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韧带在什么位置
韧带处于骨骼的外侧附属位置。一般来说,人身上只要有骨头就有韧带,所以说韧带在人的身体各个地方。
韧带是可弯曲,纤维样的致密结缔组织。它附着于骨骼的可活动部分,但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免损伤。韧带连接骨与骨,相对肌腱连接的是骨和肌肉。韧带来自于胶原。若韧带超过其生理范围地被弯曲(如扭伤),可以导致韧带的延长或是断裂。
拓展资料:
韧带的分类:
位于关节腔周围的称囊外韧带。位于关节腔内的称囊内韧带。位于关节囊上的,即关节囊纤维层增厚部分称关节囊韧带。还有一种韧带是由腹膜皱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层与脏层之间或腹膜脏层与脏层之间移行而成的。这种韧带有的是由单层腹膜形成,有的是由双层腹膜形成的。
韧带的作用:
韧带的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胶原纤维使韧带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弹力纤维则赋予韧带在负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
韧带大多数纤维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较为专一,往往只承受一个方向的负荷。由于韧带很坚韧,因此可以加强骨的稳定性,可使内脏固定于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动范围。
人体内的主要韧带有膝关节交叉韧带、腹股沟韧带、喙肩韧带、肘关节的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等。有些韧带是胚胎器官的残存遗迹,如动脉韧带是胎儿时期的动脉导管封闭而成,肝圆韧带则由脐静脉萎缩形成。
韧带损伤:
韧带是纤维关节囊增厚部分,但有些与关节囊分开。当受到暴力就可引起损伤,轻者为韧带扭伤。系韧带过度牵伸或部分纤维断裂所致。表现为疼痛、压痛、不同程度的肿胀,活动受限。
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重者为韧带断裂,有时合并关节扭伤、撕脱骨折或关节脱位。表现为疼痛、明显肿胀、淤血、关节积液或血肿、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腔宽窄不均。
韧带劳损可采用局部制动,理疗或封闭等。对韧带完全断裂一般须手术治疗,某些新鲜闭合性断裂可用石膏固定治疗。
参考链接:
网络:韧带
2、肝脏在人体内的位置及其功能是什么?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承担着消化、解毒、分泌等重要功能,我们一日三餐吃进去的营养物质都必须依靠肝脏进行加工,才能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除了物质代谢外,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可以说,人体没有肝脏,就没有生命,肝脏受损,健康受损。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还是消化系统的一个消化腺。
我国成人肝脏平均重量为1300g 左右,约为体重的1/50。
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的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其最高点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 肋,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 肋间隙的交点,7 岁前的小儿,肝的下界可超过右肋弓下缘2cm。肝的位置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
肝呈楔形,右端圆钝而厚,左端扁薄。肝可分前、后缘和上、下面。肝的上面膨隆,与膈相贴,又称膈面,镰状韧带将上面分为左、右两叶。肝的下面又称脏面。脏面上有一近似“H”形的沟,右侧纵沟的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后部为下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
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糖的分解、贮存糖原,参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的代谢,解毒,分泌胆汁,吞噬、防御功能,制造凝血因子,调节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产生热量等。在胚胎时期肝脏还有造血功能。
(1)肝脏的胆汁分泌作用。肝细胞能不断地生成胆汁酸和分泌胆汁,胆汁在消化过程中可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2)肝与糖代谢。单糖经小肠黏膜吸收后,由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当劳动、饥饿、发热时,血糖大量消耗,肝细胞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患肝病时血糖常有变化。
(3)肝与蛋白质代谢。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的主要场所,由于血浆蛋白可作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的更新之用,所以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作用对维持机体蛋白质代谢有着重要意义。肝脏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氨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所以患肝病时血浆蛋白减少,而血氨升高。
(4)肝脏是脂肪运输的枢纽。
(5)热量的产生。在各种内脏中,肝脏是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安静时,肝脏血流温度比主动脉高0.4℃~ 0.8℃,说明其产热较大。
(6)维生素、激素代谢。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人体95%的维生素A 都贮存在肝内,肝脏是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贮存和代谢的场所。患肝病时,由于雌激素灭活障碍、醛固醇和抗利尿激素灭活障碍而出现肝掌、毛细血管扩张等。
(7)解毒功能。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8)防御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有很强的吞噬能力,门静脉血中99%的细菌经过肝静脉窭时被吞噬。肝脏的这一滤过作用的重要性极为明显。
(9)调节血液循环量。正常时肝内静脉窦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机体失血时,从肝内静脉窦排出较多的血液,以补偿周围循环血量的不足。
(10)制造凝血因子。肝脏是人体内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人体内12 种凝血因子,其中4 种都是在肝内合成的。
肝病时可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时间延长及发生出血倾向。
(11)肝脏的再生能力。肝脏具有其他器官无法比拟的、旺盛的再生和恢复能力。
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是人体代谢的“枢纽”,几乎参与体内一切代谢过程,平时医院检查的肝功能项目,只不过是其功能很小的一部分。
3、肝的大体解剖结构是?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4、肝脏上的韧带是干什么的?
肝脏被腹膜皱折形成的肝周韧带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等。肝圆韧带是脐静脉闭锁后形成的纤维索,自脐移行至脐切迹,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之间到达门静脉左干的囊部与静脉韧带相连。
5、人类的肝在什么位置?
6、试述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构成和内容。
您好!
从肝下面移行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称为小网膜,可分为两部分:其中位于右侧连于肝门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它构成小网膜的右侧游离缘(如图所示),其中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含有3个重要结构:有位于左侧的肝固有动脉、位于右侧的胆总管、以及位于二者之后的门静脉。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7、试述肝上面相连的韧带的名称和连接的位置
?
8、肝的位置 形态 分部
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百深面,大部分肝脏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度及腹前壁相接。)
肝脏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扁窄,借助韧带和腹腔内压力固定于上腹部,其大部分位于右侧季肋部,仅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线达左季肋部。
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