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软组织 > 舌骨外软组织碘代谢增高

舌骨外软组织碘代谢增高

发布时间:2021-02-26 18:04:42

1、甲状腺后遗症

甲状腺和脚肿没有直接关系,建议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棕红色,分左右两叶,中间相连(称峡部),呈“H”形,约20~30克。甲状腺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甲状腺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腺泡,对碘有很强的聚集作用,虽然通常腺体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饮食摄入的碘仍有1/3进入甲状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为:(1)促进新陈代高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外,还有加强和调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强心缩力和加大心输出量等作用。

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和人体其它系统(如呼吸系统等)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和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被称为两大生物信息系统,没有它们的密切配合,机体的内环境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内分泌系统包括许多内分泌腺,这些内分泌腺受到适宜的神经刺激,可以使这些内分泌腺的某些细胞释放出高效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被送到远距离的相应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高效的化学物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激素。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受到神经刺激后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人体相应器官而发挥生理效应。
平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甲状腺位于何处,但“粗脖子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再具体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 ,我们自己都能触到,甲状腺就位于“喉结”的下方约2~3厘米处,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

甲状腺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两侧叶贴附在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外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六气管软骨处,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有的人不发达。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为胚胎发育的遗迹,常随年龄而逐渐退化,故儿童较成年人为多。

甲状腺外覆有纤维囊,称甲状腺被囊,此囊伸入腺组织将腺体分成大小不等的小叶,囊外包有颈深筋膜(气管前层),在甲状腺侧叶与环状软骨之间常有韧带样的结缔组织相连接,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在青春期甲状腺发育成熟,甲状腺的重量为15~30克。两个侧叶各自的宽度为2厘米左右,高度为4~5厘米,峡部宽度为2厘米,高度为2厘米。女性的甲状腺比男性的稍大一些。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甲状腺很小很薄,因此在颈部既看不到,也摸不到。如果在颈部能摸到甲状腺,即使看不到,也被认为甲状腺发生了肿大。这种程度的肿大往往是生理性的,尤其是在女性青春发育期,一般不是疾病的结果,但有时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一、甲状腺的构造

人的甲状腺重20~30g,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它位于气管上端两侧,甲状软骨的下方,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较窄的峡部相联,呈“H”形(图13-6)。

甲状腺由许多滤泡组成。显微镜下所见:滤泡由单纯的立方腺上皮细胞环绕而成,中心为滤泡腔。腺上皮细胞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部位,滤泡腔内充满均匀的胶性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复合物,也是甲状腺激素的贮存库(图13-7)。滤泡形态学的改变可反映腺体功能状态:腺体活动减弱时,腺上皮细胞呈扁平状,滤泡腔内贮存物增加;如果活动亢进,腺泡上皮呈柱状,滤泡腔内贮存物减少。

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分泌的有生物活性的激素有甲状腺素(又名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它们是一组含碘的酪氨酸,它是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在甲状腺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腺细胞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人体每天从饮食摄取100~200μg碘,其中约有1/3碘进入甲状腺。甲状腺含碘总量约8000μg,占全身含碘量的90%,说明甲状腺具有很强的泵碘能力。甲状腺功能亢进,泵碘能力超过正常,摄入碘量增加;低下时则低于正常,摄入碘量减少。故临床把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131I)的能力作为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方法之一。
碘离子被摄入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后,在过氧化酶的作用下,迅速氧化为活化碘,然后经碘化酶的作用使甲状球蛋白中的酪氨酸残基碘化,生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再在缩合酶的作用下,将它们缩合成T4或T3。这样,含有四种酪氨酸残基的甲状球蛋白贮存在滤泡腔内(请参阅生物化学有关章节)。
甲状腺受到TSH的作用,释放甲状腺激素时,腺上皮细胞先通过吞饮作用把滤泡腔内的甲状球蛋白吞入腺细胞,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使甲状球蛋白分解,解脱下来的T4和T3因能抗拒脱碘酶的作用,分子又小,可以透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甲状球蛋白分子上的T4数量远远超过T3,所以分泌的激素中T4约占总量的90%,T3分泌量较少,但其活性大,是T4的5倍。T4每日分泌总量约96μg,T3约30μg。T4释放入血后,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另一部分则呈游离状态在血中运输,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维持T4、T3在血液中的动态平衡,因为只有游离型,才能进入细胞发挥作用。T3释放入血后,因为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小,主要以游离型存在。每天约有50%的T4脱碘转变为T3,故T3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一)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最明显是在婴儿时期,在出生后头四个月内影响最大。它主要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若没有甲状腺激素,垂体的GH也不能发挥作用。而且,甲状腺激素缺乏时,垂体生成和分泌GH也减少。所以先天性或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呆小病。呆小病患者的骨生长停滞而身材矮小,上、下半身的长度比例失常,上半身所占比例超过正常人。又因神经细胞树突、轴突、髓鞘以及胶质细胞生长障碍,脑发育不全而智力低下。他们性器官也不能发育成熟。患者必须在出生后三个月左右即补充甲状腺激素,迟于此时期,则治疗往往无效。
(二)对代谢的影响
1.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这种产热效应可能由于甲状腺激素能增加细胞膜上Na+-K+泵的合成,并能增加其活力,后者是一个耗能过程。甲状腺素使基础代谢率增高,1mg的甲状腺素可增加产热4000KJ。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高35%左右;而功能低下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左右。
2.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它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使骨、骨骼肌、肝等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这对幼年时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使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的蛋白质大量分解,因而消瘦无力。在糖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糖的吸收,肝糖原分解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总之,它加速了糖和脂肪代谢,特别是促进许多组织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三)其它方面
此外,甲状腺激素对于一些器官的活动也有重要的作用。它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重要的意义。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促进肌质网释放Ca2+,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四、甲状腺功能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
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TRH,促进腺垂体分泌TSH。TSH是调节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动物去垂体后,其血中TSH迅速消失,甲状腺吸收碘的速率下降,腺体逐渐萎缩,只靠自身调节(见后)维持最低水平的分泌。给这种动物注射TSH可以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分泌。切断下丘脑与脑垂体门脉的联系,或损坏下丘脑促甲状腺区,均能使血中TRH含量显著下降,TSH、及甲状腺激素含量也相应降低。这说明下丘脑-腺垂体- 甲状腺间存在功能联系。
甲状腺激素在血中的浓度,经常反馈调节腺垂体分泌TSH的活动。当血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增高时,将抑制腺垂体分泌TSH,是一种负反馈。这种反馈抑制是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的重要环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时,TSH分泌增加,促进甲状腺滤泡代偿性增大,以补充合成甲状腺激素,以供给机体的需要。
(二)体内外的其它刺激
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通过感受器,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促进或抑制下丘脑分泌TRH,进而再影响甲状腺素的分泌。例如寒冷就是通过皮肤冷感受器经上述环节促进甲状腺分泌。
(三)自身调节
甲状腺功能的自身调节,这是指在完全缺少TSH或TSH浓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甲状腺自身对碘供应的多少而调节甲状腺素的分泌。当食物中碘供应过多时,首先使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碘的转运发生抑制,同时使合成过程也受到抑制,使甲状腺激素合成明显下降。如果碘量再增加时,它的抗甲状腺合成激素的效应消失,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增加。此外,过量的碘还有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的作用。相反,外源碘供应不足时,碘转运机制将加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也增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低。碘的这种作用原理尚不清楚。
(四)交感神经的作用
甲状腺滤泡受交感神经支配,电刺激交感神经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2、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分析

本病由于缺碘抄引起.甲状袭腺肿大、增生,一段时间又补充了碘而复原,反复的缺碘及复原交替进行,形成了多个纤维间隔及结节。治疗以多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对较大结节引起压迫症状、并发甲亢的、结节囊性变急剧增大或可疑恶变的要采取手术治疗。你的情况还是能保守治疗的,多食含碘丰富的食物,药物治疗怀孕期间可以暂不采用。

3、甲亢怎么治才可以全愈?

甲亢的治疗
治疗甲亢的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
一、内科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和加强营养的生活治疗等。抗甲状腺药物以硫脲类化合物为主,此方法是内科治疗中的主要方法。辅助治疗主要是采用心得安、利血平等对症治疗。生活治疗是适当休息,饮食给予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包括糖、蛋白质、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并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
药物治疗 利用硫脲药物抑制甲状腺内的碘有机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该类药不抑制甲状腺摄碘和已合成激素的释放,则治疗初期应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但是必须长期服用,一般约在一年半至二年内可逐渐减少药量而到停药不用。然而约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患者会再发,特别是那些脖子较大或饮食摄取碘较多之患者(如常吃海带、海苔、含碘盐)。另外,少部分患者在服药前二、三个月内,会发生皮肤痒、发疹或白血球减少(易出现发烧、喉咙痛)、肝功能异常等药物过敏现象。若出现这些现象,宜及时就医作进一步的诊断治疗。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①病情轻、甲状腺较小的格雷夫斯甲亢;
②年龄小(20岁下),孕妇、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肝、肾或心脏病而不宜手术者;
③手术前准备;
④手术治疗后复发又不宜用同位素治疗者;
⑤作为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辅助治疗。
治疗甲亢的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
治疗甲亢的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发生在用药后的头几个月,如及时停 药,多在1~2周内恢复,故在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象。
治疗甲亢的西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由于粒细胞过少全身抵抗力显著下降,继而导致全身严重的感染,对生命的威胁极大。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有无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如果及时发现,治愈的机会还比较多。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多在用药l一3个月期间,但也可见于用药后的任何时间。因此,在用药l一3月期间应特别警惕。
粒细胞缺乏症发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突然发生,一般不能预防。另一种是逐渐发生,一般先有白细胞减少,如果继续用药,可以转变成粒细胞缺乏症。对后一种发病方式,可以通过在用药期间定期检查白细胞来预防。在用药期间,可以每周查1次白细胞,如果白细胞数少于3×10^9/升时,一般需停药观察,如果白细胞数在3-4×10^9/升,应每1-3天查1次,并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如利血生、鳖肝醇,必要时用激素治疗,最好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经过上述措施处理后,白细胞仍然下降,则需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改用其它方法治疗甲亢。
粒细胞缺乏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并送医院进行抢救。因病人抵抗力太弱,应在无菌隔离的病房抢救,给予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治愈后病人不能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
(4)有关甲亢或甲减病人能否过正常性生活的问题。甲亢或甲减病人能否过正常性生活须依病情况而定。一般而言,轻症病人或中、重型病人经治疗后病变得到控制、症状消失、病人各种生命活动功能趋于正常者,可以有节制地过性生活。
但有以下问题时,应引起人们注意:
①甲亢病人有多种多样的神经症状,如易激动、多疑、过敏、恐惧、焦虑等;植物性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出现心慌、心律失常等。此外,还有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出现四肢颤抖、无力。性兴奋常常可以诱发或加重以上症状。
②部分甲亢与甲减病人因性欲减退、阳痿等严重地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性和谐,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必须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使性功能恢复。
③甲亢病人 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则,周期多为延长,但也有缩短者,月经量亦少,甚至闭经。因此,受孕机会很少。如果怀孕,,发生流产的机会较多。男病人因精子生成受抑制表现为无精症或少精症,也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方能达到生育目的。
④甲亢病人的病情稳定时,即以过治疗使临床状基本控制,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四碘状腺原氨酸(T4 )均恢复正常,甲状腺吸碘率达正常水平(2小时为4%—30%,24小时为25—65%),停药半年以上,一般可以过正常性生活。由于性生活常易使甲亢复发或加重,有的病人服药 1年以上,停药后,仍约有1/2—1/3的人复发,故性生活的恢复一定要在医师监护下进行。
⑤甲亢病人服药时间很长,所服的药物如他巴唑、β—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等,都有致畸作用。故为避免药物引起的胎儿畸形,恢复性生活后是否可以怀孕,要接受医师的指导。
二、同位素治疗:用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有“内科甲状腺手术”之称。 利用甲状腺有浓集碘的能力和131碘能放出β射线生物学效应,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破坏、萎缩,分泌减少,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病人只需服用一次,若效果不佳则可再三个月或半年后再追加一次。治疗后甲状腺的体积会逐渐缩小,有的病人会因甲状腺破坏过多而导致机能低下。本疗法的适应证有:
①中度甲亢,年龄在20岁以上,应首选此疗法;
②抗甲亢药物长期治疗无效,或停药复发者,或药物过敏者;
③合并心、肝、肾疾患不宜手术者,手术后复发者或不愿手术者;
④某些高功能结节性甲亢。
下列情况不适宜本治疗:①妊娠期、哺乳期;②年龄在20岁以下者;③外周血白血球<3000/立方毫米或中性<1500/立方毫米;④重度心、肝、肾功能衰竭;⑤重度浸润性突眼;⑥甲亢危象。
以上治疗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临床上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三、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低,但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且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应慎重选择。适应证为:
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复发,或不能不愿长期服药者;
②甲状腺巨大或有压迫症状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不适合手术治疗者有:①浸润性突眼者;②严重心、肝、肾、肺合并症,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期(前3个月)和晚期(后3个月);④轻症病人预计药物治疗可缓解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一)外科治疗的地位: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甲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根治甲亢,也不能代替手术。根据统计,单纯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病例,约有50%不能恢复工作,而经手术治疗的病例,只有5%。因此,如果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4~5个月后疗效不能巩固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治疗,除了青少年患者,病情较轻者及伴有其他严重疾患不宜手术者外,均可手术治疗。对于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治疗的效果都不甚显著,同时还有恶变的可能存在,更宜以手术治疗为主。业已并发有左心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律失常者,更应手术,始能治愈。企图完全治愈上述心脏症状,然后再行手术的办法,是本末倒置,反而导致病情恶化。
至于妊娠妇女,鉴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妊娠可造成不良影响,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中毒症等;妊娠又可能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在娠妊早期、中期、即4~6个月,仍应考虑手术治疗;到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间的相互影响已不大,则可待分娩后再行手术治疗。
(二)术前准备及其重要性:甲亢病人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其重要。
1.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精神紧张、不安和失眠者可给与镇静剂和安眠药。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给与毛地黄制剂;伴有心房颤动者,可给与心得安或奎尼丁治疗。
2.术前检查:除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还应包括:①测定基础代谢率,T3T4检查及131碘吸收试验。在有增高的病人须定期复查。②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③心电图检查,并详细检查心脏有无扩大,杂音或心律不齐等。④有胸骨后甲状腺肿时,应做颈部X线摄片,并让患者同时咽下显影剂,以确定气管和食管的受压程度。
3.药物准备: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①如病人基础代谢率高,可用硫氧嘧啶类药物(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 、他巴唑等)。此类药物能阻止碘的有机化过程,使氧化碘不能与酪氨酸结合。另外,其本身亦是甲状腺过氧化酶的酶解物,能有效地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并且对甲状腺淋巴细胞有重要免疫作用,由于硫氧嘧啶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易发生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困难和危险。因此,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②在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即可改用口服碘液溶液(lugol氏液),每日3次口服,从3滴开始,每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止,维持此量3~5日。碘剂对增生状态的甲状腺的作用在于在最初24~48小时内阻滞正常碘的有机化环节,阻滞甲状腺球蛋白水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使滤泡细胞退化,甲状腺血运减少、脆性降低。腺体因此缩小变硬,从而有利于手术切除甲状腺。③对于常规应用碘剂或合并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可使用碘剂与心得安合用术前准备,心得安使用剂量每6小时给药一次,口服、每次40~60毫克。心得安半衰期3~6小时。因此,最末一次口服心得安要在术前1~2小时;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心动过速。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阻滞靶组织的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作用,抑制肾上腺素能活力增进,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效应,使甲亢症状得到改善。心得安不能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近年来,有人主张完全单用心得安作甲亢的术前准备。优点是:一方面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另方面并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术后立即能了解甲状腺残留部分的功能状态。但多数学者认为:应用心得安的适应症仍应限于上述病例,也就是对碘剂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且仍应与碘剂联合应用,完全单用心得安仅适用于高功能腺瘤病人的术前准备。
(三)手术时机的选择:经上述药物准备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每分钟90次以下,早、中、晚脉率波动不超过10次/分,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或T3T4值在正常范围。腺体缩小变硬,血管杂音减少,便可进行手术。
需要说明,“适当的手术时机”诚然一般以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与否来决定,但亦不完全以此为标准,应同时参考全身情况,尤其是循环系统的改善情况。脉率的降低,脉压的恢复正常等,常是适当手术时机的重要标志。
(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要点:
1.麻醉:局部麻醉在绝大多数病例效果良好,且可随时了解声带功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如果气管严重受压或较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为了保证手术中呼吸道通畅,减轻心脏负担,则应考虑气管内麻醉。
2.手术操作应轻柔、细致,认真对待每一步骤。①离胸骨上缘两横指处做切口,横断或分开舌骨下诸肌,进入甲状腺外层被膜和固有膜间隙,即可分离出甲状腺体。②充分显露甲状腺腺体。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应紧贴甲状腺上极,以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如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尽量离开腺体背面,靠近颈总动脉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这样,不但可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且使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仍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相互保持吻合,不致影响切除后甲状腺残留部分和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③切除腺体的多少,应根据甲状腺大小和甲亢程度而定,通常需切除腺体的80~90%,每侧残留腺体以如成人拇指末节大小为恰当。腺体切除过少容易引起复发,过多又易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另外,必须保留腺体的背面部分,这样既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又能避免甲状旁腺的损伤。甲状腺峡部亦需予以切除。④术中要严密止血,对较大血管(如甲状腺上动、静脉,甲状腺中、下静脉)应分别采取双重结扎,以防滑脱出血。切口应置通畅引流24~48小时,以便及时引流出渗血,颈部的空间小,少量的积血,亦可压迫气管。
3.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密切注意病人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从16滴开始,逐日逐次减少1滴。如术前合用心得安作术前准备,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切口引流。帮助病人排痰,床旁放置气管切开包及手套,以备万一病人窒息时及时做气管切开。
(五)术后主要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主要是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②喉头水肿。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创伤或气管插管损伤所引起。③术后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压,发生软化,术后失去周围组织支撑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燥、发绀以至窒息。如因出血所引起者,尚有颈部肿胀,引流口渗出鲜血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在床旁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肿;如情况仍无改善,应立即做气管切开,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2.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一般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并无明显声嘶。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多由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开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分离向上延伸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粘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而呛咳。一般经针刺、理疗等可自行恢复。
4.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症状多在手术后1~2日出现。轻者仅有面部或手足的强直感或麻木感,常伴心前区的重压感;重者发生面肌和手足的搐搦(一种带疼痛性的痉挛)。每日可发作数次,每次10~20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病例还伴有喉和膈肌痉挛,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晚期常继发双眼白内障。
在不出现搐搦的间歇期间,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明显增高,如果在耳前叩击面神经、颜面肌肉即发生短促的痉挛(chrostek征)、如果用力压迫患者的上臂神经,即引起手的搐搦(Trousseau征)。
血钙多降低血磷则上升,同时尿中的钙、磷排出减少。
治疗:发作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毫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克,每日3~4次。同时加用维生素D2,每日5万~10万单位,以促使其在肠道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二氢速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钙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近年,同种导体甲状旁腺移植,亦有疗效,但不持久。
5.甲状腺危象:发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过去认为:甲状腺危象是手术时过度挤压了甲状腺组织,促使大量甲状腺激素突然进入血液中的结果。但是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不一定高。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甲状腺危象是单纯地由于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过多地结果。近年来则认为:甲状腺危象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分泌和分解代谢加速。久之,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而手术创伤应激诱发危象。同时也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至。
临床表现多于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高热,脉快而弱(每分钟120次以上),病人烦燥、谵妄,甚至昏迷,并常有呕吐和水泻。如不积极治疗,患者往往迅速死亡。故危象一旦发生,应及时予以抢救治疗。
治疗措施包括①复方碘溶液3~5毫升,口服,紧急时可用10%碘化钠5~10毫升加入500毫升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以减少甲状腺素的释放。②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交感神经药,常用的有心得安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或口服40~80毫克,每6小时一次。利血平2毫克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③氢化考地松,每日200~400毫克,分次静脉滴注。④镇静剂:常用鲁米那钠100毫克或冬眠合剂Ⅱ号半量,肌肉注射,6~8小时一次。⑤降温:一般配合冬眠药物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尽量保持在37℃左右。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并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⑦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⑧如有心衰者可给与毛地黄制剂,如有肺水肿可给与速尿。
6.术后复发:造成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是:未切除甲状腺峡部或锥体叶;或切除的腺体不够,至残留的腺体过多,或甲状腺下动脉未予结扎等。复发甲状腺的再次手术常常带来难以估计的困难,而且容易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因此,对复发的甲亢,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7.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腺体切除过多所引起。表现轻重不等的粘液性水肿: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面部尤甚,按之不留凹痕,皮肤干燥,毛发疏落,患者常感疲乏,性情淡漠,智力较迟钝,动作缓慢,性欲减退。此外,脉率慢、体温低、基础代谢率降低。
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干制剂或甲状腺素,一般有较好疗效。
本病尚无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疗程长,长期缓解率低,仅为30%~50%;同位素治疗术后可能出现永久性甲减;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切少了术后甲亢复发,切多了出现甲减。因此严格地讲,三种治疗方法均不令人满意。本病多数病人表现极其良性过程,适当选择的治疗在疾病取得相当缓解上起重要作用,病人同医生应密切配合,因人而异地选择最佳治疗。

4、得了桥板式甲状腺炎的病人应该如何治疗?如何注意生活起居?

一、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分左右两叶,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中间以峡部连接。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椎体叶,可与舌骨相连。
甲状腺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主要有来自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第一支,沿喉侧下行,到达甲状腺上极时,分成前、后分支进入腺体的前、背面。甲状腺下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呈弓形横过颈总动脉的后方,再分支进入甲状腺的背面。甲状腺上、下动脉之间以及咽喉部、气管、食管的动脉分支之间,均具有广泛的吻合;故在手术中将甲状腺上、下动脉全部结扎,也不会发生甲状腺残留部分及甲状旁腺缺血。甲状腺表面丰富的静脉网汇成上、中、下静脉干;上干伴行甲状腺上动脉,导致颈内静脉;中干常单行,横过颈总动脉的前方,亦导致颈内静脉;下干数目较多,在气管前导致无名静脉。
甲状腺的淋巴汇合流入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气管前、甲状腺峡上方的淋巴结和气管旁、喉返神经周围的淋巴结也收集来自甲状腺的淋巴。
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来自迷走神经,行于气管、食管沟内,上行至甲状腺叶的背面,交错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之间。喉上神经亦起自迷走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为感觉支,经甲状舌骨膜进入喉内,分布在喉的粘膜上;外支为运动支,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下行分布至环甲肌、使声带紧张。因此,手术中处理甲状腺上、下动脉时,应避免损伤喉上及喉返神经。

甲状腺的生理概要

甲状腺有合成、 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甲状腺素主要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3)。T3的量虽远较T4为少,但T3与蛋白结合较松,易于分离,且其活性较强而迅速。因此,其生理作用较T4高4~5倍。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受下丘脑、通过垂体前叶所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调解和控制,而TSH的分泌则受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当人体内在活动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时(如寒冷、妊娠期妇女、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或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发生障碍时(如给与抗甲状腺药物)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下降,即可刺激垂体前叶,引起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反馈作用),而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过程加快;当血中的甲状腺素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它又可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负反馈作用),使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素的速度减慢。通过这种反馈和负反馈作用,维持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之间的生理上动态平衡。
甲状腺激素对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都有显著影响。不但加速一切细胞的氧状率、全面增高人体的代谢,且同时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并且严重影响体内水的代谢。因此,如果给与人体甲状腺激素,则发生尿氮的排出增加,肝内糖原降低,储存脂肪减少,并同时使氧的消耗或热量的放出增加,同时尿量增多。反之,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就引起人体代谢全面降低以及体内水的蓄积,临床上就出现粘液水肿。

二、单纯性甲状腺肿

病因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分为三类:①合成甲状腺激素原料(碘)的缺乏:这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离海较远的山区,如云贵高原和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由于山区中土壤碘盐被冲洗流失,以至食物及饮水中含碘不足,故得此病者较多,又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在缺乏原料“碘”,而甲状腺功能仍需维持正常需要的情况下,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就增加,因而促使甲状腺发生代偿性肿大。②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身体的代谢旺盛、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引起长时期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过多分泌,亦能促使甲状腺肿大。这种肿大是一种生理现象,常在成人或妊娠哺乳期后自行缩小。③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的障碍: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生是由于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障碍,如至甲状腺肿物质中的过氧酸盐、硫氧酸盐、硝酸盐等可妨碍甲状腺摄取无机碘化物:磺胺类药、硫脲类药以及含有硫脲类的蔬菜(萝卜、白菜)能阻止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由此而引起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减少。因此,也就增强了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使甲状腺肿大。同样,隐性遗传的先天缺陷如过氧化酶或蛋白水解酶等的缺乏,也能造成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或分泌障碍,而引起甲状腺肿。

病理

单纯性甲状腺肿最显著的病理改变是滤泡的高度扩张,充满大量胶体,而滤泡壁细胞变为扁平,这显示了甲状腺功能不足的现象。虽然镜下可看到局部的增生状态,表现为由柱状细胞所组成的、突入滤泡腔的乳头状体,但此种增生状态仅为代偿性的。
形态方面,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分为弥慢性和结节性两种。前者多见于青春期,扩张的滤泡平均地散在于腺体的各部。而后者,多见于流行区,扩张的滤泡集成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周围被有不甚完整的纤维包膜。
结节性甲状腺肿经相当时期后,由于血液循环不良,在结节内常发生退行性变,引起囊肿形成(往往并发囊内出血)和局部的纤维化和钙化等。巨大结节长期压迫结节间组织,可使有功能的组织萎缩退化,临床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节发展的另一结果,是发生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即甲状腺结节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不再依赖于促甲状腺激素,也不再受服用甲状腺激素的抑制,此时,如用大剂量碘剂治疗,很容易发生继发性甲亢。另外,结节性甲状腺肿还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临床表现

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呈功能上的改变,故一般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早期,双侧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软,表面光滑无结节,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逐渐在肿大腺体一侧,也可在两侧,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囊肿样变的结节,可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各种症状。①压迫气管:比较常见,自一侧压迫,气管向他侧移位或变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变为扁平。由于气管内腔变窄,呼吸发生困难,尤其胸骨后甲状腺肿更为严重。气管壁长期受压,可以软化,引起窒息。②压迫食管的情况少见。仅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时不适感,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③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血液回流障碍,此种情况多见于位于胸廓上口大的甲状腺肿,特别是胸骨后甲状腺肿。临床出现面部青紫、肿胀,颈部和胸前表浅静脉的明显扩张。④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发生声音嘶哑。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节链,可引起霍纳氏(Horner)综合症。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甲状腺机能亢进,也可发生恶变。

治疗

1.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
2.20岁以前年轻人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者,可给以少量甲状腺素,以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常用剂量为15~30mg ,每日两次,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
3.如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①已发展成结节性甲状腺肿者
②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或交感神经节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
④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生活者。
⑤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有功能亢进者。
⑥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有时需要结合一些特殊检查。依据包括:①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食欲亢进而销售、体重减轻、心悸、脉快而有力、脉压增大、内分泌紊乱等;②基础代谢率测定:增高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60%以上为重度。③甲状腺摄碘率测定④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测定。

外科治疗简介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甲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根治甲亢,也不能代替手术。根据统计,单纯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病例,约有50%不能恢复工作,而经手术治疗的病例,只有5%。因此,如果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4~5个月后疗效不能巩固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治疗,除了青少年患者,病情较轻者及伴有其他严重疾患不宜手术者外,均可手术治疗。对于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治疗的效果都不甚显著,同时还有恶变的可能存在,更宜以手术治疗为主。业已并发有左心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律失常者,更应手术,始能治愈。企图完全治愈上述心脏症状,然后再行手术的办法,是本末倒置,反而导致病情恶化。
至于妊娠妇女,鉴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妊娠可造成不良影响,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中毒症等;妊娠又可能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在娠妊早期、中期、即4~6个月,仍应考虑手术治疗;到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间的相互影响已不大,则可待分娩后再行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甲亢病人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其重要。

1.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精神紧张、不安和失眠者可给与镇静剂和安眠药。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给与毛地黄制剂;伴有心房颤动者,可给与心得安或奎尼丁治疗。

2.术前检查:除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还应包括:①测定基础代谢率,T3T4检查及131碘吸收试验。在有增高的病人须定期复查。②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③心电图检查,并详细检查心脏有无扩大,杂音或心律不齐等。④有胸骨后甲状腺肿时,应做颈部X线摄片,并让患者同时咽下显影剂,以确定气管和食管的受压程度。

3.药物准备: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①如病人基础代谢率高,可用硫氧嘧啶类药物(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 、他巴唑等)。此类药物能阻止碘的有机化过程,使氧化碘不能与酪氨酸结合。另外,其本身亦是甲状腺过氧化酶的酶解物,能有效地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并且对甲状腺淋巴细胞有重要免疫作用,由于硫氧嘧啶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易发生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困难和危险。因此,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②在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即可改用口服碘液溶液(lugol氏液),每日3次口服,从3滴开始,每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止,维持此量3~5日。碘剂对增生状态的甲状腺的作用在于在最初24~48小时内阻滞正常碘的有机化环节,阻滞甲状腺球蛋白水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使滤泡细胞退化,甲状腺血运减少、脆性降低。腺体因此缩小变硬,从而有利于手术切除甲状腺。③对于常规应用碘剂或合并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可使用碘剂与心得安合用术前准备,心得安使用剂量每6小时给药一次,口服、每次40~60毫克。心得安半衰期3~6小时。因此,最末一次口服心得安要在术前1~2小时;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心动过速。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阻滞靶组织的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作用,抑制肾上腺素能活力增进,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效应,使甲亢症状得到改善。心得安不能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近年来,有人主张完全单用心得安作甲亢的术前准备。优点是:一方面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另方面并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术后立即能了解甲状腺残留部分的功能状态。但多数学者认为:应用心得安的适应症仍应限于上述病例,也就是对碘剂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且仍应与碘剂联合应用,完全单用心得安仅适用于高功能腺瘤病人的术前准备。

手术时机的选择

经上述药物准备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每分钟90次以下,早、中、晚脉率波动不超过10次/分,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或T3T4值在正常范围。腺体缩小变硬,血管杂音减少,便可进行手术。
需要说明,“适当的手术时机”诚然一般以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与否来决定,但亦不完全以此为标准,应同时参考全身情况,尤其是循环系统的改善情况。脉率的降低,脉压的恢复正常等,常是适当手术时机的重要标志。

术后主要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主要是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②喉头水肿。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创伤或气管插管损伤所引起。③术后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压,发生软化,术后失去周围组织支撑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燥、发绀以至窒息。

2.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一般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并无明显声嘶。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多由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开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分离向上延伸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粘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而呛咳。一般经针刺、理疗等可自行恢复。

4.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症状多在手术后1~2日出现。轻者仅有面部或手足的强直感或麻木感,常伴心前区的重压感;重者发生面肌和手足的搐搦(一种带疼痛性的痉挛)。每日可发作数次,每次10~20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病例还伴有喉和膈肌痉挛,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晚期常继发双眼白内障。 治疗:发作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毫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克,每日3~4次。同时加用维生素D2,每日5万~10万单位,以促使其在肠道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二氢速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钙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近年,同种导体甲状旁腺移植,亦有疗效,但不持久。

5.甲状腺危象:发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近年来则认为:甲状腺危象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分泌和分解代谢加速。久之,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而手术创伤应激诱发危象。同时也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至。
临床表现多于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高热,脉快而弱(每分钟120次以上),病人烦燥、谵妄,甚至昏迷,并常有呕吐和水泻。如不积极治疗,患者往往迅速死亡。故危象一旦发生,应及时予以抢救治疗。
治疗措施包括①复方碘溶液3~5毫升,口服,紧急时可用10%碘化钠5~10毫升加入500毫升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以减少甲状腺素的释放。②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交感神经药,常用的有心得安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或口服40~80毫克,每6小时一次。利血平2毫克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③氢化考地松,每日200~400毫克,分次静脉滴注。④镇静剂:常用鲁米那钠100毫克或冬眠合剂Ⅱ号半量,肌肉注射,6~8小时一次。⑤降温:一般配合冬眠药物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尽量保持在37℃左右。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并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⑦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⑧如有心衰者可给与毛地黄制剂,如有肺水肿可给与速尿。

6.术后复发:造成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是:未切除甲状腺峡部或锥体叶;或切除的腺体不够,至残留的腺体过多,或甲状腺下动脉未予结扎等。复发甲状腺的再次手术常常带来难以估计的困难,而且容易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因此,对复发的甲亢,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7.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腺体切除过多所引起。表现轻重不等的粘液性水肿: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面部尤甚,按之不留凹痕,皮肤干燥,毛发疏落,患者常感疲乏,性情淡漠,智力较迟钝,动作缓慢,性欲减退。此外,脉率慢、体温低、基础代谢率降低。
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干制剂或甲状腺素,一般有较好疗效。

四、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中多为腺瘤,恶性中多为癌,肉瘤极为少见。

(一)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此病在全国散发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

病理及临床特点: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
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多个者少见。瘤体呈园形或卵园形,局限于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生长缓慢,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感。

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检、同位素扫描及“B”型超声等检查确定。但甲状腺腺瘤应与其他甲状腺结节相鉴别。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在临床上有时不易鉴别。以下两点可供鉴别时参考:①甲状腺腺瘤经多年仍保持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经一段时间后,多变为多个结节。②术中两者区别明显,腺瘤有完整包膜,周围组织正常,界限分明;结节性甲状腺肿单发结节则无完整包膜,且周围甲状腺组织不正常。

以下几点可做为与甲状腺癌鉴别时参考:①儿童或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而甲状腺腺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②甲状腺癌结节表面不平,质地较硬,吞咽时活动度小,且在短期内生长较快。有时虽然甲状腺内结节较小,但可扪及同侧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甲状腺腺瘤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吞咽时上下活动度大,生长缓慢,多无颈部淋巴结肿大。③131碘扫描或核素γ照像甲状腺癌多表现为冷结节,而甲状腺腺瘤可表现为温结节、凉结节或冷结节。且冷结节行“B”超检查多为囊性表现。④手术中可见甲状腺癌没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有浸润表现,而甲状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围甲状腺组织正常。

(二)甲状腺癌

病因:甲状腺癌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其发生与慢性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有关。

病理分类及生物学特性: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发展过程、转移途径相差很大,其治疗也各不相同,病理方面可分为:
①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60%,青年人发病较多,生长缓慢,低度恶性,转移多在颈深淋巴结,也有人认为乳头状癌属多中心性,或有对侧转移。
②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20%,多为中年人,恶性程度中等,发展较快,早期亦可有颈淋巴结转移。但主要经血转移至骨和肺。
③髓样癌:发生于滤泡上皮以外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有散在性和家族性两类,约占5~10%。细胞排列成带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物沉着。分泌大量5-羟色胺和降钙素。组织学上呈未分化状态,但其生物学特性则与未分化癌不同。恶性程度中等,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家族性髓样癌多为双侧叶同时受累。
④未分化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0~15%,按其细胞形态又可分为小细胞和巨细胞性两种,多发生于老年人,此型发展迅速,高度恶性,早期转移至颈淋巴结,可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并经血可转移至骨和肺。
⑤鳞状细胞癌:少见,约占0.8~2.2%,多见于老年人,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其可能是鳞状甲状腺滤泡上皮化生而来,或胚胎残留的鳞状上皮组织而来。一般为单灶性起源,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浸润性,生长较快,倍增时间较短,可见淋巴结转移,发生血行转移者较少。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只是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一质硬而高低不平的结节,晚期常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而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如压迫颈交感神经,可产生Horner综合征(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碱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颈丛浅支受损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部位疼痛。局部转移常在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淋巴结。远处转移多见干扁骨(如颅骨、椎骨和骨盆)和肺。
有些病人的甲状腺肿块不明显,而以颈、肺、骨骼的转移癌为突出症状。因此,当颈部、肺、骨骼有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存在时,应仔细检查甲状腺。
髓样癌常是家族性疾病,病人可同时有其他内分泌腺疾病(嗜铬细胞瘤和/或甲状旁腺增生或肿瘤),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临床上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

诊断:儿童及男性发现甲状腺结节,应高度怀疑有癌症可能。儿童时期发现的甲状腺结节,约50%为甲状腺癌,而成年男性甲状腺内单发结节为甲状腺癌的较女性高2倍。如甲状腺结节增长较快,检查肿物其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吞咽时活动度减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状腺结节,短期内明显增大。甲状腺肿物侵犯到周围组织可出现相应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Horner氏综合症等,有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如果为冷结节,则约10~20%为癌肿,为配合同位素检查,近年多应用“B”型超声探测区别甲状腺结节是囊性,还是实性包块。如果是实性包块,并呈强烈不规则反射,则多有甲状腺癌的可能。
颈部X线平片检查除观察气管有无移位和受压情况外,主要观察甲状腺内有无钙化,细小沙粒样钙化影常提示有恶性可能,蛋壳状或大块致密的钙化则为良性肿瘤的表现。
穿刺细胞学检查不但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而且可进一步明确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但此项检查有一定假阴性及假阳性率。
最后确诊应由病理切片检查来确定,因此,每个切除的甲状腺结节标本,均应常规地做病理切片检查,如术前怀疑甲状腺癌时,应在术中做冰冻切片检查,以便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

治疗

①手术治疗:各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与转移途径不同,故治疗原则也各不相同。
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如果癌肿尚局限在腺体内,颈部淋巴结没有转移,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不需加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如果已有颈淋巴结转移,则应同时清除患侧的淋巴结。
滤泡状腺癌即使癌肿尚局限在一侧腺体内,也应行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切除,如果没有颈淋巴结转移,也不需颈淋巴结清除。
髓样癌手术范围是两侧腺体同峡部全部切除,由于髓样癌早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应同时行患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除。
未分化癌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通常是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小,为防止癌发展引起的呼吸困难,可做气管切开,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鳞状细胞癌同样是属发展快、恶性程度高、较早侵犯其他重要器官,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尽可能行瘤体切除,而后给与根治性放疗,亦可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先行术前根治放疗,再行手术治疗。
②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能抑制促甲状腺素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分化较好的癌肿有抑制作用。因此,分化良好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可进行内分泌治疗,术后常规给口服甲状腺素片,每日120~160毫克。
③放射治疗:未分化癌以外放射治疗为主,放疗通常宜早进行。分化好的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对外放射治疗不敏感,仅对术后少量残留病灶或手术不好切除以及孤立性远处转移灶才选用放射治疗。
131碘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可浓集碘的转移性病灶,也可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和/或手术切除不完全的原发癌。131碘放疗对分化好的甲状腺癌有效,尤其适用于滤泡状腺癌,而对于未分化癌及髓样癌等因不吸收碘而无效。

五、甲状腺炎症

(一)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1.病因:急性甲状腺炎少见,而急性甲状腺肿炎较常见,大都由于口腔或颈部化脓性感染而引起。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局限于甲状腺肿的结节或囊肿内时,因不良的血液循环易形成脓肿。
2.临床表现:数日内甲状腺或甲状腺肿肿胀,有压痛和波及至耳、枕部的疼痛。严重的可引起压迫症状:气促、声音嘶哑、甚至吞咽困难等。腺体组织的坏死和脓肿形成可引起甲状腺的功能减退。患者全身可有体温增高等。
3.治疗:局部早期宜用冷敷,晚期宜用热敷,全身给与抗菌素。有脓肿时应早期行切开引流,以免脓肿破入气管、食管、纵膈内。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
1.病因:本病常继发于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腮腺炎,故一般认为其病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感染可破坏甲状腺滤泡,释放出的胶体引起甲状腺组织内的异物样反应。在组织切片上可见到白细胞浸润和很多吞噬有胶体颗粒的巨细胞。
2.临床表现:本病发病前常有驱症状,主要为身体发热、全身不适、咽喉疼痛、颈部胀痛,有时有流涕等其他症状。继之甲状腺有明显肿大,并有压痛,开始时仅为一侧或一侧的某部分,不久就会累及两侧,部分病人可有颈后、耳后、甚至同侧手臂的放

5、什么是甲亢?

甲状copy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6、我妈妈做了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已经有五天了,可喝水还是容易呛着,

术后出现也属于正常,有时候可能会对神经有些损伤,不过没有关系的,会恢复的,不用担心的。只要病理诊断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就不是恶性的,没事。

7、做过甲状腺全切手术及一次碘131清后,3个月检查血TM和TG仍然很高,这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70(参考值0.88-2.4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10.05(参考值2.63-5.70)提示:比正常值高,应该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 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 甲亢病人在服药期间及饮食上应注意: l、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 2、禁忌海味:海带、海虾、带鱼; 3、禁忌浓茶、咖啡、烟酒; 4、保持心情平静、避劳累。 治疗甲亢的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 一、内科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和加强营养的生活治疗等。抗甲状腺药物以硫脲类化合物为主,此方法是内科治疗中的主要方法。辅助治疗主要是采用心得安、利血平等对症治疗。生活治疗是适当休息,饮食给予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包括糖、蛋白质、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并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 药物治疗 利用硫脲药物抑制甲状腺内的碘有机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该类药不抑制甲状腺摄碘和已合成激素的释放,则治疗初期应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但是必须长期服用,一般约在一年半至二年内可逐渐减少药量而到停药不用。然而约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患者会再发,特别是那些脖子较大或饮食摄取碘较多之患者(如常吃海带、海苔、含碘盐)。另外,少部分患者在服药前二、三个月内,会发生皮肤痒、发疹或白血球减少(易出现发烧、喉咙痛)、肝功能异常等药物过敏现象。若出现这些现象,宜及时就医作进一步的诊断治疗。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①病情轻、甲状腺较小的格雷夫斯甲亢; ②年龄小(20岁下),孕妇、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肝、肾或心脏病而不宜手术者; ③手术前准备; ④手术治疗后复发又不宜用同位素治疗者; ⑤作为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辅助治疗。 治疗甲亢的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 治疗甲亢的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发生在用药后的头几个月,如及时停 药,多在1~2周内恢复,故在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象。 治疗甲亢的西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由于粒细胞过少全身抵抗力显著下降,继而导致全身严重的感染,对生命的威胁极大。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有无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如果及时发现,治愈的机会还比较多。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多在用药l一3个月期间,但也可见于用药后的任何时间。因此,在用药l一3月期间应特别警惕。 粒细胞缺乏症发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突然发生,一般不能预防。另一种是逐渐发生,一般先有白细胞减少,如果继续用药,可以转变成粒细胞缺乏症。对后一种发病方式,可以通过在用药期间定期检查白细胞来预防。在用药期间,可以每周查1次白细胞,如果白细胞数少于3×10^9/升时,一般需停药观察,如果白细胞数在3-4×10^9/升,应每1-3天查1次,并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如利血生、鳖肝醇,必要时用激素治疗,最好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经过上述措施处理后,白细胞仍然下降,则需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改用其它方法治疗甲亢。 粒细胞缺乏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并送医院进行抢救。因病人抵抗力太弱,应在无菌隔离的病房抢救,给予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治愈后病人不能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 (4)有关甲亢或甲减病人能否过正常性生活的问题。甲亢或甲减病人能否过正常性生活须依病情况而定。一般而言,轻症病人或中、重型病人经治疗后病变得到控制、症状消失、病人各种生命活动功能趋于正常者,可以有节制地过性生活。 但有以下问题时,应引起人们注意: ①甲亢病人有多种多样的神经症状,如易激动、多疑、过敏、恐惧、焦虑等;植物性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出现心慌、心律失常等。此外,还有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出现四肢颤抖、无力。性兴奋常常可以诱发或加重以上症状。 ②部分甲亢与甲减病人因性欲减退、阳萎等严重地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性和谐,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必须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使性功能恢复。 ③甲亢病人 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则,周期多为延长,但也有缩短者,月经量亦少,甚至闭经。因此,受孕机会很少。如果怀孕,,发生流产的机会较多。男病人因精子生成受抑制表现为无精症或少精症,也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方能达到生育目的。 ④甲亢病人的病情稳定时,即以过治疗使临床状基本控制,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四碘状腺原氨酸(T4 )均恢复正常,甲状腺吸碘率达正常水平(2小时为4%—30%,24小时为25—65%),停药半年以上,一般可以过正常性生活。由于性生活常易使甲亢复发或加重,有的病人服药 1年以上,停药后,仍约有1/2—1/3的人复发,故性生活的恢复一定要在医师监护下进行。 ⑤甲亢病人服药时间很长,所服的药物如他巴唑、β—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等,都有致畸作用。故为避免药物引起的胎儿畸形,恢复性生活后是否可以怀孕,要接受医师的指导。 二、同位素治疗:用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有“内科甲状腺手术”之称。 利用甲状腺有浓集碘的能力和131碘能放出β射线生物学效应,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破坏、萎缩,分泌减少,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病人只需服用一次,若效果不佳则可再半年或一年后再追加一次。治疗后甲状腺的体积会逐渐缩小,甚至有的病人会因甲状腺破坏过多而导致机能低下。本疗法的适应证有: ①中等度的格雷夫斯甲亢,年龄在30岁以上; ②抗甲亢药物长期治疗无效,或停药复发者,或药物过敏者; ③合并心、肝、肾疾患不宜手术者,手术后复发者或不愿手术者; ④某些高功能结节性甲亢。 下列情况不适宜本治疗:①妊娠期、哺乳期;②年龄在20岁以下者;③外周血白血球<3000/立方毫米或中性<1500/立方毫米;④重度心、肝、肾功能衰竭;⑤重度浸润性突眼;⑥甲亢危象。 以上治疗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临床上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三、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低,但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且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应慎重选择。适应证为: 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复发,或不能不愿长期服药者; ②甲状腺巨大或有压迫症状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不适合手术治疗者有:①浸润性突眼者;②严重心、肝、肾、肺合并症,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期(前3个月)和晚期(后3个月);④轻症病人预计药物治疗可缓解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一)外科治疗的地位: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甲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根治甲亢,也不能代替手术。根据统计,单纯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病例,约有50%不能恢复工作,而经手术治疗的病例,只有5%。因此,如果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4~5个月后疗效不能巩固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治疗,除了青少年患者,病情较轻者及伴有其他严重疾患不宜手术者外,均可手术治疗。对于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治疗的效果都不甚显著,同时还有恶变的可能存在,更宜以手术治疗为主。业已并发有左心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律失常者,更应手术,始能治愈。企图完全治愈上述心脏症状,然后再行手术的办法,是本末倒置,反而导致病情恶化。 至于妊娠妇女,鉴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妊娠可造成不良影响,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中毒症等;妊娠又可能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在娠妊早期、中期、即4~6个月,仍应考虑手术治疗;到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间的相互影响已不大,则可待分娩后再行手术治疗。 (二)术前准备及其重要性:甲亢病人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其重要。 1.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精神紧张、不安和失眠者可给与镇静剂和安眠药。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给与毛地黄制剂;伴有心房颤动者,可给与心得安或奎尼丁治疗。 2.术前检查:除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还应包括:①测定基础代谢率,T3T4检查及131碘吸收试验。在有增高的病人须定期复查。②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③心电图检查,并详细检查心脏有无扩大,杂音或心律不齐等。④有胸骨后甲状腺肿时,应做颈部X线摄片,并让患者同时咽下显影剂,以确定气管和食管的受压程度。 3.药物准备: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①如病人基础代谢率高,可用硫氧嘧啶类药物(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 、他巴唑等)。此类药物能阻止碘的有机化过程,使氧化碘不能与酪氨酸结合。另外,其本身亦是甲状腺过氧化酶的酶解物,能有效地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并且对甲状腺淋巴细胞有重要免疫作用,由于硫氧嘧啶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易发生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困难和危险。因此,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②在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即可改用口服碘液溶液(lugol氏液),每日3次口服,从3滴开始,每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止,维持此量3~5日。碘剂对增生状态的甲状腺的作用在于在最初24~48小时内阻滞正常碘的有机化环节,阻滞甲状腺球蛋白水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使滤泡细胞退化,甲状腺血运减少、脆性降低。腺体因此缩小变硬,从而有利于手术切除甲状腺。③对于常规应用碘剂或合并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可使用碘剂与心得安合用术前准备,心得安使用剂量每6小时给药一次,口服、每次40~60毫克。心得安半衰期3~6小时。因此,最末一次口服心得安要在术前1~2小时;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心动过速。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阻滞靶组织的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作用,抑制肾上腺素能活力增进,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效应,使甲亢症状得到改善。心得安不能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近年来,有人主张完全单用心得安作甲亢的术前准备。优点是:一方面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另方面并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术后立即能了解甲状腺残留部分的功能状态。但多数学者认为:应用心得安的适应症仍应限于上述病例,也就是对碘剂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且仍应与碘剂联合应用,完全单用心得安仅适用于高功能腺瘤病人的术前准备。 (三)手术时机的选择:经上述药物准备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每分钟90次以下,早、中、晚脉率波动不超过10次/分,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或T3T4值在正常范围。腺体缩小变硬,血管杂音减少,便可进行手术。 需要说明,“适当的手术时机”诚然一般以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与否来决定,但亦不完全以此为标准,应同时参考全身情况,尤其是循环系统的改善情况。脉率的降低,脉压的恢复正常等,常是适当手术时机的重要标志。 (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要点: 1.麻醉:局部麻醉在绝大多数病例效果良好,且可随时了解声带功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如果气管严重受压或较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为了保证手术中呼吸道通畅,减轻心脏负担,则应考虑气管内麻醉。 2.手术操作应轻柔、细致,认真对待每一步骤。①离胸骨上缘两横指处做切口,横断或分开舌骨下诸肌,进入甲状腺外层被膜和固有膜间隙,即可分离出甲状腺体。②充分显露甲状腺腺体。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应紧贴甲状腺上极,以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如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尽量离开腺体背面,靠近颈总动脉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这样,不但可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且使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仍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相互保持吻合,不致影响切除后甲状腺残留部分和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③切除腺体的多少,应根据甲状腺大小和甲亢程度而定,通常需切除腺体的80~90%,每侧残留腺体以如成人拇指末节大小为恰当。腺体切除过少容易引起复发,过多又易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另外,必须保留腺体的背面部分,这样既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又能避免甲状旁腺的损伤。甲状腺峡部亦需予以切除。④术中要严密止血,对较大血管(如甲状腺上动、静脉,甲状腺中、下静脉)应分别采取双重结扎,以防滑脱出血。切口应置通畅引流24~48小时,以便及时引流出渗血,颈部的空间小,少量的积血,亦可压迫气管。 3.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密切注意病人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从16滴开始,逐日逐次减少1滴。如术前合用心得安作术前准备,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切口引流。帮助病人排痰,床旁放置气管切开包及手套,以备万一病人窒息时及时做气管切开。 (五)术后主要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主要是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②喉头水肿。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创伤或气管插管损伤所引起。③术后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压,发生软化,术后失去周围组织支撑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燥、发绀以至窒息。如因出血所引起者,尚有颈部肿胀,引流口渗出鲜血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在床旁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肿;如情况仍无改善,应立即做气管切开,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2.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一般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并无明显声嘶。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多由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开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分离向上延伸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粘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而呛咳。一般经针刺、理疗等可自行恢复。 4.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症状多在手术后1~2日出现。轻者仅有面部或手足的强直感或麻木感,常伴心前区的重压感;重者发生面肌和手足的搐搦(一种带疼痛性的痉挛)。每日可发作数次,每次10~20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病例还伴有喉和膈肌痉挛,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晚期常继发双眼白内障。 在不出现搐搦的间歇期间,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明显增高,如果在耳前叩击面神经、颜面肌肉即发生短促的痉挛(chrostek征)、如果用力压迫患者的上臂神经,即引起手的搐搦(Trousseau征)。 血钙多降低血磷则上升,同时尿中的钙、磷排出减少。 治疗:发作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毫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克,每日3~4次。同时加用维生素D2,每日5万~10万单位,以促使其在肠道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二氢速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钙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近年,同种导体甲状旁腺移植,亦有疗效,但不持久。 5.甲状腺危象:发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过去认为:甲状腺危象是手术时过度挤压了甲状腺组织,促使大量甲状腺激素突然进入血液中的结果。但是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不一定高。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甲状腺危象是单纯地由于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过多地结果。近年来则认为:甲状腺危象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分泌和分解代谢加速。久之,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而手术创伤应激诱发危象。同时也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至。 临床表现多于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高热,脉快而弱(每分钟120次以上),病人烦燥、谵妄,甚至昏迷,并常有呕吐和水泻。如不积极治疗,患者往往迅速死亡。故危象一旦发生,应及时予以抢救治疗。 治疗措施包括①复方碘溶液3~5毫升,口服,紧急时可用10%碘化钠5~10毫升加入500毫升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以减少甲状腺素的释放。②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交感神经药,常用的有心得安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或口服40~80毫克,每6小时一次。利血平2毫克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③氢化考地松,每日200~400毫克,分次静脉滴注。④镇静剂:常用鲁米那钠100毫克或冬眠合剂Ⅱ号半量,肌肉注射,6~8小时一次。⑤降温:一般配合冬眠药物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尽量保持在37℃左右。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并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⑦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⑧如有心衰者可给与毛地黄制剂,如有肺水肿可给与速尿。 6.术后复发:造成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是:未切除甲状腺峡部或锥体叶;或切除的腺体不够,至残留的腺体过多,或甲状腺下动脉未予结扎等。复发甲状腺的再次手术常常带来难以估计的困难,而且容易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因此,对复发的甲亢,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7.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腺体切除过多所引起。表现轻重不等的粘液性水肿: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面部尤甚,按之不留凹痕,皮肤干燥,毛发疏落,患者常感疲乏,性情淡漠,智力较迟钝,动作缓慢,性欲减退。此外,脉率慢、体温低、基础代谢率降低。 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干制剂或甲状腺素,一般有较好疗效。 本病尚无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疗程长,长期缓解率低,仅为30%~50%;同位素治疗术后可能出现永久性甲减;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切少了术后甲亢复发,切多了出现甲减。因此严格地讲,三种治疗方法均不令人满意。本病多数病人表现极其良性过程,适当选择的治疗在疾病取得相当缓解上起重要作用,病人同医生应密切配合,因人而异地选择最佳治疗。 以上是甲亢的症状及治疗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回答对您有用,请及时采纳。

8、甲状腺正常大小

疾病名称: 甲状腺炎
疾病介绍: 甲状腺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化脓性和非化脓性型,本文着重叙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头腺炎(CLT),因由日本学者桥本于1912年首先描述本病,故称桥本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本病发病率并不低,且是造成儿童甲状腺功能低下最常见的原因,学龄儿童发病率可达1%以上,男:女=1:8,6岁后发病最多,高峰年龄为10~13岁。
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和免疫调节缺陷有关,属特异性器官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证据是病人血清中可测得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甲状腺球蛋白的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少许病人用荧光免疫可检出另两种胶质抗体及细胞表面抗体,在甲状腺组织上有T细胞及B细胞浸润,本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临床症状: 起病缓慢,无特殊感觉,往往被发现甲状腺肿而就诊,亦可因生长发育缓慢、甲状腺肿大,似甲低,但TGA、MCA阳性,早期甲状腺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质地柔软,随病情缓慢发展,甲状腺可坚硬如橡皮状,并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病程数年,有紧张、多汗、多动、有时因甲状腺滤泡坏死、甲状腺激素可释放入血致T3或T4暂时升高,偶与甲亢并存,可有突眼表现,少数病人因甲状腺明显肿大可有颈部压迫感,病程进展缓慢,最终因甲状腺萎缩、滤泡上皮高度变化和纤维化、数年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个别甚至可成为永久性甲低,本病可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恶性贫血、脱发等疾病并存。
诊 断: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血清检查抗体阳性可诊断,但抗体阳性,仍应追踪随访,复查抗体,以下可协助诊断:
1、典型甲状腺肿大,可柔软、光滑,亦可以坚硬而呈结节状,无压痛,无血管杂音、无甲状腺肿大不能排除本病;
2、TGA、MCA阳性,TGA>30%,MCA>20%,如对每一病人都进行两种抗体检查,其阳性率可达40%以上,但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3、有甲状腺疾病的家族史更应慎重,不要轻易否定本病。
4、参考辅助检查中的1、2二项以利协助诊断。
辅助检验: 血沉、γ球蛋白及TSH都增高,血PBI较TSH增高>2μg/L。
甲状腺扫描显示放射性同位素不规则浓聚与稀疏。
过氧酸钾排泄试验阳性,正常人吸碘131率较试验前低10%,本病常低10~50%,平均为30%,但临床少用。
甲状腺活检虽能准确诊断,但临床很少采用。
治 疗: 甲状腺轻度肿大,无甲亢或甲低表现且无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正常,可不用药,注意随访,观察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功能变化。
一、替代疗法:
1、本病多数转变成甲低,若出现甲低症状则用甲状腺制剂进行替代治疗,如L-甲状腺素钠4~5μg/kg·d以免影响生长发育,本病可以自然恢复,但进展十分缓慢。
2、对有明显甲状腺肿大、质地特别硬,呈结节状,即使甲状腺功能正常,也应该应用甲状腺制剂治疗,待甲状腺缩小后,给与两年左右的维持治疗。
二、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虽有降低自身抗体的作用,但临床效果不显著,因而不主张用,有人认为大剂量甲状腺素(100~200mg/d)可使甲状腺抗体滴度下降。
三、手术: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1、合并甲状腺癌;
2、巨大甲状腺以甲状腺素治疗效果不佳;
3、似新生物迅速增大者,疑有恶变,接受过敏放射治疗者;
4、有其他多种内分泌瘤者;
5、甲状腺肿导致气管受压者;
6、活检不能确诊者。
7、如果淋巴结肿大,必须吃抗菌素以治疗淋巴结炎。

参考资料:http://www.maydeal.com/medical/medinfo.asp?id=953

9、吸碘病人对周围人群有没有影响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按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6。
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甲亢(突眼性甲状腺肿),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原发性甲亢最为常见,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继发性甲亢较少见,由结节性甲状腺肿转变而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疑难杂症,虽不是顽症,但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高代谢疾病。
目前我国女性人群患病率达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人们对预防的认识不足,往往忽视可医治。使原由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达到危机生命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极度心动过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临床还有一种甲亢很容易被误诊误治就是桥本甲亢,桥本病发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症状的治疗甲亢的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 [编辑本段]一、内科药物治疗:(一)治疗方法与适应症
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和加强营养的生活治疗等。抗甲状腺药物以硫脲类化合物为主,此方法是内科治疗中的主要方法。辅助治疗主要是采用心得安、利血平等对症治疗。生活治疗是适当休息,饮食给予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包括糖、蛋白质、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并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
药物治疗利用硫脲药物抑制甲状腺内的碘有机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该类药不抑制甲状腺摄碘和已合成激素的释放,则治疗初期应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但是必须长期服用,一般约在一年半至二年内可逐渐减少药量而到停药不用。然而约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患者会再发,特别是那些脖子较大或饮食摄取碘较多之患者(如常吃海带、海苔、含碘盐)。另外,少部分患者在服药前二、三个月内,会发生皮肤痒、发疹或白血球减少(易出现发烧、喉咙痛)、肝功能异常等药物过敏现象。若出现这些现象,宜及时就医作进一步的诊断治疗。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①病情轻、甲状腺较小的格雷夫斯甲亢;
②年龄小(20岁下),孕妇、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肝、肾或心脏病而不宜手术者;
③手术前准备;
④手术治疗后复发又不宜用同位素治疗者;
⑤作为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辅助治疗。
(二)治疗甲亢的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
治疗甲亢的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发生在用药后的头几个月,如及时停药,多在1~2周内恢复,故在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象。
治疗甲亢的西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由于粒细胞过少全身抵抗力显著下降,继而导致全身严重的感染,对生命的威胁极大。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有无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如果及时发现,治愈的机会还比较多。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多在用药l一3个月期间,但也可见于用药后的任何时间。因此,在用药l一3月期间应特别警惕。
粒细胞缺乏症发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突然发生,一般不能预防。另一种是逐渐发生,一般先有白细胞减少,如果继续用药,可以转变成粒细胞缺乏症。对后一种发病方式,可以通过在用药期间定期检查白细胞来预防。在用药期间,可以每周查1次白细胞,如果白细胞数少于3×10^9/升时,一般需停药观察,如果白细胞数在3-4×10^9/升,应每1-3天查1次,并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如利血生、鳖肝醇,必要时用激素治疗,最好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经过上述措施处理后,白细胞仍然下降,则需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改用其它方法治疗甲亢。
粒细胞缺乏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并送医院进行抢救。因病人抵抗力太弱,应在无菌隔离的病房抢救,给予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治愈后病人不能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
(4)有关甲亢或甲减病人能否过正常性生活的问题。甲亢或甲减病人能否过正常性生活须依病情况而定。一般而言,轻症病人或中、重型病人经治疗后病变得到控制、症状消失、病人各种生命活动功能趋于正常者,可以有节制地过性生活。
但有以下问题时,应引起人们注意:
①甲亢病人有多种多样的神经症状,如易激动、多疑、过敏、恐惧、焦虑等;植物性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出现心慌、心律失常等。此外,还有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出现四肢颤抖、无力。性兴奋常常可以诱发或加重以上症状。
②部分甲亢与甲减病人因性欲减退、阳痿等严重地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性和谐,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必须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使性功能恢复。
③甲亢病人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则,周期多为延长,但也有缩短者,月经量亦少,甚至闭经。因此,受孕机会很少。如果怀孕,,发生流产的机会较多。男病人因精子生成受抑制表现为无精症或少精症,也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方能达到生育目的。
④甲亢病人的病情稳定时,即以过治疗使临床状基本控制,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四碘状腺原氨酸(t4)均恢复正常,甲状腺吸碘率达正常水平(2小时为4%—30%,24小时为25—65%),停药半年以上,一般可以过正常性生活。由于性生活常易使甲亢复发或加重,有的病人服药1年以上,停药后,仍约有1/2—1/3的人复发,故性生活的恢复一定要在医师监护下进行。
⑤甲亢病人服药时间很长,所服的药物如他巴唑、β—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等,都有致畸作用。故为避免药物引起的胎儿畸形,恢复性生活后是否可以怀孕,要接受医师的指导。表现,在疾病没有完全确诊单纯按甲亢疾病治疗就会使原发疾病被忽略。
补充回答: 二、手术治疗方法(一)治疗方法与适应症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低,但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且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应慎重选择。适应证为:
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复发,或不能不愿长期服药者;
②甲状腺巨大或有压迫症状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不适合手术治疗方法者有:①浸润性突眼者;②严重心、肝、肾、肺合并症,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期(前3个月)和晚期(后3个月);④轻症病人预计药物治疗方法可缓解者。
(二)外科治疗的地位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甲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根治甲亢,也不能代替手术。根据统计,单纯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病例,约有50%不能恢复工作,而经手术治疗的病例,只有5%。因此,如果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4~5个月后疗效不能巩固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治疗,除了青少年患者,病情较轻者及伴有其他严重疾患不宜手术者外,均可手术治疗。对于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治疗的效果都不甚显著,同时还有恶变的可能存在,更宜以手术治疗为主。业已并发有左心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律失常者,更应手术,始能治愈。企图完全治愈上述心脏症状,然后再行手术的办法,是本末倒置,反而导致病情恶化。
至于妊娠妇女,鉴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妊娠可造成不良影响,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中毒症等;妊娠又可能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在娠妊早期、中期、即4~6个月,仍应考虑手术治疗;到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间的相互影响已不大,则可待分娩后再行手术治疗。
(三)术前准备及其重要性:
甲亢病人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其重要。
1.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精神紧张、不安和失眠者可给与镇静剂和安眠药。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给与毛地黄制剂;伴有心房颤动者,可给与心得安或奎尼丁治疗。
2.术前检查:除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还应包括:①测定基础代谢率,t3t4检查及131碘吸收试验。在有增高的病人须定期复查。②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③心电图检查,并详细检查心脏有无扩大,杂音或心律不齐等。④有胸骨后甲状腺肿时,应做颈部x线摄片,并让患者同时咽下显影剂,以确定气管和食管的受压程度。
3.药物准备: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①如病人基础代谢率高,可用硫氧嘧啶类药物(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此类药物能阻止碘的有机化过程,使氧化碘不能与酪氨酸结合。另外,其本身亦是甲状腺过氧化酶的酶解物,能有效地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并且对甲状腺淋巴细胞有重要免疫作用,由于硫氧嘧啶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易发生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困难和危险。因此,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②在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即可改用口服碘液溶液(lugol氏液),每日3次口服,从3滴开始,每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止,维持此量3~5日。碘剂对增生状态的甲状腺的作用在于在最初24~48小时内阻滞正常碘的有机化环节,阻滞甲状腺球蛋白水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使滤泡细胞退化,甲状腺血运减少、脆性降低。腺体因此缩小变硬,从而有利于手术切除甲状腺。③对于常规应用碘剂或合并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可使用碘剂与心得安合用术前准备,心得安使用剂量每6小时给药一次,口服、每次40~60毫克。心得安半衰期3~6小时。因此,最末一次口服心得安要在术前1~2小时;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心动过速。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阻滞靶组织的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作用,抑制肾上腺素能活力增进,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效应,使甲亢症状得到改善。心得安不能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近年来,有人主张完全单用心得安作甲亢的术前准备。优点是:一方面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另方面并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术后立即能了解甲状腺残留部分的功能状态。但多数学者认为:应用心得安的适应症仍应限于上述病例,也就是对碘剂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且仍应与碘剂联合应用,完全单用心得安仅适用于高功能腺瘤病人的术前准备。
(四)手术时机的选择:
经上述药物准备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每分钟90次以下,早、中、晚脉率波动不超过10次/分,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或t3t4值在正常范围。腺体缩小变硬,血管杂音减少,便可进行手术。
需要说明,“适当的手术时机”诚然一般以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与否来决定,但亦不完全以此为标准,应同时参考全身情况,尤其是循环系统的改善情况。脉率的降低,脉压的恢复正常等,常是适当手术时机的重要标志。
补充回答: 五)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要点:

1.麻醉:局部麻醉在绝大多数病例效果良好,且可随时了解声带功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如果气管严重受压或较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为了保证手术中呼吸道通畅,减轻心脏负担,则应考虑气管内麻醉。
2.手术操作应轻柔、细致,认真对待每一步骤。①离胸骨上缘两横指处做切口,横断或分开舌骨下诸肌,进入甲状腺外层被膜和固有膜间隙,即可分离出甲状腺体。②充分显露甲状腺腺体。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应紧贴甲状腺上极,以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如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尽量离开腺体背面,靠近颈总动脉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这样,不但可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且使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仍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相互保持吻合,不致影响切除后甲状腺残留部分和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③切除腺体的多少,应根据甲状腺大小和甲亢程度而定,通常需切除腺体的80~90%,每侧残留腺体以如成人拇指末节大小为恰当。腺体切除过少容易引起复发,过多又易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另外,必须保留腺体的背面部分,这样既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又能避免甲状旁腺的损伤。甲状腺峡部亦需予以切除。④术中要严密止血,对较大血管(如甲状腺上动、静脉,甲状腺中、下静脉)应分别采取双重结扎,以防滑脱出血。切口应置通畅引流24~48小时,以便及时引流出渗血,颈部的空间小,少量的积血,亦可压迫气管。
3.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密切注意病人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从16滴开始,逐日逐次减少1滴。如术前合用心得安作术前准备,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切口引流。帮助病人排痰,床旁放置气管切开包及手套,以备万一病人窒息时及时做气管切开。
(六)术后主要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主要是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②喉头水肿。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创伤或气管插管损伤所引起。③术后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压,发生软化,术后失去周围组织支撑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燥、发绀以至窒息。如因出血所引起者,尚有颈部肿胀,引流口渗出鲜血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在床旁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肿;如情况仍无改善,应立即做气管切开,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2.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一般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并无明显声嘶。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多由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开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分离向上延伸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粘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而呛咳。一般经针刺、理疗等可自行恢复。
4.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症状多在手术后1~2日出现。轻者仅有面部或手足的强直感或麻木感,常伴心前区的重压感;重者发生面肌和手足的搐搦(一种带疼痛性的痉挛)。每日可发作数次,每次10~20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病例还伴有喉和膈肌痉挛,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晚期常继发双眼白内障。
在不出现搐搦的间歇期间,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明显增高,如果在耳前叩击面神经、颜面肌肉即发生短促的痉挛(chrostek征)、如果用力压迫患者的上臂神经,即引起手的搐搦(trousseau征)。
血钙多降低血磷则上升,同时尿中的钙、磷排出减少。
治疗:发作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毫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克,每日3~4次。同时加用维生素d2,每日5万~10万单位,以促使其在肠道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二氢速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钙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近年,同种导体甲状旁腺移植,亦有疗效,但不持久。
5.甲状腺危象:发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过去认为:甲状腺危象是手术时过度挤压了甲状腺组织,促使大量甲状腺激素突然进入血液中的结果。但是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不一定高。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甲状腺危象是单纯地由于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过多地结果。近年来则认为:甲状腺危象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分泌和分解代谢加速。久之,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手术创伤应激诱发危象。同时也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至。
临床表现多于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高热,脉快而弱(每分钟120次以上),病人烦燥、谵妄,甚至昏迷,并常有呕吐和水泻。如不积极治疗,患者往往迅速死亡。故危象一旦发生,应及时予以抢救治疗。
治疗措施包括①复方碘溶液3~5毫升,口服,紧急时可用10%碘化钠5~10毫升加入500毫升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以减少甲状腺素的释放。②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交感神经药,常用的有心得安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或口服40~80毫克,每6小时一次。利血平2毫克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③氢化考地松,每日200~400毫克,分次静脉滴注。④镇静剂:常用鲁米那钠100毫克或冬眠合剂ⅱ号半量,肌肉注射,6~8小时一次。⑤降温:一般配合冬眠药物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尽量保持在37℃左右。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并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⑦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⑧如有心衰者可给与毛地黄制剂,如有肺水肿可给与速尿。
6.术后复发:造成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是:未切除甲状腺峡部或锥体叶;或切除的腺体不够,至残留的腺体过多,或甲状腺下动脉未予结扎等。复发甲状腺的再次手术常常带来难以估计的困难,而且容易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因此,对复发的甲亢,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7.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腺体切除过多所引起。表现轻重不等的粘液性水肿: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面部尤甚,按之不留凹痕,皮肤干燥,毛发疏落,患者常感疲乏,性情淡漠,智力较迟钝,动作缓慢,性欲减退。此外,脉率慢、体温低、基础代谢率降低。
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干制剂或甲状腺素,一般有较好疗效。 [编辑本段]三、同位素治疗:用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有“内科甲状腺手术”之称。利用甲状腺有浓集碘的能力和131碘能放出β射线生物学效应,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破坏、萎缩,分泌减少,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病人只需服用一次,若效果不佳则可再三个月或半年后再追加一次。治疗后甲状腺的体积会逐渐缩小,有的病人会因甲状腺破坏过多而导致机能低下。本疗法的适应证有:
①中度甲亢,年龄在20岁以上,应首选此疗法;
②抗甲亢药物长期治疗无效,或停药复发者,或药物过敏者;
③合并心、肝、肾疾患不宜手术者,手术后复发者或不愿手术者;
④某些高功能结节性甲亢。
下列情况不适宜本治疗:①妊娠期、哺乳期;②年龄在20岁以下者;③外周血白血球<3000/立方毫米或中性<1500/立方毫米;④重度心、肝、肾功能衰竭;⑤重度浸润性突眼;⑥甲亢危象。
以上治疗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临床上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病尚无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疗程长,长期缓解率低,仅为30%~50%;同位素治疗术后可能出现永久性甲减;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切少了术后甲亢复发,切多了出现甲减。因此严格地讲,三种治疗方法均不令人满意。本病多数病人表现极其良性过程,适当选择的治疗在疾病取得相当缓解上起重要作用,病人同医生应密切配合,因人而异地选择最佳治疗。

10、高中生物

都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出了问题,

甲状腺肿是缺碘引起的,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主要见于成人;
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呆小症是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与舌骨外软组织碘代谢增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