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的连接方式是什么啊?
相邻椎骨之间的连结包括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躯干骨的连结,除椎骨间的连接外,尚有肋骨和胸椎的连结、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
1、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ss)连接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环坚韧而有弹性。
2、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体,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施加压力则有向外膨出的趋势。
3、成人的椎间盘除第1、2颈椎缺如外,共有23块,最上一个在第2、3颈椎体之间,最末一个在第5腰椎体与骶骨底之间。
4、韧带(intervertebral ligament)主要包括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5、棘上韧带:是连接胸、腰、骶椎各棘突的纵行韧带,能限制脊柱过屈。
6、棘间韧带:连接各棘突之间,后接棘上韧带或项韧带。除以上韧带外,尚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项韧带、横突间韧带。
7、关节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l joints)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可作微量运动。
8、腰骶关节(lumbosacral joint)由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与骶骨上关节突构成。
9、寰枕关节(atlantooccipital joint)由枕髁与寰椎上关节凹构成,可使头作前俯、后仰和侧屈运动。
10、寰枢关节(atlantoaxial joint)包括3个关节,两侧由寰椎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外侧关节,左右各一,相当于其他椎骨间的关节突关节。
11、中间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可使头旋转。此外,齿突后方有坚韧的寰椎横韧带,有限制齿突向后方移动的作用。
12、钩椎关节 临床上称“Luschka”关节,在下5个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向上突起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的陷凹所构成。关节的周缘有滑膜囊包绕。
(1)骶棘肌韧带扩展资料:
脊椎的功能
1、支持和保护功能
人体直立时,重心在上部通过齿突,至骨盆则位于第2骶椎前左方约7cm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平面的后方,膝、踝关节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上肢借助肱骨、锁骨和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身体平衡。
2、运动功能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
脊柱背侧主要为肌肉,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发动和承受作用于躯干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于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浅层和深层:浅层包括背阔肌、下后锯肌,深层包括骶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间接作用于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侧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
2、第三节腰椎横突周围的肌肉是哪几块?
1、竖脊肌。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
后部和胸腰筋膜,其中中间为最长肌,止于横突及
其附近肋骨;
2、横突棘肌。由多个斜肌束组成,排列于由骶骨至
枕骨的整个脊柱的背面,为竖脊肌所掩盖。肌束起
自下位椎骨的横突,斜向内上方,跨越1-6个椎骨不
等,止于棘突。
3、横突间肌。在相邻的横突之间有横突间肌,腰颈
部比较发达。
4、骶棘肌。起自骶骨背面,骶结节韧带,腰椎棘突
,髂嵴后部腰背筋膜,止于肋骨、椎骨的横突和棘
突以及颞骨乳突等。
5、腰方肌 起自髂嵴,止于第十二肋骨和上位四个
腰椎
6、腰大肌 起自第十二胸椎下缘,全部腰椎体外侧
面和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
3、告诉我啊,谢谢了
椎骨在幼年时期有33块,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成年以后,骶椎和尾椎分别融合为1块骶骨和1块尾骨,故有椎骨26块。腰椎位于身体的中段,上连颈、胸椎,下连骶椎。腰椎共有5块,腰椎的椎体较颈椎和胸椎大而厚,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外层的密质骨较薄。椎体呈横肾形,上下面平坦,周缘有环形的骺环,环中骨面粗糙,为骺软骨板的附着处;前面较后面略凹陷。椎弓根粗大,椎骨上切迹较浅,椎骨下切迹宽而深,椎弓板较胸椎宽短而厚。椎孔呈三角形、椭圆形、近三叶草形或三叶草形。棘突为长方形的扁骨板,水平伸向后,上下缘略肥厚,后缘钝圆呈梨形,有时下角分叉。关节突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凹陷,向后内方。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凸隆,向前外方。
腰椎的血液供应来自哪里?
4、初中生腰肌劳损怎么办
5、棘间韧带损伤如何休息?
棘间韧带损伤的治疗: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因脊柱未行固定,受伤的韧带无法制动,故不易短期内治愈。
1.出现症状后应尽可能避免弯腰动作,以增加修复条件。
2.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症状。如同时用腰围进行制动,则可缩短疗程。
3.理疗有一定疗效。推拿、按摩对本病帮助不大,仅能缓解继发性骶棘肌痉挛。
4.病程长、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有人行筋膜条带修补术,其疗效尚不肯定。
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无外伤史。腰痛长期不愈,以弯腰时明显,但在过伸时因挤压病变的棘间韧带,也可引起疼痛。部分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检查时在损伤韧带处棘突或棘间有压痛,但无红肿。有时可扪及棘上韧带在棘突上滑动。棘间韧带损伤可通过B型超声或MRI证实。
6、提重物直不起腰是因为腹肌没力量吗
在弯腰提取和搬运重物时,最不利的姿势就是直膝弯腰提取和搬运重物。挺直时,虽然臀大肌等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缩,当弯腰超过90度时骶棘肌不起维持脊柱位置及保护韧带的作用,所有脊柱后侧的张力均由韧带来承担,起立时骶棘肌必须首先用较大的力量收缩,以伸展第5腰椎以上的躯干而将重物搬起,易造成腰骶部扭伤,而且直膝弯腰搬提重物,物体重心离躯干轴线远,也会加重腰背肌肉、韧带的负担,造成损伤。
7、腰闪了怎么办
急性腰扭伤又称腰部伤筋,俗称“闪腰”。腰部急性扭伤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小关节突、椎间盘等组织急性扭伤,90%发生于腰骶关节或骶髂关节,是伤科常见多发疾病,病者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急性腰扭伤多为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如搬运重物用力过度或体位不正而引起腰部筋膜肌肉的损伤,急性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椎间关节等部位。腰椎的稳定主要是靠韧带、肌肉、关节突等支持,在椎弓之间由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构成纤维环连接,在椎体前后有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腰骶关节是脊柱的枢纽,骶髂关节是躯干与下肢连接的桥梁,身体的重力和外来冲击力多集中在这部位,故受伤较多。当脊柱屈曲时,两旁的伸脊肌(尤其是骶髂肌)收缩,以抵抗体重和维持躯干的位置,如负重过大,易使肌纤维撕裂,当脊柱完全屈曲时,主要靠棘上、棘间、后纵、髂腰等韧带来维持躯干的位置,易造成韧带损伤。急性腰扭伤,轻者可致骶棘肌和腰背筋膜不同程度的撕裂,较重的可致棘上、棘间韧带撕裂。椎间小关节突过度牵拉或扭转,可致骨节错缝或滑膜嵌顿。急性腰扭伤可因治疗不当而转变为慢性劳损,慢性劳损可稍受外力损伤而急性发作,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一)手法治疗患者俯卧,医生用两手从背部至腰骶部的两侧,正中自上而下,轻揉按摩,再拿捏痛侧肾俞、环跳穴周围,最后扳动大腿,摇晃拉伸数次。(二)药物治疗内服中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活血化瘀可用挑红四物汤加土鳖、血竭、乳香、没药等内服;行气止痛可用舒筋汤加枳壳、香附、木香等。外治可外敷跌打膏或跌打酒外搽。痛甚者,可服去痛片、消炎痛、布洛芬、扑炎痛片等。亦可用强的松龙1ml,1%普鲁卡因5ml作痛点封闭。(三)针灸治疗常取人中,委中、昆仑等穴位,强刺激,可加拔火罐。(四)固定与功能锻炼伤后宜硬板床休息,后期做腰背肌锻炼
8、在髋骨与骶骨之间连有两条韧带,分别是
可能是骶棘肌韧带引起的
9、高处跳下震伤腰部如何诊治
你这属于腰部挫伤
伤后腰部立即出现疼痛,且为持续性,休息后可减轻但不能消除。咳嗽、喷嚏、用力大便时均可使疼痛加剧。腰不能伸直,行走困难,患者双手撑腰,以防活动不慎引起更剧烈的疼痛。检查时可发现腰部僵硬,俯仰或转侧活动受限。腰肌损伤时,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制及引起疼痛加重,在棘突旁骶棘肌处,腰椎横突或髂嵴后部出现压痛。韧带损伤时,脊柱弯曲,牵拉时疼痛加重,如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其压痛多在棘突或棘突间,椎间小关节损伤时,腰部被动旋转、活动受限并使疼痛加剧,脊柱可有侧弯,有的棘突偏歪,棘突两侧较深处有压痛。
10、慢性腰肌劳损的解剖生理
腰部脊柱 是一根独立的支柱,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一般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而无骨性结构保护,既必须承受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又需要从事着各种复杂的运动,故腰部在承重和运动时,因过度的负重、不良的奇弯腰所产生的强大拉力和压力,容易引起腰段脊柱周围的肌肉、筋膜和韧带损伤 。腰背部的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骼关节和腰背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肉和韧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权威医生推荐,必须使用益中。
根据情况分析,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 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
1. 斜方肌:三角形阔肌,起自颈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止于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外侧半。其上部纤维收缩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下角外旋,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下降肩胛骨,中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肩胛骨固定时,单侧收缩可使头颈部偏向同侧而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颈后仰。
2. 背阔肌:三角形阔肌,以用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缘以及腰背筋膜后层。肌纤维向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该肌能内收,内旋,后伸肱骨。 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
1.骶棘肌:为腰背部最强厚的肌肉。该肌以一个总腱起于骶骨背面、骶髂韧带和髂嵴后份,向上纵行排列于脊柱棘突和肋角之间的沟内,分为外、中、内3条肌柱。骶棘肌为强大的伸肌,主要作用是后伸躯干和维持直立,一侧骶棘肌收缩也可侧屈躯干。
2.横突棘肌:包括由浅至深的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3层。肌纤维起于各椎骨的横突,向上止于上数椎骨的棘突,愈深层肌纤维力愈短。半棘肌纤维一般向上跨越5个椎骨,多裂肌纤维一般跨越3个椎骨,而回旋肌纤维仅只跨越1个椎骨。
3.深层短肌:指横突间肌、棘突间肌等最深层的,位于相邻椎骨之间的短肌,其作用是协同横突肌维持躯干的姿势。躯干无论位于何种姿势,腰背部肌肉都处于收缩状态,以抵抗重力。腰背部深肌收缩还可使躯干屈、伸、侧屈和回旋。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如此反复,日久即可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慢性腰痛。
未正确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多次损伤,致使受伤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复。局部存在慢性无菌性炎症,微循环障碍,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症状;加之受损的肌纤维变性或疤痕化,也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慢性腰痛。 可妨碍局部气血运行,促使和加速腰骶肌肉、筋膜和韧带紧张痉挛而变性,从而引起慢性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