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部的韧带都有哪些?
所谓韧带,即富有坚韧性的纤维带,有加强骨与关节之间的稳固性作用,在颈部起主要作用的有以下几种韧带: (1)前纵韧带起于枕骨,向下经环椎及推体的前面,止于骶骨前面,由许多组纤维构成,是人体最长最宽厚的韧带,和推体及椎间盘边线紧密相连。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脊柱的过度后伸活动,位于颈椎的部分能对抗头颅的重量,增强颈椎的稳定性。 (2)后纵韧带位于椎管的前壁,起自第2颈椎,沿椎体的后壁,连结椎间盘,止于骰骨。它和椎体线及椎间盘紧密相连。其主要作用为椎体间的连接并防止脊柱过度前屈。颈部反复多次的劳损,可引起后纵韧带出血、钙化,压迫脊髓,引发脊髓型颈椎病,并对椎间盘的约束作用下降,加速颈椎病的发生。 (3)黄韧带位于椎管后的两个椎板间,起于上一椎板的前下方,止于下个推板的后上方,呈叠瓦状,扁平、坚韧。因其呈浅黄色,故有此称。黄韧带弹性较大,有较强的伸缩性,可协助颈部肌肉维持头颈直立。黄韧带退化肥厚或钙化,可使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而引发脊髓型颈椎病。 (4)林间韧带介于相邻棘灾之间,前缘接黄韧带,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在腰部较强而预部弱。可限制颈椎的过度前屈。 (5)项韧带棘突之上的连接为棘上韧带,但在颈椎部自第七颈椎棘突向上移行称为项韧带。位于颈后部,呈三角形,底面向上附于枕骨,尖端向下连干棘突及下部的棘上韧带。其子面是矢状,后线游离,前接棘突。可限制颈椎过度前屈。长期伏案工作者,由于项韧带反复多次持续性劳损,可出现出血,钙化或骨化。项韧带钙化在颈椎病病人中相当多见。在生理状态下,各韧带间相互协调,以维持颈椎各项活动的动态平衡。
2、颈棘间韧带水肿头会晕吗?
会的:头晕、颈椎病秘方:生龙牡30 珍珠母30 郁金3 赤芍30 白芍药15 生甘草10 葛根30 旋复花3克。
水煎早晚服,日1剂。2剂见效,5剂可愈。
3、如何确诊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位于相邻的两个棘突之间的e799bee5baa631333231616663较深处,其薄而无力,不如棘上韧带坚韧。腰1~腰3的棘间韧带分为前部、前中部、中部和后中部四部分,腰4~腰5和腰5~骶1的棘间韧带只有前、中、后三部分,各部分相互交叉排列。棘间韧带有腰神经后支分布,和棘上韧带起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背部的屈、伸动作常使棘突分开和挤压,造成棘间韧带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磨擦、牵拉和挤压,日久可引起其变性。在此基础上,一旦加上外伤的因素,该韧带有可能发生松弛、破裂、穿孔,造成棘间韧带损伤。且棘上韧带在腰骶部多缺如,因此,在极度弯腰时,该处棘间韧带所受拉力更大;当在膝关节伸直位弯腰时,骨盆被固定在旋后位,棘间韧带受到高度牵拉,都是棘间韧带损伤好发在腰骶部的原因。在腰4以上的棘间韧带损伤,特别是断裂,多合并棘上韧带同时断裂。
棘间韧带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外伤史,外伤后即感腰痛,疼痛及压痛位置在两棘突之间的正中处,重压则疼痛加剧。劳累后及弯腰时,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可暂时缓解,奴夫卡因局部痛点封闭后疼痛暂时缓解,待药性消失后压痛如前。腰部前屈功能受限。痛点封闭后拍腰椎前屈状态下侧位片可显示棘突间隙增宽,腰棘间韧带造影可发现部分断裂、完全断裂、松弛或发生穿孔。腰棘间韧带造影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有病变而造影正常的可高达70%。
治疗方法
1 针刀治疗
患者俯卧,确定棘突间病变处,用龙胆紫标记。皮肤常规消毒,用4号针刀,按四步进针法操作。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刺入,深度3cm~4cm,纵行切开剥离,然后将针体向上、下倾斜在上棘突的下缘和下棘突的上缘沿棘突矢状面纵行切开剥离1刀~2刀。出针刀,加拔火罐,出血2ml~20ml,取罐后敷创可贴。腰椎微小移位者,行腰部斜扳手法复正。5~6天治疗1次,最多治疗2次。
2 针刺治疗
主穴为阿是穴(棘突间压痛点),配腰俞穴。患者俯卧,用2.0寸毫针,先在病变棘突间直刺一针,再在两侧旁开1寸处分别向正中方向斜刺一针,深约1.5寸,腰俞穴向上横刺1寸~1.5寸。提插捻转得气后接G6805治疗仪,高频连续波和疏密波交替作用。从针刀治疗后的第2天开始针刺治疗,1次/d,5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
治疗结果
治愈(疼痛消失,腰部活动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114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劳累受凉后有不适感,或经治愈后1年内复发)22例,有效(症状减轻,劳累后又发作,再经治疗可缓解)6例;无效(经治1个疗程后症状无减轻)。治疗次数最少者1次,最多者2个疗程。
4、“棘突间韧带综合征”是怎么回事?严重吗对生活影响大不大?
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是指在弯腰时突然遭受外力或负重时,腰肌突然失力而引起的急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腰背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理筋整复。
(二)取穴及部位:阿是穴、腰部夹脊穴、八髎、承山、委中及患部棘突和间隙。
(三)主要手法:按揉、推抹、弹拨、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医者先以按揉法在患病部位及周围施术,重点按揉结节状或条索状物,使其消散。如有棘上韧带剥离移位时,可用拇指拨动已剥离的韧带使其复位。
2、在腰部两侧用轻手法按揉治疗3~5遍,然后沿棘上韧带方向作上下推抹,使其平复。
3、直擦打好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局部可配合湿热敷,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注意事项】
(一)本病治疗以理筋整复为主,如无剥离移位,则手法以活血散瘀为主。治疗期间制动1~2周。
(二)本病急性期一般不主张推拿治疗,应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可内服镇痛解痉药,外敷消肿止痛药物。
(三)术后腰部宜用宽皮带护腰,局部保暖,适当休息,以利修复。
5、颈部的韧带都有哪些
所谓韧带,即富有坚韧性的纤维带,有加强骨与关节之间的稳固性作用,在颈部起主要作用的有以下几种韧带:
(1)前纵韧带起于枕骨,向下经环椎及推体的前面,止于骶骨前面,由许多组纤维构成,是人体最长最宽厚的韧带,和推体及椎间盘边线紧密相连。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脊柱的过度后伸活动,位于颈椎的部分能对抗头颅的重量,增强颈椎的稳定性。
(2)后纵韧带位于椎管的前壁,起自第2颈椎,沿椎体的后壁,连结椎间盘,止于骰骨。它和椎体线及椎间盘紧密相连。其主要作用为椎体间的连接并防止脊柱过度前屈。颈部反复多次的劳损,可引起后纵韧带出血、钙化,压迫脊髓,引发脊髓型颈椎病,并对椎间盘的约束作用下降,加速颈椎病的发生。
(3)黄韧带位于椎管后的两个椎板间,起于上一椎板的前下方,止于下个推板的后上方,呈叠瓦状,扁平、坚韧。因其呈浅黄色,故有此称。黄韧带弹性较大,有较强的伸缩性,可协助颈部肌肉维持头颈直立。黄韧带退化肥厚或钙化,可使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而引发脊髓型颈椎病。
(4)林间韧带介于相邻棘灾之间,前缘接黄韧带,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在腰部较强而预部弱。可限制颈椎的过度前屈。
(5)项韧带棘突之上的连接为棘上韧带,但在颈椎部自第七颈椎棘突向上移行称为项韧带。位于颈后部,呈三角形,底面向上附于枕骨,尖端向下连干棘突及下部的棘上韧带。其子面是矢状,后线游离,前接棘突。可限制颈椎过度前屈。长期伏案工作者,由于项韧带反复多次持续性劳损,可出现出血,钙化或骨化。项韧带钙化在颈椎病病人中相当多见。在生理状态下,各韧带间相互协调,以维持颈椎各项活动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