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各有什么作用
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人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挠”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关节作用:
1、杠杆作用:在人体的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当骨骼肌收缩,力作用于杠杆时,可以通过支点来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达到人们预期的目的。在完成这些情的过程中,关节就成为动作的枢纽或支点。
2、缓冲作用:当人们在行走、奔跑或受到外力冲压时,关节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如奔跑时缓冲躯体的重量,减轻骨骼的负担;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经过缓冲后,可以使人遭受的损伤大幅度的降低和减少,以保护机体,使之少受损伤。
肌肉作用:
1、身体功能连接、执行的功能,没有肌肉,就不能通过神经让动作完成,也不能带动骨头运动
2、保护骨骼的作用,减轻抗击打、碰撞给骨骼带来的冲击。
(1)骨盆骨骼与软组织扩展资料:
人体肌肉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肌肉帮助我们对抗地心引力。肌肉纤维控制每个动作,从轻轻眨眼到微笑,成千上万细微的纤维集结成肌肉束,进而形成完整的肌肉系统。以攀岩爱好者为例,每向上爬一步,都需要肌肉的松紧缩放。肌肉只能完成拉扯,而不是推挤,大部分属于骨骼肌。它们由肌腱与骨骼相连,紧密结合的肌腱纤维有橡皮筋的功用。
肌肉可以牵动眼球,使我们看清东西,使眼色、眨眼;手部与指尖的肌肉让我们能捏得住极小的物体。以攀岩者为例,他们要上升需要握住东西以固定自己,连续不断的肌肉收缩可以使他们不断往上爬。
参考资料:
网络-肌肉
网络-骨骼
网络-关节
2、骨盆组成,分布及性别差异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骨盆被斜行的界线(后方起于骶骨岬,经髂骨弓状线,髂耻隆起,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到耻骨联合上缘连线)分为两部:界线以上叫大骨盆,又称假骨盆,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窝部;大骨盆参与腹腔的组成。界线以下叫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其内腔即盆腔,前界为耻骨和耻骨联合,后界为骶、尾骨的前面,两侧为髋骨的内面、闭孔膜及韧带,侧壁上有坐骨大、小孔。盆部系指界线以下的小骨盆部分,它包括盆壁、盆膈和盆腔器官等,盆腔上口由界线围成,下口封以盆膈。盆膈以下的软组织称为会阴。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上口又称为入口,由界线围线;下口又称为出口,高低不平,呈菱形,其周界由后向前为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下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耻骨下支在耻骨联合下缘所形成的夹角叫耻骨角,男性约为70~75°,女性角度较大,约为90~100°。假骨盆与产道、性功能无直接关系。真骨盆容纳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及邻近的输尿管、膀胱、尿道、直肠等器官。人体直立时,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倾斜,女性的倾斜度比男性稍大。女性骨盆是胎儿分娩出的产道,所以男女骨盆有着显著的差异。
男性骨盆外形狭小高度大于女性骨盆,骨盆壁肥厚、粗糙,骨质较重,也是男性全身骨骼的特点,女性骨骼则正好相反。骨盆的上口呈桃形,前后径小,因此盆腔狭狭窄,并且很深,呈漏斗状,骨盆下口狭小,耻骨联合狭长而高,耻骨弓角度较小,为70~75°,闭孔长椭圆形, 髋臼较大。
女性骨盆外形宽大且矮,骨盆壁、骨质与男性相反,骨盆上口呈椭圆形,前后宽阔,盆腔既宽而浅,呈圆桶状,骨盆下口宽大,耻骨联合宽短而低,富有弹性,耻骨弓角度较大,为90~100°, 闭孔近似三角形, 髋臼较小。
3、骨盆由哪些结构组成?
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髋骨是由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联合组成的不规则骨骼。骨盆的关节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及骶尾关节。骨盆的主要韧带有骶骨、尾骨与坐骨结节间的骶结节韧带和骶骨、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
骨盆被斜行的界线(后方起于骶骨岬,经髂骨弓状线,髂耻隆起,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到耻骨联合上缘连线)分为两部:界线以上叫大骨盆,又称假骨盆,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窝部;大骨盆参与腹腔的组成。界线以下叫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其内腔即盆腔,前界为耻骨和耻骨联合,后界为骶、尾骨的前面,两侧为髋骨的内面、闭孔膜及韧带,侧壁上有坐骨大、小孔。盆部系指界线以下的小骨盆部分,它包括盆壁、盆膈和盆腔器官等,盆腔上口由界线围成,下口封以盆膈。盆膈以下的软组织称为会阴。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上口又称为入口,由界线围线;下口又称为出口,高低不平,呈菱形,其周界由后方前为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下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耻骨下支在耻骨联合下缘所形成的夹角叫耻骨角,男性约为70~75°,女性角度较大,约为90~100°。假骨盆与产道、性功能无直接关系。真骨盆容纳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及邻近的输尿管、膀胱、尿道、直肠等器官。
人体直立时,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倾斜,女性的倾斜度比男性稍大。女性骨盆是胎儿娩出的产道,所以男女骨盆有着显著的差异。女性骨盆主要表现为:骨盆全形短而宽阔,上口为圆形,较宽大,下口的各径(矢状径和横径)均较男性者大,加之尾骨的活动性较大,耻骨联合腔也较宽,坐骨结节外翻,从而使骨盆各径在分娩时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女性骨盆
女性骨盆是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之路,其大小、形状直接影响到分娩。因此,对其构造和特点,应有较清楚的了解。
第一节 骨盆的组成
一、骨盆的构成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所组成(如图)。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均有坚强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妊娠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稍许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对分娩有利。
两侧髂耻线及骶岬上缘的连线形成骨盆“骨盆界线”。该界线将骨盆分成上下二部,上为大骨盆或称假骨盆,下为小骨盆或真骨盆(简称骨盆)。大骨盆能支持妊娠时增大的子宫,但与分娩无关。临床上可通过观察大骨盆的形状和测量某些径线等,来间接了解真骨盆的情况。
二、骨盆的关节
(一)耻骨联合 两耻骨间有纤维软骨联接。
(二)骶髂关节 位于骶骨与髂骨间,有宽厚的骶髂骨韧带连接。
(三)骶尾关节 活动性较大,分娩时可后移2cm,使骨盆出口径线增大。
三、骨盆特点
(一)骨盆四壁 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
(二)骨盆入口 近乎圆形或椭圆形。
(三)骨盆出口 宽大、坐骨结节间距宽阔。
骨盆腔
骨盆腔为一前短后长的弯曲圆柱形管道,为便于了解分娩时胎儿在产道中的行经过程,现将骨盆的形状,按以下三个平面分别叙述(如图:骨盆腔三个平面示意图),由上至下为入口平面、中平面、 出口平面。
一、入口平面
为大小骨盆的交界面(即盆腔的入口),呈横椭圆形,径线如下:
(一)前后径 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前缘中点距离,又称骶耻内径,平均长约11cm。
(二)横径 是入口平面最大径线,为两髂耻线间的最宽距离,平均约13cm。
(三)斜径 左右各一条,为一侧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长约12.5cm。从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者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
临床上以前后径为最为重要,扁平骨盆的前后径较小,将影响儿头入盆。
二、骨盆中段
中上段为骨盆腔的最宽大部分,近似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的中点,两侧相当于髋臼中心,后缘位于第二、三骶椎之间。下段为骨盆的最小平面(所谓的中平面)系耻骨联合下缘、坐骨棘至骶骨下端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前后径约11.5cm,横径(坐骨棘间径)长约10cm。
三、出口平面
由两个以坐骨结节间径为其共同底线的三角平面组成。前三角的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边为耻骨降支,后三角的顶为尾骨尖,两侧边为骶骨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即出口横径,平均长9cm。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间距离为其前后径,平均长9.5cm。分娩时尾骨尖可向后移1.5~2cm,使前后径伸长至11~11.5cm。两侧耻骨降支在耻骨联合下方形成一接近直角的耻骨弓。由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前矢状径”,平均长6cm;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后矢状径”,平均长9cm。临床上单纯出口平面狭窄少见,多同时伴有骨盆中平面狭窄。
四、骨盆地
骨盆地是指连接骨盆腔各平面中心上噗的假想轴线。此线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侧向下向前。
骨盆底
骨盆底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封闭骨盆出口,并承载和支持分腔内的器官。
一、外层 为会阴浅筋膜与肌肉组成,包括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和肛门外括约肌。均会合于阴道处口与肛门之间,形成会阴中心腱。
二、中层 为尿生殖膈,覆盖在耻骨弓及两坐骨结节间所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的三角平面上。包括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 称为盆膈,由提肛肌、盆筋膜组成,为尿道、阴道、直肠所贯穿。
骨盆与分娩有什么关系?
骨盆是女性阴道分娩胎儿的必经之途,它由骶、尾、髋骨构成、并由关节、韧带将它们连在一起。骨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宽大,对分娩关系不大(产科称为假骨盆);而其下部与分娩关系十分密切(称为真骨盆),所谓的“骨产道”即指这一部分而言。真骨盆根据它与分娩的关系又分为三个平面,即入口、中腔及出口平面。这三个平面都是比较狭窄的部分,分娩时胎儿可受到阻力,尤其中腔平面是最窄的部分。
骨盆的大小及形状对分娩的难、易影响很大,它与产力及胎儿构成了分娩的三要素。正常的骨盆,如产力及胎儿无异常,胎儿很容易娩出。明显狭窄的骨盆,活的胎儿根本不能娩出。相对狭窄的骨盆,常需要决定于胎儿及产力情况。
女性骨盆在解剖上如若宽而浅,就利于胎儿通过。但并非所有妇女骨盆的形状均如此。有的发育上有变异,类似男人型的骨盆,即骨盆深而窄,骨盆前后径相对长,而横径相对较短,胎儿就不易娩出。有的骨盆呈偏平状,入口前后径很短,胎儿就不能通过骨盆人口。但有的骨盆入口正常,中、下平面越来越窄,称为漏斗骨盆,亦会造成难产。某些情况下,由于骨及关节病变也可造成骨盆形状的异常,如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骨软化症),它可以造成骨盆严重变形,变得十分小,胎儿根本不能从阴道分娩。偶有外伤造成骨盆骨折,日后发生畸形的,这些均可能造成分娩时难产。除非有明显的畸形,一般不能只从外形就准确地判断骨盆的大小。因此妇女怀孕后一定要做产前检查,实际测量骨盆的大小,必要时还需用X线来准确地测量骨盆的情况。
参考图:骨盆的力传导方向||男、女性骨盆||骨盆出入口各径线
参考资料:
女性骨盆:
腹直肌 -大网膜-膀胱隐窝 - 回肠-股动脉和股静脉-髂腰肌 -缝匠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 -臀大肌 -股骨头 -股骨头凹-圆韧带 -坐骨 -子宫 -直肠子宫凹-尾骨 -直肠 -盆膈 -闭孔内肌。
腹直肌-大网膜-膀胱 -股动脉和股静脉-髂腰肌 -缝匠肌 -股直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头 -股大转子-坐骨-子宫 -直肠子宫凹 -尾骨 -坐骨肛门窝-直肠 -盆膈-闭孔内肌,内侧部分-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腹直肌 - 膀胱 -股动脉和股静脉 -闭孔外肌 -髂腰肌 -缝匠肌 -股直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颈-坐骨-子宫颈 -子宫颈 -坐骨肛门窝 -直肠 -肛提肌 (耻尾肌,髂尾肌) -闭孔内肌,内侧部分-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腹直肌 -膀胱-股动脉和股静脉-闭孔外肌-髂腰肌-缝匠肌-股直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颈-坐骨- 子宫颈 -子宫颈 -坐骨肛门窝 -直肠-肛提肌 (耻尾肌,髂尾肌) -闭孔内肌,内侧部分 -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坐骨海绵体肌 -球海绵体肌-阴蒂脚-阴道 -尿道 -前庭球(海绵体) -大隐静脉-股动脉和股静脉-缝匠肌-股直肌-股中间肌-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 -股方肌 -臀大肌 -大收肌 -股骨 -坐骨-坐骨肛门窝- 直肠 -肛提肌。
http://www.zjtcm.net/wljx/Basic/jp/tuku/2.htm ((48)骨盆)
4、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这个结构通过韧带和小的脊柱关节固定;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为划分为7颈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类的5块骶骨和4块尾骨相互融合,它们被称之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动物有数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状面成双s形弯曲,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它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具有弹性。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被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则被称之为脊柱后凸。
(4)骨盆骨骼与软组织扩展资料:
人体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
5、髋关节软组织炎症如何治疗
非药物治疗
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训练、减肥、有氧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内翻的楔行鞋垫、职业治疗及关节保护、日常生活的辅助设施等等。欧美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医护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薄弱,今后加强这项工作的力度是各级医务人员应该重视的。
药物治疗
(1)透明质酸钠:为关节腔滑液的主要成分,为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在关节起到润滑作用,减少组织间的摩擦,关节腔内注入后可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常于关节内注射,1次25mg,1周1次,连续5周,须严格无菌操作。
(2)氨基葡萄糖:为构成关节软骨基质中聚氨基葡萄糖(GS)和蛋白多糖的最重要的单糖,正常人可通过葡萄糖的氨基化来合成GS,但在骨关节炎者的软骨细胞内GS合成受阻或不足,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胶原纤维结构破坏,软骨表面腔隙增多使骨骼磨损及破坏。氨基葡萄糖可阻断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促使软骨细胞合成具有正常结构的蛋白多糖,并抑制损伤组织和软骨的酶(如胶原酶、磷脂酶A2)的产生,减少软骨细胞的损坏,改善关节活动,缓解关节疼痛,延缓骨关节炎症病程。口服1次250~500mg,1日3次,就餐服用最佳。氨基葡萄糖的弱点是其单体不能促使人体软骨再生。
(3)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对抗炎症反应,缓解关节水肿和疼痛。可选用布洛芬1次200~400mg,1日3次;或氨糖美锌1次200mg,1日3次;尼美舒利1次100mg,1日2次,连续4~6周。
手术治疗
髋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医师的经验、病人术前的身体条件、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需要谨慎。
6、坐骨是人体骨骼的哪一块
坐骨是人和哺乳动物腰带组成骨之一,由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组成。 [1] 在人体内,有一对坐骨,骨质坚厚,构成髋骨后下部。
(6)骨盆骨骼与软组织扩展资料:
分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体向后下延伸为坐骨支,其后下为粗大的坐骨结节。体的后缘有一尖锐骨突称坐骨棘,棘的后上方为坐骨大切迹,下方为坐骨小切迹(lessor sciatic notch)。
二者之间的尖锐突起称坐骨脊。坐骨大切迹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即男性的窄而深,女性的宽而浅。构成髋骨下部,分坐骨体和坐骨支。
体组成髋臼的后下2/5,后缘有尖形的坐骨棘,棘下方有坐骨小切迹。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为坐骨大切迹。坐骨体下后部向前上内延伸为较细的坐骨支。
二、骨骼的作用
(1) 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 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 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 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骨骼还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的幼年时期,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后,部分松质骨内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