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韧带 > 胃脾韧带内包括

胃脾韧带内包括

发布时间:2020-03-25 20:25:25

1、ren体内有哪些器官?各有什么用?

人体有8大系统,每个系统都有独自的器官: 消化系统:口、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肛门,这是主要的;还有辅助的:胆囊、胰、肝等 。 神经系统:大脑、小脑、桥脑、脑干、脊髓及各条神经分支等。 呼吸系统:鼻、气管、肺。 循环系统:心脏及各动静脉分支,脾,淋巴结,胸腺。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生殖系统:女性:子宫、输卵管、卵巢、阴道,男性: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尿道。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胰腺中的胰岛、脑垂体、肾上腺以及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的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 运动系统:骨骼、肌肉等 。 所有以上所说的都可以称为器官。 所为器官就是指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可以独立完成一定功能的集合。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人体,所有这些都密不可分。 因此,人体器官的数量不可尽数。
麻烦采纳,谢谢!

2、急求答案 !!!!!!!

?

3、脾的功能是什么?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转输营养物质,运化水液,统摄血液。脾和肌肉、四肢、口唇有关。 

1、脾主运化:一是运化水谷的精微。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后,由脾来消化吸收,将其精微部分,通过经络,上输于肺。再由心肺输布于全身,以供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一是运化水液。水液入胃,也是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而输布全身的。若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则气血的化源不足,易出现肌肉消瘦、四肢倦怠、腹胀便搪,甚至引起气血衰弱等症。若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液确留,聚湿成饮,湿聚生痰或水肿等症。 

2、脾统血:血液在脉道正常运行,除依赖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又有赖于脾气的统摄控制,使之循经运行不至溢于脉外。所以脾气充足,则血不妄行。若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而溢于脉外,即所谓“脾不统血”,可出现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慢性出血疾患。 

3、脾主肌肉和四肢:人体的肌肉、四肢依靠气血津液等物质来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有赖于脾。因此,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活动有力。反之,脾气衰弱,营养缺乏,则肌肉消瘦或萎缩,四肢乏力。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口唇有密切关系,口唇能反映脾胃的功能,通过口的辨味功能和唇的色泽,可以了解脾气的强弱。脾气健运,则唇色红润,口能知五味。反之,脾气虚弱,则唇色淡白,饮食乏味。

(3)胃脾韧带内包括扩展资料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

脾分为内、外两面,上、下两缘,前、后两端。内面凹陷与胃底、左肾、左肾上腺、胰尾和结肠左曲为邻,称为脏面。脏面近中央处有一条沟,是神经、血管出入之处,称脾门。外面平滑而隆凸与膈相对,称为膈面。上缘前部有2-3个切迹,称脾切迹。脾肿大时,脾切迹仍存在可作为触诊的标志。

在脾附近,胃脾韧带及大网膜中,常可见到暗红色,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进作脾切除时,应将副脾一并切除。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结构基本上与淋巴结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组织构成。其与淋巴结不同的地方是没有淋巴窦,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窦。

4、脾脏在什么位置

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下腹部。
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性脏器,质软而脆。一般认为生理脾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110~200g。
脾脏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面与膈肌和左肋膈窦相邻,前方有胃,后方与左肾、左肾上腺毗邻,下端与结肠脾沟相邻,脾门与胰尾相邻。
脾脏为腹膜内位器官,由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

5、人的脾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

病情分析:脾脏为腹膜内位器官,由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意见建议: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脾的组织中有许多称为“血窦”的结构,平时一部分血液滞留在血窦中,当人体失血时,血窦收缩,将这部分血液释放到外周以补充血容量.血窦的壁上附着大量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病原体和异物.

6、脾长在人体什么地方,什么形状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脾分为内、外两面,上、下两缘,前、后两端。内面凹陷与胃底、左肾、左肾上腺、胰尾和结肠左曲为邻,称为脏面。脏面近中央处有一条沟,是神经、血管出入之处,称脾门。外面平滑而隆凸与膈相对,称为膈面。上缘前部有2-3个切迹,称脾切迹。脾肿大时,脾切迹仍存在可作为触诊的标志。在脾附近,胃脾韧带及大网膜中,常可见到暗红色,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进作脾切除时,应将副脾一并切除。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结构基本上与淋巴结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组织构成。其与淋巴结不同的地方是没有淋巴窦,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窦。

7、脾是什么器官

脾(spleen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脾分为内、外两面,上、下两缘,前、后两端。内面凹陷与胃底、左肾、左肾上腺,胰尾和结肠左曲为邻,称为脏面。脏面近中央处有一条沟,是神经、血管出入之处,称脾门。外面平滑而隆凸与膈相对,称为膈面。上缘前部有2~3个切迹,称脾切迹。脾肿大时,脾切迹仍存在可作为触诊的标志。
在脾附近,胃脾韧带及大网膜中,常可见到暗红色,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进作脾切脾脏除时,应将副脾一并切除。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结构基本上与淋巴结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组织构成。其与淋巴结不同的地方是没有淋巴窦,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窦,是血液循环的一个过滤器。
脾在正常情况下,只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但在病态及大失血后可以制造各种血细胞。脾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反应,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贮存血液。胚胎时期可造血。脾脏在胚胎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能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脾内的巨噬细胞能将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细胞吞噬消灭。它还能吞噬血液中的细菌、原虫和异物。当脾功能亢进时可破坏大量血小板及血细胞。脾有丰富的血窦,可储存一定量(约200毫升)的血液,在机体剧烈运动或爬山或突然失血时,脾的平滑肌收缩,放出储存血液以补充机体的需要。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看网络:http://ke.baidu.com/link?url=-iCcQsW9UQ_Sz-3IXDdE7rjvy

8、中医上的脾指的是内分泌系统吗

1,现代医学知道,胃的运行是把食物经胃液及消化酶的分解(中医称腐化)后通过小肠的吸收,其余的再由大肠向下排除,脾(在此指的是胰)是通过分泌酶的作用在小肠协同胆汁分解食物,吸收后通过肝的过滤及淋巴系统对脂肪的输送,上升到心肺以输送到全身。但是因为情绪的变化,从胃及小肠分泌的神经递质及脑源性的神经递质无法协同作业,这个升降的平衡就受到干扰,而遭成病理现象.
这个自然现象,中医就以脾升胃降,肺朝百脉,脾为生化之源,肝气横逆等概念来概括。
2,中医脾的概念其实不能完全用西医的解剖学来看待,以上的解释只能说貌似。最好用功能来理解脾比较容易理解。
3,脾主升,脾易为湿困,脾易受肝气来乘(压制),脾为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从这些指导原则,气血不足,消化系统不好,考虑采用舒肝解郁,除湿健脾的药物,就是对证。

9、脾在什么位置

脾脏(pí zàng)。在一般成年人个体中,脾脏大

脾脏
小约为125 × 75 × 50立方毫米,平均重量约为150克。
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性脏器,质软而脆。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内,深居于肋弓之后,与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与邻近器官相邻。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面与膈肌和左肋膈窦相邻,前方有胃,后方与左肾、左肾上腺毗邻,下端与结肠脾沟相邻,脾门与胰尾相邻。
脾脏是一个颜色暗红、质地柔软的网状内皮细胞器官,成年人的脾长约10cm~12cm,宽6cm~8cm,厚3cm~4cm,重110g~200g,大致有巴掌那么大,重200克左右,由几条韧带将其“悬挂”在上腹部。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在正常状态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果仰卧或右侧卧位能触摸到脾脏边缘,说明脾肿大。

10、脾在什么位置图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内,深居于肋弓之后,在胃左侧与膈之间,相当左侧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正常人在左肋弓下不能触到脾.脾的位置可因体位,呼吸及胃的充盈程度而有所变化,平卧比站立时高约2.5cm.

与胃脾韧带内包括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