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检查病人的关节及肌肉?
①视诊。
首先应该观察病人的整体,包括骨骼发育、肌肉状态、身体姿势、步态等,然后针对患部畸形、肿胀、皮肤情况,如颜色、瘢痕、创面、分泌物等仔细观察。
身体姿势:冠状面观。病人直立时,脊柱呈一条直线,双肩和胸部对称,两髂棘连线与躯干垂直,双下肢靠拢,大腿呈轻度内收,髌骨向前,足跟直立,足平地面,内侧显足纵弓,悬起。姿势异常时有下列表现:脊柱侧弯。根据原发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在颈胸段可见斜颈、双肩高低不对称、颅面变形等。在中胸段和胸腰段,除少数极严重者外,常代偿较好,即胸廓畸形明显,而颈和骨盆仍近乎正常体位。在胸腰段,胸廓和骨盆皆倾斜,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一侧髂前上棘高于另一侧,可因脊柱侧弯、髂内收或外展畸形,或下肢不等长所致;下肢畸形。如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等;
矢状面观。躯干呈4折曲线,即颈前突、胸后突、腰前凸和骶后突。双下肢直立位,由乳突作一垂线,通过肩外侧、胸侧中线、髂嵴中部、股骨大转子前、髂外侧中线,达外踝前方。姿势异常可有下列表现:驼背。胸后突曲线加大。腰前凸代偿性加大;闪腰。为胸陷腹挺姿势;腰前突加大。驼背、闪腰、髋屈曲畸形,皆引起腰前凸代偿性加大;腰前凸消失或后凸。与腰前凸相反的姿势;下肢畸形,如膝关节屈曲或反屈、畸形、足马蹄、高弓、仰趾、跟足畸形等。
步态:双腿走路时,总是一条腿离地,另一条腿负重,相互交替,躯干即向前移动。离地的动作称摆动期,负重的动作称负重期。
摆动期。先靠髋和膝关节屈曲足尖离地,然后膝关节伸直,躯干向前移动,足跟向前着地。髋关节由屈曲位转向近伸直位,同时由于骨盆的扭转,髋关节呈轻度内收或外旋位。
负重期。由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的动作中,足由近中立位转向跖屈,膝关节保持伸直位,髋关节由近伸直位转向过伸,同时由于骨盆的扭转,髋关节呈外展内旋位。
步态异常。即所谓跛行,根据髋、膝、足的畸形和下肢肌肉麻痹的范围和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来。
②触诊。
检查者以手指按压病变部位,寻找压痛点,了解肿块的大小形态、软硬度、与皮肤和骨骼的联系等,对肿胀部位,检查皮肤温度,有无可凹陷性水肿和波动感等,以及对肌张力、肌腱滑动、关节摩擦、骨折端异常活动的检查。
③叩诊。
很少使用这种方法,有时为了判断骨骼有无损伤或疾病,以资区别软组织病变,可用此法。如沿下肢轴线叩击足跟,或轻叩骨突如棘突、掌骨头、大转子等处来寻找压痛点。
④听诊。
当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时,可听到一些声音,如膝关节盘状软骨和肥厚肌腱摩骨突的弹响,肌腱通过肥厚腱鞘和粗糙关节软骨面相互摩擦的捻发音。有时可用听诊器检查肿块有无血管杂音,或干骨端闻听由另一骨端轻叩的骨传导音,骨折时此音明显减弱。
⑤关节活动。
主要指被动活动,了解各关节的活动范围,如屈曲、伸直、外展、内收、旋转等方面的角度。
⑥肌力。
通过各关节的主动抗阻力运动,来检查各组肌群有无麻痹,并分为6级分类判断肌力。
0级:完全麻痹。
1级:肌肉微动。
2级:无地心引力运动。
3级:抗地心引力运动。
4级:次于正常。
5级:正常。
⑦测量。
轴线的测量:上肢屈曲时,手正对肩,而伸肘时,上臂与前臂并非直线,后者桡侧,在肘部形成10度左右的“携物角”。下肢也非直线,膝关节有10度左右的外翻,小腿本身轻度向内侧弯曲。下肢正常轴线的测量是由髂前上棘,通过髌骨中线,达足趾和二趾间隙,连成一条直线。下肢畸形如膝内、外翻时,轴线即变位。
下肢长度的测量:尺量法。病人平卧,双腿并拢,由髂前上棘达足内踝的距离可代表长度;垫高法。对下肢不等长病人,在站立位,用不等厚度类似的鞋底形状的木板,垫高短腿,使两侧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所垫木板厚度即等于腿短的长度。
四肢周径的测量:选择肢体肿胀或萎缩明显的部位,用皮尺测量周径。再于同一水平位测量健侧周径,以资对比。
关节活动范围和畸形角度的测量:用各种类型的角尺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一般以肢体伸直位为起点,皆按0度计算,仅踝关节由90度位按0度位计算,另外前臂以中立位为0度。
根据病情,有些固有的体征,可用特殊体检的方法显示出来。如X线、CT、MR等检查。
⑧神经系统检查。
对骨科病人来说,主要了解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功能障碍,通过感觉、肌力、反射等检查进行判断神经有无损伤等。
⑨颈椎检查。
视诊:有无斜视、有无后突等畸形。急性病人常以手托下颌,颈呈僵硬状态。疑有颈椎结核时,须让病人张口检查咽后壁有无脓肿。
触诊:沿棘突、棘间和椎旁肌群寻找压痛点、肌痉挛和肿胀等。在锁骨上窝作同样检查。有时按压痛点引起肩胛内缘或上肢放射痛。在定位上,颈2颈7和胸1棘突显著,下颌角平颈3,甲状软骨上缘平颈5椎,可作参考。
活动:作前屈、后伸、侧倾或旋转活动,观察有无不对称性受限,即某几方面较好,另几个方面较差,或均匀受限或僵硬。正常屈颈时,下颌角可触胸骨,后伸时可望天花板,侧倾和旋转都有60度在右的活动范围。
⑩腰背部检查。
腰背部包括肋骨、胸椎、腰椎、骶椎和髂骨大部,有胸肋关节、椎间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以及附着其上的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
视诊:一般在站位和坐位检查,观察姿势有无异常,如脊柱侧弯或倾斜、驼背、腰前凸增大或相反减少(平腰)、骨盆倾斜等。注意棘突后凸的局部成角畸形,常属椎骨破坏后遗现象。肩胛骨和肋骨的位置变异或畸形,可继发于脊柱侧弯或胸腔内疾病,也可能是本病疾患如高肩胛症、佝偻病、纤维异样增殖症等。腰前凸的加大除为姿势异常、代偿胸椎或髋关节畸形外,也可能是腰骶椎本身的畸形,如水平骶椎、脊椎滑脱等;注意下肋与髂嵴缩短的现象。
常见的腰部软组织肿胀,一为中线凸出的硬脊膜膨出,一为侧方腰三角区的流注脓肿。有的背腰部不同表状的咖啡斑点反映了神经纤维病变或纤维异样增殖贯综合征的存在。
触诊:在站位或俯卧位检查,沿棘突、棘间、椎旁寻找压痛点。肩胛骨相当于第2胸椎水平,肩胛骨下角相当于第7胸椎平面,第12肋与胸椎交角相当于第12胸椎,髂嵴连线相当于第3、4腰椎间隙平面,髂后上嵴连线相当于腰椎关节,而骶髂关节在髂后上嵴下方,相当于第2腰椎水平。下腰痛时,压痛点多在位于腰骶髂三角区,有时臀部有反射点,该处可有压痛。
检查椎旁肌肉有无痉挛时,痉挛的骶棘肌较健侧肥厚,且常有压痛。有时发现索条和结节,为肥厚筋膜或痉挛的肌纤维。相当腰椎横突处,可有压痛和肥厚感,额似肿块,但界限不清,乃因腰椎轻度侧弯,凸侧横突向后外侧突起所致。
叩诊:有时为了寻找深在压痛点,按压尚不能引起,可用拳轻叩棘突。
活动:病人站立位,作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活动前屈时棘突间距离应加大,腰椎应呈弧度弯曲。若前屈时,棘突间距离不变,腰椎直立位曲线不变,病人由髋关节屈曲,说明腰部僵硬。用角度尺测量各方向活动角度,也可作粗略估计,注意腰部僵硬和腰活动均匀受限、不对称受限的区别。
有些畸形如脊柱侧弯,在脊柱前屈时,表现胸廓不对称的情况,更为明显。
2、想要检查软组织病变做什么检查
你好,目前比较好的检查软组织病变的检查手段有磁共振检查。
3、x光是如何照射检查出人体的疾病?
这是一种我们人眼看不见,但他实际上能穿透物体的射线,因为它当时无法解释它的原理和性质。所以它借用了数学中代表未知的X作为代号,并将其称为X射线,现在我们已经知道,X射线实际上是波长非常短且能量很高的电磁波,应用于医学的x射线波长约为0.001-0.1nm,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光子的能量有关,X射线的波长越短的话,那么他的光子的能量越大,他的穿透力自然就越强了。
X似乎穿透力也与物质的密度有关,高密度的物质吸收更多的X射线,透会更少,低密度的物质吸收更多,透会更多,其实利用这种差异吸收的特性,可以将不同密度的骨骼与肌肉和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这就是X射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能够使人体组织在屏幕或胶片上形成图像的原因是,首先是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
其次,基于人体组织之间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因为当X射线穿过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时,他的吸收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到达屏幕或胶片的X射线量也不同,这样的话,在屏幕或X射线胶片上形成具有不同明暗对比度或黑白对比度的图像,X射线图像的形成,基于以下基本的条件。
X射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够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穿透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穿透过程中吸收的X射线量不同,所以剩余的X射线量是不同的,剩余的有差异的x射线是不可见的,通过成像过程,例如真实的X射线胶片,可以获得具有黑白对比度和层次差异的X射线图像。
关于x光是如何照射检查出人体的疾病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4、软组织疾患是什么病?
软组织主要包括韧带、软骨、肌腱、滑膜等等,软组织损伤多为积累行损伤,呈慢性病程,较难治疗,建议做些物理治疗,例如局部加以按摩推拿,中药外敷,熏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粘连,软化瘢痕改善症状,必要时可正确适当应用些激素抑制炎症减少粘连,建议多做些理疗按摩推拿有助于恢复
5、怎么样根据症状判断属于哪种软组织损伤?
一、软组织损伤的症状:急性软组织损伤根据受伤史及上述临床表现可作出明确诊断。1. 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有牵扯或撕裂样疼痛。2、局部肿胀。3、活动明显受限。4、出现疼痛和肌紧张、压痛点明确。5、X线检查无骨折及小关节脱位。二、软组织损伤的症状:慢性软组织损伤劳损多为慢性发病,并无明确的急性外伤史;有的患者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外伤史;有的患者姿势不良或曾长期弯腰工作。症状时轻时重,一般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须经常变换体位。有些患者在患处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有的患者压痛范围广泛或无固定压痛点。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详情可登录软组织损伤疾病专题
6、对四肢软组织病变的检查应首选的影像学方法是超生么
你好,主要是看软组织什么东西,超声一般是看不清楚的
7、软组织受伤该怎么办
什么是软组织损伤?
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损伤,如扭伤、运动损伤多数属于软组织损伤,当我们因患伤痛而到医院就诊时,常常会听到医生讲这是软组织损伤。
什么是软组织损伤呢?它是骨科最多见的疾病。软组织的范围,包括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键、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和神经、血管等。上述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强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者因为体质薄弱,劳累过度等各种原因导致损伤,都称为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的常见表现】
在软组织损伤发生后,主要的表现是: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多数早期症状为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在2-3天内瘀聚凝结,功能障碍。中期受伤3-4天后,瘀血渐化,肿胀开始消退,瘀斑转为青紫,皮肤温热,疼痛渐减。 后期重症伤筋2周后,瘀肿大部分消退瘀斑转为黄褐色,疼痛不明显,功能轻度障碍,此种残余症状,经3-5周消失,功能可恢复。
所以软组织损伤不可在疼痛缓解后过早运动和负重,因其自然病程尚未结束。
【软组织损伤处理的4个“3”步骤】
第一步:紧急处理,适用于发生损伤后的3分钟
发生损伤后的3分钟是极其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需要对损伤进行评估,选择正确的处理手段,减小损失程度,防止损伤进一步的恶化。
处理方法—“stop”处理,首先让伤者停止活动,保持静止状态(stop);然后询问伤者一些问题,关于现在的疼痛感觉、身体状况、受伤部位是否是重复受伤等(talk);继而观察伤者的受伤部位是否肿胀、流血、有无骨折发生等(observe);最后让伤员保持当时的姿势,不要乱动,等待救治(prevent)。
第二步:紧急治疗,适用于发生损伤后的3天内
第一步过后,就需要对伤者进行紧急的治疗,一般采用“rice”的治疗方法。
首先,让伤者原地休息,并让其放松肌肉放松心态,缓解伤者的紧张情绪(rest);然后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通常用袋装碎冰效果最好,大冰块、冷冻的食物也可以,直接用冷水淋浴也比不做任何处理更好,但是要用湿毛巾裹住冰块,以免直接接触皮肤发生冻伤,冷敷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采用1个小时冰敷2次,每次3-5分钟,在24-48小时内,每2个小时冰敷10分钟(ice);继而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紧急情况也可以使用衣服绳子,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止血和消肿,第二是对受伤部位起到了支撑作用(compression);最后尽可能抬高受伤部位,使之超过心脏的高度(elevation)。
第三步:损伤康复,适用于损伤后的3周
去除瘢痕组织,肌肉和韧带等其他软组织的损伤都是瘢痕组织进行修复的,但是未愈合的瘢痕组织是软组织反复受伤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去除瘢痕组织,一般采用两个治疗手段,第一个是增加损伤部位的血液供给量,采用超生疗法和热疗法;第二个是对深层次组织进行按摩,顺着肌纤维走向,集中力量直接按摩痛点,手指尽量往深处按摩。
主动恢复,对运动员进行适量的运动去加速恢复过程,目的是恢复损伤后失去的运动素质,要注重对关节活动幅度、受伤部位的力量、平衡和本体感觉的训练,但是注意以上练习均发生在受伤部位无痛的状态下,练习强度循序渐进。
第四步:损伤强化,适用于损伤后的3个月
如果能坚持不懈的完成以上康复任务,那么大部分损伤的软组织已经完全愈合了,所以进一步的强化是非常重要的。此后的任务是找出导致损伤发生的潜在原因并进行强化训练,远离致病因子,养成正确的动作模式,加强动力链的巩固。
8、查骨头病怎么查啊
骨科门诊中,有的患者因行动不便或是图省事,常要求用CT的片子代替X线片,或是认为磁共振(MRI)比CT、X线成像更清楚,要用磁共振的结果代替X线和CT,只要求做1次检查。其实,这三个检查手段不能互换替代。
X
线
疾病初筛
首选检查
查:骨折移位、脊柱骨折等
X线检查费用低廉,适合多数患者常规检查,尤其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
在骨科疾病中X线主要用于骨折移位、有骨质改变的骨病、关节部位骨性病变以及脊柱畸形、脊柱失稳等疾病。
X线片还能发现患者在改变体位时才能感觉到的不适疾病,尤其是动力位片检查,目前在国内极少能用磁共振替代X线。
C
T
可显示出
血管病变
查:椎管病变、关节病变等
CT对密度高组织显像清晰,对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精确度较高,在脊柱骨析、椎管病变诊断中,CT检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CT能清晰显示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对肿瘤灵敏度高于X线。多排螺旋CT还能进行三维成像,有助于立体显示组织和器官病变,只是CT对软组织的显像清晰度不高。
M
R
I
查软组织
效果更好
查:椎间盘病变、脊髓病变等
磁共振(MRI)与X线、CT最大的不同是没有X线辐射,主要用于发现软组织疾病,在骨科常用于椎间盘病变、脊髓病变、炎性病变等诊治。
通过不同的处理技术还能早期发现椎体骨折、骨盆骨折以及骨头无菌性坏死等。但MRI也有缺点,一是检查费用比较高,二是每个部位检查时间较长,三是对部分骨组织的显像精确度不如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