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股沟管的构成,内容,临床意义?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腹环,外口为皮下环。 腹股沟管和海氏三角都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在病理情况下,若腹腔内容物经腹股内管环,进入腹股沟管经皮下环突出下降入阴囊,形成腹股沟斜疝;若腹腔内容物不经腹环,而从海氏三角处膨出,则形成腹股沟直疝;若腹腔内容物经股环、股管,隐静脉裂孔脱出到大腿根部皮下,则形成的是股疝。斜疝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股疝多见于女性。 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定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约一横指处)。此处也是男性输精管和睾丸的血管会聚之处,其内侧为腹壁下血管;外口为腹股沟浅环(皮下环),通常可容纳一个示指尖端。 男性腹股沟管内有精索通过;女性腹股沟管较窄,有子宫圆韧带通过。此外,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也进入腹股沟管。(百度)明白了吗?
2、腹股沟管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若腹腔内容物从深环进入腹股沟管从浅环脱出,则形成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管是斜行裂隙,当腹压增高时,其前后壁靠近,对腹股沟区有保护作用。
3、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内容物
腹股沟管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的腹壁组织中的一个斜行裂隙,长2.5~5.0 cm。腹股沟管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状结构,由内、外口和上、下、前、后四壁组成。
1.男性腹股沟管的内容
男性腹股沟管内有精索和精索被膜通过。精索稍细于小指,自腹股沟管内口延伸至睾丸后缘,是由睾丸的供血血管、淋巴管、两支神经和输精管等集结成束组成的。精索被膜有三层,由里向外依次是精索内筋膜、提睾肌筋膜和精索外筋膜,前两者是精索腹股沟管段的固有被膜,后者只有腹股沟管内口以下的精索段才有的被膜。
2.女性腹股沟管的内容
女性的子宫圆韧带、子宫圆韧带动脉、伴随走行的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及淋巴管等均是腹股沟管内容物。
4、“腹股沟管”名词解释是什么?
解释: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主要为腹外斜肌腱膜,但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纤维加强;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腹股沟镰(联合腱)加强;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下缘肌纤维共同围成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两环即位于耻骨嵴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肌腱膜裂开形成的腹股沟管浅环,以及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由腹横筋膜向外突出形成的腹股沟管深环。
5、什么是腹股沟管..
◆位置: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cm.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为腹横筋膜随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图示1][图示2].◆内容: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4个壁: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部分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6、腹股沟管浅环位于哪里
腹股沟管浅环
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份有一个三角形的裂隙,成为腹股沟管浅环。正常成人的腹股沟管浅环可容纳一个手指尖,内有精索(男性)和子宫圆韧带(女性)通过。
参见:
http://ke.baidu.com/view/2466118.htm
希望能帮到你。
7、有谁有关于腹股沟区的解剖视频或者图片,可以清楚的了解腹股沟管,股环、股管、卵圆窝和那几个重要韧带等
内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的
一个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或腹环)。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纤维在耻骨结节上外方形成
的一个三角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外
环或皮下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内容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
直疝三角(Hesselbach 三角,海氏三角)是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三角区。
该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比周围薄,故易发生疝。
由该处发生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
股管有两口:
上口为股环,
下口为卵圆窝 。
股管有四缘:
前缘为腹股沟韧带,
后缘为耻骨梳韧带,
内缘为腔隙韧带,
外缘为股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