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t检查肝脏低密度阴影,诊断印象1.肝内钙化灶,肝左叶低密度影,韧带附首改变?病变待排2,双肾囊肿
意见建议:肝内钙化灶.肝内低密度灶肝脏自身的病变,建议做增强CT检查,除外肝脏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确诊之后进行对症治疗。
2、肝胆脾ct:肝脏汇管区扩张及肝胃韧带间隙淋巴结肿大严重吗
你好,根据肝胆脾ct报告,首先考虑是肝组织的炎性反应、也许体内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应该明确病因。需要结合临床,确诊最终靠病理,一般放射科出的报告,如果高度怀疑是癌,一般都会写出来。
3、肝的大体解剖结构是?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4、位于肝圆韧带内的血管是
肝圆韧带是由胚胎时期的左脐静脉闭锁而成,位于脐部和门静脉左支囊部之间,通过静脉韧带连通肝左静脉或下腔静脉。
5、韧带和筋有什么区别?
一、作用:
1.韧带:
限制骨骼活动范围以免损伤
2.筋:
起到收缩肌肉、活动关节和固定的作用。
二、位置:
1.韧带:
位于关节腔周围的称囊外韧带。位于关节腔内的称囊内韧带。位于关节囊上的,即关节囊纤维层增厚部分称关节囊韧带。还有一种韧带是由腹膜皱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层与脏层之间或腹膜脏层与脏层之间移行而成的。
2.筋:
大多看不见,它附着在骨头上。
(5)肝圆韧带ct扩展资料
韧带的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胶原纤维使韧带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弹力纤维则赋予韧带在负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韧带大多数纤维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较为专一,往往只承受一个方向的负荷。
由于韧带很坚韧,因此可以加强骨的稳定性,可使内脏固定于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动范围。人体内的主要韧带有膝关节交叉韧带、腹股沟韧带、喙肩韧带、肘关节的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等。有些韧带是胚胎器官的残存遗迹,如动脉韧带是胎儿时期的动脉导管封闭而成,肝圆韧带则由脐静脉萎缩形成。
6、肝圆韧带切迹位于 A 肝的膈面 B 肝的脏面 C 肝前缘 D 肝后缘 E 肝门 上
C
前缘左部有肝圆韧带切迹,右部有胆囊切迹
7、肝脏上的韧带是干什么的?
肝脏被腹膜皱折形成的肝周韧带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等。肝圆韧带是脐静脉闭锁后形成的纤维索,自脐移行至脐切迹,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之间到达门静脉左干的囊部与静脉韧带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