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颈椎螺旋CT扫描 三维重建”的结果显示“第6颈椎后纵韧带钙化”是什么意思?怎样治疗
后纵韧带是一细长的结缔组织,在椎管内紧贴椎体的后面,自颈2椎体向下延伸至骶骨,韧带呈上部宽、下部窄,在椎体上下缘之间的椎间盘后部接触紧密,而在椎体后部中央由静脉丛分隔。后纵韧带较前纵韧带更坚韧致密,该韧带可分为深浅两层,浅层连续分布在3~4椎节,深层位于两相邻椎体之间,正常情况下该韧带为一弹性与韧性较坚强的纤维组织,由于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退行性变,导致后纵韧带钙化、增生、化生而形成骨化。1964年Terayma等将这种特殊病变正式定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强调与其他脊柱病不同,例如后纵韧带与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质增生和脊柱关节炎等,无论病因、病理或临床征象都有差别。目前OPLL已作为一种独立的颈椎疾病。OPLL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临床上好发年龄为50~60岁,其发病率占全部颈椎疾患的O.2%~4%,在60岁以上年龄组高达10%~15%。颈椎各段均可发生后纵韧带骨化,最多见的部位在颈2~6椎,对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累及第七颈椎者,要注意上段胸椎常同时存在后纵韧带骨化。OPLL首先在日本发现,多见,又称“日本人病”,此后在澳大利亚、朝鲜和中国等地陆续有过报道。本病为什么多发生于黄种人,其原因目前尚无确切解释,但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种族性,又有地区倾向性。
【病因】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此病可能与葡萄糖代谢有某种关系。本病约有l/10的病例患有隐性糖尿病,种族性和地区性又可提示与气候和饮食习惯有关。其二是部分病例全身多发性的脊椎韧带骨化或增生常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存。通常认为本病是全身性骨质增生和骨化在颈椎局部的一种特殊表现。其三是创伤学说,这是目前多数学者所承认的发病机制.认为颈椎活动量较大,反复前屈动作使后纵韧带受到牵拉伤是引起后纵韧带骨化的因素.根据后纵韧带和伴有易发生骨化椎体,后缘静脉丛之间解剖关系推测,由于椎间盘在后侧部膨出,覆盖其表面静脉遭受较轻微创伤而有少量出血,并进入后纵韧带内引起钙化.创伤部位在颈椎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但多见于颈2,3和颈4,6节段水平。其四是椎间盘变性学说:椎间盘变性后发生突出,后纵韧带所受应力增大,引起局部增生、化生而导致骨化。
【病理】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
(1)后纵韧带内有异常的骨化组织,骨化呈连续性,但在椎间盘水平骨化组织常有中断现象,由纤维软骨组织连接。
(2)骨化的后纵韧带增宽增厚,使椎管变窄,对脊髓或神经根产生不同程度的压迫损害,骨化的后纵韧带也可能首先压迫脊椎前动脉,造成中沟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脊髓的中央性损害,患者出现上肢麻痹,病变波及椎体束外侧部分时出现下肢麻痹。
(3)骨化的后纵韧带与硬脊膜常发生粘连,有时粘连很紧,甚至硬脊膜也可发生骨化。因此,手术切除后纵韧带骨化块很困难,甚至会加重脊髓损害。
(4)后纵韧带骨化区内的颈椎节段稳定不动,但骨化间断处及非骨化区的颈椎节段活动代偿性增加,产生节段性不稳,退行性改变发生早而且明显。
(5)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使数节颈椎固定,当颈椎受到外力作用时(包括颈部外伤及重手法按摩),作用力集中于骨化区两端与非骨化区邻接的节段,容易使颈椎和脊髓受损伤。
(6)脊髓发生病理性改变,脊髓受压变扁,呈新月型。神经组织数量减少,前角细胞数量亦减少,白质中可见脱髓鞘现象。脊髓对慢性压迫的耐受性较急性压迫为强。有人曾做过动物试验。用直径的致压物压迫猫的脊髓,每两周压迫一次,每次压迫深度为0.25mm,致压物在椎管内占位平均为10%时才出现脊髓受压症状,因此,巨大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会造成严重的椎管狭窄及脊髓变形,但病人的临床症状却轻重不等,有的病人尚能独立步行。
2、有几种病会引起颈椎项韧带钙化?
我们都知道,颈椎病可引起前纵韧带、项韧带的钙化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可引起广泛的颈部韧带钙化,这些疾病常常会误诊为颈椎病。其中有: (1)强直性脊椎关节炎:可引起广泛的韧带钙化,不仅有前、后纵韧带的钙化,还有黄韧带、棘突间韧带钙化。黄韧带的钙化是其特点。 (2)Forestier氏病:有人认为此病是脊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独立疾病。其韧带钙化的特征是椎体部分前纵韧带广泛钙化。掌握这一点可鉴别Forestier氏病和强直性脊椎关节炎。 (3)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病:也称之为颈椎硬膜外钙化病。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强直性脊椎关节炎、脊椎病的独立疾病。本病多见于壮年男性,可无临床症状,也可有四肢麻痹症状,后纵韧带骨化灶大小与神经症状未必平行,可经数年无明显变化。关于发生这种改变的原因,一般认为是椎间盘变性并向后脱出、损伤椎体和后纵韧带间的静脉丛或疏松结缔组织,由于修复过程和颈椎运动的刺激,后纵韧带发生钙化或骨化。 脊梁网骨科专家陈主任指出: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病在颈椎侧位像上表现为沿椎体后缘的纵行钙化或骨化条状阴影,后者与椎体之间有透明间隔。该处椎管可发生狭窄,从而引起脊髓压迫症状。有人认为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病合并椎管狭窄时影响手术疗效。颈椎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常被误诊。
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1.单纯X线平片及断层摄影 颈椎的X线侧位片上,能见到椎体后方有异常阴影。白色棍棒状的大片骨化阴影为连续骨化型,大片散在的骨化影为混合型,诊断容易。但是细小的骨化影如分节型、局限型等,单凭X线平片诊断会造成误诊。此时就常常需要做颈椎的侧位断层摄影。在断层片上,可拍摄到比椎体更浓密的白色棒状突出物黏附在椎体后方(图2)。
2.CT检查 能够获得颈椎横断面状态的CT检查,对于诊断本症是极其有用的。大体说来,在一个椎体的范围内分3层进行扫描摄影时,就可明显地显示出椎管内突出的骨化物(OPLL)。骨化物的形态不一,有广基型的,也有小而尖的。另外,从CT指数也可看出骨化的成熟程度,此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尤其是手术操作程序的进行至关重要(图3)。
3.MRI检查 近年来,MRI检查已普遍应用于对颈椎及颈髓的诊断,对于诊断椎间盘病变与脊髓病变尤为重要。但对于本病来说,其特异性并不太高,因为骨化阴影在MR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很难与其四周的硬膜外组织、正常的后纵韧带等相区别;但可以看到因为骨化部位的压迫而变细的脊髓形态。此外,MRI检查对于颈椎病性脊髓病变、颈椎椎间盘突出、脊髓肿瘤等的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图4)。
4.其他(1)脊髓造影:在决定手术部位时常需要选用脊髓造影来加以判定。下行性造影用小脑延髓池侧方穿刺法,上行性则用腰椎穿刺法。可从摄片所见的狭窄、阻塞征象等来决定手术部位;亦可同时做CT(CTM)检查,从脊髓造影的CT横断面上了解狭窄的情况。
(2)椎间盘造影:如能确定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主要原因,并能否定椎间盘病变的,就不必做椎间盘造影。但有时椎间盘突出可能是主要致病因素而又缺少MRI检查技术时,则需行椎间盘造影术,以了解椎间盘变化及观察检查时有无诱发痛出现。
4、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可以用枕头缓解吗
颈椎枕头就是用来对颈椎进行矫正的。当患者仰卧在颈椎枕头上的时候,依靠头部自身的重力作用,自动就对变直的颈椎进行了矫正。颈椎枕头在我国已有很长的使用历史,所以患有此症可以用凹槽形设计的乐休药方枕来缓解及治疗的。
5、后纵韧带钙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治疗呢?
你好,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生及发展均较缓慢,早期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当骨化块增厚增宽到一定程度引起颈椎椎管狭窄时,或后纵韧带骨化虽不严重但原有发育性椎管狭窄,均可造成对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压迫,故其出现症状的年龄多在中年以上。因韧带钙化的范围不波及神经根管,因此临床上少有神经根性症状出现,而主要表现为颈椎管狭窄症。建议长期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