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动脉缩窄的病因
主动脉缩窄病因目前尚未清楚,主要存在两种理论。一种认为主动脉缩窄是从动脉导管来的组织环形扩展到主动脉壁内,因而认为导管闭合时的收缩和纤维化可波及主动脉,引起局部狭窄。另一种认为主动脉来源于胎儿血流方式异常。
主动脉缩窄最常发生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与主动脉连接的相邻部位。根据缩窄节段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导管前型和导管后型两类。导管前型:此型缩窄段位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近端,容易合并心血管其他畸形,也称复杂型。导管后型:较常见,缩窄段位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远端,常为单独梗阻,也称单纯型。
2、韧带在什么位置
韧带处于骨骼的外侧附属位置。一般来说,人身上只要有骨头就有韧带,所以说韧带在人的身体各个地方。
韧带是可弯曲,纤维样的致密结缔组织。它附着于骨骼的可活动部分,但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免损伤。韧带连接骨与骨,相对肌腱连接的是骨和肌肉。韧带来自于胶原。若韧带超过其生理范围地被弯曲(如扭伤),可以导致韧带的延长或是断裂。
拓展资料:
韧带的分类:
位于关节腔周围的称囊外韧带。位于关节腔内的称囊内韧带。位于关节囊上的,即关节囊纤维层增厚部分称关节囊韧带。还有一种韧带是由腹膜皱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层与脏层之间或腹膜脏层与脏层之间移行而成的。这种韧带有的是由单层腹膜形成,有的是由双层腹膜形成的。
韧带的作用:
韧带的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胶原纤维使韧带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弹力纤维则赋予韧带在负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
韧带大多数纤维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较为专一,往往只承受一个方向的负荷。由于韧带很坚韧,因此可以加强骨的稳定性,可使内脏固定于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动范围。
人体内的主要韧带有膝关节交叉韧带、腹股沟韧带、喙肩韧带、肘关节的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等。有些韧带是胚胎器官的残存遗迹,如动脉韧带是胎儿时期的动脉导管封闭而成,肝圆韧带则由脐静脉萎缩形成。
韧带损伤:
韧带是纤维关节囊增厚部分,但有些与关节囊分开。当受到暴力就可引起损伤,轻者为韧带扭伤。系韧带过度牵伸或部分纤维断裂所致。表现为疼痛、压痛、不同程度的肿胀,活动受限。
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重者为韧带断裂,有时合并关节扭伤、撕脱骨折或关节脱位。表现为疼痛、明显肿胀、淤血、关节积液或血肿、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腔宽窄不均。
韧带劳损可采用局部制动,理疗或封闭等。对韧带完全断裂一般须手术治疗,某些新鲜闭合性断裂可用石膏固定治疗。
参考链接:
网络:韧带
3、动脉韧带
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有一个连于主动脉弓下缘,纤维性的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4、动脉韧带在哪啊?定义是什么啊?
肺动脉分叉处偏左,连接到主动脉根部的一段纤维性组织,称动脉韧带
动脉韧带是动脉导管——胎儿体肺循环的连接——退化的残留,没退化的话,就是动脉导管未闭(PDA)……不做手术不行……
5、名词解释“动脉韧带”?谁知道?
肺动脉干末端与主动脉弓之间有一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是胎儿时期的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6、人体主要动脉及分支情况
第七章 循环系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
(一)心和动脉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血管的吻合和侧支循环;心壁的构造;心
包;动脉韧带的位置;颈动脉窦及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和一般功能;甲状腺上动脉、上颌动脉
和舌动脉的走行位置;甲状腺下动脉、椎动脉和胸廓内动脉的走行位置;桡动脉和尺动脉的
主要分支;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分支及其分布范围;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肾上
腺中动脉、睾丸(卵巢)动脉及腰动脉的名称及分布范围;子宫动脉、闭孔动脉和臀上、下
动脉、腹壁下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股深动脉的起始;足底弓的组成和分布;足底内、外
俱0动脉的分布范围。
明确心的传导系、心的血管及体表投影;肺动脉干的位置,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名称;甲
状腺上动脉、上颌动脉和脑膜中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甲状腺下动脉、椎动脉和胸廓内动
脉的起始位置及分布范围;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分布范围;掌浅弓和掌深弓
的组成;腹腔干三大分支后的各级分支;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的名称;直肠下动脉、阴部
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股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分布范围。
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径路;心位置、外形和
各腔结构;主动脉的分段及其重要分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
及其分布范围;面动脉、颞浅动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锁骨下动脉的起止和走
行位置;腹腔干三大分支的名称及分布范围;肠系碟上、下动脉和肾动脉•的名称及分布范
围;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走行位置;髂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股动脉、胴动脉、胫前
动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起始和走行位置。掌握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腋
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胴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体表
投影;面动脉、颞浅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摸
脉点;颈总动脉、颞浅动脉、面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指掌侧固有
动脉、股动脉、胭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止血部位。
(二)静脉
理解面静脉的位置;下颌后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和汇人;腰静脉、睾丸静脉(卵巢静
脉)、肾上腺静脉的回流。 •
明确奇静脉的位置、各级属支的名称和收纳范围;胸廓内静脉的收纳范围;髂总静脉、
肾静脉、肝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汇人。 ’
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人;颈外静
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和汇人;静脉角的概念;下腔静脉的
组成、收纳范围和汇人;肝门静脉的组成、位置、收纳范围及佃0支循环;大隐静脉、小隐静——
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汇人。
(三)淋巴系统
理解毛细淋巴管、淋巴管的分支;
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髂总淋巴结、
流;脾的主要功能。
下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晚结、
髂内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群的位置、收纳范围及回
明确各淋巴干的名称、收集范围;颈外侧浅淋巴结群、颈外侧深淋巴结群的位置、收纳
范围和其回流;脾的形态。
掌握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人;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
人;腋淋巴结群和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群的位置、收纳范围及其回流;脾的位置。
第一节’概 述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
一、总论
二、心
三、肺循环的血管
四、体循环的动脉
五、体循环的静脉
第三节 淋巴系统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二、•淋巴管道
三、淋巴结 —
四、人各部的主要淋巴结
五、脾
三、考核知识点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二)心血管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径路和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
(三)心
(四)肺循环血管
(五)体循环动脉
(六)体循环静脉
(七)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其主要功能
(八)淋巴管道
(九)淋巴结
(十)人体各部的主要淋巴结
(十一)脾
四、考核要求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1.识记:循环系统的组成。
2.领会: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二)心血管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径路和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
1.识记:(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的概念
(2)体循环和
肺循环。
2.领会: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
(三)心
1.识记:(1)心的位置;(2)心的外形;(3)心的各腔及结构;(4)心传导系统;(5)
心的血管;(6)心的体表投影。
2.领会:(1)心壁的构造;(2)心包。
(四)肺循环血管
1.识记: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和左、右肺静脉。
2.领会:动脉韧带。
(五)体循环动脉
1.识记:(1)主动脉的分段和主要分支; (2)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面动
脉、颞浅动脉、—甲状腺上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3)锁骨下动脉+甲状腺下动脉、
椎动脉、胸廓内动脉; (4)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 (5)腹腔干、肠系膜上动
脉、肠系膜下动脉、肾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郁内动脉;
(6)股动脉、胴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
2.领会:(1)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2)舌动脉;(3)桡、尺动脉的主要分支、掌
浅弓和掌深弓;(4)悔上腺中动脉、睾丸(卵巢)动脉i腰动脉、子宫动脉、闭孔动脉、臀
上、下动脉、腹壁下动脉;(5)股深动脉、足底内、外侧动脉和足底弓
(六)体循环静脉
1.识记:(1)静脉的特点和静脉角; (2)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
脉和颈外静脉;(3)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4)奇静脉、胸廓内静脉;(5)下腔
(七)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1.识记:淋巴系统的组成。
2.领会: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
(八)淋巴管道
1.识记:(1)淋巴干;(2)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2.领会: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结, 盘
(九)淋巴结
1.识记:(1)淋巴结的形态; (2)腋淋巴结,颈外侧浅、•深淋巴结,腹肚沟浅、深淋
2.领会:(1)淋巴结的功能; (2)下领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腰淋巴结、髂总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和
髂外淋巴结。
(十)脾
1.识记:脾的位置和形态。
2.领会:脾的主要功能。 •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甲状旁腺、胸
腺和松果体的一般功能。
明确甲状旁腺、胸腺和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掌握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的基本概念,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二、课程内容
一、甲状腺
二、甲状旁腺
三、肾上腺
四、垂体
五、松果体
六、胸腺
三、考核知识点
(一)内分泌系统的概述
(二)甲状腺
(三)甲状旁腺
(四)肾上腺
(五)垂体
(六)松果体
(七)胸腺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内分泌器官
(一)内分泌系统的概述
1.识记: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的基本概念。
2.领会: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
(二)内分泌器官
1.识记: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甲状旁腺、胸腺和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2.领会: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甲状旁腺、胸腺和松果体的一般功能。
第九章 感觉器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感受器的主要功能;上、下睑的结构;泪器的名称、位置;眼球
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眼动脉的来源和分布,眼静脉的回流注;外耳道的组成及弯曲;
咽鼓管的位置和通向;鼓室各壁,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声音传导径路。
明确房水的位置、产生、循环;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眼底的形态结构;
结膜的位置和分部;耳郭的形态,中耳的位置。
掌握眼球壁各层的名称、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
位置、形态和分部;三块听小骨的名称和连结;内耳迷路的组成、分部和主要形态结构。
课程内容
一、眼球
二、眼副器
三、眼的血管
一、外耳
二、中耳
三、.内耳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视 器
第三节 前庭蜗器
(一)感觉器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二)眼球
(三)眼球内容物
(四)眼睑
(五)结膜
(六)泪器
(七)眼球外肌
(八)眼的血管
(九)耳郭
(十)外耳道
(十一)鼓膜
(十二)鼓室 :
(十三)咽鼓管
(十四)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十五)骨迷路
(十六)膜迷路
7、动脉韧带的解剖学意义
由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连至主动脉弓下缘的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动脉导管在出生后闭锁的遗迹。
8、腹腔干动脉韧带压迫吃泰嘉药好否
右位主动脉弓本身不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但伴左位动脉导管或左位动脉韧带时可与动脉导管、动脉韧带、主动脉弓、肺动脉共同构成血管环,压迫食管和气管而引起吞咽困难、呼吸窘迫和肺部感染等症状,偶引起声音嘶哑。胸部X线和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提示本病的存在,主动脉造影则可确诊。
临床上要鉴别各种类型的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其中包括梗阻性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如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中断,非梗阻性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如双主动脉弓和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等,也可包括分流性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
1、主动脉缩窄
主要病变是主动脉局限性短段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致主动脉血流障碍。主动脉缩窄段病变的部位绝大多数(95%以上)在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亦即主动脉峡部,邻近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区。但极少数病例缩窄段可位于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甚至于腹主动脉。有时主动脉可有两处呈现缩窄。极少数病人有家族史。本病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3~5∶1。主动脉缩窄的临床表现,随缩窄段病变部位、缩窄程度、是否并有其它心脏血管畸形及不同年龄组而异。
2、主动脉弓中断
主动脉弓中断系指主动脉弓某个部位的管腔闭锁或者阙如,在解剖上形成主动脉弓离断,近、远侧管腔不连续,从而造成主动脉弓的两个部分之间或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之间的血流中断。主动脉弓中断几乎都合并粗大的PDA和VSD,也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和大血管与心室连接关系的异常。合并PDA是主动脉弓中断患儿出生后赖以生存的条件。中断部位以远的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血流是由右心房或/和右心室通过ASD或VSD,经PDA提供。患儿出生后因为肺循环阻力降低,左右心室之间压力阶差增大,经VSD产生左向右分流,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果合并PDA细小或左室流出道梗阻,可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大部分病例死于新生儿期,少部分存活者则出现肺血管继发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渐至右心衰竭。
9、什么是动脉韧带
主动脉与肺动脉同在胸腔,二者之间可有一结缔组织相连,是胚胎期这两个血管间的连通管的遗迹,随着胚胎发育此连通被堵住称为动脉韧带,有的人没有堵住则是一种病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10、名词解释,动脉韧带,硬膜外隙,门管区,脉络丛,斜角肌间隙。
名词解释,动脉韧带:为连于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至主动脉弓下缘的纤维性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的遗迹。硬膜外隙:在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间隙。门管区,脉络丛:脉络组织内的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相互缠绕成丛状。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