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韧带 > 黄韧带肥厚ct标准

黄韧带肥厚ct标准

发布时间:2020-03-29 12:13:02

1、什么是黄韧带肥厚

黄韧带肥厚:黄韧带是脊柱椎管内的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一个韧带组织结构,它属于脊柱后柱的支持结构之一。多由于长期的坐位或弯腰工作导致肥厚,常引起椎管的狭窄,严重者会出现腰痛和下肢的疼痛和麻木,应该到医院做CT或MRI检查,根据轻重选择治疗方案。
黄韧带肥厚的病因或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慢性退变、外伤、炎症、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腰椎退行性变时,黄韧带受到的应力异常很高,其弹力纤维会变性或断裂,而长期的损伤及修复过程必然使黄韧带肥厚纤维化,最终将导致黄韧带钙化。
黄韧带肥厚的最终结果是造成椎管狭窄,特别是侧隐窝引起始部的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受压及神经根压迫症状。退变肥厚的黄韧带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代偿性增多,纤维排列紊乱,并出现较明显的变性及钙化;而胶原含量显著增高,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原因。

2、我想问一下那个“黄韧带肥厚”是怎么回事?怎么引起来的?

黄韧带是脊柱椎管内的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一个韧带组织结构,它属于脊柱后柱的支持结构之一。多由于长期的坐位或弯腰工作导致肥厚,常引起椎管的狭窄,严重者会出现腰痛和下肢的疼痛和麻木,应该到医院做CT或MRI检查,根据轻重选择治疗方案。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

【概述】

黄韧带并不连续,两侧黄韧带在中线上有一裂隙。它起自上位椎板的前下面,止于下位椎板的后上面。

海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郭祥

黄韧带行走于相邻椎板之间,主要由坚韧的黄色弹力纤维构成,其上端附着于上一椎板前面,向外至下关节突构成椎间关节囊的一部分,再向外附着于横突的根部;黄韧带下端附着于下一椎板的上缘,黄韧带的外侧游离,构成椎间孔的后界。在中线两侧黄韧带之间有少许脂肪,在韧带的正中部有一裂隙,其中有静脉穿过,黄韧带占据椎管背侧约3/4面积,此韧带由上而下增强,以腰部韧带最厚,约2~3mm,此韧带具有限制脊柱过屈的作用。

黄韧带肥厚是造成腰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与关节突增生内聚、椎板增厚等因素共同构成腰椎管狭窄的病因。单纯黄韧带肥厚造成腰椎管狭窄临床上较少见,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病因】

黄韧带肥厚的病因或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慢性退变、外伤、炎症、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腰椎退行性变时,黄韧带受到的应力异常很高,其弹力纤维会变性或断裂,而长期的损伤及修复过程必然使黄韧带肥厚纤维化,最终将导致黄韧带钙化。

【病理】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的最终结果是造成椎管狭窄,特别是侧隐窝引起始部的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受压及神经根压迫症状。退变肥厚的黄韧带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代偿性增多,纤维排列紊乱,并出现较明显的变性及钙化;而胶原含量显著增高,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原因。

【临床症状】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好发于老年人,病程长,可有急性加重过程。好发于腰4~腰5椎板之间,使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受到压迫。神经根可双侧受累,也可单侧受累。临床症状与腰椎管狭窄的症状相似。常以下腰部疼痛为主,休息后可缓解或消失,可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体征】

本病常常是症状重而体征轻。病变节段棘突旁压痛明显,腰过伸试验阳性,是本病的重要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往往阴性。病程较长者可有感觉及肌力异常。病变位于腰3、4间隙时,腰4神经根受压,小腿前侧麻木,股四头肌肌力减退,膝反射减弱;病变位于腰4、5间隙时,小腿外侧或包括足母趾足背有麻木,偶有足下垂,腱反射一般正常;腰5、骶1间隙受累时,小腿后外侧及包括外侧三足趾足背麻木,踝反射一般减弱或消失。

【诊断】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引起的腰椎管狭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等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压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单纯依靠临床表现是不能作出正确诊断的。其诊断主要是依靠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技术,特别是MRI对其有确诊的重要意见。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特点,使黄韧带在MRI图像上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性,对黄韧带肥厚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

【治疗】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的治疗与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基本相同,轻者可行按摩、理疗、牵引及口服消炎镇痛药等治疗,重者要施行椎管减压手术。

【预防】

鼓励青壮年应加强身体锻炼,以延缓脊柱退行性变进程,老年人也应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并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这对延缓退行性黄韧带肥厚加重是十分有益的。

3、怎么看腰间盘突出的ct片

突出的表现:
1、 椎间盘后缘变形: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后缘与椎体边缘平行,髓核突出时,椎间盘后缘局限性凸出,形状和边缘不规则。
2、 硬膜外脂肪移位:正常硬膜外脂肪形态对称,髓核突出所形成的软组织密度影压迫,推移硬膜外脂肪,使硬膜外脂肪所形成的透亮区不对称
3、 椎管内异常软组织密度影:突出髓核的密度高于硬脊膜囊和硬膜外的密度,硬膜外间隙中的软组织密度影代表突出椎间盘的位置和大小。
4、 硬膜囊变形:正常硬膜囊前缘界面与椎体骨性关节面后缘一致。髓核突出时,光滑圆形的硬膜囊前缘受压变形,较大的突出占据骨性椎管的大部分,是硬脊膜囊呈新月形裂隙改变。
5、 神经根鞘受压、变形:正常神经根鞘位于骨性椎管的外侧,椎弓根的内侧,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当髓核向后外侧突出时,压迫、推移神经根鞘向后移位。
6、 突出椎间盘钙化: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的突出物中有点、片状的高密度阴影。
7、 椎间盘“真空现象”:髓核的退变导致髓核内积气,合并髓核突出时,椎间隙内极低密度的气体可位于椎间盘后缘以外。
8、 椎体schmorl结节:表现为椎体松质骨内类圆形低密度影,靠近椎间盘,周围多伴有骨硬化带,可多发。
9、 椎体骨质增生:椎体边缘出现水平状向外延伸的骨赘,密度不均,多伴有骨质硬化。
10、 椎小关节退变:表现为小关节突肥大。骨赘形成。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破裂、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腔内积气、小关节囊肿胀等。
11、 黄韧带肥厚:正常腰椎黄韧带厚度不超过5mm,当椎间盘突出导致椎间隙变窄,黄韧带变短,皱褶。损伤反复作用可导致黄韧带肥厚,表现为椎板内侧弧形密度增高影,压迫硬膜囊前移,时间长者可发生钙化,并可累及小关节囊导致腰椎管狭窄。

除此之外,还有膨出:
①轻度膨出时表现为椎间盘后缘正常肾形凹陷消失,圆隆饱满。

②重度时弥漫膨出的间盘边缘明显向四周均匀一致增宽,超出上下椎体边缘,但椎间盘仍然对称,没有局部突出,外形保持椭圆形,可伴真空变性。严重时可造成硬膜囊受压狭窄,马尾神经受压。

4、帮我解毒CT报告:L4-5、L5-S1椎间盘向后方隆突,相应硬膜囊受压,黄韧带未见明显肥厚改变。

就是有点轻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5、颈部ct能检查出什么

如果颈部不舒服的话,建议完善颈椎核磁共振,检查里面的神经椎间盘椎体,脊髓都能够看的很清晰,对于颈椎的ct看骨头还是比较好的,对于软组织效果不是很明显,不建议完善ct检查。在明确病因之前,不建议推拿按摩,一定要端正身体的姿势。避免低头,避免枕头太高太软,避免外伤。

6、请问骨科专家,我33岁做ct.说是腰间盘突出4-5节,黄韧带增厚,小关节水肿,腰椎有些变形。用着药

可以做飞燕动作,急性期不建议牵引。最好卧硬板床休息。

7、胸椎黄韧带增厚,如何治疗?

胸10-11、胸11-12水平黄韧带增厚
MRI诊断:1、胸10-11、胸11-12水平黄韧带增厚。2、腰椎骨质增生。
CT平扫+三维重建诊断:T7-12椎体退行性改变;T10椎体右侧黄韧带增厚、钙化。
能否保守治疗?您能否给一些治疗建议?想知道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若需要那么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复发情况及费用情况。
,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给出诊疗建议。

8、请骨科医生看下这个CT报告单

L3/4、L4/5间盘膨出正常,没有压迫神经根及脊髓,你妈妈的主要问题是“L5-S1椎体右后缘可见骨质增生压迫同侧神经根”,看不到片子到底压迫到什么程度,必要时需要拍腰椎MRI,这主要还是看你妈妈症状如何,如果可以忍受就暂时不要手术,如果影响生活了就考虑手术。压迫神经根会有相应的症状的,大腿后外侧是否麻木,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者足底是否麻木?感觉减退,一些体格检查是否阳性?(如直腿抬高试验) 如果压迫到脊髓是否会有间歇息跛行,也就是走路有没有累?
码这么多字,给点分把,我是骨科的小硕,相信我,去医院也差不多,讲的还没有我多呢,另外那个“L4椎体多发许莫氏结节”也很常见,一般不好处理,椎体毛糙主要是你妈妈年纪大了后边缘骨质增生,没有什么好办法,是一种退化,总之一句话 一切看症状给予相应处理。

与黄韧带肥厚ct标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