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软组织 > 有接触性传染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

有接触性传染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

发布时间:2021-03-11 01:28:49

1、我今年十七岁是个女孩.7月份我跟男朋友发生那种关系之后左腹部很痛,后来去医院检查后是囊肿. 因 为不是大

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它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囊肿就是长在体内某一脏器、囊状的良性包块,其内容物的性质是液态的。一般来说,常见的囊肿有“肾囊肿”、“肝囊肿”、“单纯性的卵巢囊肿”和“巧克力囊肿”。肾囊肿又分为单纯的孤立性肾囊肿和多囊肾。

病因
鉴别诊断1.部液样囊肿
2.粟丘疹
3.毛根鞘囊肿
4.多发性脂囊瘤
5.表皮囊肿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
7.阴茎中线囊肿
8.发疹性衰毛囊肿
治疗方法
囊肿的常识
主要症状
并发症肛周囊肿介绍
子宫囊肿介绍
卵巢囊肿介绍
肝囊肿患者的注意事项
宫颈囊肿的症状
肛周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肛周囊肿的预防措施
囊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病因
鉴别诊断 1.部液样囊肿
2.粟丘疹
3.毛根鞘囊肿
4.多发性脂囊瘤
5.表皮囊肿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
7.阴茎中线囊肿
8.发疹性衰毛囊肿
治疗方法
囊肿的常识
主要症状
并发症 肛周囊肿介绍
子宫囊肿介绍
卵巢囊肿介绍
肝囊肿患者的注意事项
宫颈囊肿的症状
肛周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肛周囊肿的预防措施囊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展开 编辑本段病因
一 先天性遗传性 囊肿
1.毛根鞘囊肿:过去114度脂腺囊肿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多发性脂囊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皮样囊肿:为先天性生后即有。 4.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为先天发育不良异常所致。 5.阴茎中线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囊肿
6.发疹性炭毛囊肿 病因不清有的报告认为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 原因不明性 1.新液样囊肿。 2.粟丘疹: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多见于表皮大疤性松解症、先天性外胚叶缺损、迟发性皮肤叶林症皮肤磨削术后。 3.表皮囊肿:原因不明。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
囊肿形态大多为圆形突出皮肤表面为半圆形。一般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因有囊壁包裹故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粘连少,故触之光滑有弹性及囊性感其表面皮肤多无炎症,而呈正常皮色。一般发展有限局性不会无限扩大造成局部压迫症状。 一、位于真皮内
1.部液样囊肿
多发生于40-50岁女性皮损好发于远端指关节背侧面,多单发。大小约3-15m呈半透明、光滑:柔软,为皮肤色囊肿腔为我液,其中散在有星状纤维母细胞。
2.粟丘疹
多见于女性任何年龄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多发生于大疤性表皮松解症,先天性外胚叶缺损,迟发性皮肤咔琳症皮肤磨削术后。原发性皮损好发于眼睑、颧部;继发性者好发于耳廓手背、前臂。大小为粟粒大质硬,挑破见白色皮脂样物。
3.毛根鞘囊肿
过去叫皮脂腺囊肿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头部,与表皮囊肿不易区别后者常见于面、颈息干。本病囊壁为鳞状上皮组成,与毛囊峡部细胞相似。腔的内容为嗜伊红物质。
4.多发性脂囊瘤
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男女均可见。皮损好发于前胸中下部、及阴囊可单发或多发,呈正常皮色或黄色,直径数毫米至 1-2 cm质软,小者略硬。腔内容为油样或奶酪状。
5.表皮囊肿
较常见好发生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直径在0.5-5cm,正常皮色,圆形有弹性,质略硬。囊壁为正常皮肤囊腔内充满角质。可单发或多发,常发生于头皮面部、颈及躯干。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胸骨切迹上方颈前或脚。生后不久发生、多单发损害较小,常伴有瘦管。二者表现相似其囊壁均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组成,可见上皮细胞纤毛突人囊腔。
7.阴茎中线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皮损位于阴茎腹侧,尤其是龟头中线直径约数毫米。囊壁为假复层上皮,有些上皮细胞浆呈透明。
8.发疹性衰毛囊肿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为毛囊性小的囊肿,大小为1-2mm。表面可有痴皮及脐窝常见于胸部、也可见于四肢相干、背部囊壁为鳞状上皮,囊腔为板层状角质及合毛。囊壁凹陷形成毛囊样结构。 二、位于皮下组织
皮样囊肿:生后即有多单发。皮损常位于眼周、面部腹背中线,体表各处均可发生。直径不超过2 cm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但与表皮囊肿不同。其囊腔内含有各种表皮附属器如毛发,含毛发的毛囊突人腔内。 巧克力囊肿又叫“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就是说,这是子宫内膜“跑”到了卵巢组织内部,并和子宫同步出现周期性出血,这些陈旧血液,日积月累变成了巧克力样的颜色,故叫巧克力囊肿。
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目前,对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开刀切囊肿的方法,也就是对囊肿开窗引流治疗或剥离治疗。这种方法,切口长,流血多、创伤重、花费多,而且易复发。 二、是腹腔镜下切囊肿,虽然只是打个孔,创伤也比开刀小得多,但还是要住院,费用也不算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三、这种办法是以针代刀,神奇而不是神话。这门技术用途比较广泛,如超声介入技术在遗传学领域的运用、可以在B超直视下取宫内胎儿脐带血、取羊水、取胚胎绒毛标本。大家知道胎儿脐带口径很小只有6—8mm,在超声引导下可以刺中,对几厘米和十几厘米大小的囊肿,可以使穿刺命中成功率达100%。自从这门技术问世后,许多患多囊肝、多囊肾等容易复发的遗传性囊肿疾病患者,都躲避了开刀剖腹之苦。 ①传统的剖腹手术切囊肿或者开窗引流治疗和囊肿剥离治疗,最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复发率高,如多囊肾是一种遗传病,病根在基因位置上,固无法用开刀解决问题。所以复发率高达60%以上。 ②又因为囊壁细胞的共同特点是排列一层层柱状细胞。这种柱状细胞生长旺盛,分泌功能极强,开刀很难铲除干净。只要留下一点点细胞,就会象种子一样发芽,囊肿就这么复发了。 ③而超声介入治疗这门崭新的技术,就是弥补了传统开刀切囊肿的缺点。有经验的医生可在B超图像引导下,准确无误地瞄准囊肿目标。用细针刺入囊肿,吸掉囊内液体,注入囊壁硬化药物,破坏分泌旺盛的柱状细胞,从而达到阻止囊肿复发的目的。
编辑本段囊肿的常识
肾囊肿是肾脏的一种水瘤,当囊肿逐渐增大时,正常肾组织正被侵蚀,此时病人会出现腰痛,而且疼痛放射至膀胱部位。剧痛时伴随症状有:胸闷、恶心、出汗、眩晕、血尿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气滞血瘀,湿浊缠绵,恶瘀内阻而形成积聚。因久病致气血不和,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日久,致气血瘀滞,加之湿热稽留下焦,膀胱气化失司而得病。
编辑本段主要症状
1、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内不会超过2g。多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2、高血压:固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多,引起高血压。在肾功能正常时,已有50%以上患者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时,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3、肾功能减退:由于囊肿占位、压迫,使正常肾组织显著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4、房事过多肾虚及肾功能下降的情况下,轻则个别囊肿发红发炎,重则全身囊肿发痒难忍并发炎。应注重休息健身调养,房事不宜过于频繁。
编辑本段并发症
自发性感染在单纯性肾囊肿中罕见,而一旦发生就难以同肾痈鉴别。有时囊肿内可出血,突然发生时,可引起剧痛,出血可来自囊肿壁上伴发的癌肿。囊肿位于肾下极并紧贴输尿管时,可加重肾盂积水,而尿液对肾盂的压迫可引起背痛。这种梗阻还可以使肾脏发生感染。
肛周囊肿介绍
[1]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
子宫囊肿介绍
子宫囊肿是一种很少见疾病,临床上容易被忽略。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子宫囊肿,前者来源于中肾管和副中肾管,多发生在子宫后壁或子宫底部;后者多由良性疾病继发而来或由浆膜的间质细胞发展而来,其中有子宫肌瘤囊性变、囊性的子宫腺肌瘤、宫颈潴留囊肿及子宫浆膜囊肿等。 治疗子宫颈腺体囊肿并不难,一般先要检查清楚哪一种病菌感染引起了宫颈炎,检查清楚后针对感染引起相应的治疗。对于不宜消退的囊肿,可以先将其刺破,之后再用激光、冷冻等方法将其烧掉。治疗一般不会影响生育,但如果子宫颈处形成疤痕就会影响自然分娩。
卵巢囊肿介绍
卵巢囊肿就是指卵巢内部或表面生成肿块。肿块内的物质通常是液体,有时也可能是固体,或是液体与固体的混合。卵巢囊肿的体积通常比较小,类似豌豆或腰果那么大,也有的囊肿长得像垒球一样,甚至更大。 卵巢出现囊肿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囊肿是由于卵巢的正常功能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所以绝大部分卵巢囊肿都是良性的。但是如果囊肿性质发生恶变,就成了卵巢癌。治疗是需根据您的年龄、症状、肌瘤大小、囊肿大小,生育情况及全身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考虑后再作决定。一般采取下列不同治疗措施。对肌瘤小于妊娠8周,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妇女子宫小于妊娠12周大小,正常,无压迫症状者可暂时观察。坚持每3个月复查一次,一般在绝经后肌瘤可逐渐萎缩。在随访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应考虑手术治疗。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明显,肌瘤较大,合并贫血及生长迅速者,应考虑治疗。
编辑本段肝囊肿患者的注意事项
1.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有的单独一个,也有多个的,有的还合并肾囊肿,一般说来肝囊肿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病员不必紧张。 2.多个的小囊肿,在B超或CT检查时有时发现得多,有时发现得少,那是因为检查设备的局限性或检查者的仔细程度不一样 ,不足为奇少了一个不意味着好,多了一个也不意味着坏。 3.过大的肝囊肿,对肝脏本身或周围的器官有压迫症状的或有炎症的可以用针吸出其中的液体,但以后可能再长,也可以做手术将囊肿打开以减轻压力。如有炎症的肝囊肿可以不予治疗也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因为本不需要治疗。 4.B超或CT诊断肝囊肿十分可靠,一般不必做更多的检查。 5.可以工作,可以运动,在生活上没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6.肝囊肿不会癌变,可以放心。 常见的囊肿有多大? 肝囊肿病人有时合并其他内脏的囊肿,如伴发肾囊肿、肺囊肿及偶有胰囊肿、脾囊肿等。多囊肝的囊肿可满布肝脏。囊肿可以是单发的,就只一个,小至0.2厘米;也可以多到十来个、几十个,甚至也可有一个是大至几十厘米的。 肝囊肿生长缓慢,所以可能长期或终生无症状,其临床表现也随囊肿位置、大小、数目以及有无压迫邻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异。肝囊肿一般是没有症状的。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压迫胃肠道而引起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肝囊肿常见的并发症是破裂出血、细菌感染、瘘及穿透,而罕见癌变。 随着影象诊断学的发展及普及,尤其是B超已列为人群体格检查的常规之一,而B超对肝囊肿的检出率可达98%,所以发现本症的不少。但在全面了解囊肿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肝脏和肝脏周围的有关脏器时,特别是对于需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囊肿患者,CT检查对于手术的指导作用显然优于B超。 有时为了鉴别诊断,作某些血液检查仍然是必要的,特别是血液甲胎蛋白(AFP)检查,以排除原发性肝癌。 肝脏囊肿严重吗? 肝脏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疾病。说它良性,是说它一不是肿瘤、二不是癌症、也不会癌变,它是肝脏里面的一个"小水球",球壁是上皮细胞,球内是水,上皮细胞产生水,使水球不断变大。说它是先天性,不是说它出生后就开始长囊肿,大多数都在成年或老年时开始长大。 肝脏囊肿的数量可多可少,少则一个,多则成千上万个(多囊肝)。囊肿的大小可大可小,有些很小,只有几个毫米;有的黄豆大小,葡萄大小,鸡蛋大小;有的可大到20多厘米。 大多数的囊肿因为很小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对肝脏也没有影响。但当囊肿越长越大、越长越多时就会出现症状。当囊肿10多厘米时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比如压迫胃、压迫肠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压迫膈肌影响呼吸;肝门部的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多囊肝压迫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肝功能受到影响。
编辑本段宫颈囊肿的症状
宫颈囊肿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一般无明显症状,而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由于病原菌的不同,白带的颜色、量也有所不同。白带可为粘稠的或脓性的,有时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触性出血。下腹或腰骶经常出现疼痛,盆腔部可发生下坠痛或痛经,常于月经期、排便或性交时加重,此外,可出现月经不调和不孕。 宫颈囊肿临床表现:检查时可以看到宫颈表面突出多个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囊泡(并非紫色),内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有的可以长得很大,突出于宫颈表面,甚至到达阴道口,根部与宫颈之间有蒂相连,常合并有宫颈肥大。
编辑本段肛周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2] 一、诊 断 1.症状 (1)多数起病急骤。 (2)肛门直肠周围肿痛,破溃后流脓。 (3)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性症状。 (4)可伴有大、小便困难。 2.体征 (1)视诊肛周红肿,肿块高出皮面。 (2)指诊肛门直肠局部灼热,触痛或压痛,有波动感或硬结包块,或直肠内粘膜饱满,肛温高于正常。 (3)肛窥镜检观察直肠内有无内口、脓血及其他病变。 3.鉴别诊断 (1)肛周毛囊炎、疖肿 好发于肛门周围皮下,因发病与肛隐窝无病理性联系,破溃后不会形成肛瘘。 (2)肛旁皮脂腺囊肿 肛旁包块,但无皮肤红肿和压痛,表面光滑成圆形,边缘清楚,无全身症状。囊肿感染后也可出现红肿热痛,但破溃后不形成肛瘘。 二、治 疗 总的治疗原则 脓未形成时以抗感染治疗为主,辅以中药外用。脓肿一旦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以防感染向深部和周围组织蔓延扩散。
编辑本段肛周囊肿的预防措施
(1)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油腻之品等。夏天饮食要注意容易消化又营养丰富,多吃蔬菜,不吃变质食物,以预防肠道传染病。[3] (2)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夏季多吃一些西瓜等,既能消暑,又能补充体液,防止便秘,从而达到预防肛周脓肿的目的。 (3)注意肛门部位卫生,勤换内裤,便后清洗肛门。 (4)积极治疗与肛周脓肿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肛窦炎等。肛门部位出现不适时,及早到医院诊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编辑本段囊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骶骨囊肿 骨囊肿为骨的瘤样病变,又名孤立性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simplebonecyst)。囊壁为一层纤维包膜,囊内为黄色或褐色液体。 2.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末端的囊性扩张。胚胎发育期输尿管与尿生殖窦之间的隔膜未吸收消退,形成输尿管口不同程度的狭窄,也可是输尿管末端纤维结构薄弱或壁间段的行径过长、过弯等因素引起,经尿流冲击后形成囊性扩张突入膀胱。 3.纵隔囊肿 纵隔囊肿(cyst of mediastinum)属纵隔肿物(mediastinal masses)中的一类,有将其归属于纵隔肿瘤(mediastinal tumor)者,但较多人主张将其与纵隔肿瘤分别叙述。[4]

2、软组织化脓感染,具有接触性传染特点的是?

软组织化脓感染,具有接触性传染特点的是丹毒。

3、有接触性传染,易复发的浅表性感染疾病是什么?

易复发的浅表性感染疾病还是比较难治的额。

4、【护理外科】我又来问题了...

1.A 2、A 3、B 4、C

1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5、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中哪个通过接触传染

您好!根据你的情况一般对方无皮肤损伤不会导致戒除传染的,进行面诊检查一下,积极应用抗生素或清创手术治疗就可以了。

6、浅表化脓性感染怎样治疗?

(一)疔【概述】本病属于中医疔的范畴,亦称疔疮,古称丁,是中医所特有的外科病名。本病可发于任何季节,任何年龄,其病位发无定出,而以颜面、四肢部多见。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势急剧,容易造成毒邪走散蔓延,是具有一定危险的外疡。
西医临床对于本病的概念包括以下内容,即发于颜面部的疔,相当于颜面部疖、痈、蜂窝组织炎等;发于手足部的疔相当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伴发于手足部感染,皮下隐见红丝上窜的红丝疔,相当于急性管状淋巴管炎;由疫死牲畜传染而发的疫疔,相当于今之皮肤炭疽;多发于下肢,腐烂甚巨的烂疔,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气性坏疽。
(1)颜面部疔疮【概述】颜面部疔疮是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西医颜面部疖、痈、蜂窝组织炎等。其特征为: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或痒或痛。因头面为诸阳之首,火毒蕴结,故反应剧烈,且发病迅速,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毒邪易于扩散走黄而危及生命。
本病多由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或腐败性细菌感染所至。炎症常在皮肤、软组织损伤后发生,化学性物质刺激如药物注射不当或异物存留于软组织可诱发感染。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感受火热之气,或因昆虫咬伤,或因抓破染毒,毒邪蕴蒸肌肤,以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本病;或脏腑蕴热,火毒结聚,七情内伤,气郁化火,火炽成毒;或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脏腑蕴热,发越于外,火毒结聚于肌肤而发为本病。
【治疗】1.火毒蕴结证(初期)【症状】疮头如粟粒,或麻或痒,红肿热痛,肿势显著,顶突根深坚硬,或伴恶寒发热,舌质或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方一】黄连解毒汤【来源】《外台秘要》【组成】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6克。
【功效】泻火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连清泻心火为君药,黄芩清上焦之火为臣药,黄柏泻下焦之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按语】恶寒发热者,加蟾酥丸3粒,吞服;毒盛肿甚者,加大青叶,重用黄连。【方二】五味消毒饮【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加酒少量通性血脉以助药效。
【按语】本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一派阳证、实证为辨证要点。
2.火毒炽盛证(成脓期)
【症状】疔疮肿胀范围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剧烈,脓头出现,伴有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腻,脉弦数。【方一】五味消毒饮【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加酒少量通性血脉以助药效。
【按语】本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一派阳证、实证为辨证要点。【方二】①黄连解毒汤合②大承气汤【来源】①《外台秘要》②《伤寒论》【组成】①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6克②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功效】泻火解毒,峻下热结。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芒硝溶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
【按语】若壮热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2)手足部疔疮【概述】手足部疔疮是指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由于发病部位、形态及预后不同,而有多种病名。临床较为常见的有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疔等,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手指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等。本病若治疗失误,容易损伤筋骨,继而影响手足功能。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由外伤引起,很少由血源性感染,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中医认为,该病由火毒蕴结,血凝毒滞,经络阻隔,热胜肉腐而成。其诱因常为外伤,如针尖、竹、木、鱼骨刺伤或昆虫咬伤等,感染毒气;内因脏腑蕴热蓄积,两邪相搏,阻于皮肉之间,以致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而发病。
【治疗】1.火毒蕴结证【症状】局部焮热疼痛、肿胀、麻木作痒;伴恶寒发热、周身不适等症。舌红,苔黄,脉弦数。【方一】黄连解毒汤,【来源】《外台秘要》【组成】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各6克。
【功效】泻火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连清泻心火为君药,黄芩清上焦之火为臣药,黄柏泻下焦之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按语】恶寒发热者,加蟾酥丸3粒,吞服;毒盛肿甚者,加大青叶,重用黄连。【方二】五味消毒饮【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加酒少量通性血脉以助药效。
【按语】本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一派阳证、实证为辨证要点。
2.热毒炽盛证【症状】脓毒蕴结患处肿势增大,红肿显著,疼痛剧烈如鸡啄,患部中软而应指,功能受限;伴恶寒发热,食少纳呆,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方一】①五味消毒饮合②透脓散【来源】①《医宗金鉴》②《外科正宗》【组成】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生黄芪12克,当归6克,川芎9克,穿山甲3克,皂角刺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托毒溃脓。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生黄芪大补元气,托毒排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穿山甲、皂角刺善穿透消散,软坚溃脓,直达病所。加酒少量通行血脉以助药效。
【按语】气血虚甚,不易溃脓者,加党参、白术、甘草;溃后脓水清稀,属阳虚者,加肉桂、鹿角霜。
(3)烂疔【概述】烂疔是发于皮肉之间,易于腐烂,病势凶险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农民和士兵,发病者有手足等部位的创伤和泥土脏物等接触史,发病急骤,皮肉腐败,腐烂卸脱,容易合并走黄,危及生命。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是由气性坏疽杆菌侵入伤口后引起的广泛性的肌肉坏死的一种发展的迅速严重性感染,可有气体或无气体产生,伴随着严重的毒血症。通常发生于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广泛性挫伤,伤口内有死腔和异物存在或伴有血管损伤以至局部组织血供不良的伤病员,偶也发生于择期手术,尤其是下肢、结肠和胆囊手术后。主要致病菌是梭状芽胞杆菌,以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其次为产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皮肉破损,接触潮湿泥土,感染特殊毒气,加之湿热火毒内蕴,以致毒凝肌肤,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湿热火毒炽盛,热胜肉腐,毒气弥漫,则易并发走黄之症。
【治疗】1.湿火蕴结证【症状】患部灼热肿胀剧痛,皮肤出现水疱或大疱,疮面皮肉腐烂,有浅棕色混浊脓水溢出,臭秽,混有气泡;伴寒战高热,胸闷呕恶,头身疼痛,纳差;舌红,苔黄,脉滑数。【方一】①黄连解毒汤和②萆薢渗湿汤【来源】①《外台秘要》②《疡科心得集》【组成】①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6克,②萆薢30克,薏米30克,滑石30克,黄柏12克,赤苓15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通草6克。
【功效】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和营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连清泻心火为君药,黄芩清上焦之火为臣药,黄柏泻下焦之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萆薢、薏米、滑石健脾利水渗湿,丹皮、赤芍、泽泻清热凉血,通草清热利湿。
【按语】恶寒发热者,加蟾酥丸吞服;毒盛肿甚者,加大青叶,重用黄连。
2.毒入营血证【症状】寒战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气促呃逆,胸闷呕吐,黄疸;局部高度水肿,迅速成暗紫色,间有血疱,肌肉腐烂,气味恶臭;舌红绛,苔黄而干,脉弦滑数。【方一】①犀角地黄汤合②黄连解毒汤,【来源】①《备急千金要方》②《外台秘要》【组成】①水牛角30克,生地黄24克,芍药12克,牡丹皮9克,②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6克。
【功效】清营凉血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水牛角清心肝而解热毒,直入血分而凉血。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白芍养血敛阴,且助生地凉血和营泄热,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四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按语】恶寒发热者,加蟾酥丸3粒,吞服;毒盛肿甚者,加大青叶,重用黄连。
(3)疫疔【概述】疫疔是皮肤接触疫畜染毒而生的一种特殊疔疮,具有传染性,又称为“鱼脐疔”、“紫燕疔”。其特点是初起如虫叮水疱,很快干枯坏死如脐凹,全身症状明显,有传染性,职业性。
本病多见于从事畜牧业者,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炭疽。病原菌为炭疽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呈竹节状长链,易形成芽孢。在室温干燥环境中存活20余年,在皮革中也能生存数年。煮沸10分钟、140℃干热3小时可能破坏芽孢。
中医认为,感染疫畜之毒,阻于皮肤之间,以致气血凝滞,毒邪蕴结而成,疫毒内传脏腑则致走黄。《证治准绳》谓:“若因剥割疫死牛马猪羊,瞀闷身冷,遍体具有紫疱”。
【治疗】参照“颜面部疔疮”。
(二)疖疖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初起可分有头、无头两种,有头者称毛囊疖,无头者称汗腺疖。本病症状轻,易治疗。但亦有处理不当形成“蝼蛄疖”,或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称多发性疖。发生在夏秋之间称暑疖,若发生于其他季节者称疖。
(1)暑疖【概述】暑疖因暑天而发,故而得名,又叫热疖。暑疖初起局部皮肤潮红,次日发生肿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西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抵抗力低、个人卫生不注意、局部皮肤擦破等情况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中医学认为夏秋季节,气候炎热,强光下曝晒,受暑湿热毒引起;或因痱子反复搔抓,破伤染毒而发本病。
【治疗】1.暑湿蕴结证【症状】患部疮形突起,形状似锥,疼痛剧烈,按之陷软,破出黄脓,伴全身发热,头疼不适,胸闷少食,小便短少,苔薄黄,脉数。【方一】五味消毒饮【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加酒少量通性血脉以助药效。
【按语】本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一派阳证、实证为辨证要点。
(2)多发性疖【概述】多发性疖好发项后、腋部、臀部等处,或在一定部位发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经年不愈。亦可在身体各处散发,一处将愈,他处又起,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本病多由抵抗力低、个人卫生不注意、局部皮肤擦破等情况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脏腑燥热,外加感受湿邪,两相博结,蕴结皮肤而成。
【治疗】1.湿热蕴结证【症状】疖肿反复发作,疼痛作胀,局部皮肤微红、光亮无头,按之疼痛,苔薄腻,脉滑数。【方一】防风通圣散【来源】《宣明论方》【组成】防风15克,荆芥15克,连翘15克,麻黄15克,薄荷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白芍炒15克,白术15克,山栀炒黑15克,大黄酒蒸15克,芒硝15克,黄芩30克,石膏30克,桔梗30克,甘草60克,滑石90克,【功效】疏风解表,养阴清热。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方解】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浮升散,疏风发表,使在表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苦寒咸润,泻结通幽,使在里实热下泄而出。栀子、滑石降火利水;桔梗、黄芩、石膏清泄肺胃;连翘解毒散结;当归、白芍养血和营;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缓峻护中。综观全方,解表、清里、攻下并用,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于清解泻散之中。犹寓温养护正之意,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堪为双解良剂。
【按语】本方药味较多、临证可酌情化裁,如无憎寒,可去麻黄;热不甚,可去石膏;便不秘,去芒硝、大黄等。
2.阴虚内热证【症状】疖肿泛发,反复不已,消谷善饥,口渴尿多,心烦不眠,舌红苔薄,脉弦。【方一】防风通圣散加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来源】《宣明论方》【组成】防风15克,荆芥15克,连翘15克,麻黄15克,薄荷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白芍炒15克,白术15克,山栀炒黑15克,大黄酒蒸15克,芒硝15克,黄芩30克,石膏30克,桔梗30克,生地30克,玄参3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甘草60克,滑石90克,【功效】疏风解表,养阴清热。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方解】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浮升散,疏风发表,使在表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苦寒咸润,泻结通幽,使在里实热下泄而出;栀子、滑石降火利水;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阴清热;桔梗、黄芩、石膏清泄肺胃;连翘解毒散结;当归、白芍养血和营;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缓峻护中。
【按语】本方药味较多、临证可酌情化裁,如无憎寒,可去麻黄;热不甚,可去石膏;便不秘,去芒硝、大黄等。
(3)蝼蛄疖【概述】本病生于头上,未破时如蛐蟮拱头,溃后似蝼蛄窜穴,乃以形状命名,其大多为小儿所患,“愈而复发”为本病的临床特点。西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抵抗力低、个人卫生不注意、局部皮肤擦破等情况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胎毒或素来体虚,复感暑湿热邪;或因痱毒失治,以致毒热内侵,深窜皮下而致。
【治疗】1.暑湿蕴结证【症状】疖肿如梅李,溃脓不畅,久不收口,脓窦串通,或脓出渐消,复日又肿。常伴精神不振,食少纳呆,烦躁不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方一】五神汤【来源】《洞天奥旨》【组成】金银花90克,紫花地丁、茯苓各20克,车前子15克,牛膝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分利湿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散痈肿;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湿;牛膝活血祛瘀,利水通淋,引邪热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分利湿热之功。
【按语】饮食宜清淡、松软,忌食鱼腥、辛辣、肥厚之品。
2.风热上攻证【症状】初期如豆,根脚坚硬,肿势局限,脓溃不消,或本处未罢,他处又生,疖肿相近,疮口不敛,宛如蝼蛄窜穴,可有面赤口渴,头痛烦躁,苔黄,脉数。【方一】防风通圣散【来源】《宣明论方》【组成】防风15克,荆芥15克,连翘15克,麻黄15克,薄荷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白芍炒15克,白术15克,山栀炒黑15克,大黄酒蒸15克,芒硝15克,黄芩30克,石膏30克,桔梗30克,甘草60克,滑石90克。
【功效】疏风解表,养阴清热。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方解】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浮升散,疏风发表,使在表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苦寒咸润,泻结通幽,使在里实热下泄而出。栀子、滑石降火利水;桔梗、黄芩、石膏清泄肺胃;连翘解毒散结;当归、白芍养血和营;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缓峻护中。综观全方,解表、清里、攻下并用,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于清解泻散之中。犹寓温养护正之意,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堪为双解良剂。
【按语】本方药味较多、临证可酌情化裁,如无憎寒,可去麻黄;热不甚,可去石膏;便不秘,去芒硝、大黄等。
3.正虚毒结证【症状】经年不愈,或作结块,迟不化脓,或已溃破,脓液淡薄,或疮口日久不敛,伴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脉虚细。【方一】透脓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生黄芪12克,当归6克,川芎9克,穿山甲3克,皂角刺5克。
【功效】托毒溃脓,补益气血。
【用法】水(或加酒少许)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生黄芪大补元气,托毒排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穿山甲、皂角刺善穿透消散,软坚溃脓,直达病所。加酒少量通行血脉以助药效。
【按语】以痈疡肿毒,脓成而体虚,无力外溃者为辩证要点。痈疡红肿热痛,热毒甚者,加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气血虚甚,不易溃脓者,加党参、白术、甘草;溃后脓水清稀,属阳虚者,加肉桂、鹿角霜。

7、软组织化脓感染,具有接触性传染特点的是?

?

8、皮肤创伤、痤疮处理、手术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属于接触感染对吗?

其实不属于。

9、什么是接触性感染

一、性行为传播:所谓性行为主要包括接吻、触摸、拥抱、性交等。性交是传播性疾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性交之所以造成性疾病传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生殖器直接接触病原体。2、性交的双方生殖器均处于充血状态,组织内压力增加易于发生损伤。 二、间接接触传播:人与人之间的非性关系的接触传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某些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滴虫病和真菌感染等,可以通过毛巾、浴盆、衣服等用品传播,尤其在经济条件差和卫生水平低的地区,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时有发生。 三、血源性传播:梅毒、艾滋病、淋病均可发生病原体血症,如受血者输了这样的血液,可以发生传递性感染。血源性感染有如下特点:1、发病率高。2、发病快。3、可跨越病程。4、发生播散性病变。5、全身症状重。 四、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传播胎儿。梅毒、艾滋病大多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性传播疾病的母婴传播有三种方式:1、原发感染2、逆行性感染3、获得性感染。 五、医源性传播: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防护不严格,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医生、护士身上。2、消毒不严格,检查病人用过的器械,用后应浸泡灭菌再反复冲洗,然后再高压灭菌。

与有接触性传染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