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胆的养生

胆的养生

发布时间:2020-04-28 20:33:12

1、请介绍给我一些养生方法..

有一个好的心情,有些事干。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 十二时辰养生法
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亥子为水,子时是阴阳交汇之时,也是万籁俱静之时,这个时候最好是睡觉,而且要尽量的舒服,睡的时候宜屈膝卧,变换姿势。环境宜静,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说要全力的睡觉,不要想其他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阴阳交感之时是元气始生之时,道家有云:“一气分阴阳”,而阴阳相合则又变生为元气。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用思不宁,劳作不息,就会干扰阴阳交合,使元气生发受到干扰。子时又是胆经开令之时,此胆并非只是强调人体内的胆藏,《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肝胆气机通顺自可对五脏六腑之气机条达有力的支持,五脏六腑自可功能正常运行。所以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的气机条顺,五脏六腑都受之裨益。胆又是决断之官为了生存,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谋虑”,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为人际关系而谋,为生意而虑,为孩子而虑,为健康而虑,为情感的纠葛而虑。如果我们谋虑的事情能够被“决断”,并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会气血通畅、肝胆条达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事情难尽人意,多是壮志难酬、事与愿违的,所以,我们会有很多谋虑积压在肝而没有让胆去决断执行,肝胆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病丛生。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申时:膀胱经当令
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酉时:肾经当令
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主藏精。什么是精?人的精,就像家里的“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戌时:心包经当令
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人应在这时放松娱乐,古人在这时都是聊天休闲。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 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编辑本段五行调养
总体理论
一、治则:实则泄其子,虚则补其母;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每个房间分四条经: 二、火:为心;配小肠;心与小肠互为表里;木生火配肝;火生土配脾; (一)养心调理健康处方 1、经穴处方:心经、心包经、胆经 心俞、胆俞、内关 2、脊柱处方:C3、C4、T1_T5 手法:弹拨、顺压、校正错位锥体 3、足道处方: (1)基本反射区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2)症状反射区 心、颈椎 (3)关联反射区 胆 4、食疗药膳处方:芝麻酱炒红豆 银杏茶、老玉米、燕麦 5、按摩处方:按心包经、敲胆经 6、运动处方:腹式呼吸法、312经络锻炼法、心脏舒张功、五步肢体操 7、音乐处方:五行音乐:徵(火) 8、耳穴处方:心、胆、大脑 (二)养心调理手法→ 心血管系统调理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 适应症:睡眠调理、心理减压、冠心病:心慌、失眠、多梦 作用层次:脉;脉属火 五行手法:摩擦类手法:擦法、摩法、抹法、搓法、推法 按法、压法、点法
具体方法
1、卯时(5:00至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至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月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至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至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滑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至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至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至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至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至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至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若满意请采纳我的答案! 谢谢!!

2、胆囊炎吃什么保健品?

饮食护理复
日常护理
1.急性腹部疼痛发作时,卧床休息、右上腹部可作热敷,帮助减轻疼痛,给解痉药物同时禁食。必须注意密切观察腹部疼痛性质,观察腹肌是否强直,手压疼点再猛然抬手疼痛有否加剧,要疼痛加剧应警惕胆囊穿孔,禁热敷和解痉止疼药。 2.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
饮食调理
1.宜多饮水,低脂饮食,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限制糖的摄入。 2.选含食物纤制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卜、豆类、水果、及香菇、木耳等。 3.禁忌暴饮暴食,要少量多餐,少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酒、咖啡等。少食油煎油炸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黄豆等。 4.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脑等内脏、蟹黄、蛋黄等食物。

3、胆火是什么原因

如果胆不能按时疏泄,气机就会郁滞不通,天长日久郁滞化火。胆的功能是按时排出胆汁以消化食物,抄胆汁排泄畅达,消化功能就正常,这叫疏泄作用。

胆主相火,中医认为,相火能够维持身体的热度,是产热的。如果胆不能正常排泄。就会发展为胆囊炎,胆汁沉积结聚还会形成胆结石。

当胆功能出现下降的时候,常常会引起身体的上部分发热,表现为头晕,面目耳赤等症状表现,患者经常容易暴怒,容易引起口苦,口臭袭等多种症状。

(3)胆的养生扩展资料

胆的养生

保证按时就餐,使胆汁排泄有自己的时间规律,特别是早晨必须按时进餐。

养胆的第二个关键点是日常要注意保持合理的百姿势,避免弯腰驼背,这是为了给胆囊一个舒适的空间。挺胸可使肋骨张开,增大体腔的空间,胆囊也就不受到挤压。如果不注意姿势的正确,度天天低头猫腰,不但整个人显得没有精神,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胆气不足。

4、如何开清肝利胆排毒养生馆

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各种毒素经过肝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变成无毒或百低毒物质。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食用胡萝卜、大蒜、葡萄、无花果等来帮助肝脏排毒。
胡萝卜:是有效度的排汞食物。含有的大量果胶可以与汞结合,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其排出。每天进食一问些胡萝卜,还可以刺答激胃肠的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抵抗导致疾病、老化的自由基。
大蒜:大蒜中的特殊成分可以降低体内铅的浓度。
葡萄:可以帮助肝、肠、胃清除体内垃圾,还能增加造血机能。
无花果专:含有机酸属和多种酶,可保肝解毒,清热润肠、助消化,特别是对SO2、SO3等有毒物质有一定抵御作用。

5、美容院肝胆养生有什么好处

肝胆互为表里;
所以,成语里有“肝胆相照”一说。
很多现代病都与晚睡晚起;
耗伤了肝胆的阳气有关;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胆非常重要,
因为“十一脏腑取决于胆”
所以,养生应从养肝胆开始。

我们先从西医解剖学的角度直观地看看“肝胆互为表里”的紧密关系,肝位于人的腹腔,横膈之下,右肋之内。胆位于右肋下,是一个梨形的中空囊状器官,通过筋膜依附在肝的短叶间,胆汁由肝的精血化生,贮藏在胆囊里,进餐后,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分泌胆汁,经过脾胃,并注入十二指肠里,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过去,解剖的人有这样一个经验,从动物体内取出肝胆,悬挂高处,可以在室温下储存多日。但是,一旦胆囊破裂,流出了胆汁,肝脏很快随之腐败,由此可见,肝胆就是一对命运休戚相关,同生共死的兄弟,所以,中国成语里有“肝胆相照”的说法。
智勇双全看肝胆
人体是一个奇妙而完备的自组织系统,被称为“人身 小宇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它又像一个微缩的国家。所以,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将人体内的器官分别对应了一个国家的不同职能。
那么,肝胆在一个国家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这说明,肝是护佑国君(心为“君主之官”),平定诸乱(西医称为“解毒”)的将军
中医称“肝为血海”,也就是说,肝起着储藏并调节血液的作用,肝气只有升发并疏泄得当,血随气行,白天,精血及津液才能按照活动量的需要及时濡养身体,人才筋脉通畅,关节灵活,。思维敏捷,情绪舒畅,到了夜晚,人处于睡眠状态,这时,肝血才能进行新陈代谢。
肝身为“将军之官”。一定是智勇双全,而不是有用无谋,。所以,一旦将军不司职,国家必定会乱子。同理,肝出了问题,不仅物质身体出现疾病,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情。比如,肝气升发太过,处理事情就急躁,办事草率,冲动,事后往往后悔,反之,肝胆的阳气不足,遇事就会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容易错过时机。
再来看看《黄帝内经》中对肝的描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司法部门,需要在是非之间保持不偏不倚,冷静中正的判断,并有果断的决断力。平时我们常说一个人胆大胆小,指的就这个人胆的阳气足不足,胆气虚,遇事就容易被形容为“胆小鬼”,“胆小如鼠”,“闻风丧胆”,“吓破了胆”,“胆颤心惊”反之,一个人胆气很足,旁人就会赞许他“有胆量”,胆识过人“。中国古代没有”忧郁症“这个病名,只是将“忧郁症”的一些症状,比如胆小,多疑,洁癖,善太息(常叹气)等归类为“胆气虚”。现代忧郁病的主要原因睡觉太晚,伤了肝胆的阳气。
从《黄帝内经》对肝胆的定义可以看出,物质身体的平衡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肝善谋虑,离不开胆的英明决断,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同济,勇敢乃成“。一个人若肝胆的气血充足,不仅精力充沛,做事有条不紊,效率高,而且,处理事情果敢,有魄力,而不会畏首畏尾,或意气用事。
肝胆养生七要:
1“子时”前入眠
养护肝胆最重要的就是别熬夜,最好在一天的冬季,即北京时间21点至凌晨3点进入睡眠,最晚别超过“子初”(23点),以保证胆经在最旺的子时(23:00---1:00)以及肝经最旺的丑时(1:00---3:00)进入睡眠,夜晚是人体滋阴潜阳,进行睡补的最佳时段,肝血的净化,再生,胆汁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在这个时段完成;
《黄帝内经》讲“十一脏腑取决于胆”,取决于胆的什么呢?那就是重要的升发之机;因为;胆经最旺的是“子时”正是天地阳气初升的时候,如果这时不睡,不仅无法养长肝胆的阳气,还会耗伤阳气;
2“惊蜇”起床
“春气与肝气相通”,春主升发。5点为一天的“惊蜇”,意思是冬眠的虫子都苏醒了。如果这时依然卧睡,由于体内的气血较旺,筋脉就容易受到压迫,所以,起的太晚,人就会觉得浑身隐隐酸痛,精神上也会出现没精大采。甚至郁郁不乐。如果睡眠不足,也最好5点起床,可以打坐或室内走一走,以升发体内阳气,困时,在睡个回笼觉。
3心情平和
肝做为疏通人体的通道,非常娇气而敏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体内的气机就会不顺畅,《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不止大怒伤肝,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都是伤肝的病因;
4常闭目
《黄帝内经》说“人卧则血归于肝”又说“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肝有藏血的作用,而眼睛相当于储藏室的的门闸,人在躺下的时候,都会习惯于闭上眼睛,所以,夜间睡眠是养肝血的最好方法。另外,白天应尽量减少面对电脑及看电视的时间,乘做公车的时候,可以闭目养神。
5晨起拍胆经
胆经是沿体侧从头到脚的一条阳经,胆为少阳之气,相当于体内初升的太阳,养护肝胆除了应时的睡眠,还有一个法宝便是每天沿着双腿的外侧敲打胆经,需要提醒的是,应在清晨或上午敲打胆经,并且,不易过量敲打。夜晚属阴,如果晚上或临睡前敲打胆经,会使胆升成阳气,令人亢奋而难以入睡。所以,通常晚上九十点入睡的人,自从开始晚上敲胆经后,除了入睡慢,有的还会习惯性地在“子时”或“丑时”突然醒来,这就是肝经和胆经有热的一个外象。
6疏通肝经
肝火大的人按摩肝经循环行在脚背上的太冲穴, 可以平肝气。另外,将脚底板翻朝向自己,用左手手掌将左脚脚趾向上向外翻起,这时,用右手按压左脚地板,会发现一条硬筋,也是肝经循行于脚的一条路线,肝气虚的人,这跟筋不明显,而肝阳亢,或有内热的人,这 跟筋多会很硬,缺少弹性。晨练时可按压此经。
7养肝食疗法
肝气不足,体寒的人可以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烫过的热酒,辣椒,红参,蜂王浆,当归,阿胶,红枣,桂圆,黑糯米粥等温补食物,有内热的人,温补易燥热,适宜平补的枸杞,黑豆,红豆,链子等食物,可以用小米加山药,花生,米豆(或黄豆)熬粥,键脾养肝;另外,晚饭易少吃,可以多吃顺气的白萝卜,或饭后用安神助眠的酸枣仁泡水喝,有助于改善失眠或睡不安宁,酸味和青色无行与肝相应,阴虚内热及肝阳亢进的人,都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宜吃些性平性凉的绿色蔬菜,比如芹菜,蒿子杆,菠菜,苋菜,绿豆牙,醋责小菜等酸味食物,清火的绿茶,花茶等,除了与体质相应,食补也应顺应上午补阳,下午及傍晚滋阴的自然规律。
肝身为“将军之官“一定是智勇双全,而不是有勇无谋。
所以,一旦将军不司职,国家必定会乱子。
同理,肝出了问题,不仅物质身体疾病丛生,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情。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如何保养肝胆

1.戒酒戒烟知: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必伤肝!
2.饮食平衡:乙肝大三阳患者不能摄入大量的脂肪和动物油之类的食品。食用太多的脂肪导致脂肪肝的几率很大。道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心情舒畅:良好的心态是对病情有所帮助的。乙肝大三阳患者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不能生气生内气伤肝。
4.适量运动: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
5.服饰宽松: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容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7、什么事养生之道?

8、胆不好,如何养生呢,因为工作忙,简单易行的办法最好,比如什么东西泡水喝对胆有好处等,谢谢了!

胆结石、胆囊炎重点养生:
1、饮食清淡。足量蛋抄白质,每天100克内。少食油腻之物。
2、清晨小跑,促使胆汁排出;
3、选用中奇活力生袭,提高人体免疫力,避免胆囊炎;
4、阳陵泉穴位,胆腧穴、足三里、中脘穴,经常敲打,坐在椅子上也能做到;
5、胆热瘀滞,知气机不畅,宜清道泻胆热,调节气机,缓解疼痛:半夏+山楂+野菊花+陈皮+甘草,泡水饮用。

9、胆结石如何进行日常养生

养生厨神点评:1.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胆囊收缩以缓解疼痛。手术前后饮食中的脂肪应限制在20克左右,随病情好转可略为增加,以改善菜肴色、香、味而刺激食欲。忌用油腻、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猪肉、羊肉、填鸭、肥鹅、黄油、油酥点心、奶油蛋糕等。2.控制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减轻胆固酶代谢障碍,防止结专石形成。3.补充蛋白质。充足的蛋白质可以补偿损耗,维持氮平衡,增加机体免疫力,对修复肝细胞损伤,恢复正常功属能有利。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为80~100克,宜选择的食物有鱼、虾、瘦肉、兔肉、鸡肉、豆腐。4.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选择富含钙、钾、铁的食物。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以及脂溶性维生素也很重要。

10、胆囊炎吃什么保健品可以调理

胆囊炎不建议吃一些保健品,因为那样会更增加肝胆的负担,你只要好好治疗就可以了,等好了之后为了预防复发可以多关注一下养生方面的知识。“神农君祥 百岁养生”。长期关注,会对你将来有帮助的。

与胆的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