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齿状突属于软骨吗
不是,是实质骨,位于第二颈椎(枢椎)的前部突起,和第一颈椎(环椎)形成环枢关节,有重要功能。外伤是可发生骨折,脱位或半脱位,都比较麻烦的病。
2、齿状突偏移,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办法自我治疗?
你的症状是什么?年龄?影像资料诊断发上来。
你好,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应先了解哪些病属于颈椎病。颈椎病是个统称,包括: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等。颈椎病会引起很多症状,头部,胳膊,后背等等的晕,麻,酸,涨,疼。有的还会引起高血压。这么解释你懂吗?治疗上,我建议你找正宗手法复位的大夫整骨推拿复位。以我个人的经验手法复位对以上所说各类颈椎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复位后几天内必须限制活动。而且不能随便找人复位,在治疗上还要根据情况加针灸治疗。
3、颈椎齿状突距两侧侧块间距不对称如何治疗
颈椎有问题是常见病,绝大部分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找个正骨大夫,他们手法专治这类病,不再压迫神经,相应的症状自然就消失了,就是治的时候会有点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疗时间通常不超过十分钟
4、枢椎齿状突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有关齿状突骨折的分类有几种不同的系统。Schatzker等按照骨折线位于副韧带的上方或下方而分为高和低两类。Althoff将齿状突骨折分为A、B、C、D四型,A型骨折的骨折线通过齿状突的峡部,其余三型骨折的骨折线定位于更低解剖位置(图1)。
齿状突骨折Althoff分类
在临床上目前最为流行的分类是Anderson和D'Alonzo分类:将齿状突骨折分为Ⅰ、Ⅱ、Ⅲ三型(图2)。
Ⅰ型骨折又称为齿尖骨折,为齿状突尖韧带和一侧的翼状韧带附着部的斜形骨折,约占4%;
Ⅱ型骨折又称基底部骨折,为齿状突与枢椎体连接处的骨折,最为常见,约占65%;
Ⅲ型骨折为枢椎体部骨折,骨折端下方有一大的松质骨基底,骨折线常涉及一侧或两侧的枢椎上关节面,约占31%。
多数作者认为这种分类方法对临床有指导意义,以其为基础,再结合骨折的程位程度和方向,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能够藉以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判断骨折的预后。但对其中Ⅱ型齿状突骨折,有作者提出几种亚型:Hadly等提出ⅡA型齿状突骨折,定义为:齿状突基底部骨折、骨折端后下方有一较大的游离骨块,为固有的不稳定骨折。Pederson和Kostuil提出ⅡB和ⅡC型骨折,ⅡB型骨折即anderson和D'Alonzo分类和Ⅱ型骨折和Althoff分类的B型骨折;ⅡC型骨折的定义是骨折线至少一侧或两侧均位于副韧带的上方,相当于Althoff分类的A型骨折(图3)。
此外,齿状突骨折还有一特殊类型:骨骺分离。枢椎齿状突大约2岁时在其顶端又发生一个继发骨化中心,至12岁后与枢椎齿状突的主要部分融合,而齿状突本身在4岁时开始与枢椎椎体融合,大多数可在7岁左右完成融合。故在7岁以前,齿状突骨折是以骨骺分离为特征的。
齿状突骨折Anderson-D'Alonzo分类
齿状突骨折Pederson-Kostuil分类
另有罕见的齿状突垂直骨折的报道,迄今,在英文文献上仅有2例个案报道:1例由Johuson等于1986年报道,另1例是由Bergenheim等于1991年报道,不能被归入以上的分类。
齿状突骨折显然涉及了多种不同的损伤机制。Althoff对尸体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分别对寰枢关节施加过屈、过伸及水平剪切等载荷,均未造成齿状突骨折,因此他认为前后水平方向的外力主要引起韧带结构的破坏,而不引起齿状突的骨折;在其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中,造成齿状突骨折的不同类型的载荷从小到大依次为:水平剪切+轴向压缩,与矢状面呈45°的前或后侧方的打击,侧方打击,因此提出水平剪切+轴向压缩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齿状突骨折的主要机制,而侧方的打击是引起齿状突A型(ⅡC型)骨折的必需外力。Mouradian等在实验中也发现侧方载荷可引起齿状突骨折。Doherty等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认为侧方或斜侧方载荷导致Ⅱ型齿状突骨折,而过伸暴力导致Ⅲ型齿状突骨折。但在临床上,有些患者所描述的受伤机制与此不尽相同。Pederson报告1例77岁男性患者,额颞部承受了一个从前向后的暴力,导致一个ⅡC型齿状突骨折,骨折端向后移位达20mm。此患者的受伤机制可以假设为一个过伸暴力通过寰椎前弓传递到齿状突,造成骨折、移位,其中一个直接的暴力矢量是从前向后的矢量,通过头颅传递给寰椎前弓,再传递到齿状突,形成一个水平的剪切暴力(图4)。
水平剪力迫使齿状突绕X轴旋转
齿状突骨折也可发生在屈曲型损伤,而产生向前移位,在这个类似铡刀的机制中,一个完整的横韧带足以传递足够的能量,引起齿状突骨折和向前移位(图5)。在多种暴力的联合作用中,扭转暴力的存在,将使齿状突易于发生骨折,其机制有以下三点:(1)在旋转时,翼状韧带已经被最大限度伸展;(2)在旋转时,韧带和肌肉均处于紧张状态,小关节突关节咬合紧密,其他平面的损伤被减到最小;(3)寰枢关节占颈部旋转活动的50%,受旋转暴力时,该部位所承受的载荷也最大。总之,齿状突骨折的机制复杂,屈曲、伸展、侧屈以及旋转暴力都涉及其中,在一个患者身上,分析骨折类型、骨折移位及头面部附属伤之间的关系,常可推断出其损伤机制。
横韧带传递能量造成齿状突骨折
5、严重的颈椎病,请专家进,齿状突明显右偏,生理曲线变直。但症状严重。
我24岁是有过类似症状,查不出什么原因,现在想想应该是颈椎,走到哪里都要带充气枕,没事呕吐,眩晕,走路打飘,医生说是美尼尔综合症,没法治,我就坚持散步什么的,没啥用,后来接触瑜伽,当时也就知道印度瑜伽,仅此而已,动作很简单,能做,而且比别人好看,自信和兴趣就来了。不确定是多久,因为它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大概半年,我出去旅游不需要带枕头,上述症状慢慢消失。我觉得应该是学生时代留下的毛病,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确,日积月累出来的,不要着急,会有办法的。不知道你当地的瑜伽馆是什么状况,那种几个月就培训出来的中国教练就不要了,找家正宗的,最好有外教,但一定要有慧眼,印度好多卖菜的也跑出当大师了,练段时间自己也能看出高低
6、什么是“齿状突”。它有什么作用?
齿状突:是上颈椎关节重要的骨性联结结构,
其借助于寰横韧带将齿状突束缚在一定的解剖范围来保持寰枢关节的稳定。
齿状突和横韧带发育不良是造成寰枢椎不稳的主要先天因素。
7、X线诊断报告 劲5-7椎体稍前移,齿状突稍偏左,骨质无破坏,椎间隙不窄。余无异常
你受过外伤来吗?
根据你给的情源况,个人认为你是当时体位不正,有点斜的缘故导致的,所以在二维片子上看下段颈椎会略移位,影像上的移位通常指的是椎体脱位;至于齿状突稍偏左,应该是前后位上看的,齿状突在正位上可以有稍微的偏移,要是没受过外伤,肯定是体位的问题;齿状突周围韧带比较多:如翼状韧带、齿状突尖韧带、环椎横韧带,环齿韧带等,一般不容易脱位的;你可以在仔细看看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