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肉的起止点?
脊椎有关肌肉:
腹直肌:
起:耻骨联合上缘
止:第5、6、7肋骨之软骨
腹外斜肌:
起:最后8条肋骨的外缘
止:腹白线、盆骨、阔腱膜
腹内斜肌:
起:胸腰筋膜、髂嵴、
止:腹白线、耻骨嵴、最后3条肋骨
腹横肌:
起:胸腰筋膜、最后6条肋骨的软骨、髂嵴
止:腹白线、耻骨嵴
竖棘肌:
起:骶骨
止:枕骨、全部脊椎的横突及棘突、肋骨骨角
肩胛部分肌肉
斜方肌:
起:枕骨、第7颈椎及全部胸椎
止:肩峰、肩胛棘、锁骨外三分之一处
菱形肌:
起:(小)第7颈椎及第1胸椎的棘突;(大)第2~5胸椎的棘突
止:肩胛内缘
前锯肌:
起:8或9条肌骨的外侧表面
止:肩胛骨,靠近脊柱的一侧(内侧)的整个前表面。
肩关节有关肌肉 :
小圆肌:
起:肩胛骨后面的外侧缘
止:肱骨大结节,位于棘下肌附着点的下方
大圆肌:
起:肩胛骨后面的下角
止:肱骨臆面的小结节,与背阔肌肌腱熔为一体
背阔肌:
起:最后6条胸椎、腰椎、最后3~4条肋骨、髂嵴及肩胛下角
止:肱骨前面
胸大肌:
起:锁骨、胸骨、第1~6条肋骨间软骨及腹外斜肌的腱膜
止:肱骨大结节
三角肌:
起:锁骨外三分之一,肩峰及肩胛棘
止:肱骨三角肌粗隆
肘关节有关的肌肉:
肱二头肌:
起:短头喙突、长头盂上结节及关结盂唇
止:桡骨粗隆
肱肌:
起:肱骨远端前面
止:尺骨冠状突及肘关节囊
肱三头肌:
起:长头盂下结节、内侧头肱后桡神经沟、外侧肱骨后面大结节
止:尺骨的鹰嘴突
髋关节有关肌肉
臀大肌:
起:髂嵴、骶骨、尾骨及棘肌的筋膜
止:阔筋膜的髂胫束及股骨的臀肌粗隆
膝关节有关肌肉:
股四头肌:
起:股直髂前下棘、股中间股骨前外侧面、股外股骨大转子及股骨嵴、股内股骨嵴
止:以髌骨韧带附在胫骨粗隆上
股二头:
起:长坐骨粗隆、短头股骨嵴
止:腓骨头及胫骨外侧髁
半腱肌:
起:坐骨粗隆
止:胫骨内侧面
半膜肌:
起:坐骨粗隆
止:胫骨内侧髁
踝关节有关肌肉
腓肠肌:
起:股骨外侧棘内侧踝,踝关节囊
止:以跟腱附着在跟骨上
比目鱼肌:
起:腓骨头及胫骨内侧缘
止:以跟腱附着于跟骨上
胫肌前肌:
起:胫骨体及其外侧踝
止:第一足指骨及第一契状骨
2、左肘关节旋前圆肌撕裂严重吗
对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前行肘关节MRI检查,根据MRI 检查结果可将患者的靭带损伤类型分为3型: I型为单纯外 侧副靭带复合体损伤;n型为外侧副钿带复合体损伤合并内侧副靭带前 束损伤,但连续性存在;型为外侧副靭带复合体损伤合并内侧副靭带 前束起点、止点撕脱或体部断裂,连续性丧失。
①对于I型和大部分n 型韧带损伤患者,术中无需对内侧副钿带进行修补,术后采用可屈性支 具固定即可。②对于II型钿带损伤患者,在骨折固定、外侧副钿带结构 修复后应仔细评估肘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明显不稳定的患者建议予探查 内侧结构。
③in型钿带损伤患者往往为起点、止点撕脱(75%),应常 规采用前内侧人路探查修补术,采用锚钉缝合有利于一期腱-骨愈合, 其力学强度优于瘢痕愈合,同时可对合并的屈肌-旋前圆肌复合体损伤 进行修补,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稳定性及早期功能锻炼。
3、肌肉起止点是什么意思
肌肉起止点就是肌肉两端的肌腱在骨头上的附着点。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肌肉的起止点:
1、斜方肌
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2、背阔肌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3、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4、竖脊肌
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5、胸大肌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要想有效的记住肌肉起止点,必须熟练掌握骨骼的标志、肌肉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