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有解剖的复习题吗?
我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40
分)
1. 不属于面颅骨的是
A. 鼻骨
B. 泪骨
C. 梨骨
D. 额骨
E. 腭骨
2. 位于颅中窝的是
A. 棘孔
B. 筛孔
C. 内耳门
D. 颈静脉孔
E. 枕骨大孔
3. 胸椎的特点是
A. 椎体最大
B. 棘突分叉
C. 椎体有肋凹
D. 有横突孔
E. 关节面呈矢状位
4. 肩胛骨
A. 属自由上肢骨
B. 下角平第7肋
C. 上角有一向外的关节盂
D. 喙突向外后突出
E. 前面有一横行的肩胛冈
5. 颞下颌关节
A. 仅由下颌骨的下颌头和下颌窝构成
B. 关节囊内有韧带加强
C. 关节囊外有内侧韧带加强
D. 关节易后脱位
E. 关节囊内有关节盘
6. 关于肩关节描述错误的是
A. 肱骨头大
B. 关节盂浅
C. 关节囊松
D. 关节内有关节盘
E. 能做多轴运动
7. 下列不属于长骨的是
A. 肱骨
B. 肋骨
C. 尺骨
D. 指骨
E. 腓骨
8.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是
A. 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盘
B. 关节面、关节腔、关节软骨
C. 关节腔、关节面、关节唇
D.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E. 关节软骨、韧带、关节盘
9. 膝关节
A. 由股骨下端和胫腓骨上端构成
B. 由股骨下端、胫腓骨上端和髌骨构成
C. 无囊内韧带
D. 内、外侧半月板均呈“O”型
E. 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10. 胸锁乳突肌
A. 仅起自锁骨胸骨端
B. 位于颈部深层
C. 由颈神经支配
D. 两侧收缩头向后仰
E. 左侧收缩头歪向右侧
11. 主要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 胸大肌
B. 三角肌
C. 斜方肌
D. 背阔肌
E. 大圆肌
12.既屈髋又伸膝的肌是
A.缝匠肌
B.大收肌
C.股二头肌
D.股四头肌
E.股薄肌
13.上消化道是指
A.口腔至食管
B.口腔至胃
C.口腔至十二指肠
D.口腔至空肠
E.口腔至回肠
14.下颌下腺的导管开口于
A.舌系带
B.舌下阜
C.舌扁桃体
D.舌下襞
E.伞襞
15.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
A. 上部
B. 降部
C. 水平部
D. 升部
E. 球部
16.肝的体表投影
A.肝的上界与膈起点一致
B.成人肝的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平第6肋间
C.成人肝的下界一般不超过右肋弓下缘
D.成人肝的下缘居剑突下6cm
E.幼儿肝的下缘位置较高
17.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在
A. 喉口
B. 喉前庭
C. 前庭裂
D. 声门裂
E. 喉室
18.开口于上鼻道的鼻旁窦是
A. 额窦
B. 上颌窦
C. 蝶窦
D. 筛窦前、中群
E. 筛窦后群
19.肺尖
A. 超出锁骨内侧1/3上方2cm
B. 超出锁骨中1/3上方2cm
C. 超出锁骨外侧1/3上方2cm
D. 超出锁骨内侧1/2上方2cm
E. 不超出胸廓上口
20.第12肋斜过
A. 左肾后面上部
B. 左肾后面中部
C. 左肾后面下部
D. 右肾后面中部
E. 右肾后面下部
21.输卵管分四部不包括
A. 输卵管伞
B. 输卵管漏斗
C. 输卵管峡
D. 输卵管壶腹
E. 输卵管子宫部
22.肾窦内结构不包括
A. 肾小盏
B. 肾大盏
C. 肾盂
D. 脂肪组织
E. 肾柱
23.男性结扎的部位在
A. 输精管睾丸部
B. 输精管壶腹部
C. 输精管精索部
D. 输精管腹股沟部
E. 输精管盆部
24.前列腺
A. 尖向上,底向下
B. 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
C. 后面有一横行的浅沟
D. 有尿道和射精管穿过
E. 有输精管穿过
25.关于子宫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
B. 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
C. 子宫颈全部被阴道包绕
D. 两侧连输卵管
E. 下端接阴道
26.心尖
A. 朝向右前下方
B. 平对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2cm
C. 由右心室构成
D. 由左、右心室构成
E. 前后室间沟汇合处
27.心的正常起博点是
A. 窦房结
B. 房室结
C. 房室束
D. 结间束
E. 希氏束
28.冠状窦口开口于
A. 上腔静脉根部
B. 下腔静脉根部
C. 肺静脉
D. 左心房
E. 右心房
29.从阴道穹后部向上穿刺针尖可进入
A. 子宫腔
B. 膀胱腔
C. 直肠子宫陷凹
D. 膀胱子宫陷凹
E. 会阴浅隙
30.卵圆窝位于
A. 左心房后壁
B. 右心房前壁
C. 室间隔膜部
D. 右心房房间隔下部
E. 左心房房间隔左部
31.甲状腺下动脉发自
A. 椎动脉
B. 胸廓内动脉
C. 甲状颈干
D. 颈外动脉
E. 颈内动脉
32.直接发自腹腔干的动脉是
A. 胃左动脉
B. 胃右动脉
C. 胃短动脉
D. 胃网膜左动脉
E. 胃网膜右动脉
33.子宫动脉
A. 发自腹主动脉
B. 发自髂外动脉
C. 发自髂内动脉
D. 经过输尿管后上方
E. 于子宫颈外侧5cm处与输尿管交叉
34.穿过三边孔的动脉是
A. 胸背动脉
B. 胸肩峰动脉
C. 肩胛下动脉
D. 旋肩胛动脉
E. 肩胛上动脉
35.胸肌淋巴结位于
A. 腋窝中央
B. 胸外侧动、静脉周围
C. 胸小肌上缘
D. 肩胛下动、静脉周围
E. 腋静脉周围
36.位于肱骨肌管的神经是
A. 桡神经
B. 腋神经
C. 肌皮神经
D. 正中神经
E. 尺神经
37.缺少静脉瓣的静脉是
A. 头静脉
B. 面静脉
C. 贵要静脉
D. 大隐静脉
E. 小隐静脉
38.关于大隐静脉,何者为错
A.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
B. 过内踝后方
C. 沿小腿内侧及大腿内侧上行
D. 注入股静脉
E. 内有静脉瓣
39.贵要静脉
A. 位于前臂内侧
B. 起于手背桡侧
C. 沿臂外侧上行
D. 过三角胸大肌间沟
E. 注入锁骨下静脉
40.脾
A. 位于腹上区
B. 长轴与第10肋一致
C. 左肋弓下可触及
D. 分上、下两端
E. 外侧面有脾门
41.胸导管不收纳
A. 右颈干
B. 左颈干
C. 肠干
D. 腰干
E. 左锁骨下干
42.虹膜
A. 位于睫状体的后方
B. 可产生房水
C. 中央有瞳孔
D. 和睫状小带相连
E. 有屈光功能
43.眼球内容物包括
A. 角膜
B. 房水
C. 虹膜
D. 巩膜
E. 视网膜
44.鼓室
A. 是与外界不通的小腔
B. 后壁叫迷路壁
C. 前壁为静脉壁
D. 下壁为乳突壁
E. 外侧壁大部分是鼓膜
45.听觉感受器位于
A. 鼓室
B. 半规管
C. 前庭窗
D. 基底膜
E. 蜗神经核
46.“垂腕症”是损伤了
A. 肌皮神经
B. 正中神经
C. 尺神经
D. 腋神经
E. 桡神经
47.支配小腿三头肌的神经是
A. 股神经
B. 胫神经
C. 腓浅神经
D. 闭孔神经
E. 腓深神经
48.膈神经
A. 发自臂丛
B. 是混合神经
C. 穿过斜角肌间隙
D. 不分布于胸膜
E. 行经肺根后方
49.管理舌前2/3粘膜痛觉的神经是
A. 下颌神经
B. 舌下神经
C. 舌咽神经
D. 迷走神经
E. 面神经
50.舌咽神经管理的腺体是
A. 泪腺
B. 舌下腺
C. 下颌下腺
D. 腮腺
E. 甲状腺
51.滑车神经支配
A. 下斜肌
B. 上斜肌
C. 内直肌
D. 外直肌
E. 提上睑肌
52.左侧舌下神经损伤可表现为
A. 不能伸舌
B. 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C. 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
D. 舌肌无萎缩
E. 属核上瘫
53.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
A. 瞳孔开大
B. 冠状动脉收缩
C.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D. 胃肠蠕动加快
E. 心跳加快,血压下降
54.运动性语言中枢的血供来自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椎动脉
E.基底动脉
55.成人脊髓下端平对
A.第12胸椎下缘
B.第1腰椎上缘
C.第1腰椎下缘
D.第2腰椎上缘
E.第2腰椎下缘
56.属于脑干背侧面的结构是
A. 锥体
B. 脑桥基底
C. 大脑脚
D. 视交叉
E. 上丘和下丘
57.属于内脏感觉核的是
A. 面神经核
B. 动眼神经核
C. 上泌涎核
D. 孤束核
E. 疑核
58.下列结构不属于下丘脑的是
A. 视交叉
B. 室旁核
C. 松果体
D. 乳头体
E. 灰结节
59.通过内囊膝的纤维束是
A. 皮质脊髓束
B. 丘脑中央辐射
C. 皮质核束
D. 皮质红核束
E. 视辐射
60.三叉丘系纤维发自
A. 三叉神经节
B. 脊神经节
C. 椎旁节
D. 三叉神经运动核
E.三叉神经感觉核
61.基底核不包括
A. 乳头体核
B. 豆状核
C. 尾状核
D. 屏状核
E. 杏仁体
62.关于皮质核束错误的是
A. 起自中央后回下部
B. 经内囊膝部
C. 管理双侧动眼神经核
D. 右侧面神经核下部只接受左侧皮质核束支配
E. 皮质核束损伤引起的瘫痪称为核上瘫
63.蛛网膜下隙
A. 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
B. 是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
C. 是硬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
D. 脑脊液来自蛛网膜
E. 终池位于小脑与延髓之间
64.楔束
A.脊髓后索全长都有
B.传导下肢的本体覚
C.传导同侧上肢的本体覚
D.胞体在楔束核
E.直接到丘脑换神经元
65.视皮质(视觉中枢)位于
A.顶枕沟两侧
B.距状沟两侧
C.角回
D.缘上回
F. 中央沟周围
66.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
A. 薄束核
B. 楔束核
C. 疑核
D. 面神经核
E. 三叉神经运动核
67.头皮撕脱多发生在哪一层
A. 皮肤
B. 浅筋膜
C. 帽状腱膜
D.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E. 颅骨外膜
68.纵行穿过腮腺的结构不包括
A. 面神经
B. 颞浅动、静脉
C. 颈外动脉
D. 下颌后静脉
E. 耳颞神经
69.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容易损伤的神经是
A. 喉上神经外支
B. 喉上神经内支
C. 喉返神经
D. 迷走神经
E. 颈交感干
70.下列不属于颈动脉三角的结构是
A. 颈内静脉
B. 颈外静脉
C. 颈总动脉及分支
D. 舌下神经及降支
E. 迷走神经及分支
71.位于中纵隔的是
A. 主动脉弓
B. 奇静脉
C. 心和心包
D. 胸导管
E. 食管
72.腹股沟管的下壁是
A. 陷窝韧带
B. 联合腱
C. 腹内斜肌
D. 腹横肌
E. 腹股沟韧带
73.参与构成胃床的是
A. 十二指肠
B. 胰
C. 肝
D. 右肾
E. 小肠系膜
74.男性膀胱后方的结构不包括
A. 前列腺
B. 精囊
C. 输精管壶腹
D. 直肠
E. 直肠膀胱陷凹
75.肘窝内的结构不包括
A. 肱动脉
B. 正中神经
C. 肱二头肌腱
D. 尺神经
E. 肘深淋巴结
76.股三角内位于最外侧的是
A.股动脉
B.大隐静脉
C.股静脉
D.股神经
E.股管
77.关于腘窝描述错误的是
A.上外侧界是股二头肌
B. 上内侧界是半腱肌和半膜肌
C.下内侧界是腓肠肌的内侧头
D.胫神经深面是腘静脉、腘动脉
E.胫神经位于腓总神经外侧
78.主动脉弓左前的毗邻是
A.左支气管
B.左迷走神经
C.左肺动脉
D.左喉返神经
E.动脉韧带
79.腹股沟三角的外侧界是
A.腹直肌外侧缘
B.腹外斜肌腱膜
C.腹股沟镰
D.腹壁下动脉
E.腹股沟韧带
80.不属于结肠下区的器官是
A.胰
B.空肠
C.回肠
D.盲肠
E.结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81. 通过膈的裂孔的结构有
A. 气管
B. 食管
C. 胸导管
D. 降主动脉
E. 下腔静脉
82.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是
A. 额窦
B. 蝶窦
C. 筛窦前、中群
D. 筛窦后群
E. 上颌窦
83.属于腹膜间位器官的是
A. 肝
B. 胃
C. 肾
D. 脾
E. 子宫
84.直接发自颈外动脉的是
A. 甲状腺上动脉
B. 甲状腺下动脉
C. 面动脉
D. 颞浅动脉
E. 脑膜中动脉
85.眼球壁血管膜包括
A. 角膜
B. 巩膜
C. 虹膜
D. 睫状体
E. 脉络膜
86.分布于手的神经有
A. 肌皮神经
B. 正中神经
C. 尺神经
D. 桡神经
E. 腋神经
87.基底核
A.由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组成
B.纹状体由豆状核和尾状核组成
C.苍白球是旧纹状体
D.纹状体属锥体外系
E. 屏状核和杏仁体叫新纹状体
88.第四脑室
A. 内含脑脊液
B. 底为菱形窝
C. 顶由上、下髓帆组成
D. 经中脑水管通侧脑室
E. 有正中孔和外侧孔通蛛网膜下隙
89.关于小脑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颅后窝内
B. 分为前叶、后叶、绒球小结叶
C. 齿状核是最大的小脑核
D. 借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
E. 小脑上脚主要由传出纤维组成
90.穿过海绵窦侧壁的神经有
A. 动眼神经
B. 滑车神经
C. 展神经
D. 上颌神经
E. 下颌神经
91.穿过四边孔的是
A. 桡神经
B. 腋神经
C. 旋肩胛动脉
D. 旋肱前动脉
E. 旋肱后动脉
92.右心室
A. 心肌层不如左心室发达
B. 内有隔缘肉柱
C. 其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为室上嵴
D. 流出道又称为主动脉前庭
E. 和右心房构成心胸肋面的大部分
93.门-腔静脉吻合的部位有
A.脐周静脉网
B.食管静脉丛
C.阴部静脉丛
D.直肠静脉丛
E.椎静脉丛
94.男性直肠前方的毗邻结构有
A. 膀胱底
B. 精囊
C. 前列腺
D. 输精管壶腹
E. 耻骨联合
95.通过踝管的结构有
A. 胫骨后肌腱
B. 胫骨前肌腱
C. 胫神经
D. 胫后动静脉
E. 趾长屈肌腱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颅中窝内与脑神经出入有关的孔裂的名称及其通过的结构
2. 写出右心房和左心室的入、出口及瓣膜的名称
3. 简述运动眼球的眼外肌的名称作用及其神经支配
4. 间脑内的特异性中继核团有哪些?简述其纤维联系
5. 简述气管颈段前面的毗邻
2、局解的实验课考试都让找什么结构?
绪 论
一、 了解局部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
二、 了解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
三、 掌握各种结构的解剖要领。
四、 掌握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
五、 了解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头 部
第一节 概 述
一、了解头部的境界与分区。
二、掌握头部的表面解剖。
第二节 面 部
一、面部的浅层结构
(一)了解面部的皮肤、浅筋膜和肌肉配布特点。
(二)了解面部血管和神经的行程、分布及特点。
(三)掌握三叉神经末支的出颅腔位置及分布。
二、面侧区
(一)掌握腮腺的形态、分部、腮腺鞘及穿过腮腺的结构,了解腮腺管的体表投影。
(二)了解面神经的分段、分支及其分布。
(三)了解面侧深区的位置、境界及面部间隙之间的交通。
第三节 颅 部
一、颅顶
(一)了解额顶枕区的境界、层次,掌握头皮的概念、腱膜下间隙、颅骨外膜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二)了解颞区的境界和层次。
二、颅底内面
(一) 了解颅底各窝境界、特点及临床意义。
(二) 掌握海绵窦的位置、构成、穿行结构及交通。
第二章 颈 部
第一节 概 述
一、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
二、掌握颈部的表面解剖及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一、了解颈部浅层结构中的浅静脉和皮神经。
二、了解颈部筋膜的层次、附着和筋膜间隙及其交通。
第三节 颈前区
一、舌骨上区
了解颏下三角和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二、舌骨下区
(一)了解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内容、毗邻关系。
(二)掌握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及甲状腺的位置、被膜、毗邻、血管和神经。
(三)掌握气管颈部前面的层次结构及毗邻关系。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一、胸锁乳突肌区
(一) 了解胸锁乳突肌区的范围、内容及毗邻。
(二) 了解颈根部的范围、内容及毗邻。
第五节 颈外侧区
了解枕三角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的境界、内容及毗邻。
第六节 颈部淋巴
一、了解颈上部和颈前区的淋巴结位置和收集范围。
二、了解颈外侧区的淋巴结位置、收集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章 胸 部
第一节 概 述
一、了解胸部的境界与分区。
二、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和标志线。
第二节 胸 壁
一、了解胸壁的浅层结构,掌握女性乳房的位置、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
二、了解胸壁深筋膜及肌层的分布,掌握肋间隙内的走行结构及排列。
三、了解胸廓内动脉的行程及胸内筋膜的分布。
第三节 膈
一、了解膈的位置、分部,掌握膈裂孔的位置及穿行结构。
二、了解膈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第四节 胸膜和胸膜腔
一、掌握胸膜的分部、胸膜腔和胸膜隐窝的构成、胸膜顶和肋膈隐窝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二、掌握壁胸膜返折线的体表投影。了解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第五节 肺
一、 掌握肺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二、 掌握肺门的走行结构、肺根的构成及各结构的毗邻关系。
三、 了解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第六节 纵 隔
一、了解纵隔的位置、境界与分区。
二、上纵隔
(一)了解胸腺位置、毗邻和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二)了解主动脉弓的位置、毗邻及其三大分支,掌握动脉韧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三)了解迷走神经、膈神经、气管、食管和胸导管的排列关系。
三、下纵隔
(一)掌握心包腔的构成和心包斜窦、横窦、前下窦的位置与临床意义。
(二)掌握心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
(三)掌握心、食管、胸主动脉、胸导管等器官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四)了解奇静脉、半奇静脉的行程以及与食管静脉的关系。
(五)了解纵隔间隙和纵隔内淋巴结的位置。
第四章 腹 部
第一节 概 述
一、了解腹部的境界与分区,掌握腹部的表面解剖。
二、了解腹膜腔与腹腔脏器的关系。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一、掌握腹前外侧壁的皮肤及浅筋膜的特点,了解浅静脉的流注和皮神经的分布。
二、了解肌层各肌配布特点、血管和神经的分布,了解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和壁腹膜的分布及形成物,掌握腹直肌和腹直肌鞘的位置、形态。
三、了解腹股沟区的境界与层次,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其内容。
四、了解腹股沟区的薄弱处与疝形成的关系。掌握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腹壁下动脉的行程和分布。
第三节 结肠上区
一、掌握胃的位置与毗邻、韧带与网膜、淋巴回流、血管与神经的分布。
二、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毗邻及其与腹膜的关系、十二指肠乳头和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
三、掌握肝的位置、毗邻及体表投影。了解肝的韧带与膈下间隙的位置,肝门与肝蒂的位置及内部的结构关系。了解肝的分叶和分段。
四、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胰的位置、分部和毗邻,了解其血管分布和淋巴回流。
五、掌握脾的位置,了解脾的毗邻、韧带及血管。
六、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类型、位置、毗邻、属支与回流范围。
第四节 结肠下区
一、了解空、回肠的形态结构及区别。
二、了解盲肠的位置、形态,掌握阑尾的位置、形态、根部的体表投影及阑尾动、静脉的走行。
三、掌握结肠的分部、位置和血管,了解各部的毗邻及其淋巴回流。
第五节 腹膜后间隙
一、了解腹膜后间隙的范围及内容。
二、掌握肾的位置和毗邻,掌握肾门、肾蒂和肾窦的位置、结构及排列,掌握肾被膜的层次。了解肾的血管与肾段,肾的淋巴回流与神经支配。
三、了解输尿管的位置和毗邻。
四、了解肾上腺的形态、位置及血管。
五、了解腹主动脉的位置、分支及分布。
六、 了解下腔静脉的位置、属支、睾丸静脉(卵巢静脉)的行程和注入部位。
七、了解腰交感干的位置。
第七章 上 肢
第一节 概 述
一、 了解上肢的境界与分区。
二、 掌握上肢的表面解剖。
第二节 肩 部
一、掌握腋窝的构成、内容,腋鞘及其交通。
二、了解三角肌区及肩胛区的血管、神经分布,掌握肌腱袖的构成及其意义。
第三节 臂 部
一、了解臂前区浅层结构的皮神经分布和浅静脉的行程、注入,了解肱动脉的行程及分支,了解正中、尺、肌皮神经的行程。
二、了解臂后区四条皮神经的分布,掌握肱骨肌管的构成及内容,桡血管神经束的组成及内容。
第四节 肘 部
一、掌握肘前区浅静脉的吻合类型及临床应用,掌握肘窝的境界及内容。
二、了解肘后三角和肘外侧三角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三、了解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第五节 前臂部
一、了解前臂前骨筋膜鞘的构成和肌肉配布。掌握尺、桡血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行程与分布。了解旋前圆肌的起止意义。
二、了解前臂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配布,骨间后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第六节 手 部
一、掌握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物的排列关系。
二、了解手掌皮肤、皮下组织的特点和手掌筋膜。
三、了解掌腱膜的构成及手掌筋膜鞘的构成,了解手掌的结构层次。
四、了解掌中间隙、鱼际间隙的位置和交通。
五、掌握手背的浅静脉和皮神经的分布。了解肌腱的排列及结构特点和筋膜间隙的交通。
六、了解手指皮肤、浅筋膜、神经和血管,了解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
第八章 下 肢
第一节 概 述
一、了解下肢的境界与分区。
二、掌握下肢的表面解剖。
第二节 臀 部
一、了解臀部皮肤、浅筋膜和皮神经及其分布范围。
二、了解臀部深筋膜及臀肌,掌握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结构。
三、了解坐骨小孔及其穿行结构,了解髋周围动脉网的形成。
第三节 股 部
一、掌握大隐静脉及其属支。了解腹股沟浅淋巴结、阔筋膜、髂胫束及隐静脉裂孔。
二、了解骨筋膜鞘、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三、掌握股三角的境界、内容和股管与股鞘,了解收肌管及闭孔血管。
四、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及分布。
第四节 膝 部
一、了解膝前区的浅、深层结构。
二、了解膝后区的浅层结构,掌握腘窝的境界及内容。
三、了解膝关节动脉网的形成。
第五节 小腿部
一、了解小腿前外侧区浅层结构,前骨筋膜鞘内胫前血管和腓浅、深神经的起止、行程及分布。
二、了解小腿后区浅层结构,掌握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和注入。
三、掌握胫后血管、胫神经的起止、行程、分支和分布。
第六节 踝与足部
一、了解踝前区与足背皮肤、浅筋膜的特点,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足背动脉的位置、分支、分布及其与腓深神经的关系。
二、掌握踝管的构成及内容物的排列,了解腓骨上、下支持带,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位置及作用。
三、了解足底腱膜及筋膜鞘,了解足底的血管及神经。
四、了解足内、外侧弓及横弓的构成及作用。
3、泰医踝管的构成和交通
是
分裂韧带
,
内踝
和
根骨
内侧血之间共同构成的——骨性
纤维性
管,是
小腿后区
通向足底的重要路径
4、现在就是长出了一个东西,在手腕的地方,并且最可恶的事就是会疼,现在洗衣服都有点疼~~
肌腱和腱鞘是人体运动系统中的二种重要结构,二者之间的关节犹如"剑"和"鞘"。正常生理情况下,腱鞘除保证肌腱有效滑动外,还能分泌少量滑液营养肌腱。然而近来研究表明,腱鞘炎与肌腱炎则是二种不同的病理改变。腱鞘炎是肌腱在腱鞘内长时间的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腱周组织出现炎性细胞。而肌腱炎则是一种肌腱本身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组成肌腱的胶原纤维发生退变,常与年老、显微损伤和血液损伤有关。至于腱鞘囊肿则是一种发生于手和足部的良性肿块,其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是关节囊或腱鞘中多余的结缔组织发生粘液样变性所形成。
1.屈指肌腱腱鞘炎 本病多见于拇指、中指和环指,发病部位在掌骨头相对应的屈指肌腱腱鞘起始部。当手掌握物时,腱鞘受到物体和掌骨头的挤压而损伤,腱鞘长期摩擦而逐渐形成狭窄,相对应的肌腱亦可变成梭形或葫芦开膨大,肌腱滑动发生困难,手指屈伸时产生板机样动作或弹响声,故本病又称为板机指或弹响指。本病治疗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局部固定、理疗、热敷、中药熏洗等。亦可腱鞘内注射类固醇类药物,但注射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一般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如仍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纵行切开狭窄腱鞘,必要时可纵物切除一小条腱鞘。术后24小时后练习手指屈伸活动。
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腕部桡骨茎突骨槽与上方腕背侧韧带共同形成一骨纤维性管道,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经过这一鞘管后折成一定角度,当拇指及腕部活动时,肌腱与鞘管摩擦而易产生腱鞘炎。如果同时存在鞘管内迷走肌腱,则更易产生腱鞘炎,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处局限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手、肘、肩部、腕部及拇指活动时可加重疼痛,握拳尺偏试验阳性。本病早期保守治疗同前。保守治疗无效者建议手术治疗。术中注意探查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两个腱鞘。如有迷走肌腱,须切除之。术中还应注意勿损伤神经和血管,术后鼓励早期活动。
3.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肱二头肌长头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之间形成的结节间沟内。当肩关节活动时,此肌健即在沟内滑动和摩擦,过度活动可引起腱鞘炎。本病也可因肩袖损伤、钙盐沉着,肩关节内病变等累及腱鞘而造成腱鞘炎。本病多见于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多数学者认为是单一疾病,应与肩周炎分开。主要临床症状为肱骨结节间沟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抗阻力屈肘和前臂旋后时疼痛加剧。早期治疗除上述保守治疗外,还应避免提拳重物及外伤。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个别病例。手术将肱二头肌长头切断,远端与肱二头肌短头缝合或固定于肱骨上端,效果很好,但肩部功能完全恢复需6个月。
4.肌腱炎 肌腱炎是肌腱组织内发生退行性改变,单纯肌腱炎是跟腱和肱二头肌腱等发生自发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其典型的病理改变包括肌腱细胞内细胞器减少,粘多糖和水分减少,胶原纤维直径增粗和明暗带增加。一般认为上述病理改变与肌腱内血供减少有关,上述病理改变结果导致胶原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最终导致肌腱发生自发性断裂。临床上常见的跟腱和肱二头肌腱断裂多发生于运动员和中年以上病人。对于急性完全性肌腱断裂者,应予手术修补。而对慢性部分损伤者可予保守治疗。
5.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临床比较常见,好发于足部,多见于青壮年。囊肿一般发展缓慢,除局部肿块外,很少有症状,偶尔局部酸痛。个别囊肿发生于腕管或踝管内,可压迫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少数囊肿能自行消失,亦不再复发。多数囊肿可持续增大或存在,应予治疗。早期可予保守疗法,常用局部挤压破裂或用针头将囊液抽出后注射类固醇类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予手术切除。
由于腱鞘炎、肌腱炎和腱鞘囊肿是临床上运动系统的常见病、多见病,而且这些疾病与某些职业和操作技术有关,因此除对这些疾病予以有效治疗外,还应注意防治结合,增加疗效,预防复发。在防治这类疾病中应注意下述几点:①局部制动,动静结合。限制损伤的动作,鼓励其他方面的动作。②局部注射类固醇类药物,剂量及次数要适当控制,特别注意不要将药物注射到肌腱内。③对于局部有细菌性炎症及有糖尿病和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患者,应局部禁用类固醇药物。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病因尚不太清楚。慢性损伤使滑膜腔内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出;或结缔组织粘液退行性变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将手、足小关节处的滑液囊疝(腕背侧舟月关节、足背中跗关节等处)和发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肿统称为腱鞘囊肿。而大关节的囊性疝出又另命名,如膝关节后方的囊性疝出叫腘窝囊肿,或叫Baker囊肿,故存在混乱之处,尚待商榷。
临床表现:
1.本病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腕背、腕掌侧桡侧屈腕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处也常见到。偶尔在膝关节前下方胫前肌腱膜上也可发生这类粘液退行性变囊肿,但因部位较深,诊断较困难。
2.病变部出现一缓慢长大包块,小时无症状,长大到一定程度活动关节时有酸胀感。检查发现0.5~2.5cm的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因囊内液体充盈,张力较大,扪之如硬橡皮样实质性感觉。如囊颈较小者,略可推动;囊颈较大者,则不易推动,易误为骨性包块。重压包块有酸胀痛。用9号针头穿刺可抽出透明胶冻状物。
治疗与预防:
腱鞘囊肿有时可被挤压破裂而自愈。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高。
1.非手术治疗 原理是使囊内容物排出后,在囊内注入药物或留置可取出的无菌异物(如缝扎粗丝线),并加压包扎,使囊腔粘连而消失。通常是在囊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0.5ml,然后加压包扎。本方法简单、痛苦较少,复发率也较低。
2.手术治疗 手指腱鞘囊肿——般较小,穿刺困难;其他部位多次复发的腱鞘囊肿,都可手术切除。术中应完整切除囊肿,如系腱鞘发生者,边同时切除部分相连的腱鞘;如系关节囊滑膜疝出,应在根部结扎切除,以减少复发机会。
腕部腱鞘囊肿
腕部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伤病,多发生于关节的肌腱滑动处。临床常见于舟、月骨关节的背面,位于拇长伸肌腱及指总伸肌腱之间;其次是腕部掌面桡侧,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古称“腕筋瘤”。本症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病因病理) 一般认为多由于局部气血凝聚而成,与外伤沉寂和慢性劳损有关。也有认为是因局部胶样变性所引起。囊肿壁的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为白色光滑的滑膜覆盖,囊腔内充满蛋清样稠密或稀薄的胶冻状粘液。有时囊腔可与腱鞘或关节腔相通(有人认为囊肿的形成与关节或腱鞘内压力增大有关),也有的囊腔呈封闭状态,囊肿根部与腱鞘或关节囊紧密粘连。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本症的主要表现是局部有一个发展缓慢的半球形包块凸起。
2.病人感觉囊肿局部轻度酸胀、疼痛,腕手部无力。患部远端出现软弱无力感者,提示囊肿与腱鞘相连所致。但亦有部分病例,无任何不适感,仅觉是一种累赘,不美观。但腕部活动过度(由于内压加大),可出现酸胀无力感。
3.检查囊肿触之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早期质软有轻度波动感;后期因纤维化改变,而显得小而坚硬,用力按压时则有酸胀感,或向囊肿周围放散性疼痛。若囊肿生长于小鱼际近端或腕管内,可压迫尺神经或正中神经,则出现相应部位的肌肉麻痹或感觉异常。
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治疗)
(一)手法治疗
1.原则 温经镇痛,使囊壁破裂,肿物消散。
2.施术部位 囊肿局部及其周围。
3.取穴 囊肿上部相应穴位及局部压痛点。
4.施术手法 按、揉、挤、压。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5到7分钟,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6.手法操作(按以下步骤施术)
(1)对压内外关穴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双手拇、中指重叠,相对挤压内关、外关穴半分钟。
(2)屈腕按揉推挤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双手托握腕部,将腕关节略向囊肿的对侧屈曲,使囊壁紧张,双拇指在囊肿局部及其周围按揉数分钟,或以局部充血、麻木为度;继之,双手拇指重叠揿定囊肿近端推挤,使囊壁破裂、肿物消散。本法适用于一般的囊肿。
(3)针刺推挤按揉法 若上法效果不佳,可用本法。皮肤消毒后,用毫针刺破囊壁(周刺、斜刺或顶刺)后,再用双拇指强力推挤(方法同上法),然后加以按揉,囊肿即可消散,本法适用于质硬、较小而扁平的囊肿。 以上手法使囊肿消散后,随即加压用绷带包扎固定3日。
(二)手术治疗
经数次手法治疗无效,或经常复发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5、护理专业的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可能考哪些?
08人体解剖学(A)名词解释1.板障 diploe 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2.翼点 pterion area 为颅侧面额骨、蝶骨、筛骨、颞骨的“H”形交界部位,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3.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包裹腹直肌,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cm以下,由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的腱膜完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所以此处缺乏后层。4.咽峡 isthmus of fauces 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为口腔与咽的分界。5.肝门 porta hepatis 肝的脏面中部“H”形沟中间的横沟为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6.白线 linea alba 位于腹前外侧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三层腹肌的腱膜纤维交织而成。上起剑突,下至耻骨联合。白线坚韧而缺少血管,上部较宽,脐以下变窄。白线中点有脐环,为胎儿时期脐血管通过处,出生后形成癜痕,为腹壁薄弱处,可发生脐疝。7.White line/hilton线 位置相当于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肛门指诊时可触知此处为一环形界沟。8.齿状线 dentate line/肛皮线 anoeutaneous line 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所连接成的锯齿状环形线。9.肺门 hilum of lung 肺内侧面(纵膈面)中部偏后的长椭圆形凹陷,为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之处。10.弹性圆锥 conus elasticus 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结构,由左右两部分合成上窄下宽的圆锥形,附于甲状软骨前脚后面与环状软骨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11.胸膜隐窝 pleural recess 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即使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空间,重要的胸膜隐窝:肋膈隐窝、肋纵隔隐窝。12.膀胱三角 trigone of bladder 位于膀胱底部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区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粘膜都保持光滑。此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13.肾门 renal hilum 肾内侧缘中部凹陷处,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出入处。14.肾蒂 renal pedicle 肾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结构排列从前到后:肾静脉、肾动脉、肾盂;从上到下:肾动脉、肾静脉、肾盂。右肾蒂比左肾蒂短,因此临床上右肾手术难度较大。15.精索 spermatic cord 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间的一条柔软的圆索状的结构。精索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的血管、输精管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鞘韧带等。上述结构的周围包有三层被膜,由深至浅依次是:精索内筋膜、提睾肌、精索外筋膜。此三层被膜向下延续至阴囊,参与阴囊的构成。16.颈动脉窦 carotid sinus 为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此处感受器,可反射地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17.颈动脉小球 carotid glomus 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它与主动脉小球一样均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升高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18.掌浅弓 superficial palmar arch 由尺动脉的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在掌腱膜和指浅屈肌腱之间,位置较浅,弓的顶点相当于掌中纹处。19.掌深弓 deep palmar arch 与桡动脉的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在掌浅弓的近侧,约平腕掌关节处,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由弓的远端发出三条掌心动脉,与指掌侧总动脉吻合。20.静脉角 venous angle 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处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21.乳糜池 cisterna chyli 位于第一腰椎的前方,呈囊状膨大,接受左右腰干和肠干。22.局部淋巴结 regional nodes/哨位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s 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可沿淋巴管进入相应的局部淋巴结,该淋巴结阻截和清除这些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从而阻止病变的扩散。此时,淋巴结出现细胞渗出和增殖等病理变化,引起淋巴结肿大。如果局部淋巴结不能阻止病变的扩散,病变可沿淋巴管道向远处蔓延。因此,局部淋巴结肿大常反映其引流范围存在病变。[简明版:指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可沿淋巴管进入相应的局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3.视神经盘 optic disc/视神经乳头 位于视网膜后部内面,于视神经的起始处有乳白色圆形隆起,盘的中央凹陷,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由此穿行。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生理性盲点。24.黄斑 macula lutea 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约3.5mm处的淡黄色区域,其中央有一凹陷称中央凹。活体呈褐色或红褐色,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25.中央凹 fovea centralis 视神经盘黄斑上的中央凹陷。26.壶腹嵴 crista ampullaris 在膜半规管的膜壶腹上有一嵴状突起,称壶腹嵴,是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27.椭圆囊斑 macula utriculi 位于椭圆囊内的底和前壁上,为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28.球囊斑 macula sacculi 位于球囊内的前壁上,为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29.corti器/螺旋器 spiral organ 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波的刺激,并将这种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30.三叉神经节 trigeminal ganglion/半月神经节 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前面近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包被于硬脑膜两层间的裂隙内,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的周围突自节的凸缘发出三大分支,由上内向下外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布于面部的皮肤、眼及眶内、口腔、鼻腔、鼻旁窦的粘膜、牙和脑膜等,传导分布区的痛、温、触、压等一般躯体感觉冲动;中枢突汇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交界处入脑,终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简明版:为感觉节,由假单极神经元包体聚集而成,其中枢突传入脑干,周围突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的感受。]31.上神经节 superior ganglion 舌咽神经的根丝于延髓橄榄后沟上部连于脑,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共同穿颈静脉孔出入颅,在孔内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神经节。32.下神经节 inferior ganglion舌咽神经的根丝于延髓橄榄后沟上部连于脑,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共同穿颈静脉孔出入颅,出孔时又形成一稍大的下神经节。33.鼓索 chorda tympani 为面神经的重要分支,含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及特殊内脏感觉(味觉)纤维,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经鼓室后壁入鼓室,沿鼓膜内面前行穿岩鼓裂至颞下窝,在此以锐角从后方并入舌神经并随其走行分布。味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传导分布区的味觉冲动;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及副交感节前纤维在下颌下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其分泌活动。[简明版:由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分出,其内含内脏运动纤维,在副交感节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其内脏感觉纤维则支配舌前2/3的味蕾,司味觉。]34.器官旁节 属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内脏器附近,副交感纤维在此换元。35.器官壁内节 属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内壁,副交感神经可在此换元。36.椎前节 prevertebral ganglia 属交感神经的周围部,位于脊柱前方,成不规则的结节状团块,包括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等,各节均位于同名动脉根部附近。37.椎旁节 paravertabral ganglia 又称交感干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每一侧的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成一条交感干。椎旁节在成人每侧约为22-25个,其中颈部常为3-4个,胸部11-12个,腰部3-4个,骶部3-4个,尾部只有一个节(奇神经节)。38.交通支 communicating branches 交感干神经节借相应的交通支与相应的脊神经相连接,交通支分为白、灰交通支,白交通支主要含有脊髓灰质外侧核细胞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因髓鞘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由于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只存在于脊髓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故白交通支也只见与相应节段脊神经前支与对应交感干神经节之间。灰交通支是由椎旁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因多无髓鞘,色灰暗而称为灰交通支。它连于31对脊神经前支与交感干之间。1.腕管 carpal canal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2.鱼际间隙 thenar space 位于中间鞘桡侧半深方。前界为掌中隔前部、示指屈肌腱、第一蚓状肌及手掌的血管、神经;后界为拇收肌筋膜;外侧界为掌外侧肌间隔;内侧界为掌中隔后部。鱼际间隙向远端经第一指蹼间隙通向示指背侧,其近端为盲端。3.掌中间隙midpalmar space 位于中间鞘尺侧半的深方。前界自桡侧起,依次为中指、环指和小指屈肌腱、第2-4蚓状肌和手掌的血管、神经,后界为掌中隔后部、第3、4掌骨和骨间掌侧肌前面的骨间掌侧筋膜,内侧界为掌内侧肌间隔,外侧界为掌中隔的前部。掌中间隙向远侧经第2-4蚓状肌鞘与2-4指蹼间隙相连,并于指背相通。此间隙有感染时,可经上述渠道蔓延。4.三边孔 trilateral foramen/三边隙 trilateral space 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的后方和小圆肌的前方之间穿过,在腋窝后壁上形成两个肌间隙,内侧者称为三边孔,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胛骨外缘和肩关节囊,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动、静脉。5.四边孔 quadrilateral foramen/四边隙 quadrilateral space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的后方和小圆肌的前方之间穿过,在腋窝后壁上形成两个肌间隙,外侧者称为四边孔,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下肌和肩关节囊,下界为大圆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内与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通过。6.股鞘 femoral sheath 为腹横筋膜及髂腰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脉、股静脉上段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向下与股血管的外膜融合为血管鞘。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分为三个腔,外侧着容纳股动脉,中间者容纳股静脉,内侧者形成股管。7.踝管 malleolar canal 屈肌支持带与跟骨内侧面肌内踝共同围成的管道,支持带向深面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隔成4个通道。其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排列依次为:1-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2-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3-胫后动、静脉和颈神经;4-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8.梨状肌下孔 infrapiriform foramen 上缘为梨状肌,下缘为坐骨棘和骶棘韧带。传经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9.颈鞘 carotid sheath 颈筋膜中层向两侧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颈动脉鞘,该桥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周围借疏松结缔组织与颈筋膜的前层和深层相融合。乔内有纵行的纤维隔把动脉和静脉分开,迷走神经位于动静脉之间的后方。10.颈袢 ansa cervicalis/舌下神经袢 未颈丛与舌下神经间的交通联系。第一颈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加入舌下神经,并与之同行。这部分纤维构成的颈神经上支合成颈袢,由颈袢发出分支支配舌骨下肌群。11.锁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 紧张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内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至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则穿过此筋膜进入腋窝。12.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肉筋膜裂隙。男性长约4-5cm,内含精索;女性因骨盆较宽,耻骨联合较高,故稍狭长,管内有子宫圆韧带通过。13.网膜囊 omental bursa/左肝下后间隙 posterior left subhepatic space 腹膜腔的一部分,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网膜囊的前壁由上而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后壁腹膜和大网膜前两层;下壁为大网膜前两层与后两层返折处;后壁由下而上依次为大网膜后两层、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衬附于膈下面的腹膜,在此处肝尾状叶自右侧套入网膜囊内;左界为胃脾韧带、脾和脾肾韧带;右界是网膜孔。14.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 位于十二指肠上襞右上方深部,由纤维组织和肌组织构成,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面向上连至右膈脚,有上提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15.胃床 stomach bed 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16.网膜孔 omental foramen/winslow孔 网膜孔是网膜囊的唯一孔道,其前方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为覆盖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一般可通过1-2横指。17.小网膜 lesser omentum 是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其左侧部主要从膈、肝静脉韧带裂连于胃小弯,成为肝胃韧带;右侧部从肝门连至十二指肠上部,成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小网膜右侧为游离缘,其后方为网膜孔。18.大网膜 greater omentum 连接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成围裙状下垂,遮盖于横结肠、空肠、回肠的前面,其长度因人而异。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折叠而成,前两层由胃前、后壁浆膜延续而成,向下伸至其平面或稍下方,然后向后返折,并向上附着于横结肠,形成后两层。成人大网膜前两层和后两层通常愈着,遂使前两层上部直接由胃大弯连至横结肠,形成胃结肠韧带。19.会阴浅隙 superficial perineal space/会阴浅袋 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此隙向前开放,其内有:会阴肌浅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末支及其伴行静脉。男性还有:阴茎脚、尿道球及其内的尿道;女性还有:尿道、阴道下部、阴蒂脚、前庭球以及前庭下腺。20.会阴深隙 deep perineal space/会阴深袋 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为一密闭浅隙。主要结构为一层扁肌,张于耻骨弓。21.坐骨直肠窝 ischioanal fossa 位于肛管两侧,为尖朝上、底向下的锥形腔隙。内侧壁: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盆膈下筋膜。外侧壁:下部为坐骨结节内侧面,上部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和深会阴筋膜。前壁: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膈。后壁:臀大肌下缘及其筋膜和骶结节韧带。尖: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底: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及皮肤。内有阴部内动静脉、阴部神经、淋巴以及脂肪组织。
6、踝管综合症,脚踝内侧打篮球后就会疼.怎么办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踝关节扭伤是全身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疾病。踝关节扭伤尤其是以内翻损伤造成外侧副韧带拉伤撕裂甚或断裂的多见。当行走和疾跑落足或踩空或从高处坠落时,足外缘着地,足跖猛然内收,可引起踝外侧韧带被牵伸而扭伤,甚或部分撕裂,还可合并外踝撕脱性骨折。
踝关节扭伤时有“裂帛”样撕裂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患足不能负重行走,出现跛行,足之前跖不能着地。若仅为外侧副韧带扭伤水肿,症状可在1~3日内消失,若有韧带撕裂则疼痛持续,关节不稳,X光片可以显示有无撕脱骨折、距骨倾斜度增大或脱位现象。
踝关节扭伤后早期处理很重要,宜卧床休息,下地时持拐以防止踝关节负重,不能过早活动,休息应在二周以上。损伤后应立即用冷敷,切忌热敷,也不能使用局部揉搓等重手法,可以采用局部封闭以止痛。为了稳定关节可以让病人坐于椅上,小腿下垂,以窄绷带套住第四五趾由患者自己向上牵拉,使踝关节背伸外翻。医生用三条4cm宽胶布,依次重叠一半由内踝上方绕过足跖面经外踝往上,贴于腓骨小头下方,再用绷带缠绕固定,制动数日。固定制动应以矫枉过正为度,即将伤肢向受伤力量相反方向翻转,内翻位受伤外翻位固定,外翻位受伤内翻位固定。必要时用石膏或夹板固定。急性期过后可用热敷,并锻炼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动作,或用按摩手法,依次摇转踝关节、跖屈内翻、背伸外翻并按揉患处。韧带完全撕裂可做修补手术。少数病人愈后容易再次发生扭伤。 小腿由胫骨和腓骨组成,在前而粗者为胫骨,在后而细者为腓骨,脚的足弓顶部有一块骨头叫距骨。踝关节就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夹骑于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称“脚脖子”。胫骨下端向内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内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外踝。踝关节囊前后较松,两侧较紧。踝关节的四周有韧带加强,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由于外侧的韧带较内侧的韧带弱,加上内踝较短,所以易发生足内翻(脚心朝内侧)而损伤外侧副韧带。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无活动余地,但在跖屈(提起脚跟)时,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所以踝关节往往在跖屈位发生内翻位扭伤。
青少年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较高,因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较多。若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活动时易发生扭伤;姑娘们穿着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阶时思想不集中,易发生跖屈内翻,这时外侧副韧带突然过度牵拉,可引起踝部扭伤。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那么,踝关节扭伤后应该怎么办呢?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 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此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时不要追跑打闹,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预防踝关节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