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养生机构有哪些,我想去修炼关注国学养生这方面的知识!
三元国学推拿养生馆还行
2、国学养生包括美容吗?
包括
首先需要明白国学的内容。国学主要是我国古圣先贤的著述中体现出来的哲理和思想,是指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这些文化与学术中包含有养生的内容。
儒学的养生内容包括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养生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大学中有这样的描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其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一个养生的一般规律,通过入定、入静、产生智慧,与佛教的戒定慧有异曲同工之妙。
释就是佛教,帮助我们明心见性,打开自己的佛性,摆脱六道轮回的痛苦。其养生内容体现为禅、净、密三种方式,通过修习戒定慧,消灭我们的贪嗔痴习气,实现精神的彻底解脱。
道就是道家,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其养生内容主张通过修习外丹和内丹,实现凡人肉体的质变,最后修成仙人。仙人又分为天仙地仙和人仙,天仙的层次最高,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
现代这些养生内容形成有效的健身手段——气功。但是由于气功师各执己见,已经不能系统的阐述养生思想了。最好还是要把养生与阅读经典结合起来,才能不至于走偏。
3、国学养生和美容有什么区别?
赞同
4、国学养生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国学,国学包括知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传统戏曲,中医巫术,风水堪舆等。而道国学养生的作用是调节身心,修心养性,对人体进行科专学调养,保持生命活力,颐养生命,增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5、国学养生发展前景如何?
前景一片光明,这是身心灵的完美配合。物质解决不了所有的快乐,情绪的体验配套和提升才是更显价值。你认为呢?
6、国学与养生有什么关系?
中医养生讲究阴阳辩证,所以你想想看吧
黄帝内经、易经。道家的书都可以看
7、什么是国学养生?麻烦讲的详细一点,要包括国学养生的特点、好处等。不要复制!!!
因国学博大精深,鄙人浅学未能窥造,国学养生即养身,养心。
主要是讲究中医的养生,宏观的来讲就是阴阳的相对统一
那我们想想问什么要养生?然而,《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养生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
现在我们既然的知道了养生的好处,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特点,第一,养生要求人符合自然之道,阴阳之理,那什么是阴阳之理呢?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哈哈!总之一句话:无论养生、治病,率皆法于阴阳,才能取得临床效应。
上面讲的阴阳,可能太抽象了,具体举几个例:从阴阳变化来说,阳气积聚而上升,就成为天;阴气凝聚而下降,就成为地。阴的性质为静,阳则为动;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主万物的气化,阴主万物的形体。寒极会生热,热极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下陷,如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泄的病。浊阴在上壅,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违背了阴阳运行规律,导致疾病的道理
清阳之气变为天,浊阴之气变为地。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下降变成雨;雨源出于地气,云出自于天气。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从腠理发泄,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使四肢得以充实,内走于六腑。
水主阴,火主阳。阳是无形的气,而阴则是有形的味。饮食五味滋养了形体,而形体的生长发育又依赖于气化活动。脏腑功能由精产生。精是依赖于真气而产生的,形体是依赖于五味而成的。生化的一切基于精,生精之气得之于形。味能伤害形体,气又能摧残精,精转化为气,气又伤于味。
属阴的五味从下窍排出,属阳的真气从上窍发泄。五味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阳气之中,气厚属于纯阳,气薄属于阳中之阴。作为五味来说,味厚会使人泄泻,味薄能使肠胃通利。作为阳气,气薄能渗泄邪气,气厚会助阳发热。亢阳促使元气衰弱,而微阳能使元气旺盛。亢阳侵蚀元气,元气赖于微阳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气味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而有涌泄作用的,属于阴。阴阳在人体内,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偏胜了,阳气必然受损害。同样,阳气偏胜了,阴气也必定受损害。阳气偏胜就产生热,阴气偏胜就产生寒。寒到极点,又会出现热象;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象。寒邪能操作人形体,热邪能操作人气分。气分受伤,就会因气脉阻滞使人感觉疼痛;形体受伤,就会因为肌肉壅滞而肿胀起来。所以凡是先痛后肿的,是因为气病而伤及形体;若是先肿后痛,是因为形伤而累及气分。风邪太过,形体就会动摇、颤抖,手足痉挛;邪热太过,肌肉就会生发红肿;燥气太过,津液就枯涸;湿气太过,就会生发泄泻。天有春夏秋冬四时,对应五行而形成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的变通,以利生长收藏以产生寒暑燥湿风的五候变化。人有五脏,五脏化生出五气,发为喜怒悲忧恐这些不同的情志,过喜过怒,都会伤气。寒暑外侵,则会损伤形体。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更可怕的是逆气上冲,血脉阻塞,形色突变。喜怒如不节制,寒暑如不依例,就有伤害生命的危险。因此,阴气过盛就要走向它的反面,同样阳气过盛也要走向它的反面。所以说冬季感受的寒气太多了,到了春季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季感受的风气太多了,到了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的病;夏季受的暑气太多了,到了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感受的湿气太多了,到了冬季就容易发生咳嗽。以上为阴阳对应的天地人的某些特征。
由于涉及太多,太广,鄙人才疏,还望鄙陋纰谬。更望以上某些当舒其心,解其惑,鄙人荣幸之至!!
8、什么是国学养生?
国学养生由抄当代著名国学专家张其成先生首创提出,他认为:养生之“道”与儒、道、佛、医的“道”是一气贯通袭的。
他分别从中医百学、易学、儒家、道家、佛家视角梳理国学养生的内容,出版五部国学养度生著作,对国学养生概念的丰富和完善用功至深。
9、国学养生大概包括什么?
国学不离古文学,古医学。
养生也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讲求天人合一。
起居饮食。自我调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顺与和。顺求天道为内心平和。
10、国学养生指导师是国家承认的学历吗
这不是什么学历,也不是职称,是忽悠人的人自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