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人体骨骼髋关节

人体骨骼髋关节

发布时间:2020-03-28 05:16:04

1、人体骨骼组成

1.头面

(1)结构与命名头,指头颅;面,指颜面。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髓海之所居,七窍之所在。面部色泽为脏腑气血之显现,尤为心主血脉功能的“外华”所在。十二正经在头部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为头面疾患的分经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颜面部不同部位的具体名称,依据《灵枢·五色》的记载大体如下:明堂,即鼻柱;阙,亦名阙中,即两眉之间;庭,又称天庭,即额部;蕃,即两颊之侧;蔽,即耳门。另据其他古医籍记载,两颊前下方称为壁;下巴称为颏;下巴两侧前方称为基;鼻尖称为面王;两目内眦中间的鼻根部称为山根,又名下极。

(2)生理病理特点头为诸阳之会:头面部为全身阳气汇聚之处,古医籍中常以“诸阳之会”作为头的代称。其理论依据与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有关。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手足三阳经循行交会于头面部。手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分别交接于目内呲(睛明穴)、鼻翼旁(迎香穴)、目外眦(瞳子髎穴),可见“诸阳之会,皆在于面”(《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故头面部阳气最充盛。这一理论既可用以解释头面赤裸于外而不畏寒凉的生理现象,又可用其说明阳邪外袭或清阳不升容易出现头面部症状的缘由。

头为精明之府:头部为精气神明所聚之处。《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头面,以成七窍之用,以供神明之养,故称头为精明之府。若精气衰而不升,髓海虚而不充,则头部沉重而无力抬举;元真亏损,神气不振,则目眶深陷而眼神呆滞。正因头为精明之府,故头面部的外观,尤其是眼目的神形与光华,最能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和精神思维的状态,中医诊断学中的望诊对此颇为重视。面部脏腑肢体分属:面部不同部位的脏腑肢体分属,在《内经》中已有明确而系统的记载,如《灵枢·五色》指出:“庭,首面也。阙上,咽喉也。阙中,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眹)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依据上述记载,面自上而下的脏腑肢体分属区域,恰好大体如正立位的人体各部位、各脏腑的分布。有学者认为,《内经》有关面部脏腑肢体分属的认识,正是生物全息理论的雏形。现代针灸临床有遵循上述面诊区域分布的原则,在面部特定部位针刺以治疗机体对应部位的疾病,取得良好疗效。另有资料报道,针刺面部穴位在机体的对应部位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从而成功地进行针麻手术上千例。面部脏腑肢体分属理论,也是中医面部色诊的基础理论之一。当然,病有深浅,色有显晦,病因繁多,病机不一,面部色诊亦不可过于机械刻板,必须四诊合参,灵活运用。

(3)与经络的联系头面部的经络分布有一定规律,如十二经脉中的手足阳明经循行于颜面、额侧;手足太阳经循行于面颊、枕顶;手足少阳经循行于头部两侧;足厥阴经上行巅顶。此外,奇经八脉中的督脉沿脊柱上行至顶后进颅内络脑,并由顶部沿头部正中线经巅顶、额前、鼻柱、上唇,至上唇系带处。任脉沿胸腹正中线上行,经咽喉,至下颌,环口唇,沿面颊,分行至两眶下。冲脉、阴〓脉、阳〓脉、阴维脉、阳维脉等奇经亦分别行至头面部。

2.颈项

(1)结构与命名颈是连接头部与躯体的部位。项是颈的后方。颈椎骨和颈部肌肉是支撑和活动头部的主要组织。颈项部肌肉群的协调配合维持着颈项的正常活动。颈部前方正中突起的部位(女性不甚明显),相当于喉头的甲状软骨处,古称结喉。结喉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称为“人迎脉”,为古代三部九候诊法的切脉部位之一。

(2)生理病理特点颈项上接头部,下连躯体,颈椎骨孔内脊髓有“上通下达”之功,大脑调控躯体活动的一切信息均由此通过。第一颈椎上与枕骨相连,其间有穴位名“风府”。风府之上有“脑户”穴。因其深部为延髓(现代医学视其为生命中枢),故针刺时切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不然会伤脑,甚至即可致死。《素问·刺禁论》说:“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类经·针刺类》注释说:“脑户,督脉穴,在枕骨上,通于脑中。脑为髓海,乃元阳精气之所聚。针入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相连,其间有穴位名“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处。

颈部肌肉易因卧躺姿势不良等原因而使其发生痉挛、酸胀、疼痛、转动不利等症.临床称为“落枕”。外感风寒亦可致头项强直不舒。《伤寒论》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颈部前方结喉处如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随吞咽而上下移动者,病名“瘿瘤”或“颈瘿”。颈脉跳动过于明显,甚者卧时怒张者,多见于水肿病。《灵枢·水胀》说:“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颌下颈部两侧有众多淋巴结,正常者不易触及。其处若有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者,病名“瘰疬”。

(3)与经络的联系颈项与经络的联系颇为广泛,十二经脉中,除心包经外,其余的经脉或其分支均经过颈项部。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颈项部自为其必经之处。《伤寒论》指出太阳病可见“颈项强几几”,即与循行于项部的足太阳膀胱经感受外邪,气血郁滞有关。手三阴经虽从胸走手,然手太阴肺经至咽部后横行至胸部外上方,手少阴心经之分支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可见肺心两经亦行经颈部。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并上行于颈部而分别抵于舌、目等官窍。奇经八脉中,除带脉外,其余经脉也均经过颈部。

3.背

(1)结构与命名背,是指胸廓后面第十二肋骨以上的部位。亦有将躯干部的后面,包括后胸部、腰部及骶部,统称为背部。肩部的后下方,即现代所称的肩胛部,古称胛。脊椎骨左右两侧的背部肌肉群,古称膂或膂筋。位于背部的胸椎,古称背骨或背脊骨。背部正中线两侧,脊椎棘突旁开五分自上至下的条状部分,称为“华佗夹脊”,其处的穴位即为“华佗夹脊穴”,计24穴。针刺或按摩夹脊穴可调整脏腑机能和治疗背部病痛。(2)生理病理特点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心肺居于胸中,而其脏俞位于背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背部出现酸痛等异常感觉,除因劳累过度、外力损伤所致,或因感受外邪而使背部经气不舒外,多责之于心肺病变或膈上痰饮留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心脉“微急为心痛引背”,“微大为心痹引背”。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痛”。《金匮要略》指出:胸痹心痛之病,可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膈上痰饮留伏,可见“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酸”。此外,背为胸中之气聚会之处,若见背曲肩随而懈怠者,多为胸中之气(宗气,心肺之气)将要败绝的征象。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背部脊骨由胸椎组成,正常人直立时胸椎呈轻度弧形状向后弯曲。背脊骨,尤其是胸椎部分弯曲隆起,状如龟背者,病名即为“龟背”,为佝偻病的体征,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脾肾虚损,生长发育障碍而发生畸形。如背脊骨外突形如锯者,古病名为“脊疳”,多见于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后期,属脏腑精气亏损已极。(3)与经络的联系背与经络的联系中,与督脉和膀胱经的关系最为密切。督脉起于小腹之内,下出会阴后,向后沿腰背部脊柱正中线上行。位于背部的督脉,在胸椎脊突间,有许多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向上经额部左右交会于巅顶后行至枕骨处,于背部有左右各两支自上而下行走,其一支于脊柱旁开一寸五分抵达腰部,另一支则于脊柱旁开三寸行至髀枢,即髋关节部位。五脏六腑的俞穴集中在脊柱旁开一寸五分的膀胱经上,称为“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位的穴位,是有关脏腑生理病理状态在背腰部的反应点,在针灸理论和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4.胸

(1)结构与命名胸,是指胸廓前面,锁骨以下,腹部以上的部位。也有以两乳连线以上,颈部以下部位谓之胸;胸下两乳中间至鸠尾(剑突)处,谓之“膺胸”。通常将两者统称为胸。胸部上方有柱骨,古称锁子骨、巨骨、缺盆骨,即位于前胸部上方两侧的锁骨。胸廓下方的隔膜,将胸腔与腹腔分开。古代医家有认为此膜可以遮盖胃肠消化饮食所产生的浊气,不使其上熏心肺。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名缺盆。胸骨上端的胸骨柄切迹部分,其外侧连接锁骨的骨骼,古称上横骨。胸部两侧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古名膺,又名臆。胸骨最下端,即今之剑突,名鸠尾。胸骨、肋骨、脊骨连同肌肉、筋膜等组成胸部。心肺居于胸腔。心下部位,古称膏。心下膈上之部,古称肓。其处之脂膜,古称肓膜。古代医家认为若病入膏肓,针药均难抵达其所而为不治之证。两乳正中间部位称为膻中,系宗气积聚之处。左乳下心尖搏动区,古称“虚里”,为测候宗气盛衰的重要诊察部位之一。

(2)生理病理特点胸廓外形在正常人为扁圆状,肋骨及横膈随呼吸而有适度的升降运动。若胸廓如圆桶,肋间隙异常饱满者,势必影响呼吸运动,而出现气急气喘,动辄更甚等症,多为素有伏饮积痰,以致肺气耗损,甚或肾不纳气。若胸廓扁平,形体瘦削者,每为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后期阶段,多属肝肾阴虚或气阴两亏。若胸骨向前畸形突出,犹如鸡胸者,病名即为“鸡胸”,为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发生畸形的一种疾患,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适宜,以致脾肾亏损,胸骨柔弱而成。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之所宗。探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盛衰,疾病的虚实,预后的吉凶。古人对此至为重视。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其动微弱而不显者,为不及,多属宗气内虚之象;其动过强而应衣者,为太过,多为宗气外泄之候。《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至于惊恐、大怒或剧烈活动后,虚里脉动虽高,但静息片刻即可平复如常,故为生理现象。胸属上焦范围,心肺居于胸中。肺左右各一,心于两肺之间而偏居于左侧。心脏外有包膜,名心包络,简称心包。藏象学说认为,生理上心包代心行令,病理上心包代心受邪。故心与心包,分之则二,合之则一。《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其上焦病即包括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症。临床上询问胸部有无异常感觉,主要了解心肺的病理变化。若有胸闷、心悸、气短而脉弱者,多为心气不足;有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脉涩或结代者,多为心脉痹阻;若见胸闷咳喘,气少难息,声音低怯者,多为肺气虚损;见胸痛、发热、咳痰黄稠,或咳吐脓血者,多为痰热壅肺。此外,也有胸胁满闷,时欲太息,情志抑郁,而属肝气郁结者。

(3)与经络的联系胸部与经络的联系颇为广泛。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经脉均循行于前胸部或贯膈过胸腔。其中手三阴经起于胸腹,自胸前两侧上方浅出体表后走至指端。真心痛发作时,其疼痛向左手尺侧放射,即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有关。手三阳经起于指端而行至头面,并均于颈部两侧下入缺盆后进入胸腹腔,分别与有关脏腑属络。足之三阴三阳经中,循行于胸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排列次序是: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其中足阳明胃经恰过乳头而下行。另有足少阳胆经一分支入缺盆后进体腔,贯膈络肝属胆。此外,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冲脉、阴〓脉及阳〓脉亦均循经胸部或贯穿胸腔。

5.胁

(1)结构与命名胁,是人体侧胸部,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分的统称。其中相当于第十一、十二肋软骨的部分,称为肋,又名季肋、软肋、橛肋。临床每将腋下肋骨所在部分,统称胁肋。中医理论认为两肋为肝之分野,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亦居胁里。胁上腋下的空软部分,古称胠。上臂与胸侧臂间的凹陷,谓之腋,俗称“胳子窝”。腋窝部于青春期后开始长毛,局部皮肤富有汗腺。

(2)生理病理特点肝居胁下,胆附于肝,肝胆之经脉又均循行分布于胁,肝经由下循胁而上,胆经由上循胁而下。故胁部疾患多属肝胆及其经脉的病变。《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大抵临床上见胁肋胀满,时欲太息,抑郁寡欢者,多为肝气郁结所致;胁肋灼痛,面红目赤,情绪易怒者,多为肝火亢盛所致;胁痛如刺,痛处固定者,多为肝血瘀阻;伤寒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者,多为少阳(属胆)证。他如肝胆结石、肝胆肿瘤等均可出现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质的胁胀、胁痛。胁肋出现异常感觉除多属肝胆及其经脉病变外,也可由饮邪留伏胸胁或外伤气滞血瘀所致。胁部疼痛,咳唾时疼痛更甚,患侧肋间饱满者,为悬饮病;胁部刺痛,固定不移,难以转侧者,为跌扑闪挫,气滞血瘀,经络不畅所致。除上述以外,张介宾还认为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可影响至胁肋而疼痛不舒。《景岳全书·杂证漠》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然而,心肺脾胃肾与膀胱亦皆有胁痛之病。此非诸经皆有此证,但以邪在诸经,气逆不解,必以次相传,延及少阳、厥阴,乃至胁肋疼痛。”

(3)与经络的联系胁部为肝胆两经循行分布之处。《灵枢·经脉》说:足厥阴肝经自足上行,“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足少阳胆经自头下行入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肝胆两经又互为络属,相为表里。故胁肋胀满疼痛等异常感觉的出现,每与肝胆及其所属经脉的病变有关。

6.腰

(1)结构与命名腰是指人体后胸部的第十二肋骨以下至髂嵴以上的部分,由腰椎及局部软组织组成。也有仅将该部软组织部分谓之腰者。腰之与背,多以后胸部第十二肋骨处为分界。腰下连尻。尻,是自骶骨以下至尾骶骨部的统称。今解剖学上的骶骨,古称尻骨,其上面连接腰椎,下面连接尾椎,左右两侧与髂骨(古称髁骨)相连。腰部的软组织部分,古称之“〓”。

(2)生理病理特点腰为肾之府,肾位于腰部脊椎两旁。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盈,骨坚髓足,腰府得养,则腰部耐劳有力,转摇自如。若肾中精气亏损,骨弱髓虚,腰府失养,则腰部绵绵作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说的“腰者,肾之府也。转摇不能,肾将惫也。”即指此而言。正因腰为肾之府,故大凡虚损性腰酸背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由于病有内伤外感之分,证有寒热虚实之别,出现腰酸腰痛等异常感觉,其病因病机也未必肾虚一途。对此古代文献早有详述。《素问·刺腰痛篇》根据经络理论,阐述了足三阴、足三阳以及奇经八脉为病所出现的各种腰痛病症,并介绍了相应的针灸疗法。《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载有“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是为寒湿内侵所致。《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等均认为腰痛原因大抵有五:少阴阳虚、风寒侵着、劳役伤肾、坠堕伤腰及寝卧湿地。《丹溪心法·腰痛》亦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痰积。”就目前临床所见,凡腰部冷痛沉重,遇阴雨寒冷天气而加剧者,多为寒湿外侵;腰痛而伴见小溲频数急迫、妇女带下黄稠者,多为湿热下注;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者,多为瘀血阻络。大凡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等多种病症,均可引起腰部酸痛。腰部支持着人体的上半身,是人体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腰部前面为松软的腹腔,除腰椎支撑外,再无其他骨性结构的保护,故在持重或运动时,腰部脊柱及周围组织、韧带等软组织,极易受到损伤。《金匮翼》指出:“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身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临床常见的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每与腰部外伤或运动、劳动姿态不当有关。

(3)与经络的联系经过腰部的经脉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及督脉、冲脉、带脉。膀胱经在腰部如同背部一样,有左右各两支,分别与背中线旁开一寸五分及三寸。旁开一寸五分的膀胱经上的背俞穴,在腰部的有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等。督脉沿脊柱后面上行,自当经过腰部;肾经贯行于脊柱内,自下而上达第二腰椎,故腰脊酸软无力者,多属肾经与督脉虚损之证。冲脉一分支自胞中出,向后上行于腰背脊柱之前。带脉起于季肋,绕身一周,在身后横行腰部。故腰部觉冷,如坐水中,又为带脉虚寒之证。

7.腹

(1)结构与命名腹,是指躯干前面胸部下方,相当于横膈以下、耻骨联合以上的部分。腹的范围较大,其不同的分部与有关脏腑经络有着相应的联系。腹包括腹腔和腹壁。所谓腹的分部,是对腹腔不同区域和腹壁不同部位的综合划分。腹部自上而下各部位的划分大致如下:胸腹连接处的鸠尾(即剑突)下方,称为心下。上腹部胃体所在部位,称为胃脘。胃脘下方至脐上部位,称为大腹。脐周围部位,即称脐周。脐下中央部位,称为小腹。小腹两旁,即为少腹。也有将脐下部位混称为小腹或少腹者。脐之下三寸处为丹田.古人有认为此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胞宫所在部位,并为气功意守之处。腹部不同部位的划分,对于把握腹部有关脏腑及所过经络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2)生理病理特点腹部内居众多脏腑,并有不少经脉循行此处,故腹的生理病理涉及面较广。《临证指南医案·腹痛门》指出:“腹处乎中,痛因非一……大都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腹部不同部位出现异常感觉,每以该部位所居脏腑或所过经络的病变有关。

胃脘为胃府所在部位,包括胃之上口(上脘)、胃体中部(中脘)、胃之下口(下脘)及整个胃体。因鸠尾至中脘习称“心下”,故胃脘痛古时又称为“心下痛”,这须与真心痛相鉴别。《伤寒论》中所谓的心下痞按之濡,或心下痞按之痛等,实皆指胃部而言。《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说:“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胃脘部出现胀痛、嘈杂等异常感觉多与胃腑病变有关。如寒邪犯胃、食积伤胃、肝气犯胃、胃火炽盛、胃络瘀阻等均可出现胃脘部的相应症状。脘下脐上部分的大腹,为足太阴脾之所属。肠绕腹中,部分肠亦居于大腹脐周。临床若见大腹隐痛,喜按喜暖,大便稀溏者,多为脾胃虚寒,运化失职所致;脐周腹痛,时起包块,按之可移者,多为虫积于肠,腑气不通所成;腹痛拒按而潮热便秘者,又多为邪热燥屎互结肠中所为。脐下至毛际的小腹,为膀胱、胞宫所居之处。若见小腹胀痛而小便不利者,为癃闭之证,每与膀胱气化不利有关;小腹刺痛而小便自利者,为蓄血之象,系瘀血阻滞下焦所致;小腹挛急疼痛与月经来潮有关者,又多属冲任失调、胞宫气血不和的病变。小腹两侧的少腹,为足厥阴肝经所过部位。少腹胀痛,多与肝经气滞有关。如少腹冷痛,牵引阴部者,是寒凝肝经、肝脉拘急所致。除特别肥胖之人及怀孕妇女外,正常人的腹部不应高度隆起。临床若见整个腹部明显隆起,胀大如鼓者,称为臌胀。若触之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是为水臌胀;以手叩之如鼓,扪之无波动感,是为气臌胀。正常人的腹部外形也不应深凹,若见腹皮甲错。腹皮深凹欲贴背,形如舟状者(即现代医学所谓的舟状腹),多属肠胃干瘪,为脏腑精气衰败之象。(3)与经络的联系腹部与经络有着十分广泛的联系。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面自内而外的排列次序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其余经脉因其与有关脏腑各有属络关系,故均深入腹腔。奇经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均起于胞中,胞宫位于小腹之内。腹部正中线(腹白线)为任脉之部。自腹股沟处的气街上行挟脐两旁,属于冲脉。另有带脉绕身一周,在腹面下垂至少腹。阴〓、阴维也分别经过脐旁腹面。

2、胯是人体的什么部位(有图片的)

你好,胯部一般是指髋关节,那么髋关节就是大腿根部这个地方,髋关节组成上面有个臼叫髋臼,下面有一个头叫股骨头,股骨头跟骨骼相连接的这是一个髋关节。髋关节是人体里面最大一个关节,一个最大的负重的关节,它需要很坚强的关节囊,肌肉附着,激烈的运动都需要髋关节的运动,这是髋关节的结构,是一个很稳定的关节,不容易发生脱位的一个关节。

资料扩展:

人体共有206块骨,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骨架——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骨骼的作用:

(1) 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 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 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 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骨骼还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的幼年时期,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后,部分松质骨内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3、人体骨骼为什么会发”响“

4、请问髋关节和股骨头在人体的哪个位置?

请把股骨头髋关节的位置用图展示一下行吗?

5、髋骨是人体什么部位

髋骨为人体腰部的骨骼,共左右两块。幼年时,髋骨分为髂骨, 坐骨和耻骨以及软骨连接。成年后,它们之间的软骨会骨化,成为一个整体,即髋骨。左髋骨、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接一起构成骨盆。髋骨与股骨构成髋关节。髋骨是全身最大的不规则扁骨。

6、髋关节长短腿什么意思

产生长短腿主要有三个因素
1、骨盆倾斜:导因于髋部力学上的运动变形、长短腿、脊柱侧弯。
2、肌肉萎缩:导因于小儿麻痹病毒感染、跟腱缩短、肌肉停用或少用。
3、关节变形:导因于关节炎的病变。
你说的髋关节长短腿应该是骨盆倾斜引起的长短腿。
人体骨骼等长最为平衡,髋关节不在一个水平位上,造成骨盆倾斜,引发长短腿,压迫内脏,也会改变肌肉群,从而引发疼痛。

就像汽车轮胎的平衡矫正,我们不会在单侧换上较厚的垫子,而是在脚底用左右平衡的力学方法来改善长短腿的问题。目前有一款足益健足鞋验配很适合你的情况。足益健可是帮你量身定做适合你的矫正器,提供给原本不等长的腿一个高度使其变的等长,应该可解决你50%-60%的问题。

7、人体骨骼有多少块,各个部位都是多少?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股骨126块。由于骨在人体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所以,它们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分别被称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呈长筒状,中部较长的一段称骨干,长骨两端比较膨大,叫骨骺。骨干内的空腔称为骨髓腔,里边有骨髓。骨髓有造血功能。长骨多分布在四肢,如尺骨、桡骨、股骨等。短骨多数呈立方体,如跗骨、腕骨。扁骨大多又宽又扁,呈板状,如颅顶骨、肩胛骨。不规则骨的形状不规则,如脊椎骨。

骨与骨之间,主要借助关节连接。人体较大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桡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人的骨骼的骨头名单

典型的成人人的骨骼包括以下206 根骨头。

在头骨(22):

头盖骨骨头:
前面骨头
头顶骨骨头(2)
世俗骨头(2)
occipital 骨头
sphenoid 骨头
筛状骨头
面部骨头:
下颚骨
上颚骨(2)
palatine 骨头(2)
zygomatic 骨头(2)
鼻骨头(2)
lacrimal 骨头(2)
vomer 骨头
下等鼻外耳(2)
在中耳(6):
锤骨(2)
砧骨(2)
stapes (2)
在喉头(1):
舌骨的骨头
在肩膀girdle (4):
肩胛骨或肩胛骨(2)
锁骨或锁骨(2)
在胸部(25):
胸骨
肋骨(2 x 12)
在椎骨专栏(24):
子宫颈椎骨(7) incl. 地图集& 轴
胸部椎骨(12)
腰部椎骨(5)
在胳膊(6):
肱骨(2)
半径(2)
尺骨(2)
在手(54):
腕子(腕骨) 骨头:
scaphoid 骨头(2)
半月形的骨头(2)
triquetral 骨头(2)
pisiform 骨头(2)
trapezium (2)
梯形骨头(2)
头状的骨头(2)
hamate 骨头(2)
棕榈或metacarpal 骨头:
metacarpal 骨头(5 □2)
手指骨头或phalanges:
接近phalanges (5 □2)
中间phalanges (4 □2)
末端phalanges (5 □2)
在骨盆(4):
尾椎骨
骶骨
ossa 髋关节(hip 骨头或无名的骨头) (2)
在腿(8):
股骨(2)
膑骨(2)
胫骨(2)
腓骨(2)
在脚(52):
脚腕(tarsal) 骨头:
calcaneus (脚跟骨头) (2)
talus (2)
navicular 骨头(2)
中间楔形文字的骨头(2)
中间楔形文字的骨头(2)
侧向楔形文字的骨头(2)
长方体骨头(2)
脚面骨头:
metatarsal 骨头(5 □2)
脚趾骨头:
接近phalanges (5 □2)
中间phalanges (4 □2)
末端phalanges (5 □2)
婴儿骨骼有以下骨头除那些之外上述:

sacral 椎骨(4 或5), 熔化在成人形成骶骨
尾骨的椎骨(3 到5), 熔化在成人形成尾椎骨
肠骨、坐骨和耻骨, 熔化在成人形成骨盆girdle

8、身体骨骼左右不对称,左腿更长,髋骨左边更高,怎么办

去大点的医院检查一下吧

9、股骨头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胯关节是股骨头吗 具体说明!!!

身体上半部分的两根骨头,具体位置在骨盆下方,骨盆那里一边一个髋臼,两个股骨头正好和髋臼配合,起到支撑上体的作用。股骨是人体最重要的骨骼,股骨头更为重要,人的直立行走、活动、劳动都依靠股骨头的支撑作用。所以股骨头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身体健康!

与人体骨骼髋关节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