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确定是单纯的骶髂关节炎
您好:如果已经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确诊为单纯的骶髂关节炎,通过正确有效的治疗其预后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从您的骶髂关节的病情描述来看,已经发展到三级,通过治疗炎症可以消失,但是关节间隙狭窄和增生是不能完全消除的,但能控制在目前的阶段.
临床常用治疗措施药物的内服,外用配合物理理疗(如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高频等等形式)以及结合科学的康复功能锻炼.建议您到医院正规化治疗
祝您早日康复.
2、股动脉与股静脉栓塞的区别?
*动脉栓塞是指血块或进入血管内的异物成为栓子,随着血流停顿在口径相似的动脉内,造成血流障碍。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造成,此外,肿瘤、空气、脂肪等异物也可能成为栓子。
股动脉栓塞者:疼痛发生于小腿肌群。肢体慢性缺血时,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骨质疏松、肌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和变形。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
*静脉血栓,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多见于产后、骨折及创伤、手术后的病人。若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股静脉栓塞症状:1.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骤,主症是疼痛、肢体肿胀、充血、浅静脉曲张和体温升高。疼痛一般比较严重,主要位于患侧腹股沟区,而且在相称于髂股静脉的体表位置伴有压痛。下肢出现肿胀和充血,开始时以腹股沟区和耻骨上区域比较明显,有的在受累侧髂部和下腹部都可以看到浅静脉曲张。皮肤温度和周围动脉搏动常常不受影响。全身反应并不严重,体温升高多不超过38.5℃。随后的表现,将依据血栓的病理演变而不同,如果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休息和抬高患肢,除侧支静脉曲张外,其他症状迅速消退;即使血栓机化后,后遗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症状也比较轻微。除表浅静脉、特别是邻近的侧支明显曲张起代偿作用外,远段的周围静脉包括交通支瓣膜功能多维持健全状态,血栓逆行性扩展,累及整个下肢的深静脉系统,表现就和上述完全不同,症状消退缓慢,肿胀明显。远段周围静脉包括交通支在内,瓣膜功能破坏,足踝皮肤出现营养改变,可有溃疡形成;血栓顺行性扩展,侵犯下腔静脉,酿成下腔静脉综合征。如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2.继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所引起的表现和后果,与原发型逆行扩展到整个下肢者相同。继发型的一个特点,是症状从小腿开始,然后累及大腿;起病方式大都是隐匿性,纵然有些患者要到血栓扩展到髂股静脉才觉察,但追询病史,常可追查到小腿受侵袭的病史。值得注意的是,继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期常常不能代表病期。因为在肌肉内小静脉血栓形成时,特别发生于手术后的患者,轻微的局部症状往往被手术疼痛所掩盖,没有症状表现,直到经过不同的时间,由于血栓扩展而堵塞髂股静脉,才迅速引起相应的症状。3.股青肿:起病急促,疼痛显著,几小时内整个患肢肿胀而充血、发冷、紫绀,足和足趾起水泡,足背、胫后动脉消失。体温在39℃左右,全身反应强烈,更因肿胀肢体内含大量有效循环中的失液,可以陷入休克,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神情淡漠,脉搏增速,血压下降等。(二)体征:1.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肢体明显肿胀,尤其腹股沟区和耻骨上区域更为明显,左右肢体相差很大,大腿相差4-6cm、小腿2~4cm;沿股静脉走行部位均有压痛,Homan's阳性、Nenhof征阳性,后期患者常有表浅静脉怒张或曲张的体征。2.继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从足趾到髂腹股沟均现蔓肿、凹陷性,沿股静脉走行处均有压痛,Homan's征、Nenhof征阳性,后期患者下肢可能出现色素沉着,甚则溃疡。3.股青肿:患肢肿胀明显,趾部皮温低,皮色紫绀,甚则起水泡,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全身症状重,体温39℃,甚则陷入休克阶段,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凡是下肢肿胀、Homan's征或Neuhof征阳性,沿静脉走行处均有压痛
3、骶髂关节紊乱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
如果后突的.就敲进去.4指垫着.如内果陷.人比较瘦.就可以用手拉出来.喀嚓一响.马上舒服.人胖就拔火罐.此关节复正效果很好
骶髂关节错位临床上十分常见,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女多于男,青年时期多见,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它伤病而并发。过去因人们对其发病认识不足,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或漏诊,以致患者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下肢痛麻等,有的女性患者表现为长期顽固的月经不调、痛经等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工作及生活。我们运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10例,男19例,女91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病程2天~20年,前错位45例,后错位65例;双侧腰骶部疼痛78例,单侧32例,伴臀部疼痛101例,伴下肢放射痛92例,伴腹股沟及下肢内收肌疼痛53例,伴月经不调、痛经17例。将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症状、体征均相似,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经骨盆及腰椎平片检查,排除致密性骨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结核、肿瘤等其他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性病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针刀疗法:局部压痛点皮肤常规消毒,针刀平行于人体纵轴方向进针,达骨面后行松解、剥离,治疗完毕后,针眼贴创可贴。急性发病者,一般1次可愈,慢性反复发作者,一般5天1次,3次为一疗程。(2)手法治疗:手法复位前应首先明确髂骨旋转方向①前错位者,采用单髋过屈复位法:患者仰卧床沿,两下肢伸直,助手按压健侧下肢膝关节,医者一手握患者患侧踝部及小腿近端,另一手按患侧膝部,先屈曲患侧髋、膝关节,内收、外展5~7次,再往健侧过屈髋、膝关节,趁患者不备用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②后错位者,采用单髋过伸复位法:患者俯卧床沿,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一手托患肢膝上部,另一手掌根按压患侧的骶髂关节,医者尽可能上提、过伸患肢,一手同时用力按压患侧骶髂关节,两手成相反方向搬按,此时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此种方法可请助手一并完成 〔1〕 。③仰卧屈髋分膝法:患者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双目微闭、全身放松,深吸气后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时,医者将双膝下压,此时可闻及腰骶部复位的弹响声。此种手法适用于前错位及后错位。手法治疗,急性发病者,一般1次可愈,慢性反复发作者,一般2天1次,5次为一疗程。针刀及手法治疗完毕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1.2.2 对照组 电脑中频多功能治疗仪:腰骶部、臀部、腹股沟及下肢疼痛部位并置法,耐受量,每次20min,每日1次,共治疗20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恢复工作;显效: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基本正常,恢复轻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轻度受限,能恢复部分工作;无效: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从表中可见,两组疗效比较,χ 2 =9.15,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人体犹如一座“大厦”,“大厦”的基础就是骨盆。由于承受体重及运动负荷的需要,腰、骶、髂、髋、耻诸关节结构复杂,周围肌肉韧带坚强,形成一个稳固的联动系统。骶髂关节处于这个系统的枢纽部位,其关节面吻合牢固,周围韧带、肌肉、关节囊坚韧,关节活动度小,一般情况下,不易造成移动、错位。但当骶髂关节损伤或慢性劳损,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在暴力及不协调外力作用下,可导致关节错位 〔1〕 。而一旦发生错位,造成骨盆扭转、倾斜,使盆腔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与牵拉,腰椎小关节紊乱,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久而久之,造成关节周围韧带、肌肉挛缩、变性及粘连,引起腰骶及下肢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女性患者甚至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等症。针刀疗法针对这一病理变化,松解腰骶部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韧带,切开肥厚、粘连的关节囊,减轻神经、血管的卡压,使疼痛缓解。配合上述手法,使双膝、股骨、髋关节、骶髂关节、腰骶关节、腰脊柱关节各个偏歪、错位的关节依次获得复位矫正。电脑中频能降低局部组织的兴奋性,使痛阈增高,改善淋巴、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起到镇痛作用,但远期疗效较差
4、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髂骨骶骨关节旁密度增高应警惕强直性脊柱炎,但也不能忽视髋关节周围疾病,如股骨头坏死早期,也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建议行MRI检查.
5、右髂骨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这个症状是否会影响恢复后的运动
髌骨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修补断裂的肌腱腱膜和破裂的关节囊,防止外伤性关节炎、滑囊炎的发生,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一)如骨折无移位,可抽出关节积血,适当压力包扎,外用石膏托固定关节伸直位4周,逐渐练习膝关节屈曲活动。
(二)有移位的髌骨骨折的处理:
1.上极骨折移位,可将上极骨片切除,修复股四头肌腱。
2.下极骨折移位,可将下极骨片切除,修复髌韧带。
3.中段横断骨折,可选用两枚克氏针与张力带钢丝(1.2mm)作髌骨内固定。
(三)如髌骨已完全粉碎并移位,则将碎骨全部切除,同时直接缝合股四头肌腱与髌韧带,修复关节囊。手术后用石膏固定膝于伸直位3~4周,逐渐锻炼股四头肌及步行功能。
(四)髌骨陈旧骨折有创伤性膝关节炎者,可酌情进行理疗及髌骨全部切除术。一般髌骨切除术,膝关节屈伸功能仍比较满意,但多数病例,股四头肌伸膝肌力将减少约25%左右,常不能恢复重体力劳动。
骨折患者饮食有四点禁忌
忌多吃肉骨头肉骨头的主要成份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
1、忌偏食:骨折患者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化瘀消肿主要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患者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2、忌食难消化之物:骨折患者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受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往往食欲不振。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忌食山芋、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3、忌少喝水:卧床的骨折患者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这样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患者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容易引起大便秘结。所以,卧床骨折患者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4、忌过多食用白糖: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
6、骶髂关节紊乱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
如果后突的.就敲进去.4指垫着.如内果陷.人比较瘦.就可以用手拉出来.喀嚓一响.马上舒服.人胖就拔火罐.此关节复正效果很好
骶髂关节错位临床上十分常见,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女多于男,青年时期多见,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它伤病而并发。过去因人们对其发病认识不足,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或漏诊,以致患者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下肢痛麻等,有的女性患者表现为长期顽固的月经不调、痛经等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工作及生活。我们运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10例,男19例,女91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病程2天~20年,前错位45例,后错位65例;双侧腰骶部疼痛78例,单侧32例,伴臀部疼痛101例,伴下肢放射痛92例,伴腹股沟及下肢内收肌疼痛53例,伴月经不调、痛经17例。将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症状、体征均相似,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经骨盆及腰椎平片检查,排除致密性骨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结核、肿瘤等其他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性病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针刀疗法:局部压痛点皮肤常规消毒,针刀平行于人体纵轴方向进针,达骨面后行松解、剥离,治疗完毕后,针眼贴创可贴。急性发病者,一般1次可愈,慢性反复发作者,一般5天1次,3次为一疗程。(2)手法治疗:手法复位前应首先明确髂骨旋转方向①前错位者,采用单髋过屈复位法:患者仰卧床沿,两下肢伸直,助手按压健侧下肢膝关节,医者一手握患者患侧踝部及小腿近端,另一手按患侧膝部,先屈曲患侧髋、膝关节,内收、外展5~7次,再往健侧过屈髋、膝关节,趁患者不备用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②后错位者,采用单髋过伸复位法:患者俯卧床沿,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一手托患肢膝上部,另一手掌根按压患侧的骶髂关节,医者尽可能上提、过伸患肢,一手同时用力按压患侧骶髂关节,两手成相反方向搬按,此时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此种方法可请助手一并完成 〔1〕 。③仰卧屈髋分膝法:患者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双目微闭、全身放松,深吸气后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时,医者将双膝下压,此时可闻及腰骶部复位的弹响声。此种手法适用于前错位及后错位。手法治疗,急性发病者,一般1次可愈,慢性反复发作者,一般2天1次,5次为一疗程。针刀及手法治疗完毕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1.2.2 对照组 电脑中频多功能治疗仪:腰骶部、臀部、腹股沟及下肢疼痛部位并置法,耐受量,每次20min,每日1次,共治疗20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恢复工作;显效: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基本正常,恢复轻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轻度受限,能恢复部分工作;无效: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从表中可见,两组疗效比较,χ 2 =9.15,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人体犹如一座“大厦”,“大厦”的基础就是骨盆。由于承受体重及运动负荷的需要,腰、骶、髂、髋、耻诸关节结构复杂,周围肌肉韧带坚强,形成一个稳固的联动系统。骶髂关节处于这个系统的枢纽部位,其关节面吻合牢固,周围韧带、肌肉、关节囊坚韧,关节活动度小,一般情况下,不易造成移动、错位。但当骶髂关节损伤或慢性劳损,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在暴力及不协调外力作用下,可导致关节错位 〔1〕 。而一旦发生错位,造成骨盆扭转、倾斜,使盆腔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与牵拉,腰椎小关节紊乱,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久而久之,造成关节周围韧带、肌肉挛缩、变性及粘连,引起腰骶及下肢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女性患者甚至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等症。针刀疗法针对这一病理变化,松解腰骶部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韧带,切开肥厚、粘连的关节囊,减轻神经、血管的卡压,使疼痛缓解。配合上述手法,使双膝、股骨、髋关节、骶髂关节、腰骶关节、腰脊柱关节各个偏歪、错位的关节依次获得复位矫正。电脑中频能降低局部组织的兴奋性,使痛阈增高,改善淋巴、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起到镇痛作用,但远期疗效较差
7、脉管炎和股骨头坏死有什么不同?
您好,脉管炎全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专脉节段性狭窄属、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并不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种炎症表现,与细菌感染没有关系。
患脉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家族遗传因素。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强直性脊柱炎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 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
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 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AS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4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少见。
建议您到医院检查清楚再根据情况来进行治疗,不可盲目治疗。
8、与股骨头坏死极易混淆的病有哪些?
你好: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由于本身起病缓慢,病因易被忽略,早期定位症状体征不典型。股骨头坏死的三大主要症状是髋关节疼痛、跛行、功能障碍。由于早期唯一症状就是疼痛,常常误诊为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膨出症、膝关节炎、风湿病等。故股骨头坏死早期极易与其他相关病状混淆,因此,在病种病状方面,患者需有更多的了解,以免出现误诊误治的严重后果。 与股骨头坏死极易混淆的病种: 1、腰椎间突出症:骨科常见疾病,是股骨头坏死诊断中最常见的误诊疾病。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外伤或劳损后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以腰腿疼痛为主的疾病。股骨头坏死的疼痛也会出现在腰腿部,症状相似。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医生首先考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忽略了股骨头坏死,导致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 2、髋关节滑膜炎:髋关节滑膜炎与外伤有关,表现为髋关节的疼痛,严重时可有局部的肿胀,髋关节活动受限。核磁共振检查可提示髋关节腔内有积液。与儿童股骨头坏死早期易发生混淆。 3、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其特点是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逐渐至关节破坏、强直、畸形。当侵犯到髋关节时,引起的临床症状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相似,应加以鉴别。 4、强直性脊柱炎:脊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侵及骶髂关节、关节突、附近韧带和近躯干的大关节,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和畸形。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可侵犯髋关节,出现与股骨头坏死相似的症状表现,临床医生容易误诊和漏诊。 5、骨性关节病:一种退行性的骨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变性、损伤及骨性增生为特点,始发部位在关节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