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软组织 > 软组织生物与盐

软组织生物与盐

发布时间:2021-07-28 15:32:09

1、加盐溶液的作用为什么在生物和化学中不同?

得看是什么盐,比如说氯化钠,在生物是称之为生理盐水,作用可以是维持细胞活性,提供温和条件。在化学中可以维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饱和食盐水还可以去除氯气中的杂质,列如氯化氢。

2、现代盐湖生物—水盐体系

现代盐湖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包括盐与水等)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构成一个生物-水盐系统。该系统是盐类产出的基础之地。

一、盐湖生物的简单食物链

图1-1 生物-水盐体系中生物食物链

在盐湖生物-水盐系统中,生物群落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藻类为生产者,卤水虾、卤水蝇(幼虫、蛹)、原生动物等为消费者,嗜盐细菌等为分解者。上述三者构成一条简单的食物链即藻类—细菌—原生动物—卤水虾、卤水蝇等(图1-1)。

1.生产者——藻类

盐湖中之藻类(详见第二章第一节)是生产者。有的学者称之为生产有机体。含叶绿素的绿色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 O2,促进环境氧化性增强,同时,还从水体中吸取某些矿物质,以营养其细胞,维持和繁衍其生命。藻类是消费者的主要食用对象。藻类对水环境的影响和在成盐过程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刘志礼,1998):

1)藻体能吸收水体环境中的K+,Mg2+,Ca2+,Fe,P等,使水环境中离子含量发生变化;

2)藻类代谢改变微环境,使pH值上升,Eh值下降,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离子被氧化,形成盐类逐渐沉淀下来,于是,改变着水体中之离子浓度;

3)藻类生长过程及藻体死亡后产生大量有机质,例如,有机酸、蛋白质、多糖等,这些物质极易与水体中金属离子形成盐类和络合物;

4)藻类细胞表面的多种有机质能机械地捕捉矿物盐颗粒,产生吸附作用。这样,促使阳离子+阴离子→盐的化学反应向右进行。这种作用的结果,改变溶液的离子平衡系统,使某些离子不断地形成盐;

5)藻体与矿物颗粒相结合形成一个致密层,具有防渗效果,利于盐的形成。由藻体组成的藻席富含多种活性基团,具有对金属离子很强的络合力。络合和防渗相结合起到富集成矿物质的作用。

2.消费者——卤水虾、卤水蝇、原生动物等

盐湖卤水虾、卤水蝇、原生动物等(详见第二、三、四章)是消费者,其以菌藻类为主要食物。卤水虾为滤食生物,除食藻类和细菌外,还以生物屑和矿物碎屑为食,因此,作为消费者的卤水虾和卤水蝇等起着净化卤水水体的作用,没有它们的生命活动,盐湖等卤水水体将变为一潭死水,更不要说沉淀盐类了。因此,正因为有盐湖生命活动,此种卤水才可能沉积净洁的质量较高的盐类。

卤水中之消费者对盐湖水环境的影响,对成盐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们既能聚集成矿物质,又可以改变卤水的pH值和Eh值等条件,还可以它们的躯体形成单个矿物或聚集成矿物,从而,促进盐类的沉积。

3.分解者——细菌

在生物-水盐体系中,细菌是分解者或称之谓分解有机体。关于盐湖细菌详见本书第二章第二节。盐湖中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其尸体均被细菌分解成化学元素和简单的化合物。这些化学元素和简单化合物成为浮游藻类的营养来源。细菌在分解其他物质时,消耗卤水中的氧气,而这些氧气则是藻类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原生动物和卤水虾、卤水蝇等再食浮游藻类,于是,又开始了新的循环,使整个盐湖生物-水盐系统维持着相对平衡状态。生物-水盐体系中生物的相互依从、和谐相处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柱。

嗜盐细菌在成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绝对的和巨大的。同时,嗜盐细菌也是盐类矿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只不过嗜盐细菌已被盐类矿物所交代,但仍保留其形态。从某种意义来说,嗜盐细菌与盐类矿物是孪生兄弟。从现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没有一种天然生成的盐类矿物不是由嗜盐菌组成的。应该说,正是嗜盐菌建造了盐类矿物。

二、盐湖生物与温度

在地球上,盐湖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有:热带沙漠干旱气候区、热带荒漠地带、温带沙漠干旱气候区和温带荒漠区以及荒漠草原带。当然,不同成因的盐湖也可发现于温带及极地地区。盐湖之所以分布于这些地区是因为其天气干旱,降雨极少且又极易蒸发。

在强烈的日光照射条件下,高盐度的卤水由于物理和生物因素使之极迅速地加热。例如,地中海盐滩温度可达45℃。嗜盐细菌最佳生活温度在40~55℃间(Juez,1988),最高温度接近85℃。这就使得一些喜热盐类矿物得以形成。这在不了解生物作用影响卤水增温之前,是难以理解的。

三、盐湖生物与压力

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大部分盐湖是浅的,因此,底部不存在大的压力。然而,盐湖也有较深的例子。例如,死海最深部位为320m,那里有大量厌氧细菌生存,是需要承受相当大压力的(Nissenbaum,1975)。又如,红海地热卤水是深部超盐卤水的特殊例子,在那里嗜盐菌也经受到很大的压力。

四、盐湖生物与营养

前已述及,在盐湖中,存在着简单的食物链,随着盐度的逐渐增高,卤水虾和卤水蝇的个体变小,数量减少,其尸体是嗜盐细菌赖以生存的美味佳肴。但随着盐度急剧增高,卤水虾和卤水蝇因先前大量死亡,生存的数量较前已减少,而死亡的数量相对先前也大量减少,故嗜盐菌的食物源成了问题。近年,美国微生物学家艾得·德蕯隆认为,嗜盐细菌用转换太阳能的新方法来制造养分,这是另一种生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科学家们在菌体中第一次发现了细菌视紫质。细菌视紫质能够将光线转化成移动电子,成为推动菌体形成代谢的能量,这就形成嗜盐菌体内特有的光合作用机制,也就能解答在超盐环境中似乎无食物来源的情况下,嗜盐菌能长期生存繁衍的问题(晓峰,2002)。

五、日晒盐田的生物作用

近30年来,嗜盐生物在提高日晒盐的产量和质量方面,日益受到国内外盐业生产和科研部门的广泛重视。在盐田卤水中,实际上在所有的生物-水盐体系中,大量嗜盐生物(包括藻类、卤水虾、卤水蝇、细菌等)在晒盐(成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聚集盐类物质的作用;②净化卤水的作用;③促进卤水蒸发浓缩的作用;④生物防渗的作用,即生物及其排泄物,粘结有机和无机碎屑,构成防渗层,控制盐田卤水渗漏,是保证成功地进行盐田作业的关键;⑤嗜盐细菌之尸体堆集成盐类矿物,构成细菌建造;⑥卤水虾不同生长期的幼体及蜕皮和卤水蝇的幼虫及蜕皮是蒸发岩极为重要的组成材料。

日晒盐田的生物作用,为我们研究蒸发岩的生物成因提供了重要例证。

3、生物—水盐体系中的生物食物链

传统地质学认为,蒸发岩是由溶于水中之盐类物质经蒸发、沉淀而形成的。不论是海相还是陆相蒸发岩,其均形成于水盐体系之中。近200年来,一些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如,意大利化学家乌齐利奥(J.Usiglio)(1849),范特荷夫(J.H.Vant-Hoff)(19世纪末),苏联库尔纳科夫(H.C.KypHakoB)(1938)等,利用水盐体系的相平衡来研究盐类矿物的蒸发实验,他们强调的是温度、溶解度和溶液的成分。但不论是地质学家,还是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他们对水盐体系认识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即不认为含盐水体中存在有生物,也不认为生物会影响水盐体系之相平衡。

现代盐湖(包括海湾、潟湖等水体)生物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1755年于英国Lymington湖发现并研究了卤虫(卤水虾,brine shrimp),1830年Say对美国Mono湖的碱水卤蝇(Ephydra)进行了描述和分类,1917年C.T.Vorhies在美国大盐湖观察到类似于蛞蝓变形虫(Amoeba limax)的小变形虫和纤毛虫属(Englena),1937年Smith和Zobel首先提出美国大盐湖存在着细菌群落。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盐业生产的需要和盐藻体生物药用和食用的研究,盐湖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得到了迅猛发展。90年代C.R.Woese在深入细致地测定嗜盐的5 Sr RBA及16 Sr RBA的序列基础上,先将原核细菌分为真细菌与古细菌,后又将古细菌改为古生菌。该论点现已为世界所公认。

近20年来,中国学者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NaCl型、Na2SO4型和Na2CO3型以及钾镁盐型盐湖中嗜盐生物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王大珍等(1994)从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地盐湖中分离出大量不同类型的嗜盐、嗜碱细菌,并进行了形态、生理系列化分子生物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郑绵平等(1985)对西藏高寒盐湖嗜寒性嗜盐藻进行了研究;任慕莲等(1992)对新疆艾比湖卤虫、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57属种;魏东岩等(1987,1992)对新疆、内蒙古盐碱湖卤虫、卤蝇和原生动物进行了研究。

盐湖生物研究表明,盐湖卤水的矿化度、化学组成和自然地理环境,对生物群落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袁见齐等,1990)。盐湖生物又是维护盐湖生命的基础,没有盐湖生物,盐湖将变为死水一潭,其生命便会完结。

盐湖生物种类较多,概括起来有藻类、细菌、原生动物、卤虫、卤蝇、桡足类、介形类、鸟类等。随着盐湖盐度的不断增高,盐湖生物中,不能适应高盐度的生物种属在减少。这样,盐湖中之生物链是:嗜盐菌藻类—原生动物—卤虫和卤蝇(幼虫和蛹)。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卤虫和卤蝇是生物食物链中最重要的消费者,其个体大,耐盐、耐碱度也最强,在维持盐湖生命、成盐作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卤虫和卤蝇都属于节肢动物门,前者属于甲壳纲,后者属于昆虫纲。卤虫生存于水体中,而卤蝇幼虫和蛹生活于卤水中。盐湖(海湾、潟湖)水体中卤虫和卤蝇数量之巨是惊人的。卤虫为卵生和卵胎生。雌性成虫一生平均产卵4~6次,每次平均产卵168粒,生命周期为70~85d,一年有4~5个世代。卤虫从幼虫到成虫期间,共蜕皮15~17次,卤虫从无节幼体到幼虫再到次成虫和成虫,加上蜕皮,都有提供盐类矿物形成的非常多的材料。卤蝇的数量也是很多的,以美国大盐湖为例,每年孵化出幼虫约50000×108个,每年从湖里移走的有机质约120000t。卤蝇幼虫的蜕皮数量也很多,一个卤蝇幼虫至少蜕皮2~3次,以大盐湖为例,每年光幼虫蜕皮数就高达150000×108个。同样,卤蝇幼虫、蛹和幼虫蜕皮也为盐类矿物之形成储备了巨大的材料。蒸发岩中两虫化石和两虫结构的广泛存在就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所谈盐湖(包括海湾潟湖等水体)中大量生物及其作用充分说明,在水盐体系中,生物形成巨大的营力,其不仅起到聚集成矿物质的作用,而且也直接影响水盐体系相平衡的条件和介质条件。因此,传统的水盐体系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应当更正为生物-水盐体系。蒸发岩正是形成于生物-水盐体系之中的(魏东岩等,2000)。

本书第一至第四章详尽叙述了生物-水盐体系及其生物群落。

4、广盐性的对生物的影响


海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海水的含盐浓度要低得多,由于海水中有大量盐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根据渗透压原理,海水鱼鱼体组织中的水力,将不断地从鳃和体表向外渗出。为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海水鱼便不得不吞食大量海水,以弥补体内的失水。然而,由于大口大口地吞食海水,进入鱼体内的盐分也大大增加了,这样,海水鱼除了从肾脏排除掉一部分盐分外,主要还是依靠鳃组织中的“泌氯细胞”来完成排盐任务。此外,也有一些海水鱼,主要是软骨鱼类,如鲨鱼,则将代谢后的氮化物,以尿素形式贮存于血液中,使血液浓度增高,渗透压也变得与海水相当,这样,也就不存在吞水和排盐问题了。
红肉篮蛤产卵季节长。成熟的红肉篮蛤给常借助外界因子(大风浪、下雨、降温、比重降低等)的作用,自行排出精卵,一年四季都能产卵(俗称退瘦)。依其种苗的发生季节,可分为春苗、五月苗、暑苗、秋苗、降苗、雪苗、寒苗等。养殖多以春苗、五月苗、暑苗、寒苗为主。
红肉篮蛤在稚贝期生长很快,它与水质、水深、风浪、潮流等有密切关系。一般在潮流畅通、气温暖和、比重适宜、风浪不大的条件下生长最快,约10天时间,贝体可增长一毫米。种苗播养后,如遇环境条件适宜,一般养殖40~100天,体长达15毫米左右,即可收获。生长期一般在春秋两季,因这时水温适宜,饵料丰富,稚贝走动快,生长快。若是土质细软略带红色的油泥场地,且多吹东南风,其生长更快。

5、生物在成盐中之作用

随着生物-水盐体系中嗜盐生物的深入研究,蒸发岩中普遍而大量嗜盐生物化石的发现,尤其是盐类矿物细菌(藻)建造、两虫化石和蒸发岩两虫结构的新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盐类沉积过程中生物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一、生物遗体是造矿的主要材料

这里说的生物遗体是指嗜盐菌(藻)类和两虫(卤虫和卤蝇幼虫、蛹)以及它们的蜕皮。正是这些生物遗体造就了盐类矿物。从微观上看,盐类矿物(矿石)是细菌(藻)建造,从宏观上看,盐类矿石具两虫结构。

1.微生物遗体造矿

盐类矿物扫描电镜研究表明,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嗜盐(碱)菌藻类化石构成极为特征的生物超微结构(魏东岩,1998)。菌(藻)类化石含量为30%~95%,一般均大于50%。实际上,盐类沉积从微观上看是细菌(藻)建造(魏东岩等,2000)。

2.两虫遗体及其蜕皮是蒸发岩的主要造矿材料

前已叙及,两虫遗体及其蜕皮之多可以万亿计,是蒸发岩最主要的造矿材料。蒸发岩中两虫化石和蒸发岩的两虫结构就证明了这一点。蒸发岩中盐类矿物或者是由单一卤虫化石,或者是由单一卤蝇幼虫化石,或者是由多个卤虫化石(含蜕皮化石)与卤蝇幼虫化石(含蜕皮化石),共同镶嵌构成,其矿物边缘往往由卤蝇幼虫蜕皮化石或卤虫实体化石围成。

不论是嗜盐(碱)菌(藻)类,还是两虫,其遗体均遭盐类物质之交代,因此,嗜盐(碱)菌(藻)类和两虫之化石都具有原生物之形态。

二、生物-物理沉积作用

盐层中之卤虫粪粒化石和卤蝇粪粒化石(简称两虫粪粒化石)构成了盐矿石独特的含生物粪粒的粒状结构(魏东岩,1991)。这种结构有别于纯化学沉积矿石的各类结构,是生物-物理沉积作用的具体体现。首先,两虫粪粒是生物新陈代谢作用之产物,属于生物作用;其次,粪粒在卤水中经重力下沉作用与两虫遗体及其蜕皮等一起沉积,因此,可用生物-物理沉积作用来解释。此外,卤虫粪粒具碎屑结构,这种碎屑结构是卤虫本身(卤虫是滤食生物)所致,非沉积作用形成。

三、生物影响盐化环境

1.聚集成矿元素的作用

生物-水盐体系中的水生生物和湖盆地四周湖滨的植被在其生命活动中起着聚集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氯、硫、硝酸等的作用。钠是生物主要的细胞外阳离子,钾是主要的细胞内阳离子。细菌分解卤虫、卤蝇幼虫、原生动物及藻类等的尸体,便聚集着化学元素及简单化合物。在卤水水体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尤其是化学无机营养硫细菌的作用,还原硫最终被氧化为硫酸盐,其反应式是:

蒸发岩生物成因论

2.改变成矿卤水水介质条件

嗜盐生物的活动改变着成矿卤水介质条件,即pH值、Eh值、硫等元素的同位素组成等。

(1)嗜盐生物产酸、产碱的代谢作用改变着成矿卤水介质的pH值和Eh值

藻类代谢改变微环境,可使pH值上升,Eh值下降(刘志礼,1998)。由于卤水pH和Eh值的改变,蒸发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对成矿作用产生重大影响。

pH值是决定生物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反之,生物群落也决定pH值之大小。在碱湖条件下,当碱质(

)增至17%时,恰是湖水水生生物由以藻类为主向以卤虫和嗜碱微生物为主的转化阶段,因此,碱质组成Na+和(

)的增加率不能归因于简单的蒸发因素,而主要是生物成碱作用的贡献(蔡克勤,1998)。

(2)卤水生物影响稳定同位素之组成

生物特别是细菌可使硫同位素强烈分馏。在封闭体系中,细菌使硫酸盐还原而成的硫同位素的分馏可以达30‰以上。我国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嘉陵江组二段膏盐层δ34S值高达34.2‰~37.6‰,便是例证。

3.嗜盐生物导致卤水温度升高

嗜盐生物可使卤水温度升高,加大蒸发率,利于盐类沉积,尤其利于喜温矿物的沉积。

卤水中高达万亿计的卤虫(通常显红色)、卤蝇幼虫(通常是棕黄色)和嗜盐菌藻类(红色)吸收太阳热能,提高卤水水温,增大蒸发量,利于盐类沉积。过去对高达50~80℃卤水中沉积的盐类矿物不好解释,现在则有了答案,这主要是红色嗜盐生物之贡献。

四、生物维系盐湖之生命

盐湖中生物之食物链是使盐湖得以生存的根本。卤虫和卤蝇幼虫食用藻类、细菌、原生动物和有机质以及水中之无机碎粒,使卤水腐败物减少,卤水纯洁度提高;细菌是分解生物,其使卤水中生物遗体分解,同样使盐湖卤水纯洁度提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盐湖中若没有生物,盐湖便成为一潭死水,盐湖生命将被终止。

五、生物改变沉积物类型

众所周知,盐湖有碳酸盐型、硫酸盐型、氯化物型、硝酸盐型等,其沉积物之改变,受控于微生物,特别是细菌之参与。例如,在硫细菌参与下,硫酸盐向碳酸盐转化,其反应式为:

蒸发岩生物成因论

蒸发岩生物成因论

蒸发岩生物成因论

六、在盐类矿物形成中生物作用起到主导作用

过去地质学家认为,盐类矿物是纯化学沉积,其晶体生长完全按晶体结晶规律进行。作者对盐类矿物中生物化石尤其对两虫化石的研究表明,在盐类矿物结晶时,嗜盐菌和两虫等起到了控制晶体生长的作用。

1.生物化石搭起矿物晶体的骨架

生物化石搭起矿物晶体的骨架在盐类矿物中非常普遍。例如,石盐结晶时,先由卤虫蜕皮化石形成结晶中心,然后以此为中心,由卤虫实体化石构成一个相互垂直之十字,在十字形成的4个区域中填满了卤蝇幼虫化石和卤虫化石,这种填充物呈大小搭配镶嵌状,最后立方体的四周由长条状卤虫实体化石或卤蝇幼虫化石围成。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石盐的形成是由两虫化石这种材料构筑成的,而不像是传统认为的那样化学沉积。

2.生物化石构筑和影响矿物的生长带

盐类矿物,如石盐、无水芒硝等,经常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的一层接着一层的生长带状结构。这些生长带过去都认为是纯化学作用形成的。但仔细观察发现,每一层生长带都是由生物化石构成的。这些生物化石会使生长带发生宽窄薄厚变化,甚至发生突然中断错位。生长带的这种特征,说明了生物化石对矿物晶体生长带的控制作用。

3.生物化石决定晶体形状和大小

在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石盐微晶形状和大小完全受到生物化石——卤虫、卤蝇幼虫化石等的控制(图5-30)。

4.生物化石在蒸发岩之鲕粒岩和泡碱砂岩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在蒸发岩之鲕粒岩(图5-25)、泡碱砂岩(图5-27)中,生物化石起到了主导作用。鲕粒是生物作用所致,其内发现了两虫化石和藻类化石。对胶结物的研究表明,其实际上是两虫蜕皮化石,过去地质学家称其为“亮晶”胶结物,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5.嗜盐菌“编织”盐类矿物之微晶

扫描电镜对盐类矿物的研究表明,盐矿物微晶上布满了球状、双球状和链球状细菌化石,宛如颗颗“珍珠”编织的“地毯”。微晶边部镶有“绒毛”状饰边。细菌的展布形式与其生命活动和繁殖过程有关。这充分说明细菌的活动或与盐类结晶同步,或控制着盐类结晶。

还要强调指出的是,在生物-水盐体系中,生物不仅在成盐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而且在成油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蒸发岩与油气关系密切早已为人们所悉知,油盐兼探在国内外亦已实践了数十年。全世界已知60%以上油气资源赋存于蒸发岩盆地中。然而,蒸发岩相烃源岩常被低估,这是由于传统的观念认为咸化湖泊有机质输入随盐度增大而大大减少,因此,不能形成优质烃源岩。这种认识已为理论和实践证实是不对的。

近年来,作者研究蒸发岩的两虫化石和两虫结构以及蒸发岩的细菌(藻)建造,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巨量的嗜盐细菌、两虫遗体及其蜕皮被盐类物质交代呈假象,其原来的被置换出的成分到哪里去了?唯一的答案是为烃源岩形成提供了材料。

6、生物与无机盐的关系

无机盐与人的关系

一、概述
无机盐是人体的组成成分,总储量为43-44克/千克体重,约占体重的5%。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磷、钾、硫、氯、钠、镁7种元素。每日体内需要量在十分之几克到几克,称为常量元素。其他元素机体每日需要量从百万分之几克(微克)到千分之几克(毫克),称为微量元素。已知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铬、铜、氟、碘、铁、锰、铝、硒、硅和锌等14种。六分之五的无机盐存在于骨骼内,其中包括全身钙的99%,磷的75%,镁的70%。

二、人体无机盐分布和组成
体液各部分无机盐
其他主要部位的无机盐:骨、肌肉

三、无机盐的生物学功能
(一)一般功能
1、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牙齿、骨骼;
2、维持机体的渗透平衡,对细胞内外水分的转移和物质交流十分重要;
3、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对内环境起稳定作用:
机体这种能够处理酸、碱性物质的含量与比例、维持体液pH值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缓冲系统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一种弱酸和该弱酸盐所形成的、具有缓冲酸碱能力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4、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保持其正常的应激能力;
6、构成机体,并参与体内某些酶和激素的组分等。
(二)运动中的功能
1、 身体内无机盐的储量很大,激烈运动一天,不大可能引起无机盐缺乏。
2、 维持渗透压的正常水平。

四、几种重要的无机盐
(一)钙
1、 分布:
2、 生物学功能:(1)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2)维持神经冲动的传递;
(3)参与凝血过程;
(4)与许多激素的分泌和激素释放因子有关。
运动员,尤其是需要控制体重的女运动员,每日补充的钙量应比正常人略多。
3、 食物来源:奶类、豆类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钙。
(二)铁
1、 分布:以血红素形式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细胞色素中,其余大部分以铁蛋白(非含铁血红素)的形式储存在肝脏、脾脏和骨髓中。
2、 生物学功能: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酶的组成
3、 食物来源:膳食铁的吸收率不高,肉类为30%,鱼类为15%,谷类、蔬菜中的铁仅10%可被吸收。富含铁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类、绿叶蔬菜等。
(三) 氯和钠
1、 分布:50%在细胞渗透压、水平衡和酸碱平衡中起主要作用。
2、 生物学功能:钠离子是胰液、胆汁、汗液和眼泪的组成成分,与肌肉收缩和神经功能关系密切,对糖类的吸收也起特殊作用。氯离子被用于产生胃中盐酸,有助于维生素B12和铁的正常吸收,参与淀粉酶的激活,抑制随食物和饮料而进入胃中的微生物的生长。
3、 食物来源:
(四) )钾
1、 分布:钾居第三位
2、 生物学功能:维持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和营养素出入细胞的转移作用,参与糖原和蛋白质代谢,维持细胞内某些酶的活性。血钾浓度过高时,会引起肌肉张力降低、心肌松弛,此作用和钙正好相反。而缺钾可引起心率失常、肌肉衰弱和烦躁。
3、 食物来源:
(五)镁
1、 分布:60%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体液内,肝与肌肉是含镁浓度最高的软组织
2、 生物学功能:骨与牙齿的组成成分之一;参与多种酶的激活
3、 食物来源:
(七)锌
1、 分布:皮肤、毛发和指甲中均有较高的含锌量,肝脏和血液中含量则很少,红细胞的含锌量约为血浆的10倍。
2、 生物学功能:组成多种酶和激活剂的成分,调节体内各种代谢,如红细胞运输二氧化碳需要锌,骨骼的正常骨化亦需要锌。锌与蛋白质、核酸合成以及味觉敏感性有关,创伤和烧伤的愈合也与锌有关。
3、 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豆类和小麦
(八)铜
1、 分布:以肝、脑、心、肾、胰中含量较高
2、 生物学功能:属酶的辅助因子,参与多种代谢反应,铁的利用
3、 食物来源:
(九)铬
1、 分布:
2、 生物学功能:胰岛素正常工作的辅助因子,能促进胰岛素发挥效应,因而间接促进肌肉增长
3、 食物来源:

7、生物对盐度的指示

各种生物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生物对生活环境的盐度要求严格,盐度稍微改变,生物就会死亡,这种生物称为狭盐度生物。有的生物能适应较大的盐度变化,这种生物称为广盐度生物。狭盐度生物是判别水体盐度、区别海洋和非海洋环境的可靠标志。各种生物的耐盐性与水体含盐度的关系如图5-43所示:①正常海水生物组合,包括钙质红藻和绿藻、放射虫、硅质鞭毛虫、钙质有孔虫、钙质和硅质海绵、珊瑚、苔藓虫、腕足类、棘皮、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等;②半咸水生物组合,包括软体动物中的双壳类和腹足类、介形虫、腮足亚纲、胶结壳有孔虫、硅藻、蓝绿藻和蠕虫管等;③超咸水生物组合,一般与半咸水生物组合相似,但当盐度很高时,只有腮足亚纲中的无甲目、蓝绿藻和介形类存在;④淡水生物组合,主要是轮藻以及少数双壳类、介形虫、腮足亚纲的贝甲目、普通海绵、硅藻、蓝绿藻等。

图5-43 生物的耐盐性与水体含盐度的关系

(据P.H.赫克尔,1972)

8、什么是生物盐?

生物盐是指以生物体(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为原料、通过发酵等生物技术生产,生产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物质、符合低钠盐和平衡盐要求、具有有益的生物学效应并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新型食用盐。

生物盐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生物(主要是植物)来源;
②天然低钠盐和天然平衡盐;
③富含有机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
④生产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物质;
⑤对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心血管疾病等人体疾病有一定辅助疗效。

在第九届世界盐业大会上,冯立田博士针对与会者的问题,重点介绍了生物盐不同于简单的植物盐,只有具有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和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功能的植物盐才是生物盐。要具有特定的功能,生物盐的原料一般不是单一的植物原料,需要2种以上植物原料合理搭配才能达到矿物质完美平衡和具有特定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利用普通食盐与植物材料混合的盐也不属于生物盐的范畴。生物盐的原料主要是植物,但也可能是微生物,甚至动物体。

此外,生物盐的生产工艺过程一般需要经过生物发酵过程,以确保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充分提取。

9、为什么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吃的盐是氯化钠,进入体内转变为氯离子和钠离子,钠离子主要用于维持血液的渗透压,保持人体内环境与细胞之间的稳态,保证了人体的正常代谢,而多余的氯离子就被排出体外,在人体不断摄入氯化钠的同时,多余的也会从尿液,汗液排出。
用盐来浸泡蔬菜和水果也有不同目的,比如泡菠萝是为了和菠萝中的“菠萝酶”反应。这种酶能够分解蛋白质,如果不用盐水先泡就吃,这种酶就会对我们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产生刺激作用,会使我们产生麻刺痛的感觉。而食盐正好能抑制菠萝酶的活力。
又如用食盐淹制一些蔬菜,是为了用高浓度食盐水抑制有害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当微生物浸泡在高浓度食盐水中时,会因为细胞内外渗透压过大,导致细胞内部严重失水导致微生物死亡,这也是为什么用盐淹制新鲜蔬菜时会“杀”出好多水的原因。盐的消毒杀菌能力也是这个原因。

10、高中生物~水盐平衡

丙组尿量最多,血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
乙组其次。
甲组尿量最少,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其实,你应该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有一些经验,比如:喝比很咸的水

喝白开水。
结果是一样的。

与软组织生物与盐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