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髌股关节炎怎么保养,跳绳都不能做了是吗
髌骨关节炎的保养:
居住的房屋应通风、向阳,保持空气新鲜。被褥要干燥轻、暖,床铺要平整。切勿在风口处睡卧。
洗漱宜用温水,晚间洗脚,热水应能浸及踝关节以上,时间在15分钟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
要按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来选择衣服。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一般都比较怕冷,喜欢穿暖和一些,但要避免穿得过多,以免穿得过于严实而出汗;天热出汗时要避免电风扇直吹;出汗后要及时用于毛巾把皮肤擦干,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干燥衣服,避免受风。睡眠时不要贪凉,室内空气应流通,但不要睡在“穿堂风”处;夜间有盗汗者,除内服药之外,可在睡前用五倍子粉加水调匀,敷于脐内。
保持良好为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也不可满不在乎,更不能情绪低落。要善于自制,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心胸宽广,愉快生活。
髌骨关节炎锻炼方法有哪些
第一:髌骨关节炎的患者在关节活动中需要注意对髌骨关节的小范围活动,在增强关节的适应能力之后,再进行大规模的训练,可以先从抬腿训练开始,原地站好,左右腿依次循环的抬起来。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将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2
第二:髌骨关节炎的发病与患者长时间的不健康的坐姿站姿有关,因此在锻炼中,要注意对姿势的训练和提升,注意坐姿要保持髌骨与地面的垂直,避免突然性的站立,以免对关节造成伤害。髌骨关节炎的发病,在锻炼上需要患者加强生理的护理和保护,可以小范围的进行走路训练,打太极拳是可以的,但是羽毛球的运动量过大,并不建议患者尝试,可以进行温和的运动。
第三:俯卧屈膝:俯卧位,双手在头前交叉,将头部放在手臂上,然后将左(右)膝关节逐渐屈膝,尽量靠近臀部,并保持屈膝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两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可以提高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韧性以及关节的灵活性,并可消除膝部无菌性炎症,避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每天坚持2-3次,每次3-5分钟。
2、跳绳跑步会让小腿变粗吗?
春天是最适合运动的季节,既不太冷、也不太热,不管到了哪里,都是百花盛开。此外,逐渐延长的日照时间,可以调整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平衡,使人精神振奋,常有运动的冲动。
而说到运动,没有比跑步门槛更低的了。可能正是因为门槛低、参与者多,关于跑步的问题也特别多。
跑步可以减肥吗?
可以
减肥这个事儿,说复杂很复杂,牵扯到代谢的方方面面,说简单又很简单,就是一个能量平衡问题只要摄入的能量少于支出的能量,一定可以瘦下来。
跑步可以增加能量支出,自然可以减肥。不过在减肥这件事上,运动的贡献比调整饮食少。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普通人的新陈代谢存在一个极限,换句话说,能量支出不会无限增加。如果一面跑步、一面胡吃海塞,你就是天天一个马拉松也瘦不下来。
跑步前要拉伸吗?
常常有媒体说,跑步不拉伸等于白跑、唯有充分拉伸才能减少受伤。
这种想法很符合常识,可惜与研究结果不符。
运动医学中,将拉伸称之为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自由度,对于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大有好处。至于能否减少肌肉、韧带损伤,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尤其要注意的是,拉伸会短暂降低肌肉的力量,如果您正准备参加体育比赛,避免赛前拉伸或许比较好。
跑步会让小腿变粗吗?
这是很多女性会关心的问题,答案则众说纷纭。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还有的说,正确跑步便不会。
其实,我们从生理层面进行分析。小腿的结构无非是皮肤、皮下组织(脂肪)、神经、血管、肌肉和骨骼。对于成年人来说,皮肤、神经、骨骼受运动的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答案就在脂肪、肌肉和血管身上。
说到脂肪,我们不妨想一想洋葱。洋葱生长过程是从内而外的,剥洋葱,却要从外往里。脂肪与此相似,对于女性而言,脂肪一般优先堆积于大腿和臀部,等这些部位容不下了,再往其他部位(比如小腿)发展,等到减肥时,却先从其他部位开始。换句话说,充分运动与合理饮食,小腿可能是最先变瘦的地方。
至于肌肉,有学者分析了肌肉与运动的关系。大致而言,运动越是剧烈,肌肉的参与度越高,而这其中,大腿肌肉的优先级又高于小腿肌肉。也就是说,慢跑不会让小腿肌肉增粗。
运动速度与肌肉的关系,蓝色表示激活,红色表示充分激活(图片来源:Samuel R. Hamner,2012)
至于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跑步后小腿变粗呢?这可能是因为跑步后血管扩张带来的错觉。
跑步会损伤膝盖么?
平心而论,只要运动,就有受伤的可能。跑步可能引起的膝盖周围损伤,除了膝关节炎以外,还有跑步膝(髌骨疼痛综合征)、髌腱炎、髂胫束撞击综合症等。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膝盖损伤,2017年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出于健身目的的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跑步也可以是膝盖的保护因素,关键在于正确的跑步方式。
膝盖的结构,跟可升降椅子差不多,关节表面存在关节液,好比是润滑油,关节腔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形成弹簧一样的缓冲结构,关节周围则被肌肉、韧带包裹。
膝盖模式图(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想一想你买过的可升降椅子,它们是怎么坏的?
第一,如果老是斜着坐、躺着坐,气压杆受力不均匀,可能会出现破损;
第二,每把椅子都有一个最大载重质量,如果体重超过最大载重,椅子便可能罢工;
第三,总体而言,坐得越久,使用寿命越短。膝盖的情况与此相似。
首先,如果肌肉、韧带过于薄弱,不能正确固定膝关节,膝关节受伤的概率就大大增大;其次,体重越重、对膝关节的压力越大,出现膝关节损伤的可能越高,实际上,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超重是膝关节炎最大的风险因素;最后,运动量增加过快,超出膝盖的适应限度,膝盖自然会抗议。
总体而言,超重、肥胖人群的运动能力比正常人差,建议从较低的速度、较小的里程数开始,逐渐增加,有条件的话,可以监测自己的心率,确保不要超出合适的范围。
-------------------------------
参考文献
[1]美国运动医学学会.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 王正珍, 译. 2010.
[2]乔丹D.梅茨尔, 克莱尔科瓦里克. 跑步损伤的预防和恢复[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3]ALENTORN-GELI E, SAMUELSSON K, MUSAHL V等. The Association of Recreational and Competitive Running With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7, 47(6): 373390.
[4]HAMNER S R, DELP S L. Muscle contributions to fore-aft and vertical body mass center accelerations over a range of running speed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3, 46(4): 780787.
[5]MILLER R H, EDWARDS W B, BRANDON S C E等. Why don’t most runners get knee osteoarthritis? A case for per-unit-distance loads[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14, 46(3): 572579.
[6]VAN DER WORP H, DE POEL H J, DIERCKS R L等. Jumper’s knee or lander’s kne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jump biomechanics and patellar tendinopath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 35(8): 714722.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3、舞蹈演员的肩部非常舒展,体态非常好,这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来锻炼得到的呢,要进行哪些训练?
柔韧
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手段
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其伸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力"的拉伸作用的结果。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练习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一、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
(一)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的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秒~8秒,重复6~8秒。
(二)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二、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一)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二)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三)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四)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五)发展各关节柔韧所采用的动作: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后仰、吊、转等。
三、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一)肩关节
肩关节是由半球形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所以肩关节是关节中最灵活、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它的加固主要靠喙肱韧带和三角肌。因此该关节的练习用以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同时增加肩部柔韧。
发展肩关节的柔韧练习主要有主动或被动地压肩、拉肩、吊肩、转肩等。如手扶肋木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作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练习。
(二)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挠尺关节、肱挠关节构成。它是由内侧、外侧副韧带及挠骨环状韧带加固。肘关节的运动时屈伸动作较多,所以在发展屈肌力量练习的同时配以屈肌的伸展性练习。主要采用压肘、旋内、旋外、绕环的练习。
(三)腕关节
腕关节由挠腕关节(使手屈伸、内收外展)及腕间关节(使手旋转)构成。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能力:采用俯卧撑推手、倒立爬行等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网球等项目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既发展屈伸、内收外展又发展旋转的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来发展;举重运动员发展手背后屈柔韧等。
(四)膝关节、胯关节
1、膝关节: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后的关节面以及半月板构成,由内外侧副韧带、髌骨韧带、交叉韧带加固。膝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腿部后面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腿部前面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胫骨前肌、姆长伸肌)的伸展性。
2、胯关节:由球形的股骨头与胯骨的胯臼构成。由于胯臼较深,并有软骨形成的关节盂加大与股骨头的紧屈适应,虽然它是球窝关节,但运动幅度受到限度。它的加固由髌骨韧带及股圆韧带加固。
胯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前后、左右开胯的能力。
发展膝关节、胯关节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称为腿部柔韧练习。经常采用的练习有主动或被动的压腿、踢腿、摆腿、劈腿等。
(五)踝关节
由距骨上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面、胫骨下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前后韧带薄弱,而两侧的内、外侧副韧带较强。
踝关节主要发展背屈和背伸及内翻外翻的能力。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足背的绷脚面能力,常采用各种后足背的练习;足球运动员主要发展内、外翻的能力;举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的能力等。
(六)脊柱
由26块椎骨组成,椎骨之间靠椎间盘连在一起。其中有23块椎体有椎间盘,椎骨之间由于椎间盘的弹性有少许转动,当肌肉牵动椎骨时,每一个椎骨少许转动的总合就使脊柱有了相当大的运动幅度。因此脊柱能前屈、后倾、向右侧屈、向左侧屈及转动。
脊柱的柔韧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柔韧。
1、颈椎柔韧主要采用头前后屈、左右侧屈、左右转动及绕环的练习。
2、胸腰椎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习,主要采用下腰、甩腰、体前屈等练习。
四、发展柔韧素质的具体方法
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从各项目的特点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以下根据教学训练体会,提供一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供教学训练时参考。
(一)手指手腕柔韧性练习
1、握拳、伸展反复练习。
2、两手五指相触用力内压,使指根与手掌背向成直角或小直角。
3、两手五指交叉直臂头上翻腕,掌心朝上。
4、手腕伸屈、绕环。
5、手指垫高的俯卧撑。
6、杠铃至胸,用手指托住杠铃杆。
7、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
8、面对墙站立,连续做手指推撑。
9、左、右手指交替抓下落的棒球(或小铅球)。
10、靠墙倒立。
(二)肩关节柔韧性练习
1、压肩
(1)手扶一定高度体前屈压肩。
(2)双人手扶对方肩,体前屈直臂压肩。
(3)面对墙一脚距离站立,手、大小臂、胸触墙压肩(逐渐加大脚与墙的距离)。
(4)练习者背对横马并仰卧在鞍马上,另一人在后面扶着他上臂下压。
(5)两人互相以手搭肩,身体前倾,向下有节奏地肩压。
2、拉肩
(1)双人背向两手头上拉住,同时作弓箭步前拉。
(2)练习者站立,两手头上握住,帮助者一手拉练习者头上手,一手顶背助力拉。
(3)练习者俯卧,两手相握头上举或两手握木棍,帮助者坐练习者身上,一手拉木棍,一手顶其背助力拉。
(4)背对肋木坐,双手头上握肋木,以脚为支点,挺胸腹前拉起成反弓形。
(5)背向肋木站,双手反握肋木,下蹲下拉肩。
(6)背向肋木屈膝站肋木上,双手头上握肋木,然后向前蹬直双腿胸腹用力前挺。
(7)侧向肋木,一手上握一手下握肋木向侧拉。
(8)体前屈坐垫下,双手后举,帮助者握其两手向前上推助力拉。
3、吊肩
(1)单杠各种握法(正、反、反正、翻等握法)的悬垂摆动。
(2)单杠负重静力悬垂。
(3)杠悬垂或加转体。
(4)后吊:单杠悬垂,两腿从两手间穿过下翻成后吊。
4、转肩:用木棍、绳或橡皮筋作直臂向前、向后的转肩(握距逐渐缩小)。
(三)腰腹部柔韧性练习
1、弓箭步转腰压腿。
2、两脚前后开立,向左后转,向右后转,来回转腰。
3、体前屈手握脚踝,尽量使头、胸、腹与腿相贴。
4、站在一定高度上作体前屈,手触地面。
5、分腿体前屈,双手从腿中间后伸。
6、分腿坐,脚高位体前屈,帮助者可适当用力压其背部助力压。
7、后桥练习,逐渐缩小手与脚距。
8、向后甩腰练习。
9、俯卧撑交替举后腿,上体尽量后抬成反弓形。
10、双人背向,双手头上握或互挽臂互相背。
11、肩肘倒立下落成屈体肩肘撑。
(四)胸部柔韧性练习
1、俯卧背屈伸。练习者腿部不动,积极抬上体、挺胸。
2、虎伸腰。练习者跪立,手臂前放于地下,胸向下压。要求主动伸臂,挺胸下压。
3、练习者面对墙站立,两臂上举扶墙,抬头挺胸压胸。要求让胸尽量贴墙,幅度由小到大。
4、练习者背对鞍马头站立,身体后仰,两手握环使胸挺出。要求充分伸臂,顶背拉肩,胸。
5、练习者并腿坐在垫子上,臂上举,同伴在背后一边向后拉其双手,一边用脚蹬练习者肩背部,向后拉肩振胸。
(五)下肢柔软性练习
1、前后劈腿。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同伴帮助下压。
2、左右劈腿。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屈腿或直腿都可以,由同伴扶腿部不断下压。
3、压腿:将脚放在一定高度上,另一腿站立脚尖朝前,然后正压(勾脚)、侧压、后压。
4、踢腿:原地扶把杆或行进,正踢(勾脚)、侧踢、后踢。
5、摆腿:向内、向外摆腿。
6、控腿:手扶支撑物体,前控、侧控、后控。
7、弓箭步压腿。
8、跪坐压脚面。
9、在特制不同形状的练习器上练习脚腕不同方位的柔韧(特制练习器械见弹跳力部分)
10、用脚内侧、外侧、脚跟、脚尖走。
11、负重深蹲,脚跟不离地使脚尽量弯曲。
12、双刀腿坐,双脚互相顶位,双手相拉,一人前俯,一人后仰。
13、背对背坐,双手头上拉,一个前俯,一人后仰。
(六)踝关节和足背部柔韧性练习
1、练习者手扶腰部高度肋木,用前脚掌站在最下边的肋木杠上,利用体重上下压动,然后在踝关节弯曲角度最大时,停留片刻以拉长肌肉和韧带。
2、练习者跪在垫子上,利用体重前后移动压足背,也可将足尖部垫高,使足背悬空做下
压动作,增加练习时的难度。
3、练习者坐在垫子上,在足尖部上面放置重物,压足背。
4、做脚掌着地的各种跳绳练习。
5、做脚前掌着地的各种方向、各种速度的行走练习。
李小龙的柔韧训练法
著/约翰·立托 编译/振强 校正/唐龙
笔者有时对某些运动员存在的过度危险的柔韧性训练倾向而感到惊讶。他们拉伸时太猛或收缩时过快,这样练习会丢失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还有可能受伤。准确地说,柔韧性训练是一种很柔和的运动,你必须学会轻柔,否则得不偿失。因为关节和肌肉活动范围过大很容易导致自身的伤病。
生命已赋予身体两种保护机能,它们都是特殊的神经细胞。一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在肌肉过度拉伸时会把信号传递给大脑中枢,第二种神经细胞是保护性机能的一部分,被称为“拉伸反射”,当第二种神经细胞感到某种拉伸动作过快时,大脑中枢神经就反射性地收缩拉伸的肌肉,其作用恰如汽车的“减震器”,在肌肉可能被拉伤之前使动作变缓直至终止,就像你从桌上跳下,大腿的肌肉产生反射以减少震动的道理一样。当你过度地拉伸一块肌肉,开始产生“拉伸反射”,神经组织就会向大脑发出信号要求停止拉伸或减弱拉伸强度。
有些人认为用力收缩能促进拉伸且效果更快,但结果适得其反。因为“拉伸反射”的作用,拉伸的肌肉反而收缩,和你充分拉伸的初衷可谓背道而驰。为了充分拉伸肌肉(或关节),你必须轻柔舒缓地进行柔韧性练习,以避免产生“拉伸反射”。花上三四十秒的时间轻柔地进行柔韧性练习直到拉伸的肌肉产生轻微的疼痛,这就是身体允许的最大范围拉伸的临界点,过了这个点,肌肉就可能拉伤。
现在你就有了足够的知识来理解“完美的拉伸”所需的各种条件。无论你选择何种柔韧性练习方法,必须要花三四十秒钟时间轻柔地拉伸,如果到了临界点,就往回收一点,直至痛感消失。如果你进入“可拉伸区域”,就保持此拉伸姿势20—30秒时间不动(但应力求把此姿势练上1~2分钟),这时要进行浅短呼吸————尽管你需要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最后达到身心的完全放松。你可以1分钟后重复此动作,亦可进行下一种练习。如果你想从自己的柔韧性训练方案中获得最大的益处,你必须找出自己的“可拉伸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各种拉伸活动,你才能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
●怎样掌握柔韧性训练的进度?
那些从未进行过柔韧性训练的人————不论其运动水平高低,都应遵循笔者所谈的各种注意事项。因为如果动作的幅度过大,随时可能拉伤自己的肌肉。正确适度的柔韧性训练不需太大的力量,但你的肌肉会由于这些简单的拉伸练习而变得更富有弹性。
●初学者注意事项:
初学者首次进行柔韧性练习时,应从使自己感到疼痛的临界点往回放松一点的地方开始,每一个拉伸姿势保持20秒钟不动即可。对身体各组肌肉的练习亦只需重复一次。从此起点开始,逐渐延长每个动作的时间(直到能坚持1分钟),增加强度(以你能在自己可“可拉伸区域”内没有痛感地做该动作为合格)。如果你做到了这一步,就可以重复一遍该动作(即你可以完成该动作并坚持20秒,逐渐延长时间至1分钟)。为了实现目标,笔者建议每一次训练中针对每个部位做1分钟的拉伸练习,这样每次都能在10~15分钟内完成该练习。
柔韧训练要点
摘自:《健与美》
良好的柔韧性不仅能防止训练损伤,而且能使肌肉更健美。柔韧训练的方法很多,不必赘述。这里想谈的是笔者根据训练经验总结出搞好柔韧训练的七个要点,供大家参考。
l.充分准备:先做深呼吸,让腹部鼓起,然后慢慢伸展身体。从头部开始,慢慢地转动身体各部位,动作缓慢轻柔。起床前可先用两至三分钟充分伸展身体,先伸伸臂抬抬腿,接着伸伸“懒腰”,全身伸展,以促使肌肉“苏醒”。
2.循序渐进:不要期待立即见效,否则会损伤肌肉。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要停停练练。动作责在连贯协调,不可运用爆发力,否则也会损伤肌肉。也不要过度追求柔韧性,否则会影响肌肉的爆发力。
3.强度适中:注意身体的感受,若感到动作不灵活或疼痛难忍,则表明运动量已超过了自己的能力(练习时有紧绷感是正常现象)。
4,温故知新:开始新动作前要反复练习前面的动作。平时注意保持优美的身体姿势,坐时身体挺直,站时收腹、平肩、紧臀,走时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5.动静结合:静力性练习每次不要超过10秒钟。某部位韧带拉伸一定时间(数秒钟)后,紧接着该部位就要做动力性动作,这样可保持肌肉良好的弹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调节能力。还要注意结合健美技术动作的要求发展柔韧性,要多做动力性拉伸练习,不断变换姿势和拉伸部位。
6.整体训练:不能孤立、片面地强调某一部位的柔韧性训练,而应重视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训练,惟此才能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
7.注意感觉:练习时不仅要调节好呼吸,注意力集中,而且要仔细体会动作姿势,“感觉”到动作连确到位了,效果也就出来了。
参考资料:http://www.99tt.com/bbs/simple/index.php?t94376.html
4、身体的柔韧性要更好
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其伸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力"的拉伸作用的结果。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练习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一、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 (一)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的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秒~8秒,重复6~8秒。 (二)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二、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一)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二)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三)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四)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五)发展各关节柔韧所采用的动作: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后仰、吊、转等。 三、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一)肩关节 肩关节是由半球形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所以肩关节是关节中最灵活、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它的加固主要靠喙肱韧带和三角肌。因此该关节的练习用以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同时增加肩部柔韧。 发展肩关节的柔韧练习主要有主动或被动地压肩、拉肩、吊肩、转肩等。如手扶肋木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作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练习。 (二)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挠尺关节、肱挠关节构成。它是由内侧、外侧副韧带及挠骨环状韧带加固。肘关节的运动时屈伸动作较多,所以在发展屈肌力量练习的同时配以屈肌的伸展性练习。主要采用压肘、旋内、旋外、绕环的练习。 (三)腕关节 腕关节由挠腕关节(使手屈伸、内收外展)及腕间关节(使手旋转)构成。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能力:采用俯卧撑推手、倒立爬行等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网球等项目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既发展屈伸、内收外展又发展旋转的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来发展;举重运动员发展手背后屈柔韧等。 (四)膝关节、胯关节 1、膝关节: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后的关节面以及半月板构成,由内外侧副韧带、髌骨韧带、交叉韧带加固。膝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腿部后面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腿部前面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胫骨前肌、姆长伸肌)的伸展性。 2、胯关节:由球形的股骨头与胯骨的胯臼构成。由于胯臼较深,并有软骨形成的关节盂加大与股骨头的紧屈适应,虽然它是球窝关节,但运动幅度受到限度。它的加固由髌骨韧带及股圆韧带加固。 胯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前后、左右开胯的能力。 发展膝关节、胯关节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称为腿部柔韧练习。经常采用的练习有主动或被动的压腿、踢腿、摆腿、劈腿等。 (五)踝关节 由距骨上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面、胫骨下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前后韧带薄弱,而两侧的内、外侧副韧带较强。 踝关节主要发展背屈和背伸及内翻外翻的能力。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足背的绷脚面能力,常采用各种后足背的练习;足球运动员主要发展内、外翻的能力;举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的能力等。 (六)脊柱 由26块椎骨组成,椎骨之间靠椎间盘连在一起。其中有23块椎体有椎间盘,椎骨之间由于椎间盘的弹性有少许转动,当肌肉牵动椎骨时,每一个椎骨少许转动的总合就使脊柱有了相当大的运动幅度。因此脊柱能前屈、后倾、向右侧屈、向左侧屈及转动。 脊柱的柔韧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柔韧。 1、颈椎柔韧主要采用头前后屈、左右侧屈、左右转动及绕环的练习。 2、胸腰椎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习,主要采用下腰、甩腰、体前屈等练习。 四、发展柔韧素质的具体方法 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从各项目的特点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以下根据教学训练体会,提供一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供教学训练时参考。 (一)手指手腕柔韧性练习 1、握拳、伸展反复练习。 2、两手五指相触用力内压,使指根与手掌背向成直角或小直角。 3、两手五指交叉直臂头上翻腕,掌心朝上。 4、手腕伸屈、绕环。 5、手指垫高的俯卧撑。 6、杠铃至胸,用手指托住杠铃杆。 7、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 8、面对墙站立,连续做手指推撑。 9、左、右手指交替抓下落的棒球(或小铅球)。 10、靠墙倒立。 (二)肩关节柔韧性练习 1、压肩 (1)手扶一定高度体前屈压肩。 (2)双人手扶对方肩,体前屈直臂压肩。 (3)面对墙一脚距离站立,手、大小臂、胸触墙压肩(逐渐加大脚与墙的距离)。 (4)练习者背对横马并仰卧在鞍马上,另一人在后面扶着他上臂下压。 (5)两人互相以手搭肩,身体前倾,向下有节奏地肩压。 2、拉肩 (1)双人背向两手头上拉住,同时作弓箭步前拉。 (2)练习者站立,两手头上握住,帮助者一手拉练习者头上手,一手顶背助力拉。 (3)练习者俯卧,两手相握头上举或两手握木棍,帮助者坐练习者身上,一手拉木棍,一手顶其背助力拉。 (4)背对肋木坐,双手头上握肋木,以脚为支点,挺胸腹前拉起成反弓形。 (5)背向肋木站,双手反握肋木,下蹲下拉肩。 (6)背向肋木屈膝站肋木上,双手头上握肋木,然后向前蹬直双腿胸腹用力前挺。 (7)侧向肋木,一手上握一手下握肋木向侧拉。 (8)体前屈坐垫下,双手后举,帮助者握其两手向前上推助力拉。 3、吊肩 (1)单杠各种握法(正、反、反正、翻等握法)的悬垂摆动。 (2)单杠负重静力悬垂。 (3)杠悬垂或加转体。 (4)后吊:单杠悬垂,两腿从两手间穿过下翻成后吊。 4、转肩:用木棍、绳或橡皮筋作直臂向前、向后的转肩(握距逐渐缩小)。 (三)腰腹部柔韧性练习 1、弓箭步转腰压腿。 2、两脚前后开立,向左后转,向右后转,来回转腰。 3、体前屈手握脚踝,尽量使头、胸、腹与腿相贴。 4、站在一定高度上作体前屈,手触地面。 5、分腿体前屈,双手从腿中间后伸。 6、分腿坐,脚高位体前屈,帮助者可适当用力压其背部助力压。 7、后桥练习,逐渐缩小手与脚距。 8、向后甩腰练习。 9、俯卧撑交替举后腿,上体尽量后抬成反弓形。 10、双人背向,双手头上握或互挽臂互相背。 11、肩肘倒立下落成屈体肩肘撑。 (四)胸部柔韧性练习 1、俯卧背屈伸。练习者腿部不动,积极抬上体、挺胸。 2、虎伸腰。练习者跪立,手臂前放于地下,胸向下压。要求主动伸臂,挺胸下压。 3、练习者面对墙站立,两臂上举扶墙,抬头挺胸压胸。要求让胸尽量贴墙,幅度由小到大。 4、练习者背对鞍马头站立,身体后仰,两手握环使胸挺出。要求充分伸臂,顶背拉肩,胸。 5、练习者并腿坐在垫子上,臂上举,同伴在背后一边向后拉其双手,一边用脚蹬练习者肩背部,向后拉肩振胸。 (五)下肢柔软性练习 1、前后劈腿。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同伴帮助下压。 2、左右劈腿。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屈腿或直腿都可以,由同伴扶腿部不断下压。 3、压腿:将脚放在一定高度上,另一腿站立脚尖朝前,然后正压(勾脚)、侧压、后压。 4、踢腿:原地扶把杆或行进,正踢(勾脚)、侧踢、后踢。 5、摆腿:向内、向外摆腿。 6、控腿:手扶支撑物体,前控、侧控、后控。 7、弓箭步压腿。 8、跪坐压脚面。 9、在特制不同形状的练习器上练习脚腕不同方位的柔韧(特制练习器械见弹跳力部分) 10、用脚内侧、外侧、脚跟、脚尖走。 11、负重深蹲,脚跟不离地使脚尽量弯曲。 12、双刀腿坐,双脚互相顶位,双手相拉,一人前俯,一人后仰。 13、背对背坐,双手头上拉,一个前俯,一人后仰。 (六)踝关节和足背部柔韧性练习 1、练习者手扶腰部高度肋木,用前脚掌站在最下边的肋木杠上,利用体重上下压动,然后在踝关节弯曲角度最大时,停留片刻以拉长肌肉和韧带。 2、练习者跪在垫子上,利用体重前后移动压足背,也可将足尖部垫高,使足背悬空做下 压动作,增加练习时的难度。 3、练习者坐在垫子上,在足尖部上面放置重物,压足背。 4、做脚掌着地的各种跳绳练习。 5、做脚前掌着地的各种方向、各种速度的行走练习。
希望采纳
5、髌内侧支持带与韧带哪个韧性高
压腿前,先要热身(跳绳300个以上,或慢跑2。5公里)
热身结束后,找一个到达你腰部的栏杆,进行正(侧、后)压腿,正、侧压腿时,要用手扳住脚尖,头向脚尖方向振压,或用手扶住膝盖,向脚尖方向振压(振压幅度要由轻渐重,6次左右)。一周内,手扶膝盖振压,一周后,手扳脚尖振压。
竖劈(腿)、横劈(腿),每天坚持30秒左右即可,不可心急,韧带拉伤的痛苦我很了解。。。。
热身不可落下,很重要。
贵在坚持
6、跳绳跳的膝盖疼,为什么?能不能再跳了?
运动过度,要休息。
膝盖疼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出现膝盖疼,需要尽快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膝盖疼的原因:
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运动中,队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鱼跃救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表现出肿胀和滑落感,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疼痛。
5、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上内侧副韧带损伤占绝大多数。以这种损伤为例,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膝内侧有肿胀,几天后会出现瘀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
6、暖身不当或没有暖身 许多人运动时,往往先做腿部伸展操,殊不知腿部伸展操正是膝盖易受伤的主因。运动时,膝盖得承受巨大压力,因此必须适当暖身,免致受伤。不暖身就运动,等于未给关节自然的润滑,膝关节运转当然不顺。此外,冰冷、绷紧的肌肉也同样不利于关节平顺运转。突然开始或结束动作,会撕裂围绕在关节周围的肌肉,造成或加剧过度使用的伤害。
7、运动过度,往往适得其反,不仅降低体能,也是膝关节受伤的因素之一。如果你在运动时觉得膝盖不舒服,那是可接受的;如果做完运动后,或是隔天觉得疼痛,情况就不妙了。长时间疼痛、造成跛行以及膝盖周围的肿胀,这些都是膝盖受伤的警讯,应马上就医。
8、体重过胖、饮食不当 太肥胖的人,膝盖关节就得承受更多重量,膝盖迟早“报销”。像走上楼这般简单的动作,对膝盖造成的压力是平常的4倍!如果你的体重超重5公斤,每次爬楼梯,等于多扛了20公斤的“肥肉”!
7、跳绳会让小腿变粗吗
8、膝盖上次我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是有点淤青之后好了之后就没什么事了,走路,跳绳,打球,
建议你到医院行检查,,要鉴别是否存在膝关节半月板等损伤,,不排除韧带、、、肌腱等损伤!!!!你这个要到医院的骨科做个详细的检查,,,,或者直接做个DR片检查才行!!!建议你尽早,,,以免导致不良影响!!!
9、髌骨脱脱位怎么康复?
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是很重要的,也是很辛苦的。但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要忍住痛,实在痛的厉害,可以让医生给你打个股神经阻滞麻醉,减轻疼痛以后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