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立体前屈是发展什么部位的柔韧性
主要用于测定髋关节及膝关节后侧韧带、立位体前屈肌腱、肌肉的伸展性。
测试时,受试者立于测量台面上,两腿并立,足版尖约分5cm(公分),足尖与固定直尺的测量台台缘齐平,然后上体慢慢前屈,同时双手臂充分伸直并拢沿直尺尽力下伸,当双中指平行且停止不权动时即可读出成绩来。
2、胸椎黄韧带增厚,如何治疗?
胸10-11、胸11-12水平黄韧带增厚
MRI诊断:1、胸10-11、胸11-12水平黄韧带增厚。2、腰椎骨质增生。
CT平扫+三维重建诊断:T7-12椎体退行性改变;T10椎体右侧黄韧带增厚、钙化。
能否保守治疗?您能否给一些治疗建议?想知道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若需要那么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复发情况及费用情况。
,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给出诊疗建议。
3、在“颈椎螺旋CT扫描 三维重建”的结果显示“第6颈椎后纵韧带钙化”是什么意思?怎样治疗
后纵韧带是一细长的结缔组织,在椎管内紧贴椎体的后面,自颈2椎体向下延伸至骶骨,韧带呈上部宽、下部窄,在椎体上下缘之间的椎间盘后部接触紧密,而在椎体后部中央由静脉丛分隔。后纵韧带较前纵韧带更坚韧致密,该韧带可分为深浅两层,浅层连续分布在3~4椎节,深层位于两相邻椎体之间,正常情况下该韧带为一弹性与韧性较坚强的纤维组织,由于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退行性变,导致后纵韧带钙化、增生、化生而形成骨化。1964年Terayma等将这种特殊病变正式定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强调与其他脊柱病不同,例如后纵韧带与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质增生和脊柱关节炎等,无论病因、病理或临床征象都有差别。目前OPLL已作为一种独立的颈椎疾病。OPLL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临床上好发年龄为50~60岁,其发病率占全部颈椎疾患的O.2%~4%,在60岁以上年龄组高达10%~15%。颈椎各段均可发生后纵韧带骨化,最多见的部位在颈2~6椎,对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累及第七颈椎者,要注意上段胸椎常同时存在后纵韧带骨化。OPLL首先在日本发现,多见,又称“日本人病”,此后在澳大利亚、朝鲜和中国等地陆续有过报道。本病为什么多发生于黄种人,其原因目前尚无确切解释,但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种族性,又有地区倾向性。
【病因】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此病可能与葡萄糖代谢有某种关系。本病约有l/10的病例患有隐性糖尿病,种族性和地区性又可提示与气候和饮食习惯有关。其二是部分病例全身多发性的脊椎韧带骨化或增生常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存。通常认为本病是全身性骨质增生和骨化在颈椎局部的一种特殊表现。其三是创伤学说,这是目前多数学者所承认的发病机制.认为颈椎活动量较大,反复前屈动作使后纵韧带受到牵拉伤是引起后纵韧带骨化的因素.根据后纵韧带和伴有易发生骨化椎体,后缘静脉丛之间解剖关系推测,由于椎间盘在后侧部膨出,覆盖其表面静脉遭受较轻微创伤而有少量出血,并进入后纵韧带内引起钙化.创伤部位在颈椎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但多见于颈2,3和颈4,6节段水平。其四是椎间盘变性学说:椎间盘变性后发生突出,后纵韧带所受应力增大,引起局部增生、化生而导致骨化。
【病理】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
(1)后纵韧带内有异常的骨化组织,骨化呈连续性,但在椎间盘水平骨化组织常有中断现象,由纤维软骨组织连接。
(2)骨化的后纵韧带增宽增厚,使椎管变窄,对脊髓或神经根产生不同程度的压迫损害,骨化的后纵韧带也可能首先压迫脊椎前动脉,造成中沟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脊髓的中央性损害,患者出现上肢麻痹,病变波及椎体束外侧部分时出现下肢麻痹。
(3)骨化的后纵韧带与硬脊膜常发生粘连,有时粘连很紧,甚至硬脊膜也可发生骨化。因此,手术切除后纵韧带骨化块很困难,甚至会加重脊髓损害。
(4)后纵韧带骨化区内的颈椎节段稳定不动,但骨化间断处及非骨化区的颈椎节段活动代偿性增加,产生节段性不稳,退行性改变发生早而且明显。
(5)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使数节颈椎固定,当颈椎受到外力作用时(包括颈部外伤及重手法按摩),作用力集中于骨化区两端与非骨化区邻接的节段,容易使颈椎和脊髓受损伤。
(6)脊髓发生病理性改变,脊髓受压变扁,呈新月型。神经组织数量减少,前角细胞数量亦减少,白质中可见脱髓鞘现象。脊髓对慢性压迫的耐受性较急性压迫为强。有人曾做过动物试验。用直径的致压物压迫猫的脊髓,每两周压迫一次,每次压迫深度为0.25mm,致压物在椎管内占位平均为10%时才出现脊髓受压症状,因此,巨大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会造成严重的椎管狭窄及脊髓变形,但病人的临床症状却轻重不等,有的病人尚能独立步行。
4、做立体前屈21.6什么意思?
主要用于测定髋关节及膝关节后侧韧带、
立位体前屈
肌腱、肌肉的伸展性。测试时,受试者立于测量台面上,两腿专并立,足尖约分5cm(公分),足尖与固定直尺的测量台台缘齐平,然后上体慢慢前屈,同时双手臂充分伸直并拢沿直尺尽力下伸,当双中指平行且停止属不动时即可读出成绩来。就是读出来的成绩是21.6cm。
5、膝关节半月板和韧带撕裂,去医院复查一定要做核磁共振,还是做三维cT就可以了吗?
你好,韧带损伤还是做核磁共振比较适合
6、脊柱侧弯适合什么按摩垫?
只要没有达到内固定手术标准的弯度,西医就说没事,而从来不管病人的痛苦。脊柱侧弯是脊柱周围软组织出的问题,根本原因不在骨头上,而无论是正骨还是内固定手术,其目标都是去搞骨头,硬生生把骨头矫形过来,而不管不顾病人自身的痛苦,很多做了内固定手术的病人术后更加痛不欲生。针刀医学从软组织角度出发,搞得是软组织,将软组织的应力全部松解给人体一个恢复平衡状态的机会,骨头自然就归位。所以,如果脊柱侧弯引起疼痛等症状的话,可以适当的做放松性的按摩,而不要去搞所谓的“正骨”、“抓骨”。在此也提醒一下朋友们,如果你不是本专业的,可以回答个人体会,但是不要误导其他人。请去医院就诊。
作者:半仙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6366554/answer/695725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三维CT能否检查出膝关节软骨碎屑??
比较难,软骨在X线上信号较弱
但是由于1.三维CT的空间视角.2.软骨碎屑可能因重叠而使局部正常组织信号加强
因此,还是有机会查出.
8、关于三维定位提升术大家了解多少
时间一直是在顺时针的行走,一刻也不会停留,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很是我们追求年青态的心是不变的,但岁月在人们脸上布满皱纹,脸部开始下垂时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吗?三维定位提升术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希望,那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维定位提升术的相关知识。 推举朗读 面部整形 什么是三维定位提升术 三维定位提升是一种全新理念的面部年青化手术新技术。“面部年青化、抗衰竭专家”赵禹翔,在多年美容临床实践的积存中,把引进韩国kptos整形新技术与国内先进的微创除皱术融合,同时结合自己发明的专利提升除皱手术器械,形成了独特的无痕面部三维定位提升除皱系统。由于所用的材料及方式都是国际国内先进材料和微创技术,同时采纳自己发明的专利提升除皱手术器械,所以可以做到安全,痛苦小,无疤痕,被誉为“无痕面部三维定位提升除皱系统”。 三维定位提升术的优势有哪些 1、创口微小,而且几乎全部隐藏在发髻线以内,术后几乎没有什么疤痕,不会引起切口处脱发现象。更不用担心刀口疤痕增生。推荐导读 >> 小切口除皱术 2、用专利器械直截剥离颧弓韧带和部分下颌韧带,并把已经松弛的韧带折叠缝合,使移位的美容点重新回到原位。 3、由于韧带的提紧,使得面部整个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面部表情肌,韧带等,都上移复位,幸免了表皮过紧而皮下其他组织仍然松弛而引起的怪异的面部特征。 4、切口微小,不做大面积剥离,使得术后包扎时间和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为广大求美患者节了可贵的手术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求美患者的手术痛苦。一般情况下,只需3天时间患者就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5、一次手术可以同时达到提升眼角,提紧面颊赘肉,明显改善鼻唇沟皱纹,收紧下颌皮肤,部分提拉颈部松弛皮肤,改善颈部皱纹等效果,同时,由于面部复合组织整体上移,有强大的瘦脸效果。 经过以上我们关于三维定位提升术以及三维定位提升术的优势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关于三维定位提升术以及三维定位提升术的优势都有了清楚的熟习和更进一步的了解,专业整形美容专家介绍说,随着目前整形美容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乏一些资质不全的整形美容机构以此牟利,建议大家选择到专业整形美容医院进行。推荐导读 >> 面部拉皮除皱术前后应该注意什么
9、颈椎病的检查方法都有什么?
第一,X线检查,在颈椎病的检查中X线检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检查主要是通过图像对患者的颈部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能够得出其颈部所出现的一些状况,因此对疾病的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CT检查,在颈椎病的常规检查中CT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检查手段,通常它是通过高清晰的图像,来观察患者颈椎的增生钙化情况,从而能够非常明确地判断出患者颈椎所出现的问题,对下一步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颈椎MRI,此项检查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高科技的检查手段,因为它可以非常清晰的检测到患者椎间盘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颈椎病患者来说这种检查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也是患者需要去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