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系统解剖学的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2.Pterion(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界线(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
7.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
8.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9.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
10.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11.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13.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4. 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15.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16. 肾蒂 :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17. 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
18. 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瘤的易发区。
19. 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20. 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21. 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可分前部、后部和2个侧部。其中,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
22.肝肾隐窝: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其左界为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23.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大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
24.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较短,只通过肺,主要使静脉血转变成氧饱合的动脉血。
25.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 三角。此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26.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瓣尖、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它们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部分结构损伤,将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
27.掌浅弓: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弓的凸缘约平掌骨中部。
28.掌深弓: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弓的凸缘约平腕掌关节高度。
29. 危险三角:是指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因面静脉缺乏静脉瓣,并与颅内的海绵窦交通,故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感染
30. 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部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31. 局部淋巴结: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临床通常称哨位淋巴结。
32. Virchow淋巴结:左侧斜角肌淋巴结又称Virchow淋巴结,位于左侧前斜角肌的前方。患胸、腹、盆部的肿瘤,尤其是患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时,癌细胞栓子可经胸导管转移至该淋巴结。
33.结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的一层薄而光滑、富有血管的粘膜。按所在部位可分为三部分:球结膜、睑结膜和结膜穹窿。
34.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孔称为瞳孔,光线由此进入眼球,可因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的活动改变其大小。
35.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36.壶腹嵴:各膜半规管的膜壶腹壁上隆起的结构,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的位置觉感受器。
37. 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网眼内含有分散的神经元或较小的核团,这些区域称为网状结构。
38. 内侧丘系: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传导同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二级纤维,于中央管腹外侧左、右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的后方转而上行,形成内侧丘系。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39. 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向前、内、下膨出的部分,称为小脑扁桃体,因其靠近延髓并位于枕骨大孔附近,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将它挤入枕骨大孔与延髓之间,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危及生命。
40. 上丘脑:上丘脑是间脑的背侧部分与中脑顶盖前区的移行部,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和后连合
41. 海马:海马是在大脑颞叶外侧面齿状回外侧卷入侧脑室下角底壁上的弓形灰质隆起。
42. 内囊: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是投射纤维在此高度集中的白质板,在端脑水平切面上呈“<”字形,分前肢、膝和后肢三部。
43. 梨状隐窝:在喉咽,喉口两侧各有一深凹称梨状隐窝,为异物易嵌顿滞留的部位。
2、5、下列描述_____是错误的?A、连接椎弓板之间的韧带是黄韧带 B、棘突间
1。这不确定 A 应该是对 但是不全面 是脊柱胸段‘中部’椎间盘最薄。B对 C 不确定 因为是中端最薄 上下加厚 D 貌似是D
2.b 这是定义
3.B 只有胸部的棘突才成瓦
4.b肩关节的有3条 髋关节没
5.B这个很明显 3轴运动的只有肩关节,你见过膝关节玩大风车?
多选
简单 AC
2.AB 此外还有胸骨柄上缘
3.AC
4.BD 但是D 这答案不严谨 应该是股骨头和髋臼
5.ACD
判断
1错,很明显
2对.小骨盆就是盆腔
3对 关节囊包括所有的股骨头和股骨颈的2/3.
4错 背屈是伸 跖曲式曲!
打了这么多 多给点分啊!
医不容疵,如果那个不对告诉下!共同进步!
3、椎体间的连结结构有哪些
椎体之间的连接由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构成。
前纵韧带位于椎体的前面,上起枕骨的咽结节和寰椎前结节,下至S1~2,在其行程中借纤维束紧密附着于各椎体边缘,但与椎体连接疏松。
后纵韧带比较薄弱,位于椎体的后部,上起枢椎,下达骶骨,最上部延展为覆膜。
间盘即椎间纤维软骨,除C1~2之间外,其他椎体之间包括L5与S1之间均有这种结构,因此成人的椎间盘总数为23个。
(3)弓间韧带扩展资料:
椎间盘的功能:
1.椎间盘不但是椎体间主要的坚强连系与支持结构,同时也是脊柱运动和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
2.能承受身体的重力,将施加于脊柱的力吸收并重新分布。椎间盘能保护和控制脊柱各种活动,有平衡缓冲外力的作用。
3.椎间盘受到压缩或牵引后,能很快恢复原来形状。
4.正常椎间盘髓核各方面的压力均相等,中心重力可使椎间盘向各方向膨出。
参考资料:
椎体连接-网络
4、连接椎骨的长韧带和短韧带分别有哪些
连接椎骨的长韧带和短韧带主要有五条,即三长两短。
三条长韧带:
①前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前。
②后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后。
③棘上韧带,连接于棘突之后。
两条短韧带:
①棘间韧带,连接于棘突之间。
②黄韧带,连接于椎弓之间。
临床意义:腰椎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韧带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4)弓间韧带扩展资料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
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
2)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环形的纤维软骨,连于上下椎体之间,髓核为胶冻状,位于中央。
3)临床意义:纤维环后外侧较薄弱,用力过猛时可致髓核脱出而压迫脊神经。
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渐缩小,与承受体重压力密切相关。
(2)后面观: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条直线。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同,颈部棘突较短,胸部棘突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腰部棘突近水平后伸。
(3)侧面观: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主要起减缓震荡作用。其中,颈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后。
5、膝弓状复合体名词解释
腘弓状韧带是膝后外侧部的一条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韧带 ,它与腓侧副韧带和腘肌腱被合称为“膝弓状复合体
6、什么是膝斜韧带与弓状韧带
后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中央稍后方,起自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斜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部和外侧半月板的后角,非常强韧,由滑膜衬覆。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均属于膝交叉韧带,为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可防止胫骨沿股骨向前后移位,限制膝关节过度运动。运动员常有十字韧带撕裂的情况发生。
7、足弓韧带损伤
你好,从你的症状上看,因过多的活动劳累,造成关节拉伤,右足足弓部位不适有3个月了,这点是可以考虑关节软组织有损伤,现在脚无力,活动受力时,会有疼痛的感觉,这是可以比较确诊是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后,自身基本是很难修复休息的,你出现关节不适就有三个月,那时损伤并不严重,但是三个月并没有好,反而现在症状加重,这点你是可以了解到的,也可以在网上搜索,就可以看到很多软组织损伤的病例,因长时间没有修复而慢慢加重病情,造成行走和活动的影响.关节因活动而造成损伤加重,疼痛也会慢慢出现(有不少病人会出现关节弹响,或磨损感,无力).
对于软组织损伤拉伤,因为自身较难修复,所以建议你最好能选用中医治疗,如果能选用专业修复软组织的药材治疗,就可以很好很快的治愈,一般治疗在25天左右就可以痊愈,恢复正常.
饮食忌吃公鸡,牛肉和姜,这是经验所得,激素药忌用.
胡氏快速接骨药,祝早日康复.
8、椎弓之间的主要连结组织是
椎弓间则通过关节突关节、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项韧带、横突间韧带相连结。应该是A B C .给你一个这方面知识的链接: http://.baidu.com/question/11904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