面垢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3辨证治疗胃肠实热【感觉】日晡潮热,口渴,烦躁。【观察】舌苔深黄,厚而干燥,甚或老黄焦裂起芒刺,面赤身热,汗出连绵,大便秘结,或纯利稀,腹满疼痛拒按,谵语,甚则神志不清,或循衣摸床,脉沉有力,或滑实。【方药】大黄9克后下、芒硝12克冲服、厚朴9克、枳实9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莱菔子12克、玄参12克、玄胡12克。煎水内服文脾胃湿热壅滞【感觉】身热不扬,心烦,口渴不欲饮,腔腹胀满,不思饮食。【观察】舌苔黄而垢浊,舌质红,恶心呕吐,大便垢腻恶臭,脉滑数。【方药】枳实12克、大黄6克后下、神曲9克、茯苓15克、黄芩9克、黄连9克、白术18克、泽泻12克、竹茹10克。煎水内服。[1] 胃热炽盛【感觉】身大热,但恶热不恶寒,心烦,口渴饮不止。【观察】舌苔黄,汗大出,面赤,脉洪大。【方药】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粳米12克、甘草9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麦冬12克、生地15克、地丁15克、玄参克。煎水内服。[2] 4方药金银花新加香薷饮。本方以香薷发汗解表;金银花、 连翘辛凉解表;厚朴、扁豆和中化湿。暑热偏盛,加黄连、青蒿、鲜荷叶、鲜芦根清暑泄热;湿困卫表,身重少汗恶风,加清豆卷、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宣表;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热利湿。暑湿感冒或感冒而兼见中焦诸症者,可用成药藿香正气丸(片、水、软胶囊)等。5食补调理香蕉根与蜂蜜各适量。制法与用法:把香蕉根洗净,捣碎,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1500~2000毫升,加蜂蜜调服。多次频饮。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6克、粳米30克。制法与用法:将前三味共放砂锅内煎水后去渣,加入粳米煮粥服食。每天1剂,连服数剂。鲜苦瓜200克、猪瘦肉100克、食盐适量。制法与用法:将鲜苦瓜去核切块,猪瘦肉洗净切片,共放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煲汤,用少量食盐调味,饮汤食苦瓜及瘦猪肉。

与养生堂痰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