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韧带 > 牙周韧带麻醉

牙周韧带麻醉

发布时间:2020-03-25 19:01:30

1、请问牙医的麻醉药叫什么?

找牙医问问;
取白酒100克放入杯中,再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食盐溶化后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会立即止住。

牙痛(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两,将花椒浸在酒内,十分钟后用酒口含,几分钟即见效,一日2次每次10分钟,3-4天痊愈。

牙周炎、牙龈炎: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炎止痛。

牙出血(经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两,浸2天后口含,一次3分钟,一日2次,连用5天有特效。

补充日期: 2005-02-04 23:07:01

牙痛的治疗

牙痛最令人痛苦之处莫过于美味享受此时会变成一种最难以忍受的折磨。我们认为无论你何时感觉到牙痛,都应该尽快看牙医,找出病因,对因治疗。但这需要时间,那么在这段痛苦的时间里我们能为自己做点什么呢?

方法一 —— 忌口

牙痛最常见的诱因要数冷、热、酸、甜的食物了。由于牙齿出问题导致其过度敏感,对入口的食物就会比较“挑剔”,因此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这些刺激。若你咬东西时会使疼痛加剧,那么无论平时你有多讨厌软食,在去掉病因前恐怕除了接受它别无它法。

方法二 —— 用盐水漱口

建议经常用盐水漱口来治疗牙痛,盐水是很好的收敛止血剂,可以去除口腔物质,所以尽可能常用温盐水(不要用热水)漱口,对牙痛的舒缓会有帮助。但是要注意不要将盐水吞下。

方法三 —— 休息

增加身体活动力是一件好事,但是牙痛时,身处在充满蒸气的环境则可能会使疼痛更严重,剧烈活动时,你的心脏跳动也会变得剧烈,因为你的心脏和下颌非常靠近,所以当心脏跳动剧烈时,也会增加牙齿的压力,使你感觉更不舒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不过你还是应该限制身体的活动,直到看过牙医之后。

方法四 —— 试试丁香油

丁香油含有80%的丁香油酚,它具有局部麻醉性质,它比一般局部麻醉常用的成药(如Anbesol)还便宜,不过可能尝起来味道不是很好。丁香油在健康食品店可以买到,使用时,滴几滴丁香油在棉花球上,用疼痛的牙咬住,如能直接作用在疼痛部位上效果更好。

若你的牙齿有缺口的话,不妨用棉花球滴上几滴丁香油,塞在疼痛的牙齿内,一直到看医生时为止。

另外一种可以暂时用来填补牙齿的物质是"牙齿矫正软蜡",可在一般药房买到,将蜡填在牙齿上即可,这可以保护牙齿,防止冷水、食物等物质的刺激。

方法五 —— 指压虎口

指压对舒缓牙痛相当有效,但是必须按压到正确的指压点,也就是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处,不过要指压和牙痛不同侧的虎口,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左边牙痛,那就压右手虎口。

方法六 —— 弯曲手指,刺激反射点

靠近手指指尖的点也能舒解牙痛。每只手指都相对于上下齿的某一、二颗牙齿……也就是说你的大拇指对应到门牙,而食指则对应到犬齿,以此类推。如果你是右后半的牙在痛,就应该按压右手中指尖,如果是左臼齿疼痛,就压左手小指尖。这个点是位于指甲下方甲床表皮,要找到这个点,可以将手平放桌上,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或食指,探查相对应于疼痛牙的手指指甲下那一点,压时会感觉到敏感而且有点刺痛,每次压30~60秒。

方法七 —— 用药

当你以上这些方法都不能让你的疼痛有所缓解时,你可以口服止痛药,如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这里有两个小方子,效果不错,试试吧。

1、将山栀根20克,瘦猪肉60克,洗净切片,置铝锅内加清水适量煮1 小时后放入适量盐、味精、胡椒粉。每日一次,连服4天。此方适用于龋齿牙痛和风火牙痛等症。

2、鸡蛋2个煮熟后去壳,同沙参(30克)加清水煮1小时左右,加冰糖适量调味,饮汤食蛋。此方适用于虚火上沿牙痛、咽痛等症。

补充日期: 2005-02-04 23:13:07

⑴牙痛急救:
a.服用布洛芬,一种抗炎镇痛药。
b.将冰袋放置于疼痛最严重部位。

j.锅内加水一碗,冰糖100-150克,煮溶,待水煮至半碗时止,凉后一次喝完,每日两次。
k.花椒15克,白酒50克,泡10-15天,滤渣,含漱或点牙。
l.桃树皮,柳树皮各4克,酒适量,煎后热漱。凉后吐出。
m.西瓜皮外层削下晒干(经霜更佳),密封于玻璃瓶,有龋齿痛时,取少许点牙。
n.茶叶3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取茶汁加入食醋10克,每日含漱2-3次。

补充日期: 2005-02-04 23:18:45

当牙痛时,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与食指的中间部位,即有些人说的“虎口穴”(合谷穴)。这个穴位如何找:捏紧拳头,将拇指放入拳头内,大拇指与食指之间鼓起来的部位,就是“虎口穴”。左边牙痛按左手“虎口穴”,右边牙痛按右边“虎口穴”,这样牙痛症状就会消失。

大黄(药店有售)一块或者两块泡茶喝。如果“火气”很重,可将大黄研成粉(药店会研),装入空的胶囊内服,一天吃2至3粒。

2、牙周韧带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一样吗

牙周韧带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一样
牙周组织是支持牙齿的高度特异性器官,包括牙龈、牙周韧带及矿化组织牙骨质和牙槽骨。由于其组成的多样性使因软、硬结缔组织及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牙周组织愈合比一般的软组织愈合更为复杂。成纤维细胞是牙龈结缔组织和牙周韧带的主要细胞类型,在牙周组织的形成与再生、完整性的维持及功能的实施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牙周韧带细胞与牙龈成纤维细胞在牙周手术后的愈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牙周韧带细胞有形成软、硬结缔组织的能力,而牙龈成纤维细胞则形成纤维性愈合。牙周治疗的现代概念要求牙周组织的再生,即有新的牙槽骨、牙骨质及插入其中的胶原纤维的产生。调控牙周再生相关细胞使向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的方向发展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关于牙周韧带细胞与牙龈成纤维细胞功能特点的研究将对牙周疾病的发生及牙周组织的修复、再生机制提供新的信息。
本研究体外培养牙龈与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两种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地塞米松长期作用于牙龈与牙周韧带细胞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并对两种细胞矿化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以揭示两种细胞体外形成矿化组织能力的差异,探讨矿化相关蛋白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及作为鉴别两种细胞标志的可行性;另外将维甲酸作用于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与牙周韧带细胞,观察成骨表现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种细胞对维甲酸的反应及向成骨表现型分化趋势的不同,为临床应用潜能提供实验依据。

3、牙周科,刮治前已经打了麻药.刮治中为什么有的牙还是会痛,我都受不了,刮治两次了,还要去第三次。

因为你是局部麻醉啊
一般牙科局麻就够了,麻药用太多有危险的,还贵
有些人对麻药也不敏感,就是没啥效果
这真的没办法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你现在只不过疼几下,不治严重起来搞不好疼一辈子

4、牙周翻瓣术的手术操作

1.术前准备:
(1)牙周基础治疗。只有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将牙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后,才能消除牙龈炎症所造成的水肿、充血、松软,评价出真正的龈外形和牙周袋深度,减少术中出血以保证术野清晰。
(2)口腔卫生指导。必须使患者在术前掌握菌斑控制的方法,并坚定在术后进行规律牙周维护的决心,为术后维持良好的疗效打下基础。
(3)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应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如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检查及某些传染病的筛查,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耐受牙周翻瓣术。
(4)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明白手术的必要性、目的、预期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5)详细检查记录手术部位的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龈缘位置、附着龈宽度、牙齿动度等临床指标,以便进行手术设计和手术操作。
2.感染控制:
术前应清除术区的菌斑,以0.12%氯己定含漱1分钟进行口内消毒,以75%酒精对口周皮肤进行口外消毒,铺消毒孔巾,保证术区周围为无菌区。虽然口腔是一个有菌的环境,但尽量保持术区的无菌状态,并在术后一月防止术区感染,对于组织愈合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术后可使用0.12%氯己定含漱1个月。翻瓣术术后一般不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但在某些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可使用抗生素4~7天。
3.局部麻醉:
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传导阻滞麻醉,使手术无痛顺利进行。一般多用4%复方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即可。还应在术区每个牙龈乳头加注药物使乳头发白,可减少术中出血并加强麻醉效果。
4.切开和翻瓣:
翻瓣术的切口设计主要取决于手术目的及需要暴露牙面及骨面的程度,以及最终将瓣复位的水平等因素,在此不做赘述。切开后用钝的分离器沿牙槽骨翻起黏膜-牙槽骨膜瓣,暴露病变区。
5.清创和根面平整:
通过切开、翻瓣暴露病变区后,应对病变区进行彻底的清创,彻底清除病理性肉芽组织、根面上残存的牙石等,尤其是深牙周袋和根分叉区等通过闭合刮治不易到达的部位,并应进行根面平整,刮除受内毒素侵蚀的牙骨质表层,形成清洁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牙根表面,以利于组织愈合。
6.缝合:
完成清创和根面平整后,应对龈瓣进行复位缝合,将龈瓣固定在所希望的位置上,龈瓣要完全覆盖骨面,并与骨面和牙面贴合。详细的缝合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7.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的重要原则为防止出血、减轻组织水肿、控制菌斑、防止感染、促进组织愈合。
(1) 术后放置牙周塞治剂。塞治剂具有止血、止痛、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固定软组织等作用),可避免咀嚼时食物摩擦伤口,以减轻对术区的损伤。
(2) 在面部与手术区相应处放置冰袋,以减轻术后组织水肿。
(3) 手术当天可刷牙,但不刷手术区,可用0.12%氯己定含漱,每天2次,以减少菌斑形成。
(4) 若手术范围广,或进行了骨成形、植骨等,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4~7天。
(5) 术后一周内尽量不用术区咀嚼食物,以免牙龈组织受到机械创伤。
(6) 术后1周拆线,若创口愈合欠佳,可再敷塞治剂一周。拆线后应强化对患者的菌斑控制指导。
(7) 拆线后可对术区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冲洗,如愈合满意,患者可开始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用牙签轻柔清洁牙邻面,注意早期不要用牙间隙刷,以免对邻面组织造成损伤。
(8) 拆线后可每2周复查一次,检查菌斑控制情况,此后复查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
8.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翻瓣术后2天可能出现术区相应面部肿胀,常为手术过程的正常非感染性炎症反应,一般3~4天可消退;有些患者术后会出现牙根面敏感,一般数周后会逐渐消失;术后短期牙齿松动度可能增加,一般术后4周可恢复至术前水平;组织愈合的过程一般需要6周时间,因此术后6周不应探诊牙周袋。翻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如下:
(1)术后持续出血:应去除塞治剂,找出出血部位及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可压迫止血,止血后重新放置塞治剂。
(2)术后疼痛:一般情况下,只要术中遵循基本原则,术后疼痛和不适非常轻微。常见术后疼痛的原因为牙周塞治剂过度伸展,妨碍了系带运动,造成局部黏膜水肿及溃疡,一般出现在术后1~2天,去除塞治剂过度伸展部分,疼痛即可消失。术中骨暴露及骨面干燥时间过长也可引起术后较严重的疼痛,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但对同时服用降压药的患者需慎用,因此类药物会干扰降压药的效果。与感染有关的术后疼痛常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或低热,此时应服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3)肿胀:术后2天内有些患者术区相应面颊部可能会出现肿胀,一般质软、无痛,淋巴结也可肿大,此为手术过程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属正常反应,一般术后3~4天即逐渐消退。对肿胀持续存在或加重、疼痛者,则应使用抗生素,并告知患者在肿胀区做间断热敷。
(4)术区牙齿咬合痛: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如塞治剂过多,干扰咬合可引起咬合痛,通过检查,去除过多塞治剂即可消除;术后炎症反应扩展至牙周韧带,也可能导致咬合痛,一般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症状逐渐消退,如症状加重,则应去除塞治剂,检查术区有无感染或残留牙石等局部刺激无,如有脓肿,应切开引流,并彻底清除残留牙石。
(5)全身性反应:偶尔患者可在术后24小时内感觉虚弱,或有低烧,这可能是手术过程引起短暂菌血症的全身反应,可通过服用抗生素予以防止。

5、口腔临床常用的口内麻醉有几种

拔下牙时常用的阻滞麻醉方法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舌神经阻滞麻醉及颊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常用口内注射法。病人张大口时,可见磨牙后方、咽腭弓之前,有一纵行索条样粘膜皱襞,即翼下颌韧带。它与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外侧3~4mm的交点即为注射标志。注射时,让病人张大口,将注射针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成45°,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并行,从注射标志处进针直达骨面,约深2.5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适量麻药,而麻醉下牙槽神经。由于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前内方约1cm处,此时将注射针退出1cm,注射0.5~1ml麻药,即可麻醉舌神经。若将针退至肌层、粘膜下时注射麻药0.5~1ml,即能麻醉颊神经。拔下颌牙时需同时麻醉同侧的下牙槽神经及舌、颊神经,才能达到拔牙时无痛的目的。上述操作结束5分钟后,感到同侧口角、下唇及舌尖麻木、肿胀,即表示麻醉生效,可进行拔牙手术。

拔上颌牙时常用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及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支配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相应颊侧粘骨膜、牙周膜。腭前神经支配同侧双尖牙和磨牙的腭侧牙槽骨和牙龈等。鼻腭神经支配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拔双尖牙及前牙、第一磨牙时,还须在相应龈颊沟处行浸润麻醉。

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一般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进针,使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0°,使针尖一直紧贴上颌骨表面向后上内方刺入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为腭大孔表面粘膜的小凹陷处,从颌平面观,腭大孔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处。注射时,先让病人头后仰,大张口,使上颌牙颌面与地面成60°,注射针在注射标志稍前方刺入腭粘膜,向上后方推进至骨面,回抽无血,即可注入0.5ml麻药,由于腭粘骨膜瓣与腭骨附着紧密,注射时较为用力,可见粘膜发白。注射麻药不可过量,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麻醉腭中、后神经,使软腭、悬雍垂麻木不适而出现恶心、呕吐。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是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线交点处的梭形腭乳突。让病人张大口,头向后仰,把注射针从腭乳突侧缘刺入粘膜,然后把针摆向中线,平行于中切牙长轴方向,向后上方推进约0.5cm,注入0.5ml麻药。由于该处组织致密,注射麻药时需用较大压力。

6、口腔传导麻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具体操作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注射麻醉药于牙图5~1牙槽部浸润麻醉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二)阻滞麻醉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表5~1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麻醉方法 穿刺点 方向 深度 剂量 麻醉范围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 的前庭沟底 半张口,注射针与上颌牙的咬合面成15度角,向上、向后、向内方向刺入 1.5~2.5厘米 1.5~2毫米 同侧上颌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龈(不包括的 近颊根)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 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联线1/3处 大口张,从对侧下颌尖与第一前靡牙间,向上、后、外方向刺入 约0.5~1厘米 0.5毫升 同侧上颌前磨牙的腭侧粘膜及牙龈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注射) 腭龈乳头基部(腭乳突处) 大张口,与牙长轴平行或从侧方刺入 约0.5厘米 0.2毫升 腭侧粘膜及牙龈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 翼下颌韧带外侧颊垫尖端交界处 大张口,从对侧下颌两前牙间,与下颌牙咬合面症行,向后、向外刺入。 约1.5~2.5厘米触及骨面 1.5~2毫升 同侧牙、牙周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侧粘膜及牙龈 舌神经阻滞麻醉 同上 同上 麻醉下牙槽神经后将针退出0.5~1厘米 0.5~1毫升 同侧下颌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粘膜 颊神经阻滞麻醉 一法:同上 同上 麻醉舌神经后将针稍稍退出再转至下颌升枝前缘0.5厘米 0.5~1毫升 同侧颊侧牙龈及粘膜 二法:腮腺导管口后方1厘米处 与粘膜成15~30度角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见图5~2图5~2上颌结节注射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见图5~3。鼻腭神经阻滞麻醉(节牙孔注射):见图5~4。图5~3腭大孔注射图5~4节牙孔注射拔牙麻醉选择:见表5~2表5~2拔牙麻醉选择牙位 唇、颊、侧 舌、腭、侧 麻醉的神经 麻醉方法 麻醉的神经 麻醉方法 上牙槽前神经 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 切牙孔注射 上牙槽前神经 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腭前神经 腭侧浸润麻醉或切牙孔注射及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经 浸润麻醉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 浸润麻醉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后神经 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 加对侧下牙槽神经交通枝) 下颌孔注射 加对侧局部浸润麻醉) 舌神经 下颌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颊神经 下颌孔注射颊神经阻滞麻醉 舌神经 下颌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孔注射)和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图5~5、5~6、5~7)。图5~5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位置示意图图5~6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穿刺点及方向图5~7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部位的解剖关系

您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

7、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第一要看是哪颗牙,一般下6 7下牙槽阻滞还是效果很好的,对于5 4来说要看个人情况和耐受程度,3.2.1单侧阻滞就基本没什么用了.这主要是由于对侧神经交叉作用的原因.
再者,碧蓝麻主要是浸润作用很强,打阻滞的话体现不了它的价值,建议以后拔髓时碧蓝麻就打直接浸润,必要时骨膜下浸润或者牙周膜浸润,效果要好的多.
还有就是,我个人觉得因为牙髓内的神经是无髓鞘神经,与一般的末梢神经和小神经不一样,这也许就是里多卡因效果差的原因?呵呵,胡乱猜的,没科学依据.

与牙周韧带麻醉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