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韧带 > 三角韧带手术切口

三角韧带手术切口

发布时间:2021-04-28 10:59:20

1、踝关节三角韧带断裂手术后能恢复到什么地步?

韧带断裂手术后注意康复和功能锻炼,部分人可以完全恢复,也有部分人会有一定后遗症。注意按医嘱定期复查

2、三角韧带

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吧?6岁了一般都要手术治疗了!该手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跟腱延长:跟腱延长应放在手法矫正足前部内设内翻畸形之后,因为紧张的跟腱可构成矫正足前部畸形的杠杆臂,否则即失去跟骨结节的支撑点,常用的延长方法,有以下两种:1)直视下延长:硬末外或全身麻醉。沿着跟腱外侧旁,取弧形切口,上至肌腱肌腹相接处,下止于跟骨结节,切口长约8—18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腱鞘,然后用尖刀,与跟腱垂直,刺入其中央,由上向下,纵行切块跟腱,跟结节处切断其内侧半,肌腹端切断外侧半,待足畸形矫正后,作2字形延长。2)皮下跟腱延长:全身麻醉,患儿俯卧,在无菌下操作,助手一手扶持膝关节,保持伸直位,另一手握足前部使其足背屈,跟腱挺紧,其方法如下:斜切延长法:由跟骨结处清皮月尖刀将跟腱由下向上作额状面形切断,保留前侧腱旁膜,保持跟腱血供,足背伸牵拉延长。直切延长法:在跟腱的下端与肌腹端,用尖刀垂直刺入跟腱上下两端的中心,肌腹端切断跟腱外侧半,跟结节端切断内侧半,足背伸牵拉,跟腱于鞘膜内延长,延长的跟腱。(3)关节囊切开及韧带切断:矫正跟骨内翻畸形,需将三角韧带及跟距关节囊切断,不缝合,待手法将跟骨内分矫正后,依靠纤维性愈合,为了术后短期内预防胫后、趾长屈,拇长屈等肌腱及血管神经向距、跟骨之间移位,三角韧带与关节囊应在不同平面切开为宜。

3、脚踝的三角韧带断裂可以通过手术修复吗?

你这个不是内侧三角韧带的问题,是跟腱挛缩的问题,需要跟腱延长,脚后跟才能落地,至于三角韧带需不需要重建,需要看你踝关节外翻位的稳定性,估计三角韧带不需要处理,踝关节已经僵了,应该是做跟腱延长+三关节融合。

4、有脚踝三角韧带断裂,已经做了韧带重建手术,多久能完全恢复啊,吃什

脚踝韧带手术算韧带里面比较轻的手术了。 然后……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打石膏,如果有的话,拆石膏之后就可以做恢复锻炼了。 如果没有,那大约是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恢复训练了。 再就是如何做,这个比较难说。。。医院理论上会发个单子的,里面有教你如何拉压韧带的。 基本上就是韧带附中练习、单脚踮脚、向上绷脚这些。 然后每个月去医院做一次康复就比较好了。

5、右脚腕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手术多少钱

这个说说没有多少的费用得要看看你这个韧带断裂的地方到底在哪儿?在中间直接缝合就可以了,要是在两端的话有可能用钉子把它钉在骨头上这个的费用就会多一些,一般是在15000左右

6、三角韧带在什么位置??

内踝部分有一组坚强的韧带,称为“胫侧副韧带”(又叫“三角韧带”),呈扇形自内踝伸展到足骨上,紧紧地拉... 韧带连接,使踝关节相当稳定

希望采纳

7、Miles手术的Miles手术 - 手术方式

(一)体位:本手术须经腹部及会阴部两处进行,所以应取膀胱截石位,同时麻醉后将手术台摇成头低足高位,使手术台与水平面大约成15°角左右,这样有利于腹腔内的小肠移向上腹部,能很好的显露下腹腔及盆腔,有利于操作。截石位时的躯体与大腿之间、大小腿之间的角度均应摆在舒适的功能位置上,以防止损伤髋关节及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及损伤腓总神经。
(二)消毒:消毒应包括腹部及会阴部两部分,腹部上至乳头水平,会阴部直达大腿的上2/3。以碘酊、酒精消毒、或以络和碘、洗必泰均可,阴囊最好用新洁尔灭消毒,女性患者应进行阴道消毒。然后铺足够厚度的无菌单。
(三)切口:以选择腹部正中切口最方便,同时有利于两侧淋巴结的清除。术者应站在患者的左侧,切口自耻骨联合向上,左侧或右侧绕脐直达其上10cm左右。本人的体会是以左侧绕脐较为方便,有利于左侧结肠的游离。因造瘘口的位置低于脐,不会增加污染机会。
(四)切开腹壁:在上述选定的切口处,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腹白线,向下切开锥状肌,直达耻骨联合。然后采用透光照射的方法切开腹膜前脂肪及腹膜,向下推开膀胱,以免损伤。同时腹膜切开尽量在中线,这样有利于关腹。如果想一侧推开膀胱,偏向另一方切开腹膜,则给关腹时缝合腹膜增加一些困难。
(五)腹腔及盆腔检查:开腹后应注意有无腹水,依次检查肝脏有无转移以及转移的程度,仔细检查全部腹膜有无播种结节,检查大网膜上有无转移结节,再依次检查上腹部的胰腺、脾、胃等以及双肾,再沿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走行探查上方及侧方淋巴结有无肿大,以及植物神经有否受浸润,髂血管有无受浸润等,最后探查原发病灶,主要确定病灶的位置是否已侵犯周围的组织以及与其他器官和骶前筋膜的关系,然后再根据术前检查综合判断采用根治性术式的切除范围。
(六)腹腔无瘤技术:探查结束后,开始手术前,首先以大块纱垫将所有小肠推向上腹腔、使之与术区隔离。再以纱布带在肿瘤的上方结扎直肠上部,以防止肠腔内的脱落癌细胞沿肠壁向上移动,这样以纱布带结扎后提起直肠也有利于操作。找到肠系膜下静脉向其中注入5-Fu 250mg,向纱布带以下的直肠腔内注射5-Fu 250mg。
(七)游离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系膜及清除淋巴结:助手将乙状结肠提向右侧,此时常常可见乙状结肠系膜与侧盆壁(腹壁)之间生理性粘连,逐一分离之。然后在乙状结肠系膜左侧的最低部剪开一小孔,以血管钳提起后,如无严重浸润,腹膜即与后面的组织分开,用长剪刀在腹膜下作钝性分离出一隧道后扩大腹膜开口。向下直达腹膜返折处后,再向前转折,剪开直肠膀胱(或直肠子宫)凹表面的腹膜。接着游离松解腹膜后的结缔组织,并找到左侧输尿管,以纱布带提起,同时游离出左精索动静脉,以免损伤。将乙状结肠翻向左侧,在腹主动脉的前面剪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叶,同样以剪刀先作钝性分离后,剪开或是以剪刀切开右侧叶,向上达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向下直达右侧腹膜返折处,并与在左侧腹膜的剪开处会合。在下腔静脉的右侧缘处找出右输尿管,以纱布带提起,以免损伤。当游离开了乙状结肠左、右侧系膜后,在肠系膜下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中,术者以左手的食指及中指从右侧向左侧深入,将肠系膜下动脉牵直,助手将乙状结肠展平。此时术者以左手仔细触摸,判定肠系膜下动脉的走行及其分支的走行,并确定其自腹主动脉发出处,剪开腹主动脉前结缔组织,直达腹主动脉的固有膜,显露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将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全部清除,自根部向下,以左手引导扶持,清除沿该动脉走行的结缔组织并清除显露出乙状结肠诸分支及直肠上动脉,在终末支乙状结肠动脉分出的下方结扎切断直肠上动脉;也可以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2 cm处结扎切断。自肠系膜下动脉根部高度,在其左侧约2cm处可找到肠系膜下静脉清除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在与肠系膜下动脉相同的高度结扎切断之。分离切除左右髂总动脉前的脂肪淋巴组织。
(八)游离直肠: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excision,TME)原则游离直肠.在直肠固有筋膜与盆壁筋膜间隙内进行,勿损伤下腹下神经、盆神经丛及骶前静脉丛。先分离其后部及侧部,下达尾骨尖及两侧提肛肌平面,再分离直肠前方至前列腺尖端平面。
1)前方的游离:淋巴结清除结束后,以血管钳将盆底腹膜最低点剪开处的前叶夹起,助手将前面的膀胱或子宫阴道用深部拉钩向前上,此时可见到稍呈坚韧的膜状组织,即为Denonvillies筋膜,在此筋膜的前方进行游离,即可见到精囊腺与前列腺(精囊距肛缘的高度约为5cm,前列腺上缘距肛缘高度约为4cm),向下沿此间隙进行游离,尽量达低位(因腹部游离越低,会阴部操作越容易),如无明显浸润,可达前列腺的下极,只要层次认准,很少有出血。
2)直肠后方的游离:清除淋巴结之后,在腹主动脉分叉部的下方,仔细解剖出骶前筋膜,在骶前筋膜的壁层与脏层之间进行游离。以电刀或长剪刀自上而下在此间隙中游离,此时可以见到位于骶前筋膜深面的骶中动脉及骶前静脉丛,注意一定不要损伤骶前筋膜的壁层及脏层,否则易造成癌细胞的扩散及难以收拾的大量出血。如癌肿无明显的浸润,则骶前间隙仅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很容易分离,当达到第3骶椎水平时,可见到比较坚韧、致密的Waldeyer筋膜(在直肠后壁固有筋膜的第3骶骨水平,与骶前筋膜之间连接着一膜状的筋膜,称之为Waldeyer筋膜,也称骶骨直肠筋膜)同样以长剪刀靠近骶前筋膜剪断之,否则易损伤直肠壁。继续向下游离直达肛提肌处。后壁的游离一般不至于造成出血。
3)侧壁的游离:沿后壁游离的边缘向左右侧延伸,沿髂内动脉向下游离。当达腹膜返折下约2cm处,髂内动脉与直肠侧壁之间可见到稍坚韧的结缔组织,即直肠侧韧带,锐性剪断之(靠近血管处),然后清除膀胱直肠间隙中的结缔组织。同时于根部结扎切断直肠中动脉。至此,直肠的游离结束。接着分两组同时进行腹壁造设人工肛门及会阴部的操作。
(九)会阴部的操作:会阴部操作之前,一定缝闭肛门。切口:会阴部切口不宜过小,其界限为:前为会阴中点,后为尾骨尖,两侧为坐骨节结。作一椭圆形切口,先以手术刀切开皮肤,环行一周,然后术者与助手分别牵开皮肤的内缘与外缘,用电刀切开皮下脂肪组织,直至显露出臀大肌前缘及肌纤维,两侧达坐骨结节,及会阴浅横肌的后缘为界线,继续向深层以电刀清除坐骨直肠凹中的脂肪组织,直达肛提肌的下方。在坐骨直肠凹脂肪中的最深处有直肠下动脉自髂内动脉延续而来,其走行方向为由外向内,于根部切断结扎之。切断肛提肌:先在直肠与尾骨之间,切断肛管尾骨韧带,然后逐渐向两侧沿骨盆的侧壁,在肛提肌的止点处,依次切断肛提肌中的髂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及耻骨直肠肌。至此,会阴部操作中的后面及两侧的创面均可与腹腔中游离的创面相通。此时可将乙状结肠的断端及要切除的肛管自直肠后壁相通了的孔道翻出至肛门外。以左手用力前拉提出的肛管,并以拇指及食指将前壁剩余的相连部分组织夹住,从前壁切开的创面中仔细解剖出前列腺包膜(女性为阴道后壁)与Denonvilliers筋膜之间的界限,自外向内仔细游离,可用电刀进行。逐步向内进行,直达会阴体部,先于会阴浅横肌后方切断肛门外括约肌浅部的交叉纤维,向深进行达会阴深横肌及耻骨直肠肌,沿会阴深横肌的后缘切断耻骨直肠肌。此时可根据触摸下的导尿管位置的位置,判定尿道的正常位置,进行操作,以免损伤。切断耻骨直肠肌后,可见到直肠尿道肌,其后方连接直肠纵肌,前方连接尿道膜部。判定正确位置后切断。再向上切断会阴三角韧带,可与腹部创面相通,然后将标本移除。直肠前壁的肿瘤,常常使Denonvilliers筋膜与前列腺的包膜或女性的阴道后壁粘连甚至浸润,此时行前壁游离时,常常造成前列腺包膜撕裂出血,或阴道后部外膜的出血,因该部的静脉丛丰富,极易出血,所以,①游离时一定要找好层次,尽量从腹部进行游离,这样层次可能会更清楚,尽量减少会阴的游离;②一旦发生该部出血,应尽量缝合止血,单纯结扎或电灼往往不确切,不易奏效;③如果肿瘤浸润,可行前列腺或阴道后壁的部分切除,然后进行前列腺的缝合或阴道修补。
(十)腹壁造设人工肛门:当在预定线处切断乙状结肠后,会阴部操作开始的同时,腹部手术组即可进行人工肛门的造设。目前国内外均采用经腹膜外一次性开放造瘘法。造口部位的选择:常选择的造口的部位有二种,一种为脐与左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另一种为左腹直肌外缘与髂前上棘与其连线交点的外上角处。首先在腹腔内在预定造瘘口的高度,提起乙状结肠,剪开处的外侧腹膜作潜行游离,上下约10cm左右,直绕过前腹壁,大约达腹直肌中线水平。术者以左手深入潜行隧道中,作引导,然后在预定造瘘口处,消毒,助手以止血钳提起,预定造口部的中点,半径约2cm,作圆形切口,切开皮肤,在以电刀与该处腹壁相垂直切除一直径为4cm的圆柱形脂肪,深达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腱膜,长度与皮肤切除范围相当。在十字型分开腹直肌或切开腹外斜肌,显露出腹直肌后鞘,或腹横筋膜,将其十字切开,切开的长度要充分,但也不宜过大。不充分,会使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过大也易造成切口旁疝。此时应不要损伤已游离的侧腹膜。用4把血管钳子将腹直肌后鞘提起。经已游离的侧腹膜外将拟行造瘘的乙状结肠拉出腹壁之外,拉出时要注意乙状结肠不可扭曲,应使乙状结肠系膜对准耻骨联合。拉出肠管的断端一般以高出皮肤2~3cm为宜。然后将乙状结肠的相应高度先在深层与腹直肌后鞘作一圈缝合固定,注意勿损伤乙状结肠的血管,影响造瘘肠管的血运。再将肠管的断端与皮肤的真皮层作一周环形,外翻缝合,针距不宜过大,宜缝合12~16针为宜。另外,因作外翻时系膜缘外因系膜脂肪较多,不易外翻,因此缝合时,应尽量偏低,而其他部位稍高,这样外翻后,造瘘口一周肠管高度一致。 缝合固定侧腹膜与拉出的乙状结肠,以封闭肠管外侧的孔隙以免造成内疝,先将剪开的乙状结肠外侧的侧腹膜的上部斜行盖于乙状结肠上,作间断缝合固定,再将其下方的切缘与乙状结肠系膜缝合固定。注意盖于乙状结肠上面的腹膜一定要松弛,不可勒住了乙状结肠,至此,人工肛门造设结束。
(十一)关闭腹腔及会阴部创口:上述操作结束后,反复冲洗腹腔,冲洗液自骶前创面中流出。最后再以含有5-Fu的盐水冲洗,冲洗后检查有无出血点,一一结扎止血后,缝合剪开的后腹膜。闭合盆底腹膜时应注意:①针距不可过大,以不大于0.8cm为宜,否则极易造成内疝;②宜提起两侧的腹膜,在其边缘缝合,如缝合过多时,一是易误缝输尿管,二是缩小了腹腔而增大了骶前腔的容积,延迟骶前腔的愈合;③勿将盆底腹膜缝合成很尖的圆锥形,而尽量缝合成一比较圆滑的创面,否则小肠移至盆腔后易粘连成角造成梗阻。后腹膜缝合完后,清查腹腔并将全部小肠按顺序置回原来的位置,再将大网膜覆盖其上,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逐层关闭腹腔。同时会阴组人员于骶前腔里放置胶管引流二枚,在一侧或二侧坐骨节结的内侧另开口引出。最后封闭创口(可一层缝合,如果允许也可二层缝合)。固定引流管,会阴创面如果过大,缝合时有张力,估计一期愈合有困难时,也可以不置引流,不予以缝合,而以大块凡士林纱布敷贴创面后,以大纱布填塞,手术结束。术后2~3天,拔出大纱布,然后以1/5000的PP溶液反复冲洗,坐浴,待其自然愈合。

与三角韧带手术切口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