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做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完成后,发现骨盆倾斜,导致两腿长短不一,请问是手术误差还是正常情况,谢谢
不知道现在做了手术多久了?
请告知详细情况
我可以帮你分析一下,我也是关节置换患者
2、人工骨头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术中配合主要是专用器械配合,不同厂家器械不通用。
给你一个我写的东西:
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方法:
体位
病人取伸直的正侧位,用侧卧骨盆固定架于病人腹侧抵住患侧髂前上棘,背侧抵住骶髂关节。固定后被动屈伸患侧髋关节,保证患侧髋关节屈曲90º不受侧卧架影响。固定必须牢固可靠,防止术中体位变化影响关节假体安放位置的准确性。
手术入路
自髂后上棘与大转子顶点的连线远侧1/2切开皮肤,并沿大腿长轴方向向远侧延伸5~10cm。处,做一切口(图4-1)。沿切口方向切开深筋膜,向切口近端钝性分离臀大肌(注意保护切口上部的臀上血管)。用纱布向后下方推开臀大肌深面的脂肪纤维组织,放置腹腔拉钩协助显露外旋肌群。坐骨神经即包裹在这些脂肪纤维组织内,注意切勿牵拉过度而造成损伤。用两把髋关节拉钩分别将臀中肌、股方肌拉开,稍稍内旋髋关节,于转子窝处切断外旋肌群的止点,用剥离器分离外旋肌与关节囊的间隙,切开关节囊,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使股骨头脱位。
4、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基本标准化的手术,只有正确地选择切口,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才能减少创伤、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后外侧入路手术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有:
(1)去除大转子滑囊 避免术后形成滑囊积液;
(2)经臀大肌间显露外旋肌群,注意结扎臀大肌纤维间的血管。切断外旋肌时应紧贴转子窝处的骨面。这样做的好处有:外旋肌的腱性组织较短,此法切断利于重建时缝合;外旋肌血运丰富,于腱性部分切断肌肉,血管不会回缩,利于止血;
(3)必须保持臀中肌的完整 臀中肌是保持术后髋关节张力的最重要的结构,如果切断其腱性部分,术后愈合困难,影响早期功能锻炼。如果大转子上移较多,需作软组织松解,如有需要,即使行大转子截骨也不得切断臀中肌。
(4)尽量保留前方关节囊 关节囊的切除范围以利于手术显露为度。保留前方关节囊的好处是:○1术后关节前方结构完整,关节外旋稳定 ②闭孔动脉髋关节囊的前方,切除前方关节囊时容易误伤闭孔动脉引起出血,且出血点难以显露,止血困难;
(5)髋臼的显露必须完整、清晰 推荐使用4把髋臼拉钩,可方便充分显露髋臼;
(6)保留髋臼横韧带 髋臼横韧带是保持髋臼完整的重要结构,应予保留;
(7)尽量保留髋臼的关节下骨 除非髋臼发育较浅或变形,必须加深髋臼外,锉髋臼时,应尽量保留软骨下骨。因软骨下骨是皮质骨,可提供对髋臼良好的支撑。新鲜锉出的软骨下骨未渗血时为白色,与软骨颜色相同,有时不易区分。其鉴别要点是:○1软骨下骨会有点状出血 ②用刮匙搔刮骨面,如果是关节软骨则很容易被刮除;
(8)髋臼壁凿孔增加骨与骨水泥接触面积,早期可能增加骨水泥与髋臼骨之间的结合稳定性,但骨水泥与骨骼的弹性模量不同,凿孔后骨水泥与骨的锐性界面增加,骨水泥与骨之间的相对运动增加,可能是造成骨水泥松动、髋臼骨溶解的原因之一,因此不推荐应用;
(9)凿除髋臼缘增生的骨赘,以显露真正的髋臼边缘,使髋臼假体假体的边缘与骨性髋臼边缘平行。因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髋臼前下缘显露不良,因此常犯的错误是髋臼假体的后上缘低于真臼的边缘,从而使髋臼假体外倾过大。
(10)防止将股骨柄假体安放在内翻位 尽量靠近转子窝开髓;
(11)确定髓腔锉未穿出股骨髓腔 在安放股骨假体之前必须以长刮匙等器械测试股骨上端上段的完整性,防止假体安放时骨水泥或假体柄穿出股骨髓腔;
(12)下肢长度的保持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保持下肢等长当然是最理想的。但临床上这一点往往很难做到。统计资料表明,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是50~80%,术后患肢平均增长1㎝。术后常见的是术侧肢体增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许多,主要是后外侧入路使软组织松解较多,麻醉下肌肉松弛,为保证关节足够的张力避免脱位而采用较长的假体头。尽管文献中有若干术中测量的方法以尽量保证下肢等长,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有效方法。根据我们的经验,解决此问题,术前计划很重要。在双髋正位x片上仔细测量,术前即选好假体的型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发生。
(13)骨水泥的使用 推荐使用骨水泥枪。在无骨水泥枪的情况下,即使在髓腔放导尿管也不易将骨水泥塞入股骨髓腔。可将吸引器管放入髓腔,此时向股骨髓腔内塞骨水泥非常容易;
(14)重建外旋肌 在大转子后侧钻孔,可减少肌肉张力,利于缝合;对于大转子上移较多的病例,可将外旋肌缝合固定在臀中肌的肌腱上;
(15)反复冲洗 逐层冲洗,逐层缝合;推荐使用脉冲冲洗器。据研究表明,脉冲冲洗可使感染的几率降低数十倍;
(16)关节周围、深筋膜浅层各放置负压引流管。手术操作难免造成脂肪组织的坏死,深筋膜浅面即脂肪层内放置负压引流可使液化的组织及时排出,减少、避免感染。
5、术后处理
(1)复查x线片 最好在手术室拍双髋关节中立位的正位x线片,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尽早拍片,术后即刻到放射科进行x线拍片检查,证实假体安装满意方可进入病房;
(2)抗生素应用 无特殊情况,用至术后第3天停药;
(3)不得应用止血药及抗凝剂;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本身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病人术后因为疼痛等因素下肢活动少,容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止血药将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4)术后第二天复查血常规,了解失血情况,及时补充血容量。定期复查血沉、CRP。
(5)体位 后外侧入路前方稳定,故通常不需穿矫形鞋。保持患髋外展15º位平卧为主,两腿间夹枕保持体位。需要说明的是,不要在患侧膝关节下垫枕。可以将床的靠背摇起,但不得超过80º,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次。翻身时两腿间夹枕,注意保持双下肢外展,术侧在上。特别注意,病人变换体位必须在护士或医生帮助下完成,病人及陪人不得擅自进行,以防重建的外旋肌撕裂及人工关节脱位;
(6)卧床期间,除进行床上康复练习外,应嘱陪人对下肢经常按摩,利于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推荐使用静脉泵;
(7)拔引流管 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同时拔除导尿管;
(8)下床时间 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后即可下地扶双拐练习行走;
(9)出院前复查ESR及CRP;
(10)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中也没有植骨、骨折等情况,出院前病人应做到:独立上下床,由坐位起立,穿衣,穿鞋,独立扶拐行走,上下楼梯。
(11)出院前由专人讲解、指导康复练习计划。
康复训练指导
成功的手术对于THR病人而言仅仅是第一步。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对于病人迅速康复关节功能、恢复独立的生活十分重要。但目前THR病人术后康复计划至今尚无统一通用的标准。
(一)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及指导
床上康复练习 术后即刻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麻醉作用未完全消失,疼痛不重,越早进行越有利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内容包括:深呼吸,足踝活动,股四头肌、臀大肌运动,下肢轻度的内外旋活动。
姿势:平卧,患髋外展15º,
动作:双脚内外旋;双臀肌收缩运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告诉病人将膝关节压向床面;屈膝运动,使膝关节离开床面20~30㎝;踝关节屈伸运动,幅度要大,引起小腿三头肌紧张为度。另外,可利用设施进行上肢锻炼,为使用拐杖作准备。
注意:直腿抬高动作会使假体柄在早期受到旋转应力,并引起腹股沟区疼痛,增加痛苦,对功能恢复没有帮助,应避免。
活动量:每小时做5次,肌肉紧张后从1数到5,放松后再从1数到5,注意双腿同时做,速度要慢,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肌肉酸痛。运动的目的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肿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伸展屈髋肌练习:平卧,患肢伸展,对侧下肢作屈膝、屈髋活动,术后第5天,可以俯卧位练习,以伸展髋关节的屈肌。
下床练习 术后第2天,可以坐床边,但注意患髋屈曲不大于90º,每次最多不得超过30分钟。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即可下地行走,如厕。注意要用加高的坐便器,要有坚固的扶手,否则要有人保护。
动作:双手将上身撑起呈半坐位,旋转90º使双腿垂于床旁,休息片刻后由两人扶持站立。 要有医生或护士指导并协助,起立过程中髋关节必须始终保持屈曲不大于90º。
步行练习 抬头,挺胸,收臀,用助行器或双拐辅助练习行走。注意要有人陪护,不要穿拖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初次下地行走会有恐惧感,应予鼓励。尽可能多作行走练习,但不要让病人过度劳累。最好是每天多走几次,每次持续时间短一些,而不是一次长时间远距离行走。例如,每次行走100~400步,行走练习后应平卧休息,每天至少平卧4次,每次30分钟。出院时应达到扶双拐独立行走。
(二)出院后康复练习 因为目前我们大多数医院并没有专业的康复机构,因此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指导仍由医生来完成,故在此简要的介绍这部分内容。除继续进行住院期间进行的步行练习外,还应教会病人做如下练习。这些练习可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在手术后期或随访期进行。
髋关节伸展练习:
后伸术下侧肢,对侧髋、膝关节半屈,抬头挺胸,作骨盆前移动作,拉伸髋关节前关节囊和挛缩的屈髋肌群;
骨盆左右摇摆练习:可用来练习髋关节的内收、外展。伸直下肢,左右摇摆骨盆,使双侧髋关节交替外展、内收。如病人靠墙固定双肩、双足,那么练习的效果会更佳。一般情况下除了术中大粗隆截骨移位外,很少见到髋关节外展位的挛缩现象,更常见的畸形为髋关节的内收位挛缩。因为,做这一练习时,应针对性地多练髋关节的外展动作,不做内收动作;
髋内外翻畸形矫正练习:伸直健侧下肢,适当垫高,而患肢直接踩在地上。这样可以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多用于术前有髋关节内收畸形的患者。反之,如患侧下肢垫高,则可用于纠正外展畸形;
屈髋练习:抬高患肢,搁在一定高度的凳子上,上身用力前倾,加大髋关节屈曲。通过调节登子的高度来控制患侧髋关节的屈曲程度;
旋转练习:固定术侧下肢,通过对侧下肢前后移动,练习术侧髋关节的内、外旋。
(三)出院时应交代的注意事项
1、一般注意事项
①在上下楼练习时,要求“好上坏下”,即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术侧先下。
②若下肢不等长,配矫形鞋矫正。
③6周前尽量平卧或走动,用助行器或双拐,尽量不要坐。
④不穿系带的鞋子,继续穿弹力袜。
⑤坐位时要两腿分开。暂时不能坐沙发,低凳,要坐有扶手、牢固的椅子。除了吃饭、会客外,坐凳不得超过30分钟。
⑥6周复查,以后3个月,6个月复查,或在复查时听从医生安排。
⑦建议6周内不要开车或乘车。
⑧穿衣、洗漱时可能不需拐杖站立,但要平分体重。洗澡时要淋浴而非盆浴。
⑨预防感染。补牙、拔牙前要使用抗生素,任何手术前要使用抗生素,下肢有任何病灶要使用抗生素。
⑩自地板上取东西时,手要自两腿之间拾取。6周前不可做此动作。
○11用拐时间:骨水泥型假体:扶拐行走3个月,双拐1.5个月,单拐1.5个月。非骨水泥型假体:用拐时间比骨水泥型延1~2个月。
何时恢复工作?
①3个月后可恢复较轻松的工作。
②全日制伏案工作: 3~4个月
③轻体力劳动 4~6个月后
④游泳 3~6个月后
⑤骑自行车 6个月~1年后
⑥门球: 1年以后
⑦95%的机会恢复正常工作。
2、如何延长人工关节的寿命?
告诉病人即使术后完全康复,仍然有许多限制。通常的日常活动不包括冲击性的运动或活动,这些活动会增加关节假体的额外应力。尽管人工关节可以翻修,但第二次的植入物通常不如第一个好。
告诉病人假体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假体的使用寿命,并成为术后翻修术的主要原因。引起假体松动的原因很多,除去手术操作及假体材料质量原因以外,关节面磨损产生的聚乙烯、金属碎屑是与患者最密切的引起假体松动的原因。
影响关节磨损的因素有许多,包括:①患者的活动量:活动量越大,磨损就越快;②人工假体本身的质量如材料耐磨性能、关节面光洁度、材料厚度、制造工艺等,③头臼匹配情况等……
上述②③由人工关节本身的质量决定,患者无法改变,但①是可以控制的,为减少关节的磨损,增加关节的寿命,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参加诸如等需要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减少长距离行走。以下可延长人工关节的寿命:
○1避免经常性的搬运重物;
②避免过度的爬楼梯活动;
③保持合适的体重;
④避免冲击性负重,如奔跑、跳迪斯科、溜冰、滑雪、登山、跳跃、大运动量健身操;
⑤开始一项新运动前先请教你的医生;
⑥避免任何体力性活动,如任何快速的移动,旋转;
⑦负重时避免过分弯腰,如上楼梯时;
⑧不举或推重物;
⑨不作屈膝下跪动作;
⑩按医嘱定期复查,术侧髋关节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均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3、如何积极预防并发症?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直接影响人工关节寿命,应重视预防。与患者日常生活有关的主要有以下3个术后并发症,应告知病人积极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
(1)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前文已经详细介绍,DVT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预防措施是早期下肢活动。鼓励病人麻醉过后进行下肢肌肉等张收缩活动和下肢被动伸曲活动,并尽早进行康复体操练习和应用静脉泵。
(2)预防人工关节脱位
永远要牢记: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是最容易导致髋关节脱位的体位。术后2个月内是最易发生脱位的时期,要特别当心。为防止脱位的发生,术后2个月内要做到:①不要蹲位如厕;②不坐矮凳、小轿车;③注意正确的系鞋带及穿鞋姿势;④避免在不平或光滑的道路上行走;⑤经常保持脚尖向外的姿势;⑥术后6~8周内屈髋不要超过90º;⑦术后6~8周内应避免性生活;⑧避免术侧关节受压;⑨禁止盘腿及二郎腿。
(3)预防感染
告诉病人,人工关节对细菌的抵抗力很低。任何身体其他部位小的感染灶如疖肿等均可通过血液循环造成关节感染。因而①对拔牙、扁桃体摘除、插导尿管等有可能造成感染的任何手术或操作,均应提前告知医生人工关节置换史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感染;②对身体任何部位特别是术侧肢体的感染灶均应认真治疗;③认真修剪趾甲,避免形成嵌甲感染;④认真处理术侧肢体特别是术侧足部的外伤及足刺;⑤术侧臀部不得接受肌肉注射;⑥认真治疗足癣。
3、现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成功率多少
成功率在84.2%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是指经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因不同的原因,人工关节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需进一步取出或更换假体才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手术。有的病例甚至需再次或几次翻修手术治疗。
随着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假体在体内生存时间的延长,由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假体远期松动而施行翻修手术的数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有的报道甚至达20%。全球每年各种关节置换人数达200万,翻修的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由于手术造成软组织瘢痕及骨质的缺损,翻修手术会困难的多,术后假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也相对较差,其结果也不如初次置换术那样令人满意,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翻修手术需时间长且失血量多,术后感染、脱位、血栓形成、神经损伤、股骨骨折等并发症明显增加,假体的耐久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翻修术的手术应由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来完成。
常见翻修的原因有:假体的松动;假体断裂;反复脱位或不能复位的关节脱位;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
翻修手术时需尽最大程度保留骨组织,评估髋臼和股骨骨缺损程度,制定合理的重建方法,准备各种翻修手术器械便于取出假体和残留骨水泥,并备足各种型号的翻修假体:水泥型、生物型、组配假体、加强杯、各种新鲜植骨材料等。
4、宝宝髋关节脱位手术后手法按摩视频
:
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什么,年龄多大?---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术式,比如是生物性关节,还是骨水泥型,是半髋置换还是全髋置换。当然也可以双侧同期置换。一般情况下,骨性关节炎或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CFH要全髋置换,至于手术技术:基本上成熟了,但有很大差别,引用骨科学术会议上一位很牛的专家的话:“全髋手术谁都能做,但你做的关节只能用10年,我做的能用15年,20年,你说水平有差距吗?”。国产关节的寿命是10-15年,进口的不超过25年,因此,年轻型的置换指征严格,一般地讲65岁以上患者,或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应行全髋置换。我所在的地区医疗保险可以报销55%的总费用(包括材料),但进口假体的报销率较低。
6、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SuperPATH入路疗效分析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SuperPATH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髋关节疾病患者,采用SuperPATH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4.50±3.61)min;术中出血量(155.27±9.46)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伤口愈合好,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Harris评分:术前(69.17±0.57)分,术后即刻(87.73±1.49)分,末次随访(90.10±0.32)分,末次随访及术后即刻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且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明显优于术后即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