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顶软组织包括哪些层次结构?
颅顶部的层次结构特点 二、颅顶部的层次结构特点
颅部由颅顶、颅底和颅腔三部分组成。颅顶又分为额顶枕区和颞区,并包括其深面的颅顶诸骨。 (一)额顶枕区
1.境界:前为眶上缘,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2.层次:覆盖于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颅顶肌(额、枕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其中,浅部三层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因此,常将此三层合称"头皮"。深部两层连接疏松,较易分离。
(1)皮肤skin:此区皮肤厚而致密,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为疖肿或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二是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出血多,但伤口愈合较快。发根斜性穿过真皮到达浅筋膜,附于毛囊,手术切口应与毛发的方向一致,以减少对毛囊的破坏。
(2)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并将此层分隔成许多小格,其中充满脂肪,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所以肿胀局限,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另外,小格内血管的壁被周围结缔组织紧密固定,当血管损伤时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3)帽状腱膜epicranial
aponeurosis:为一厚而坚韧的腱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在正中部向后突出附着于枕骨隆凸,在两侧作为耳上肌和耳前肌的起点,并逐渐变薄,续于颞浅筋膜,附着于颧弓,犹如一顶紧扣在头顶的帽子。
枕额肌的额腹前方止于额下皮肤,部分纤维与眼轮匝肌混合;后方在冠状缝稍前方与膜状腱膜相连,收缩时额部产生横纹。
枕额肌的枕腹起自上项线的外侧部,行向前上方,止于帽状腱膜的后缘,收缩时牵引头皮向后。
帽状腱膜借浅筋膜的纤维隔与皮肤紧密相连,临床将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三层合称为头皮。头皮外伤时,如未伤及帽状腱膜,则伤口裂开不明显;如帽状腱膜同时受伤,由于额枕肌的收缩牵拉则伤口裂开,尤以横向伤口为甚。缝合头皮时一定要将此层缝好,才能减少皮肤的张力,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和止血。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隙subaproneurotic
space):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两侧到达颧弓。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故移动性大,开颅时可经此间隙将皮瓣游离后翻起,头皮撕脱伤也多沿此层分离。腱膜下隙出血或化脓时,可迅速蔓延到整个颅顶,形成较大的血肿,痕斑可出现于鼻根及上睑皮下。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故临床认为此层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dangerous
area)。
(5)颅骨外膜pericranium: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二者易于剥离。但骨膜与颅缝紧密愈着,并深入缝间,成为骨缝膜,与颅内的硬脑膜外层融合。因此,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内,这一特征易于与腱膜下血肿鉴别。严重的头皮撕脱伤,可将头皮连同部分骨膜一并撕脱。
颅骨外膜对颅骨的营养作用较少。剥离后不影响颅骨的生长。 (二)颞区
1.境界:位于颅顶的两侧,介于上线与颧弓上缘之间,前方至颧骨的额突和额骨的颧突,后方达乳突基部和外耳门。
2.层次: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亦有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1)皮肤:颞区前部的皮肤较薄,移动性较大,手术时纵行或横行切口易缝合,愈后的瘢痕不明显。
(2)浅筋膜:所含脂肪组织和纤维小隔较少。耳廓前有颞浅血管和耳颞神经,耳廓后有耳后血管和枕小神经,沿颞区自下而上呈放射状向额顶枕区走行。经此区进行开颅术时,皮瓣的基部应在下方,既包括上述的血管和神经,以保证皮瓣的存活和感觉。
(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
1)颞浅筋膜:为帽状腱膜的延续,较薄弱,向下渐与颞深筋膜相延续。耳前肌和耳上肌起于膜状腱膜,耳后肌起自乳突根上方,三肌均止于耳根。
2)颞深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深、浅两层附着于颧弓的内、外侧面,两层之间夹有脂肪和血管,颞中动脉(发自上领动脉)及颞中静脉由此经过。由于此筋膜非常致密,检查伤口时手指可摸到坚硬的筋膜边缘,可能被误认为是颅骨的损伤。
(4)颞肌temporal
muscle: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前部肌纤维垂直向下,后部肌纤维几乎水平向前,肌纤维逐渐集中,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和颞筋膜有保护脑膜和脑组织的作用,故开闭合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及颞肌下减压术常采用颞区入路。颞肌深部有颞深血管和神经,颞深动脉来自上颌动脉,颞深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支配颞肌。
(5)骨膜periosteum:较薄,紧贴于颅骨表面,因而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并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再向前则与面的颊脂体相连续。因此,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有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
(三)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 颅部的血管和神经走行于浅筋膜内,可分为耳前组和耳后组。 1.颅顶部的血管:耳前组有三对,耳后组有二对。
(1)滑车上动、静脉supratrochlear a.&v.:距正中线约2cm。滑车上动脉是眼动脉的终支之一,与滑车上神经伴行,绕额切迹至额部。
(2)眶上动、静脉supraorbital a.&v.:距正中线约2.5
cm。眶上动脉系眼动脉的分支,和眶上神经伴行,在眼眶内于上睑提肌和眶上壁之间前行,至眶上孔(切迹)处绕过眶上缘到达额部。上述两组动脉和神经的伴行情况,常是滑车上动脉在滑车上神经的内侧,眶上动脉在眶上神经的外侧。
(3)颞浅动、静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v.:与耳颞神经伴行,穿出腮腺上缘,跨过颧弓到达颞区。颞浅动脉为颈外动脉的两终支之一,起自下颌颈后方,在腮腺深面、耳颞神经前方上行,该动脉的搏动可在耳屏前方触及。在颧弓上方约
2~3 cm 处颞浅动脉分为额支和顶支。额支较粗,外径约 1.8 mm,通常与垂直线呈15~900
前倾角向前上方斜行,至眶外上角或额结节附近向上至颅顶,行程中向后上方发出 2~5 条额顶支,分布于颅顶,分布的面积约 99
cm2,这些分支中有一支以上的管径超过1.0 cm2(82%)。顶支的外径约1.7 mm,与垂直线约呈300
后倾角,向后上方至顶结节,分支分布于颅顶,分布面积约53
cm2。颞浅动脉位置恒定,管径粗大,且具有较大的扩张性,是在颈内动脉系统缺血作颅内外动脉吻合时理想的供血动脉。 颞浅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
(4)耳后动、静脉posterior auricular
a.&v.:耳后动脉细小,在腮腺深面起自颈外动脉,沿二腹肌后腹上缘行向后上方,经耳廓后面上行,分布于耳廓外侧面及其后上方皮肤。由于该动脉口径细,不适合作颅内、外吻合术的供血动脉,但其与颞浅动脉及枕动脉之间吻合较多,是耳后区代蒂游离皮瓣的轴血管,也是全额瓣的补充血管。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
(5)枕动、静脉occipital
a.&v.:枕动脉粗大,起自颈外动脉,沿二腹肌后腹下缘向后行,经颞骨乳突的枕动脉沟至项部,最后于上项线处,在枕大神经的外侧穿出斜方肌和深筋膜,分布于枕部皮肤。枕动脉的外径>1.1
mm,体表投影在枕外隆凸下方2~3cm,距中线3~4 cm
处。由于枕动脉的位置恒定,主干及分支的管径均较粗大,在椎-基底动脉缺血时,常选用枕动脉与小脑下后动脉进行吻合。枕动脉与对侧同名动脉、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的吻合丰富,吻合点的外径有60%以上为0.3~0.6
mm,故枕区头皮也可作为游离皮瓣移植的供区。枕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枕大神经粗大,为第2 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在距枕外隆凸外侧约2.5 cm
处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然后和枕动脉伴行,走向颅顶,分布于头后大部分皮肤。枕动脉在枕大神经外侧,两者并有一定的距离。
颅顶的血管皆自周围部向颅顶呈辐射状走行,所以开颅手术在此作皮瓣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瓣蒂应是血管和神经干所在部位,以保证皮瓣的营养。而作一般头皮切口则应呈放射状,以免损伤血管神经主干。颅顶的动脉有广泛的吻合,不但左右两侧互相吻合,而且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也互相联系,所以头皮在发生大块撕裂时也不易坏死。同理,头皮因损伤而出血时,应作环形压迫止血。
颅顶部的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在皮下形成静脉网,。此外,头部还存有导静脉构成颅外静脉与颅内硬脑膜静脉窦之间的交通。导静脉有:①顶导静脉 parietal
emissary v.穿过颅顶中点后方矢状线两侧的顶骨孔,连接颞浅静脉与上矢状窦;②乳突导静脉 mastoid emissary
v.穿过乳突孔,连接耳后静脉、枕静脉与乙状窦;③髁导静脉condylar emissary
v.穿过髁管,连接枕下静脉丛与窦汇;有时还由单一的枕导静脉穿过枕外隆凸,连接枕静脉与窦汇。导静脉无瓣膜,静脉血流方向一般是流向颅外,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逆流入颅内,故颅内、外的感染可直接相互蔓延;头皮微小的损伤,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有时可引起严重的颅内感染,例如静脉窦血栓和脑膜炎。
2.颅顶部的神经 颅顶部的神经有十对,耳前有五对,耳后有五对,其中有一对运动神经和四对感觉神经。 (1)耳前组 1)滑车上神经supratrochlear
n.: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所发出的额神经的一条终支,在距中线2.0 mm 处经眶上缘上行,分布于近中线处的皮肤。 2)眶上神经supraorbital
n.:为额神经的另一终支,经眶上切迹到达前额和颅顶,直至人字缝处的皮肤,还发出小支支额窦。
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经都是眼神经的分支,所以三叉神经痛患者在眶上缘的内、中1/3 处有压痛。 3)颧颞神经zygomaticotemporal
branch:细小,在眶内发自上颌神经的颧支,穿过颧骨额突后方的颞筋膜,分布于颞区前部的皮肤。 4)面神经颞支temporal branches of
facial n.:经腮腺的前上方走出,发出小支至额肌、耳上肌、耳前肌及眼轮匝肌上部,并有吻合支与三叉神经的颧颞神经相连。
5)耳颞神经auriculotemporal
n.: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与颞下窝发出后,在腮腺上端穿出,紧靠耳廓前方上行,分布于耳廓上部、外耳道、鼓膜前部及颞区和头侧部的皮肤,可在耳轮脚前方进行局部阻滞麻醉。
(2)耳后组 1)耳后神经posterior auricular
n.:是面神经刚出茎乳孔后立即发出的小支,紧靠耳根后面弯曲上行,分布于枕肌、耳后肌及耳上肌的一部分。 2)耳大神经great auricular
n.:来自第2、3 精神景,分布耳廓后面、耳廓下份前后面和腮腺表面皮肤。 3)枕小神经lesser occipital n.:来自第2、3
颈神经,属颈丛的分支,分布于颈上部、耳廓后面及邻近的颅顶皮肤。 4)枕大神经greater occipital
n.:粗大,为第二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在距枕外隆凸外侧约2.5 cm
处穿斜方肌和深筋膜,分布于头后部大部分皮肤。封闭枕大神经可于枕外隆凸下方一横指处,向外侧约2.5 cm 处进行。 5)第三枕神经third occipital
n.:细小,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穿斜方肌,分布于项上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皮肤。
颅顶的神经走行于浅筋膜内,彼此间相吻合,分布区互相重叠,故局麻阻滞一支神经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需要再多处注射麻醉药,将神经阻滞的范围扩大。同时要注意局麻时必须将麻醉药注入浅筋膜内,由于皮下组织内有粗大的纤维束,所以注射时会感到阻力较大。如误入腱膜下隙则达不到麻醉效果。
(四)颅盖骨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颅盖骨在胚胎发育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结构,如前囟和后囟等处。
颅盖各骨均属扁骨。前方为额骨,后方为枕骨。在额、枕骨之间是左、右顶骨。两侧
前方小部分为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为颞骨鳞部。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在小儿骨缝可稍分离。成人颅盖各骨之间以锯齿形的颅缝相接合,将颅骨牢固联结成一个整体,随着年龄增长,骨缝逐渐由内向外形成骨性愈合,因此,骨缝的愈合程度可以作为判断年龄的一种指标。
颅盖骨的厚度因性别、年龄、个体及部位而不同。成人平均厚度约为 5 mm,最厚的部位(枕外隆凸)可达10 mm,最薄处(颞区)仅为1~2
mm。由于颅盖骨各部的厚度不一,故开颅钻孔时应予注意。可术前通过X 线或CT 测量,了解其厚度。
颅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于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 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儿颅顶骨薄而柔软,弹性较大,故外伤后常发生凹陷性骨折。
颅盖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平均厚度为1~2 mm,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弧度较内板小。内板较薄,平均厚度约0.5
mm,质地亦较脆弱,故称玻璃样板。因此,外伤时外板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却发生骨折。或外板线性骨折,内板呈粉碎性骨折。骨折片可刺伤颅内的血管、静脉窦、脑膜和脑组织等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板障管在X
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扎,常用骨蜡止血。板障静脉通常可归纳为四组: ①额板障静脉frontal
diploic vein 位于额部,于上矢状窦相通,向外与眼上静脉相通;②颞前板障静脉anterior temporal diploic vein
与蝶窦相通,向外与颞肌的静脉相通;③颞后板障静脉posterior temporal diploic vein
在板障内由顶部向下至乳突部,与横窦相通;④枕板障静脉occipital diploic vein
位于枕部,与横窦相通,向外与枕静脉相通。板障静脉除与颅内静脉窦相通外,还与该部颅顶软组织的静脉相联系,所以也是颅外感染向颅内蔓延的途径。
思考题:1.简述颅部的骨性标志意义及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2.简述颅顶层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于颅顶的血管和神经。
2、全口义齿修复哪一个部位不需要缓冲?
【提问】【回答】学员lizhufen,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下颌隆突位于下颌两侧双尖牙根部的舌侧,向舌侧隆起。表面覆盖的粘膜较薄。与之相应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 颧突是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根部的骨突,有颊肌附着,表面覆盖薄的黏膜,与之相应的边缘应作缓冲,否则会出现压痛或义齿以此为支点前后翘动。翼上颌切迹:在上颌结节之后,为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后缘之间的骨间隙。表面有黏膜覆盖,形成软组织凹陷。为上颌全口义齿后缘的界限。 不属于缓冲部位。切牙乳突:是上颌重要的、稳定的标志。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上中切牙之腭侧,为一梨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软组织突起。乳突下方为切牙孔,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覆盖该区的义齿基托组织面需适当缓冲,以免压迫产生疼痛。上颌后牙游离端义齿基托后缘应伸展到翼上颌切迹,远中颊侧应盖过上颌结节,后缘中部应到硬软腭交界处稍后的软腭上。祝您学习愉快!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3、口腔修复学考哪些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名词解释
1、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2、牙体缺损:牙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
3、固位形:能使修复体获得抵抗外力而不知脱落和移位的能力的几何形状。 4、抗力形:使修复体和换牙能抵抗颌力而不致破坏和折裂的几何形状。
5、牙体预备:泛指为恢复,改建和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者邻牙进行外形的修整,以满足修复体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的技术操作。
6、暂时冠:是在固定修复牙预备后到最终修复体粘固前患者不能自由摘戴的临时性固定修复。
7、过渡性修复:是为了某些颌系统疾病的治疗或为了明确诊断、美观和改善咀嚼功能,同时也是为了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而制作的暂时性修复。
8、颌架:又称咬合器,是模仿人体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固定上下颌模型和颌托,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的仪器。
9、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10、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11、牙本质肩领(ferrule):冠边缘以上,核根面以下的一圈≥1.5mm的牙本质。 12、全冠(full crown):是用牙科修复材料制作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它是牙体缺损的主要修复形式.
13、铸造金属全冠:由铸造工艺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金属修复体。 14、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15、瓷全冠(all ceramic 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16、牙列缺损: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的自然牙的缺失,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 17、固定义齿(FPD):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故更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 18、固位体(retainer):指在基牙上制作并粘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 19、桥体(pontic):是固定桥恢复确实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20、连接体(connector):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部分
21、双端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
22、半固定桥:两端均有不同的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道式结构,栓道位于固位体的近缺隙侧
23、单端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
23、牙周潜力:颌力的平均值为22.4~68.3kg,而日常生活中,咀嚼食物时所需颌力一般为10~23kg,仅用牙所用颌力的一半,牙周组织还贮存相当大的储备力量,这部分力量称为~ 24、可摘局部义齿(RPD):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力及基脱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
25、解剖式牙(有尖牙):牙尖斜度为30-33度,与初萌出的天然牙合面相似
26、非解剖式牙(无尖牙或平尖牙):其合面无牙尖及斜面,颊舌轴面形态与解剖式牙类似,其合面具有溢出沟
27半解剖式牙:起合面有牙尖斜坡,但牙尖斜度较小,20度左右,上下颌牙尖有一定扣锁关系,咀嚼效能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合力小,临床应用较广28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托:指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
28观测线:又称导线,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硬、软组织的倒凹区和非倒凹区的分界线。 29、Ⅰ型导线: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基牙主要倒凹区在远离缺隙侧 30、Ⅱ型导线: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基牙主要倒凹区在近缺隙侧
31、Ⅲ型导线:基牙向颊侧或舌侧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或牙齿本身倾斜,倒凹普遍且显著。 32、制锁状态:是指义齿由于设计的就位道与功能状态中义齿实际的脱位方向不一致而造成的约束状态。
33、间接固位体(indirect retainer):定义:辅助直接固位体固位的装置,是为防止义齿翘起、摆动、旋转、下沉而设计的固位装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义齿的稳定性。
34、颌支托:指卡环体伸向基牙牙合面的部分,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牙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
35、全口义齿: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称为全口义齿。
36、牙列缺失:指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称无牙颌。
37、主承托区:指垂直于颌力受力方向的区域。包括后牙牙槽嵴顶、腭部穹窿去、颊棚区等区域,该区域通常出现骨吸收。
38、义齿间隙: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间隙,是天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
39、颌位关系记录:指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病人的正中关系。
40、正中颌位:当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颌覆盖,后牙颌面间呈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此时的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接触。
41、口轻前庭:位于牙槽嵴与唇颊侧黏膜之间,为一潜在的间隙。
42、正中关系位:当下颌髁突位于关节凹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的生理后位时称正中关系位。
43、息止颌位:在自然牙列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颌接触,叫做息止颌位,此时上下牙列间存在的间隙叫做息止颌间隙。
44、垂直距离:天然牙列成正中颌时,鼻底至髁底的距离,也就是面下三分之一的距离。 45 、髁道:下颌在咀嚼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凹内运动的道路。
46、切道:下颌从正中咬合作前伸运动时,下颌切缘沿上前牙舌面向前下方运动的道路叫切道,切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叫切道斜度。
47、选磨:调磨正中颌的早接触点,使正中颌达到广泛均匀的接触和稳定的尖窝关系,并调磨侧方颌和前伸颌时的牙尖干扰,达到平衡颌接触。
48、重衬:在全口义齿的组织面上加上一层塑料,使其充满牙槽嵴及周围组织被吸收部分的间隙,使基托组织面与周围的组织紧密贴合,增加义齿的固位力。
49、颊侧翼缘区(颊棚区):位于下颌后弓区,在下颌颊系带至嚼肌下段前缘之间当下颌后部牙槽嵴吸收成低平状时,该区又称为颊棚区 50、切牙乳突:是上颌重要的,稳定的标志.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上中切牙之腭侧,为一梨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软组织突起.乳突下方为切牙孔,有鼻腭N和血管通过
51、颤动线:位于软腭与硬腭交界的部位.当患者发啊的音时此区出现轻微的颤动现象,故也
称啊线.可分为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前颤动线在硬腭和软腭的连接区,约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的连线上.后颤动线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
52、磨牙后垫:是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远端的粘膜软垫,呈圆形,卵圆形或梨形,覆盖在磨牙 后三角上,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粘液腺
53、克里斯坦森现象:上下合托戴如口内后,嘱患者下颌向前伸约6mm,当下合托向上合托闭合时,合托前缘接触,而后部离开,形成楔形间隙.此间隙出现与髁道斜度呈正度数时,正度数越大,楔壮间隙也越大,此现象称~
54、全口义齿的平衡颌:指在正中合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 押都能同时接触,即为平衡合
55、髁导斜度:为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是用前伸合关系记录将髁道斜度转移到合架上的 56、导斜度: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切导斜度与切道斜度相当而不相等
57、补偿曲线曲度:全口义齿修复中所指的补偿曲线多限于上3-上7颊尖顶相连,形成凸向下的曲线
58、上颌架:就是将带有上下颌托的上下模型用石膏固定在颌架上,以便保持上下模型间的高度和颌位关系。
59、覆盖义齿:指义齿基托覆盖在天然牙、已治疗的牙根或种植体上并由他们支持的一种全口或可摘局部义齿。 60、即刻全口义齿:一种在患者的天然牙尚未拔出前预先做好,牙齿拔除后立即戴入的义齿。 61、就位道:义齿就位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沿此方向义齿就位的途径 62.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是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63.牙科比色:是指用比色板上不同颜色的色片与口内余留天然牙比较,选出最接近的颜色,记录结果并传递给技师的过程。
64.烤瓷全冠的试戴:指金属基底的试戴或烤瓷全冠上釉前的口内试合,是完成修复前的重要环节。
问答题:
1简述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缺点
答案:
A.范围广10%
B.磨除牙体组织少10%
C.能自行摘戴10%
D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10%
E制作方法简便10%
F费用较低10%
G便于修理10%
H体积大异物感10%
I制作质量差10%
G不易保持口腔卫生10%
优点: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修复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除适用范围广外,还具有磨除牙体组织少,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洗刷清洁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制作方法简便,费用较低,便于修理和增补等优点
缺点:可摘局部义齿的体积大.部件多,初戴时患者常有异物感,有时会影响发音,引起恶心,其稳定性和咀嚼效能均不如固定义齿,若义齿设计不合理,制作质量差或患者不易保持口腔卫生等情况,还可能对患者带来基牙损伤.黏膜溃疡.菌斑形成和牙石堆积.龋病及牙周炎发生.牙槽嵴加速吸收.颞下颌关节疾患等不良后果
题型:问答题
2简述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
答案:
A.牙支持式义齿30%
B.黏膜支持式义齿30%
C.混合支持式义齿40%
可摘局部义齿按义齿的支持组织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牙支持式义齿
两端基牙上均放置支托和卡环,义齿的合力主要由天然牙承担;适用于少数牙缺失,或缺牙间隙小,缺隙两端均有基牙,且基牙稳固者
黏膜支持式义齿
仅由基托和人工牙及无支托的卡环组成合力通过基托直接传递到黏膜和牙槽骨上;适用于多数牙缺失,余留牙松动,或因咬合过紧无法磨出支托位置者
混合支持式义齿
基牙上有支托和卡环,基托有足够的伸展,由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承担合力;适用于各类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失者此为临床上最常用的形式
题型:问答题
3可摘局部义齿的各部分按功能可分为几大类
答案:
A.修复缺损和恢复功能部分30%
B.固位及稳定部分30%
C.连接传力部分40%
可摘局部义齿各部分都有其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各部分间又可起协同作用可按其作用归纳为如下三部分:
修复缺损和恢复功能部分:人工牙.基托.支托
固位及稳定部分:各种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基托.支托
连接传力部分:基托.连接体.连接杆.支托
题型:问答题
4简述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案:
A.恢复咀嚼功能10%
B.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10%
C.良好的固位和稳定20%
D.舒适20%
E.美观坚固耐用20%
F.容易摘戴20%
1.适当地恢复咀嚼功能
2.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
3.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
4.舒适
5.美观
6.坚固耐用
7.容易摘戴
题型:问答题
5简述可摘局部义齿RPI的特点
答案:
A.减小了对牙基的扭力25%
B.拮抗作用25%
C.扭力小25%
D.接触面积小25%
答:鞍基受载后,I型杆离开基牙牙面,邻面板下移,减小了对牙基的扭力;
近中牙合支托的小连接体和邻面的拮抗作用,保证了义持戴入时卡环的交互作用,不需要再设计舌侧对抗臂平;
近中牙合支托对基牙的扭力小;
I型杆与牙面接触面积小,较美观,针对I型杆稳定作用差的弱点,该组合内设计有稳定作用极强的邻面板
题型:问答题
6简述牙合支托的作用
答案:
A.支持作用25%
B.稳定作用25%
C.防止食物嵌塞25%
D.恢复咬合关系25%
牙合支托是卡环体向基牙牙合面方向延伸的部分,具有较高强度,主要作用是防止义齿纵向移位,起支持作用,并使牙合力向基牙的方向传导牙合支托还有一定稳定作用此外,牙合支托还用于防止食物嵌塞,加大的牙合支托用于恢复咬合关系不良的咬合关系等
题型:问答题
7牙合架个部件与人体相应器官的关系与差异?
答案:
A.下颌骨对应牙合架的下颌体25%
B.上颌骨对应牙合架的上颌体25%
C.升支对应牙合架上的侧栓25%
D.髁突.关节凹对应牙合架上的髁球和髁槽25%
牙合架是模拟人体的咀嚼其管结构和功能的仪器,有与人体结构相对应的部件组成:人体上的上颌骨对应牙合架的上颌体;人体上的下颌骨对应牙合架的下颌体;人体上的下颌升支对应牙合架上的侧栓;人体上的髁突.关节凹对应牙合架上的髁球和髁槽;人体左右髁突间的假想连线对应牙合架上的髁杆;人体上与髁突相应的面部皮肤表面对应牙合架上的髁杆外端;人体上的切道对应牙合架上的切导;人体上的切道斜度对应牙合架上的切导斜面;人体上的髁道对应牙合架上的髁导;人体上的髁道斜度对应牙合架上的髁导斜度牙合架在运动方向.结构连接等与人体咀嚼器官的差异:在牙合架上开口时上颌体向上而在人体上下颌向下;在牙合架上前伸颌运动时上颌体向后而在人体上下颌向前;在牙合架上侧方牙合运动时上颌体反向运动而在人体上下颌顺向运动;
题型:问答题
8如何保证种植义齿的稳定
答案:
A.偏离越多则稳定性越差40%
B.种植基牙固位好,则稳定性极佳30%
C.悬臂越长,稳定性越差30%
稳定性与种植义齿在承受牙合力时是否产生较大的杠杆作用力有关,而杠杆作用力的大小与种植义齿的结构设计有关
种植基牙的连线形成基点线,固定式种植义齿的支点线可以是直线或三角形﹑四边形支持面,后二者稳定性较好
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有:两个种植基牙的桥体与支点线位置的关系,当桥体中心位于支点线上时,稳定性较好;桥体中心位于支点线一侧或前方时,偏离越多则稳定性越差;(2)多个种植基牙的种植义齿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支持面,只要种植基牙固位好,则稳定性极佳;(3)设计有单端桥体时,悬臂的长度影响种植义齿的稳定性,悬臂越长,稳定性越差,对固位也极为不利
可摘式种植义齿的种植基牙的分部尽量按三角形或四边形分布,让种植义齿的中心与种植基牙连线的中心接近或一致可摘式种植义齿有附着体或磁体增加了固位力,因而大大增加了种植义齿的稳定性可摘式种植义齿有游离基托存在时,对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题型:问答题
9对于PFM全冠的金属基底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
A.足够固位20%
B.厚度和强度20%
C.无尖锐棱角20%
D.厚度均匀20%
E.光滑无锐边20%
金属基低冠即使瓷层的支架,承受并传递牙合力,还有固位作用,涉及美观.咬合及金瓷结合质量它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以全冠形式覆盖患牙呀冠表面,能够提供足够固位
金属基底部分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要求贵金属基底厚度一般为0.2mm~0.5mm,非贵金属基底最低厚度0.5mm,并为瓷层提供适当空间,保证紧瓷结合强度和美观
金属基底表面形态无尖锐棱角.锐边.各轴面呈流线型,防止应力集中破坏金瓷结合
尽可能保证瓷层厚度均匀,避免厚度突变,否则易出现瓷裂
颈缘处应光滑无锐边
题型:问答题
10.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A.传导和分散牙合力25%
B.连接25%
C.恢复外形和美观25%
D.可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25%
提供人工牙排列附着,传导和分散牙合力
将义齿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功能整体
可用于修复牙槽嵴的硬组织和软组织,恢复外形和美观
可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也有间接固位的作用,可抵抗义齿的移位力量
题型:问答题
11.简述可摘局部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A.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的颌位关系40%
B.利用蜡牙合记录确定上下颌位关系30%
C.利用牙合堤记录上下颌位关系30%
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的颌位关系
利用蜡牙合记录确定上下颌位关系
利用牙合堤记录上下颌位关系
题型:问答题
12.简述暂时桥的作用
答:
A.保护活髓牙10%
B.恢复部分咀嚼20%
C.保持牙弓的稳定性20%
D.维持前牙的美观效果20%
E.防止基牙的意外折裂20%
F.适应固定桥修复后的形态和功能10%
保护活髓牙的切磨面不出现过敏现象,避免刺激和污染
恢复部分咀嚼.语音功能
维持缺牙间隙的位置,保持牙弓的稳定性
维持前牙的美观效果
防止基牙的意外折裂
让患者适应固定桥修复后的形态和功能
题型:问答题
13.全口义齿确定垂直距离颌位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A息止牙合间隙法25%
B面部外形法25%
C面部比例法25%
D参考原有义齿25%
息止牙合间隙法:天然牙列中,上下牙列不接触.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的位置叫作息止颌位息止颌位时上下牙列间的间隙为息止牙合间隙此间隙平均值为2 mm用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2 mm便可得出全口义齿应有的垂直距离
正常人的面部下1/3的垂直距离与面部外形基本协调,此时面部表情自然,上下唇能自然闭合,口角无明显下垂或上提,可以此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参考
面部比例法:两眼平视时,瞳孔连线到口裂的距离等于鼻底到颏底的距离
参照拔牙前记录:拔牙前测定和记录正中牙合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作为修复时确定高度的参考
参考原有义齿:患者若已戴用义齿,该义齿可以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参考
题型:问答题
14.全口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水平距离方法有哪些
答案: A.哥特式弓描记法40%
B.直接咬合法30%
C.监控仪法20%
哥特式弓描记法
哥特式弓口外描记法,记确定颌位关系时于上下牙合托前方各装以约2 mm长的柄,上颌的柄端有一与之垂直的描记针,下颌柄上有一与针相对的描记板下颌前伸.侧向运动时,固定在上颌的描记针在下颌的描记板上描绘出近似“A”性的图形,也就是当描记针指向该图形顶点时下颌恰好处于正中关系位
直接咬合法是之利用牙合堤及颌间记录材料,嘱患者下颌后退并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方法无牙颌患者下颌有习惯性前伸,需要采取下述方法帮助患者下颌退回至正中关系位并咬合在一起
卷舌后添法
吞咽咬合法
后牙咬合法
监控仪法 肌监控仪可放出微量直流电,通过贴在耳垂前方上下约4cm范围的表面电极作用于三叉神经运动支,使咀嚼肌有节律的收缩,可使肌解除疲劳和紧张,处于自然状况,对于长期全口无牙并有不良咬合习惯者,经过肌监控仪治疗,再用直接咬合法,可使下颌自然的退至其生理后位
直接咬合法操作简单,适用于有经验的医师,但蜡牙合堤需要调整到合适的高度,避免某区域口腔粘膜负荷加大,而导致下颌偏斜,同时由于医师参与推动下颌后退,力量不当会有不正确的后果
题型:问答题
15.烤瓷冠粘固前至少达到应哪些要求
答案:
A.修复体制作完善20%
B.达到正确位置20%
C.良好咬合20%
D.良好的颈缘和外形20%
E.感觉舒适10%
F.消毒10%
(1)修复体制作完善,没有缺损.砂眼.缩孔等;外形应该光滑,粘固面应洁净,应去净金属瘤.石膏粉等
(2)修复体应能在预备过的牙上就位并能达到正确位置颈缘密合,咬合不高,固位佳,受力不翘动
(3)修复体达到良好咬合:正中牙合时前牙无接触,后牙达到尖窝沟嵴紧密接触;侧方牙合时工作侧接触,平衡侧不接触;没有早接触和高点
(4)良好的颈缘和外形:颈缘密合无间隙.台阶.悬突;牙体外形符合牙的正常外形,无过凸或外形缺乏生理凸度;邻面接触紧密无间隙,接触区位置正常;牙合面外形良好,大小与牙周承受力相适应,可以和对牙合牙形成良好咬合
(5)患者对修复体外形.颜色满意,感觉舒适
(6)调改过的牙应打磨抛光或上釉,粘固前将粘固面用75%酒精消毒
题型:问答题
16简述烤瓷熔附金属全冠覆盖面的设计?
答案:
A.全部瓷面覆盖50%
B.部分瓷面覆盖50%
(1)全部瓷面覆盖 瓷层全部覆盖金属基底, 适用于咬合关系正常的前牙
(2)部分瓷面覆盖 瓷层只覆盖全冠的唇面,舌侧大部有金属组成,适用于咬合紧,覆合深,合力大的患者
题型:问答题
17简述牙体预备的原则
答案:
A.修复间隙20%
B.保护牙髓20%
C.去净龋坏的牙体组织20%
D.去除妨碍修复体就位倒凹E.20%聚合度一般不超过810%
F.保护牙周组织及口周组织10%
为使修复体与天然牙及牙颌系统外形协调.准确.无害而有效地牙体预备是重要环节因此,牙体预备应在符合修复学原则和生物机械力学原则下进行
(1)在尽量保存牙体组织的前提下,按固位.支持.抗力.美观和正常外形设计要求,尽量准确.均匀地磨除牙体组织,开辟出必要的修复间隙
(2)牙体预备中注意正确选用器材设备,并采用降温保护措施保护牙髓
(3)去净龋坏的牙体组织及无牙本质支撑的无基釉)
(4)去除妨碍修复体就位倒凹,消除牙体预备面可能引起代型磨损或应力集中的尖锐棱角
(5)完成的牙体预备其轴壁牙合向聚合度一般不超过8°,洞壁合向外展≦10°,以满足固位和就位的要求
(6)牙体预备中注意保护牙周组织及口周组织
题型:问答题
18固定桥固位体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A固位形和抗力形20%
B共同就位道20%
C固位体外形20%
D固位体的边缘适合性20%
E材料性能保护牙体硬.软组织健康20%
(1)固位形和抗力形 固位体应有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功能运动时能够抵抗外力不会发生松动.脱落.破损
(2)共同就位道 能够取得固定桥所需的共同就位道
(3)固位体外形 固位体能够恢复基牙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美观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自洁作用
(4)固位体的边缘适合性 固位体的边缘必须与基牙预备面密合,适合性良好粘固剂不暴露于口腔内固位体边缘与基牙牙面连续,不刺激软组织
(5)材料性能 固位体所用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机械强度.生物兼容性和化学稳定性
(6)保护牙体硬.软组织 固位体能保护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健康,使基牙不致因为外力而牙折,维护牙髓活力,不会因修复原因发生牙周疾患
题型:问答题
19试述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作用
答案:
A.一个整体40%
B.传导和分散合力40%
C.缩小义齿的体积20%
(1)连接义齿各部分形成一个整体
(2)传导和分散合力至其他基牙和邻近的支持组织
(3)与基托连接相比,可以缩小义齿的体积并增加义齿的强度
4、牙齿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1
5、关于牙的综合(各种各样)资料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从出生后6~8个月长
出第一颗到2岁左右出齐,共20颗牙齿。恒牙自6~7岁开始生长,至
20岁左右出齐共28~32颗。乳牙和恒牙结构基本一样,从外观上看
分牙冠、牙根及牙颈3部分组成。
(1)牙冠是牙齿显露在口腔的部分,牙冠的形态各异,与功能
关系密切。切牙可切割食物,双尖牙和磨牙可磨碎食物。
(2)牙根埋在牙槽骨内,其形态与数目随功能而有所不同,切
牙及尖牙是单根牙,双尖牙和磨牙系多根牙,根分叉愈多,牙支持力
愈大,牙齿在牙槽窝内稳固性愈大,牙齿承受咀嚼功能就增大。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牙颈。
从牙齿的纵剖面可将牙齿分成3层硬组织和1层软组织组成。
(1)牙釉质又称珐琅质,是构成牙冠的表层、半透明的白色硬
组织,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牙釉质中 96%为无机物,其余为水和
有机物。
(2)牙本质是牙齿的主体,贯穿于整个牙冠与牙根部。牙本质中
央为牙髓腔,其内充满牙髓组织,牙髓神经末梢伸入牙本质,对痛觉
极为敏感。
(3)牙骨质覆盖于牙根,是本质表面的钙化组织,呈浅黄色,其
结构与人骨相似。牙骨质有不断新生的特点。
(4)牙髓位于牙齿中心的空腔内,牙髓组织包括神经纤维、血管
和淋巴组织。牙髓神经末梢敏感,当受到刺激后,即可产生疼痛,但
不能识别方向,不能定位,俗话说“牙痛不病,痛起来要命”往往即
指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所引起。
科学保护牙齿^牙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它是构成咀嚼器官的主要部
分,也与语言、容貌和健康有密切关系。保护牙齿除了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众所周知的方法外,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措
施。
一、副牙。在咀嚼食物过程中,牙齿间隙经常夹进食物的纤维
(如韭菜、芹菜、瘦肉等),它们对牙齿和牙周组织都有损害,应及
时剔出。
二、经常叩齿。自古以来,善养生的人都强调“齿宜常叩”。清
晰,饮食未进,牙和牙龈经脉未充,轻轻叩齿,能促使其血脉畅通,
用以保护牙齿。“清晰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其方法是
“口唇微闭,先叩臼齿50下,次叩门齿50下,再错牙叩齿50下,每
日早晚做一次。
三、正确咀嚼。咀嚼的正确方法是双侧或两侧交替使用牙齿。
四、纠正不良习惯。有些婴幼儿由于有吮拇指、舔牙、咬牙、张
口呼吸、咬嘴唇等习惯,造成牙齿的错畸形。纠正不良习惯有利于牙
齿保健,牙齿排列不齐应尽早娇正。
五、常饮茶水。茶叶中含氟,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常饮茶水或以
茶水漱口可收到护齿和清洁口腔的作用。
六、慎服某些药物。四环素、金毒素等药物可使牙齿发黄或釉质
发育不全,日后易发生龋齿。因此,怀孕哺乳期的妇女和婴儿期的孩
子不要大量或长期服用这些药物。
七、食谱广营养好。牙齿的发育离不开各种营养食物,因此,不
论是成人还是少年儿童,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
八、保精护齿。肾主骨,齿乃骨之余也。肾精充沛,则牙齿发育政党而长得坚牢。故养肾蓄精也是牙齿自我保健的一种手段。
九、防止外伤。不要用牙齿启瓶盖等坚硬物品,防止牙齿损伤。
6、人的牙齿的结构谁知道?好像有三层,那么它们各自的名称及作用呢?谢谢
就医指南
自诊 | 检查 | 视听
疾病 | 药品 | 图库
专题 | 医搜 | 指南
网上医院
在线咨询 | 优惠信息
医院黄页 | 网上医生
就医论坛 | 博客中心
就医热点
眼科 | 妇科 | 耳鼻喉
美容 | 男科 | 肝病科
口腔 | 减肥 | 肿瘤科
大众健康
快讯 | 性爱 | 保健
男性 | 女性 | 营养
老人 | 儿童 | 心理
[自我诊断] [了解疾病] [研究疾病] [咨询专家] [搜索名院] [查找名医] [获取优惠] [就医]
您现在的位置: 就医网 >> 专题频道 >> 疾病概述 >> 文章正文
论坛热点: 在线咨询 就医论坛 简化 静态 就医
牙齿组织和牙周解剖结构
就医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放心120 阅读数:8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双击可自动滚屏】【讨论】 【打印】 【关闭】
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四部分组成。
牙釉质(Enamel):是由无数密集的釉柱和少量柱间质组合而成。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覆盖在牙冠表面,呈乳白色、略透明、质坚硬,能耐受强大的嚼力。无机盐约占96%,其中主要成分是磷酸钙、碳酸钙等。有机物成分仅占很少量。
牙本质(Dentin):是构成牙齿的主体部分,由基质和牙本质小管组成,牙本质小管中有来自造牙本质细胞的细胞突,藉此以进行营养代射,牙本质钙化程度和硬度比牙釉质稍低,色淡黄,不透明。无机盐类约70%,主要为羟磷灰石,含磷酸钙等,有机物约占30%,主要是胶原蛋白。
牙骨质(Cementum):是包绕在牙根表面的一薄层骨样组织。其营养主要来自牙周膜,并借牙周膜纤维与牙槽骨紧密相接。由于牙根部炎症的激惹,牙骨质可以发生吸收或增生,甚或与周围骨组织呈骨性粘连。
牙髓(Cementum):牙髓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牙髓腔的外形与牙体形态大致相似,牙冠部髓腔较大,称髓室,牙根部髓腔较细小,称根管,根尖部有小孔,称根尖孔。牙髓组织主要包含神经、血管,淋巴和结缔组织,还有排列在牙髓外周的造牙本质细胞,其作用是造牙本质。当牙冠某一部位有龋或其它病损时,可在相应的髓腔内壁形成一层牙本质,称为修复性牙本质,以补偿该部的牙冠厚度,即为牙髓的保护性反应。
近代观点认为,从胚胎学、组织学及生理学等方面考虑,牙本质和牙髓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视为一个组织或器官,称为牙髓一牙本质器官(pulp-dentin organ)。从胚胎和组织学方面看,二者均由外间质牙乳头衍生而来,而且在牙本质矿化形成以后,还有牙髓中的造牙本质细胞突起延伸入牙本质小管,而突起中所含细胞浆占造牙本质细胞的3/4,牙本质是牙髓细胞分化成熟的最终产物、构成其外周矿化部分。从生理学角度,牙本质对牙髓保护作用,而其活力又得自牙髓,一旦牙本质暴露、遭受外界刺激或损伤时,无论其来源、轻重、性质如何,牙髓均将发生相应的应答反应。因此,简而言之,可以认为牙髓系由矿化与未矿化二部分构成,矿化部分即牙本质,二者实质上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在牙本质上进行的任何预备均系对牙髓外围组织的直接损伤,这一概念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牙周解剖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三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牙齿,使其固位于牙槽窝内,承担咀嚼力量。
牙龈(Gingiva):牙龈是附着在牙颈和牙槽突部分的粘膜组织,呈粉红色,有光泽,质坚韧。牙龈边缘称为龈缘,正常呈月芽形。龈缘与牙颈之间的小沟称龈沟,正常龈沟深约1-2毫米。两邻牙之间的牙龈突起称龈乳突。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牙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所构成。多数纤维排列成束,纤维的一端埋于牙骨质内,另一端则埋于牙槽窝骨壁里,使牙齿固位于牙槽窝内。牙周膜内有神经、血管、淋巴和上皮细。
牙槽骨(Alveolar bone):牙槽骨是颌骨包绕牙根的部分,藉牙周膜与牙根紧密相连。牙根所在的骨窝称牙槽窝。牙槽骨和牙周膜都有支持和固定牙齿的作用。
7、牙齿资料
牙齿结构和形态
从牙齿的外观上看,牙齿有牙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如图:牙齿结构)
牙冠是牙体外层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牙冠的大部分显露于口腔,称为临床牙冠。平时我们在口腔里能看到的部分就是牙冠。牙冠依据咀嚼功能不同,形态各异。
牙根是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齿的支持部分;牙齿有的是单根牙,有的是多根牙,每一个牙根的尖端,称为根尖;每个根尖都有通过牙髓血管神经的小孔,称为根尖孔;正常情况下,牙根整个包埋于牙槽骨中,被牙槽窝固定。形态与数目也随功能的不同而有差异可分为单根牙和多根牙。切牙和尖牙绝大部分是一个根。下颌前磨牙少数为两个根,多数为一个根。上颌前磨牙多数为两个根,少数为一个根。磨牙一般为2-3个根。每一个牙根的末端有一个小孔,叫根尖孔。
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颈,又名颈缘或颈线。
从牙齿的纵型剖面看,牙体由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和牙髓四层组成。
牙釉质俗称珐琅质,是构成牙冠的表层,为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最近的研究表明牙釉质是天然纳米材料。硬化完全的牙釉质仅含4%的有机物,而无机物则可高达96%,一般说来,它是没有感觉的活组织,其新陈代谢过程缓慢。
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体,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也是牙髓腔及根管的侧壁,颜色淡黄,大约含有30%的有机物和水,70%的无机物,硬度低于牙釉质。若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牙本质内有许多排列规则的细管,称为牙本质小管,管内有神经纤维,当牙本质暴露后,能感受外界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引起疼痛。 在其内有一空腔称为牙髓腔。
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层的、色泽较黄的硬组织。它包绕牙根的外层,较薄,颜色较黄,大约有45%-50%的无机物,硬度类似于骨组织,具有不断新生的特点。
牙髓是充满在牙髓腔及根管中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主要由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构成,后两者通过根尖孔与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相连接。牙髓组织的功能是形成牙本质,具有营养、感觉、防御的能力。牙髓神经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可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烈的疼痛。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
牙周的组织结构
牙周组织是由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俗称牙花肉)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固定和营养牙齿。
牙周膜:一种致密的纤维组织,一端埋入牙骨质,一端连接牙槽骨,实际上是牙齿通过牙周膜被悬吊在牙槽窝中,使牙齿能牢固地固定在颌骨的牙槽窝内,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缓冲牙齿承受的咀嚼力。
牙槽骨:它包围在牙根周围的颌骨的突起部分,形成牙槽窝,牙根直立其中使牙齿和牙槽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不松动,便于咀嚼。
牙龈:它是覆盖在牙槽骨的表面,包绕着牙颈部,边缘呈弧形,两牙之间的牙龈呈楔形,称为牙龈乳头。正常的牙龈为粉红色,质韧,微有弹性,故能咀嚼压力,耐受食物的摩擦。
牙髓的神经、血管通过根尖孔与牙槽骨和牙周膜的血管、神经相连接。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供给牙髓,营养牙齿,所以牙齿和牙周组织关系密切。
8、种植义齿的基本结构
临床常用种植系统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1. 植入体:是植入骨内的部分,目前流行的仍是预制件,不同厂家制作的种植体在形态、长度、直径、表面处理等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种植体必须采用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材料如钛、生物陶瓷等制作。迄今为止,钛仍然是牙种植体的首选材料。钛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周期表为22,原子量为47.9,比重为4.5。按纯度可分为4级,4级最硬但韧性小于1级。4级含多于99%的纯钛,100%的纯钛不能使用也不经济。大部分牙种植体是由商业纯钛,即4级钛制成。目前普遍认为:以纯钛金属制成的骨内植入体能够产生良好骨整合界面,其形状可为圆柱形、锥形,可带螺纹、也可不带螺纹;表面以酸蚀、喷砂处理或钛离子表面喷涂的粗糙表面最好,因为粗糙表面可以增加种植体与骨细胞的接触面积。
2. 基台:是种植体穿过软组织的部分,通常用螺丝将它固定在种植体上。它可以采用预制部件,或者,使用个性化制作的部件。制作基台采用的材料同样需要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如:纯钛、贵金属、氧化锆等,并加工成适当的外形及高表面光洁度以保障软组织的健康。
3. 上部结构:指修复体通常所具有的冠、桥、支架、附着体等结构。与常规义齿相比,种植义齿可通过标准预制的构件更方便、更精确地通过基台将修复体与种植体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