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髋骨与骶骨之间连有两条韧带,分别是
可能是骶棘肌韧带引起的
2、骨盆由哪些结构组成?
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髋骨是由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联合组成的不规则骨骼。骨盆的关节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及骶尾关节。骨盆的主要韧带有骶骨、尾骨与坐骨结节间的骶结节韧带和骶骨、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
骨盆被斜行的界线(后方起于骶骨岬,经髂骨弓状线,髂耻隆起,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到耻骨联合上缘连线)分为两部:界线以上叫大骨盆,又称假骨盆,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窝部;大骨盆参与腹腔的组成。界线以下叫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其内腔即盆腔,前界为耻骨和耻骨联合,后界为骶、尾骨的前面,两侧为髋骨的内面、闭孔膜及韧带,侧壁上有坐骨大、小孔。盆部系指界线以下的小骨盆部分,它包括盆壁、盆膈和盆腔器官等,盆腔上口由界线围成,下口封以盆膈。盆膈以下的软组织称为会阴。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上口又称为入口,由界线围线;下口又称为出口,高低不平,呈菱形,其周界由后方前为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下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耻骨下支在耻骨联合下缘所形成的夹角叫耻骨角,男性约为70~75°,女性角度较大,约为90~100°。假骨盆与产道、性功能无直接关系。真骨盆容纳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及邻近的输尿管、膀胱、尿道、直肠等器官。
人体直立时,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倾斜,女性的倾斜度比男性稍大。女性骨盆是胎儿娩出的产道,所以男女骨盆有着显著的差异。女性骨盆主要表现为:骨盆全形短而宽阔,上口为圆形,较宽大,下口的各径(矢状径和横径)均较男性者大,加之尾骨的活动性较大,耻骨联合腔也较宽,坐骨结节外翻,从而使骨盆各径在分娩时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女性骨盆
女性骨盆是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之路,其大小、形状直接影响到分娩。因此,对其构造和特点,应有较清楚的了解。
第一节 骨盆的组成
一、骨盆的构成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所组成(如图)。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均有坚强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妊娠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稍许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对分娩有利。
两侧髂耻线及骶岬上缘的连线形成骨盆“骨盆界线”。该界线将骨盆分成上下二部,上为大骨盆或称假骨盆,下为小骨盆或真骨盆(简称骨盆)。大骨盆能支持妊娠时增大的子宫,但与分娩无关。临床上可通过观察大骨盆的形状和测量某些径线等,来间接了解真骨盆的情况。
二、骨盆的关节
(一)耻骨联合 两耻骨间有纤维软骨联接。
(二)骶髂关节 位于骶骨与髂骨间,有宽厚的骶髂骨韧带连接。
(三)骶尾关节 活动性较大,分娩时可后移2cm,使骨盆出口径线增大。
三、骨盆特点
(一)骨盆四壁 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
(二)骨盆入口 近乎圆形或椭圆形。
(三)骨盆出口 宽大、坐骨结节间距宽阔。
骨盆腔
骨盆腔为一前短后长的弯曲圆柱形管道,为便于了解分娩时胎儿在产道中的行经过程,现将骨盆的形状,按以下三个平面分别叙述(如图:骨盆腔三个平面示意图),由上至下为入口平面、中平面、 出口平面。
一、入口平面
为大小骨盆的交界面(即盆腔的入口),呈横椭圆形,径线如下:
(一)前后径 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前缘中点距离,又称骶耻内径,平均长约11cm。
(二)横径 是入口平面最大径线,为两髂耻线间的最宽距离,平均约13cm。
(三)斜径 左右各一条,为一侧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长约12.5cm。从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者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
临床上以前后径为最为重要,扁平骨盆的前后径较小,将影响儿头入盆。
二、骨盆中段
中上段为骨盆腔的最宽大部分,近似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的中点,两侧相当于髋臼中心,后缘位于第二、三骶椎之间。下段为骨盆的最小平面(所谓的中平面)系耻骨联合下缘、坐骨棘至骶骨下端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前后径约11.5cm,横径(坐骨棘间径)长约10cm。
三、出口平面
由两个以坐骨结节间径为其共同底线的三角平面组成。前三角的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边为耻骨降支,后三角的顶为尾骨尖,两侧边为骶骨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即出口横径,平均长9cm。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间距离为其前后径,平均长9.5cm。分娩时尾骨尖可向后移1.5~2cm,使前后径伸长至11~11.5cm。两侧耻骨降支在耻骨联合下方形成一接近直角的耻骨弓。由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前矢状径”,平均长6cm;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后矢状径”,平均长9cm。临床上单纯出口平面狭窄少见,多同时伴有骨盆中平面狭窄。
四、骨盆地
骨盆地是指连接骨盆腔各平面中心上噗的假想轴线。此线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侧向下向前。
骨盆底
骨盆底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封闭骨盆出口,并承载和支持分腔内的器官。
一、外层 为会阴浅筋膜与肌肉组成,包括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和肛门外括约肌。均会合于阴道处口与肛门之间,形成会阴中心腱。
二、中层 为尿生殖膈,覆盖在耻骨弓及两坐骨结节间所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的三角平面上。包括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 称为盆膈,由提肛肌、盆筋膜组成,为尿道、阴道、直肠所贯穿。
骨盆与分娩有什么关系?
骨盆是女性阴道分娩胎儿的必经之途,它由骶、尾、髋骨构成、并由关节、韧带将它们连在一起。骨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宽大,对分娩关系不大(产科称为假骨盆);而其下部与分娩关系十分密切(称为真骨盆),所谓的“骨产道”即指这一部分而言。真骨盆根据它与分娩的关系又分为三个平面,即入口、中腔及出口平面。这三个平面都是比较狭窄的部分,分娩时胎儿可受到阻力,尤其中腔平面是最窄的部分。
骨盆的大小及形状对分娩的难、易影响很大,它与产力及胎儿构成了分娩的三要素。正常的骨盆,如产力及胎儿无异常,胎儿很容易娩出。明显狭窄的骨盆,活的胎儿根本不能娩出。相对狭窄的骨盆,常需要决定于胎儿及产力情况。
女性骨盆在解剖上如若宽而浅,就利于胎儿通过。但并非所有妇女骨盆的形状均如此。有的发育上有变异,类似男人型的骨盆,即骨盆深而窄,骨盆前后径相对长,而横径相对较短,胎儿就不易娩出。有的骨盆呈偏平状,入口前后径很短,胎儿就不能通过骨盆人口。但有的骨盆入口正常,中、下平面越来越窄,称为漏斗骨盆,亦会造成难产。某些情况下,由于骨及关节病变也可造成骨盆形状的异常,如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骨软化症),它可以造成骨盆严重变形,变得十分小,胎儿根本不能从阴道分娩。偶有外伤造成骨盆骨折,日后发生畸形的,这些均可能造成分娩时难产。除非有明显的畸形,一般不能只从外形就准确地判断骨盆的大小。因此妇女怀孕后一定要做产前检查,实际测量骨盆的大小,必要时还需用X线来准确地测量骨盆的情况。
参考图:骨盆的力传导方向||男、女性骨盆||骨盆出入口各径线
参考资料:
女性骨盆:
腹直肌 -大网膜-膀胱隐窝 - 回肠-股动脉和股静脉-髂腰肌 -缝匠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 -臀大肌 -股骨头 -股骨头凹-圆韧带 -坐骨 -子宫 -直肠子宫凹-尾骨 -直肠 -盆膈 -闭孔内肌。
腹直肌-大网膜-膀胱 -股动脉和股静脉-髂腰肌 -缝匠肌 -股直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头 -股大转子-坐骨-子宫 -直肠子宫凹 -尾骨 -坐骨肛门窝-直肠 -盆膈-闭孔内肌,内侧部分-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腹直肌 - 膀胱 -股动脉和股静脉 -闭孔外肌 -髂腰肌 -缝匠肌 -股直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颈-坐骨-子宫颈 -子宫颈 -坐骨肛门窝 -直肠 -肛提肌 (耻尾肌,髂尾肌) -闭孔内肌,内侧部分-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腹直肌 -膀胱-股动脉和股静脉-闭孔外肌-髂腰肌-缝匠肌-股直肌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臀大肌 -股骨颈-坐骨- 子宫颈 -子宫颈 -坐骨肛门窝 -直肠-肛提肌 (耻尾肌,髂尾肌) -闭孔内肌,内侧部分 -闭孔内肌,外侧部分。
坐骨海绵体肌 -球海绵体肌-阴蒂脚-阴道 -尿道 -前庭球(海绵体) -大隐静脉-股动脉和股静脉-缝匠肌-股直肌-股中间肌-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 -股方肌 -臀大肌 -大收肌 -股骨 -坐骨-坐骨肛门窝- 直肠 -肛提肌。
http://www.zjtcm.net/wljx/Basic/jp/tuku/2.htm ((48)骨盆)
3、请问从骨盆延伸到膝盖的几条主要韧带叫什么 最好把小腿到膝盖的也报上
?
4、盆骨处有韧带吗
那是肌键,一端固定在骨盆上,一端连着肌肉,随着肌肉的收缩,就会出现各种运动。
5、骨盆的组成和分部以及界线的围成是什么
骨盆以界线为界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界线:有骶骨的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
6、人一共有几条韧带
凡是有骨头和关节的地方就有韧带附着,人体内的主要韧带有膝关节韧带、腹股沟韧带、喙肩韧带、肘关节的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踝关节韧带、子宫韧带、交叉韧带等。
如,膝关节周围有四组主要的韧带,分别是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也叫前后十字韧带)。
子宫韧带共包括4条韧带,分别是: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6)骨盆的几个韧带扩展资料
韧带是一种被动结构,它自身不产生主动运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位于关节周围的韧带借助于肌力和重力把韧带拉紧,使构成关节的两骨绑在一起,预防关节的脱位,限制关节运动的类型和幅度,使关节在运动时总在一定的方向受到韧带的制约以使关节保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这种作用尤以关节内韧带更为明显与重要。
如膝交叉韧带牢固地连接股骨和胫骨.可以防止胫骨沿股骨向前后移位。前交叉韧带限制胫骨向前移位,后交叉韧带限制胫骨向后移位。
2、韧带不单纯是被动地限制关节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同时,通过其末梢感受器,把张力的反射作用经中枢而形成肌肉的拮抗作用从而加强关节的稳定。
3、位于相邻椎板之间的黄韧带和位于颈后部的项韧带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弹性,可防止神经根受到机械的冲击,给椎间盘施加预应力而使脊柱产生固有的稳定性。
7、骨盆的组成和分部,以及界线的围成
骨盆,连结脊柱和下肢之间的盆状骨架,由后方的骶、尾骨(脊柱最低的两块骨)和左右两髋骨连接而成的完整骨环。
骨、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均有坚强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妊娠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稍许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对分娩有利。
整个骨盆借界线分为上部的大骨盆(假骨盆)和下部的小骨盆(真骨盆)。界线是由骶岬、两侧骶翼前缘、两侧弓状线和两侧的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以及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环形线,即小骨盆上口,大、小骨盆借此口相通。
小骨盆下口高低不齐,由尾骨尖和两侧的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耻骨弓,以及耻骨联合下缘构成,呈菱形。上口与下口之间的部分是骨盆腔。
(7)骨盆的几个韧带扩展资料
连接骨盆的韧带
骨盆的连结主要是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见“耻骨联合与骶髂关节”条),此外,尚有一些重要韧带,即:
①髂腰韧带,强韧肥厚,张于第5腰椎横突与髂嵴后分之间,其一部分延至髂窝和骶骨盆面,叫做骶腰韧带。
②骶结节韧带,强韧宽阔,由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及骶骨和尾骨后面开始,斜向下外,集中地附着于坐骨结节内侧缘。
③骶棘韧带,纤维起自骶骨和尾骨的外侧缘,向下集中地附着于坐骨棘。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将坐骨大切迹和坐骨小切迹围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闭孔膜是封闭闭孔的纤维性膜(可视为连接耻骨上、下支和坐骨支的宽薄韧带),其上分与闭孔沟共同围成闭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