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蛙泳的技巧是什么?
顾名思义,蛙泳是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游泳姿势,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游泳姿势,早在2000~4000年前,在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家都有类似这种游泳姿势的记载。
由于蛙泳具有身体姿势较为平稳、游起来省力、呼吸方便、能长游等特点,因此深受游泳爱好者的欢迎。
动作口诀
蛙泳简介
蛙泳姿势像青蛙,两臂对称侧下划。
两腿向后蹬夹水,臂腿伸直又变屈。
腿部动作
屈膝慢收靠臀边,两膝距离宽似肩。
边收边分慢收腿,两脚翻转向两边,
向后用力蹬夹水,两腿并拢浮一下。
臂部动作
两手向外侧压水,抬肘屈臂向后划。
划至肩下快收手,划水收手总循环。
呼吸动作
两臂胸前抱水时,微微抬头把气吸。
两臂前伸滑行时,鼻嘴慢慢呼出气。
完整动作的配合
两臂分开一划水,抬头吸气紧相随。
两腿弧形蹬夹水,水中呼气用嘴鼻。
划水结合慢收腿,两臂前伸再蹬水。
呼吸配合腿与臂,减少阻力最完美。
完整配合动作
两臂划水不动腿,收手同时又收腿。
伸手一半蹬夹水,伸臂蹬腿滑向前。
划水一半抬头吸,伸手慢呼不着急。
陆上练习
1腿部动作
考虑到安全的因素,许多人学习游泳时都将蛙泳的学习安排在前面。由于蛙泳腿是学习蛙泳技术的基础,所以应先学蛙泳腿,后学蛙泳臂以及臂腿结合,最后学习完整配合。
(1)坐在凳子及池边练习
坐在凳上或池边上,上体稍后仰,两手撑在体后,两腿伸直并拢,髋关节展开,做蛙泳腿的收腿、翻脚、蹬夹水和停止动作。练习时,可先分解做,再连贯做。
动作练习要求:收腿时大腿带动小腿,边收边分;翻脚时脚翻向蹬水方向,膝稍内压;蹬夹水时应向后弧形蹬夹;停止时两腿并拢伸直放松。
初学者练习时,可先用眼睛看着自己腿部动作是否正确。特别对翻脚这一动作,开始可能不太习惯,要反复多做,这样才能熟练掌握,等自己认为动作基本正确后,闭上眼睛边想边做。
(2)俯卧在凳子上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
先做分解动作,再做连贯的完整动作。要求边想边做,开始可以由同伴帮助体会和纠正动作。重点体会翻脚和蹬夹水的路线及动作的节奏。
(3)坐在岸上或池边练习
上体稍后仰,两手后撑,按口令做蛙泳的腿部动作练习,开始四拍做,体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再过渡到两拍,最后是一拍的完整练习。
(4)俯卧在床边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
可由同伴帮助体会和纠正动作,先分解做,后连贯做、重点体会动作的节奏、动作的路线及翻脚腕的动作。
(5)单腿练习
一脚站立,一脚收腿。然后用手扳脚上翻,做蹬夹水练习。
2手臂动作
(1)原地站立,做手臂的划、收、伸动作
两手上举后向下侧划,划至肩前停止,然后两臂向胸前回收,并经胸、面部前方上举还原。
动作练习要求:划水时掌心向外侧下方,手内收时用力压摸水,动作完成后两臂向前伸直。
(2)屈体划水
原地站立,上体前屈,两臂前伸,掌心向下,做蛙泳划水动作。
3呼吸动作
(1)站立划水呼吸
原地站立,双臂上举,当双臂左右分开时,抬头呼吸,随之低头,双手还原。
(2)上体前屈呼吸
原地站立,上体前屈成水平姿势,两臂前伸,掌心向下,当两臂向左右分开时,即抬头呼吸,随之划水时低头。
(3)按口令练习
陆上站立,上体前倾,两臂前伸,两手并拢,掌心朝下。开始按口令分三拍做划、收、伸蛙泳臂的动作,然后按两拍做划和收伸的动作,最后成一拍连贯起来练习。基本掌握一拍臂的动作后,再结合抬头动作体会臂与呼吸的配合。强调在划水时抬头吸气,伸臂时低头呼气还原。
4完整动作
(1)练习一
原地站立,双臂上举,开始划臂并呼吸,继而低头继续划水,收手时单腿抬腿。臂伸直时,蹬夹腿。
(2)练习二
原地站立,两臂上举伸直并拢,按口令做“一”两臂向两侧划水;“二”收手的同时收腿,收腿结束后立即翻脚;“三”臂向上将要伸直时,翻脚的一腿向下做弧形蹬夹动作,还原成预备姿势,稍停再重复进行练习。有体会后立即变为“两拍”及“一拍”练习。
水中练习
1腿部动作
(1)支撑池壁做蛙泳腿练习。一手抓住水槽,一手撑住池壁,使身体浮起平卧于水中,髋关节展开,两腿放松后伸并拢,然后做收、翻、蹬夹和停的蛙泳腿动作。先分解做,然后连贯做,也可由同伴帮助做。
水中练习要求:除注意陆上练习中有关要求外,还应做到:肩沉入水中,腰腹部肌肉稍紧张,臀部靠近水面,防止塌腰、挺腹、臀下沉。收腿时要放松慢收,小腿和脚在大腿投影之内;向外翻脚时要充分,脚和小腿内侧对准水,脚心朝天;向后做弧形蹬夹水时要连贯,速度相对要快;停时要双腿并拢伸直漂一会儿,当两脚上浮后再做下一个收腿动作。
(2)手扶池槽或池边做腿的练习,帮助者可托练习者的腹部帮助练习,或抓脚帮助体会翻脚动作。身体平卧于水中,两腿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体会翻脚和弧形蹬夹水的动作,然后连贯起来做。
(3)蹬边或蹬底滑行做蛙泳腿的练习。要求收腿时边收边分,注意放松,收腿将结束时,翻脚要及时,蹬腿要适当用力,蹬夹动作要连贯。
(4)扶板蹬腿练习,增长距离,巩固和提高动作。要强调低头挺胸肩部浸入水中,否则下肢下沉,练习无法进行。
(5)扶池槽仰卧做蹬夹水动作。
(6)扶池槽俯卧做蹬夹水动作。
(7)扶池槽仰卧或俯卧由同伴帮助或纠正蹬夹水的动作。
(8)在水中由同伴托住腰腹后,做腿的蹬夹水动作。
(9)用救生圈或救生衣使身体浮起后,做蹬夹水动作。
(10)双手扶木板或其他浮体的前端,练习收、翻、蹬夹和停的腿部动作。
(11)由同伴拉着前伸的手,牵引着做腿部的完整练习。
(12)自己蹬池壁滑行后,做蛙泳腿的练习。
2手臂动作
(1)两脚开立站于齐胸深的水中,上体前倾两臂前伸并拢,两臂按口令分三拍划、收、伸做划水动作,划水时不要用力,主要体会划水路线。当基本动作掌握后,立即成一拍连贯起来练习,主要体会动作的节奏。
(2)在水中原地站立,上体前屈成水平姿势。然后两掌心向下前伸于水中,做划水、收手、前伸的动作。可先分解做,然后再连贯做。
(3)在水中上体前倾,走动中做两臂划水、收手和伸臂的连贯动作。
(4)由同伴托扶腰腹,使身体成水平姿势,在水中做手臂的划、收、伸动作。
(5)用救生衣或救生圈保护,在水中做划臂动作。
(6)自己蹬池壁,在滑行中做双臂的划水连贯动作。
3呼吸动作
(1)两脚开立站于齐胸深的水里,上体前倾,两臂前伸并拢,成一拍连贯划水练习配合呼吸动作。当臂开始下滑时抬头,嘴露出水面时呼气结束,同时吸气开始,伸臂时低头并徐徐呼气。
(2)在水中原地站立,上体前倾,头没水中,两臂在水中伸直,当两臂向左右分开时,即抬头呼吸,随之划水低头。
(3)在水中练习走动的呼吸动作。帮助者拽着练习者的双手,使练习者俯卧于水面,然后听保护人的口令做吐气、吸气的呼吸练习。
4完整动作
(1)在同伴托扶下练习完整的配合技术,并可根据保护人的口令做划手、呼吸、低头划水、收手收腿、伸臂蹬夹的动作。
(2)采用浮体物(如救生衣、救生圈等)练习完整配合技术。练习时可以自己默念着划手、吸气、收手、收腿、伸臂、蹬腿来做。
(3)漂浮成俯卧后做一次划臂、两次或三次蹬腿、一次呼吸的配合动作。保护人可在旁边指导。
(4)做一次划水、一次呼吸、一次蹬腿的练习。动作要求慢而正确,不要太急,要放松,不要紧张,以防动作变形。
(5)双人或多人的蛙泳练习。前面找一个游得较好的人带领游蛙泳,后面的人扶住前面人的腰做蛙泳的蹬水和呼吸练习。
(6)滑行后闭气做臂、腿的分解配合。即划一次臂后,再做一次收腿和蹬腿动作。臂、腿交替进行练习。
(7)过渡到收手的同时收腿,臂即将伸直时蹬腿,做连贯配合练习。闭气进行练习,要强调蹬水后的滑行动作。
(8)在蹬边滑行腿臂连贯配合练习的基础上,加上抬头吸气动作。由腿臂配合两次、呼吸一次,逐步过渡到腿臂配合一次、呼吸一次的完整配合游。
(9)逐步增长游泳练习的距离,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
水陆结合练习
(1)尝试入水
俯卧在水边学习蛙泳腿的动作,开始时两腿并拢伸直,放在浅水中,也可以坐在岸边做蛙泳腿的模仿练习。
初学者先由同伴帮助,待有方位感觉和肌肉感觉后便可按动作要点自己水中练习了,要注意收腿时边收边分腿,动作要慢。翻脚时脚尖外勾,开始在水中练习时,可由同伴帮助低头闭气做,然后近端扶板结合呼吸练习。
蹬腿前,注意勾脚,蹬夹动作要连贯,腿蹬直后放松,不要马上再做收腿,要向前漂一会儿。
(2)划臂
先在齐腰深的浅水处练习。把上体浸入水中与肩齐平,两脚在水底前后站立,两手向外后方划水,肘关节不要向后,只用小臂向后下方划水,然后向胸前收手,两手并拢向前伸直。手伸直并拢后要稍停片刻,再向前走两步做下一个动作。
(3)呼吸与划臂配合
两手一分开就抬头吸气,划水结束时低头憋气,把脸放在水里,伸手时在水中吐气,吐气要均匀,吸气要快。
(4)蹬腿与划臂的配合
蛙泳配合动作很重要,划臂、瞪腿要分开进行,划手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臂腿伸直漂浮一会儿。
动作要领
1身体姿势
游蛙泳时,身体呈水平俯卧于水中,两臂向前伸直并拢,两腿自然向后伸直并拢,同时上体稍挺起,头略抬,使身体和前进方向成5?~10?角,这种流线型的姿势,既能减少前进的阻力,又可以充分发挥手、臂、腿的作用,加快游速。
2腿部动作
腿部蹬水动作是蛙泳推动身体前进和加强游速的主要动力。腿部技术有宽蹬和窄蹬两种,近年来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窄收窄蹬的技术,特点是:窄蹬腿距离窄,大腿收得少,收腿路线短,迎面阻力小,动作比较简单易学。如果用宽蹬水,大腿就需要往前拉,这样受到的阻力就大,速度也就慢了。
窄蹬腿
宽蹬腿
腿部动作可分为滑行、收腿、翻脚和蹬水四个动作阶段。
(1)滑行
可以说是蛙泳的开始姿势,当身体借助惯性力高速向前滑行时,两腿并拢向后伸直,身体成水平姿势,下肢放松,只靠腿部肌肉的适当收缩,把脚跟稍稍提向水面,为收腿做好准备。
(2)收腿
收腿是蹬腿的准备动作,路线要短,阻力要小,要为蹬水创造有利条件。
收腿时两腿稍微内旋,使脚跟分开,膝关节随腿的下沉向前边收边分。收腿结束时,大腿和躯干之间角度约为130?~140?,小腿尽量靠近臀部,并藏于大腿的投影之中,两膝的距离约与肩同宽,两脚掌几乎是平行向前收,靠腿的内旋使脚跟分开与臀部同宽。
(3)翻脚
翻脚实质上是从收腿到蹬水的一个过程,是收腿的继续、蹬水的开始。蹬水效果的好坏,一般取决于翻脚技术是否正确。
为了增长蹬水的路线,随着收腿的结束,两脚应继续向臀部靠紧,大腿内旋使两膝内压的同时小腿向外翻,接着脚尖也向两侧外翻,使脚掌内侧正对蹬水方向。整个翻脚的动作是由内收腿、压膝、翻脚三个连贯动作组成。应当强调压膝是指大腿内旋,带动小腿外翻的过程。
(4)蹬水
蛙泳蹬水就像蹬池壁一样,要使蹬水方向向后由髋部发力,带动膝关节和踝关节,然后相继伸直。如用窄蹬动作,能利用小腿内侧和脚掌内侧的合理对水,造成向前的推进作用力。另外,蹬水翻脚时大腿内旋造成膝内压,能带动小腿和脚向后蹬水,使蹬水形成一个有力的鞭状打水动作。
为了增长有效的蹬水动作路线,踝关节的伸直,要在两腿蹬直之后进行,而不要过早地伸直,否则会缩短蹬水的有效距离。因此,踝关节的灵活性对提高蹬水效果特别重要。
3臂部动作
蛙泳的臂部动作可分为滑行、抓水、划水、收手、伸臂五个连续的动作。
(1)滑行
伸臂结束后,身体向前滑行,这时两臂向前伸直,手指并拢,掌心向下,两手尽量接近水面,使身体在较高的位置上保持稳定,整个身体成为流线型。
(2)抓水
是滑行后进入划水前的动作,如果立即进入划水动作,其动作方向会向外下方,不仅不利于推进身体,还会造成身体过分起伏,所以从滑行到划水之间要有一个准备划水的抓水动作。
抓水时,肩保持前伸,两臂内旋,使两臂和掌心转向斜外下方,屈手腕成150?~160?。结束抓水时,两臂和水平面及前进方向应为15?~20?,肘关节伸直。
(3)划水
抓水后紧接着划水。划水路线是向后偏外下方,划至与前进方向约成80?角。划水时,肩部向前伸展,保持高抬肘的姿势。整个动作过程是肘高于手并前于肩,手带动前臂和上臂向后划水的过程中,肘关节的角度为120?~130?。
划水是用手掌加速内拨的动作,这个动作带动前臂收至超过垂直部位并开始降肘,掌心从外后转向内后急促拨水而结束划水,这也是蛙泳划水最有效的阶段。
(4)收手
划水结束即开始收手。收手就是结束划水后,手掌在向内上移动的同时,上臂外旋,向前推肘的动作过程。收手时,要尽量把两臂收在身体的投影之中,以发挥划水造成的推进惯性作用,减少水对臂前移的阻力。
(5)伸臂
收手后继续推肘伸臂。推肘不是先伸肘关节,而是伸肩关节的同时伸肘关节。两手先向前上、再向前伸。两臂伸直后即恢复成滑行姿势。伸臂时不能有停顿的动作。
4呼吸和完整动作的配合
蛙泳的呼吸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早吸气,一种是晚吸气。早吸气是两臂抓水时抬头用力呼气,在划水过程中吸气,在收手过程中闭气低头,伸臂滑行时慢慢吐气。晚吸气是划水几乎结束时才开始抬头用力呼气,在两臂结束划水和收手过程中,身体达到最高点时吸气,结束收手时闭气低头,伸臂的后段直至划水过程中慢慢吐气。
一般优秀运动员多采用晚吸气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能保持身体平衡,动作连贯,前进速度均匀,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但是晚吸气动作要求严格,吸气时间比较短促。所以一般游泳爱好者和初学者,先从早吸气的方法开始为宜,它比较简单、易学。
注意事项
(1)蛙泳腿的动作教学,关键是腿部动作的节奏、动作的路线和翻脚。在陆上模仿练习时就要注意动作节奏和路线,强化“翻脚”的肌肉感觉。当体会和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后,应及时转入连贯动作练习,以免影响动作节奏。
(2)蹬夹腿后一定要强调并腿滑行。可采取在有限距离内计取蹬腿次数的办法强化学习的规范性来提高蹬水效果。
(3)收腿时肌肉放松,速度不宜太快。蹬水时要加速,做到慢收快蹬。
(4)收腿时脚尖要绷直,小腿跟在大腿投影后面以减小收腿阻力。翻脚时要充分,要勾脚并使小腿和脚的内侧尽量对准后蹬方向。
(5)蹬腿时大腿内收肌要用力,边蹬边夹。切忌只蹬不夹。
(6)划水时两臂不宜划得太宽,要求屈臂小划。划水路线不宜太长,两肘不要超过肩的延长线,但是也不能以肘部为支点划水,如果把肘部拉到两手内侧,就不能充分划水。
两臂过宽划水(错误)以肘部为支点划水(错误)
(7)配合节奏要明显,不能蹬腿同时划臂,要先划臂后蹬腿。蹬腿结束后,要强调有短暂的滑行再做下一次划臂动作。
(8)蛙泳腿部动作的教学收到一定效果之后,再开始做配合动作的教学较为有利。
(9)学习臂与呼吸配合时,臂的动作宜小不宜大,采用早呼吸配合,即一开始划水就立即抬头吸气,借助向后划水的反作用力帮助抬头,这样做,头能抬起来,而且嘴露在水面上的时间较长,初学者容易掌握。对初学者的呼吸动作要强调呼气,掌握了呼气,吸气就好进行了。
(10)进行完整配合动作教学时,腿臂动作与呼吸动作的配合是关键。开始可先做抬头睁眼但不呼吸的完整配合练习,当嘴能较有把握地露出水面后,再诱导做呼吸练习。可先吸一口气,逐渐要求多吸几口气,直到协调地呼吸。
(11)完整配合练习时,也可采用下列练习:
蹬三次腿,划一次臂,同时进行一次呼吸,即3∶1∶1的配合;逐步过渡到2∶1∶1,最后到1∶1∶1的配合练习。
(12)能配合游15~20米后,要着重练习长距离游,初学者在反复游的过程中体会和改进动作。长游时要强调蹬腿后的滑行和有节奏地呼吸。
(13)蛙泳学习也可结合踩水学习进行,因为动作相似,可以相互促进,有利于很快地掌握游泳技巧。
双簧
目的:提高协调性。
场地:游泳池(馆)。
方法:可以采用两人配合做任何一种姿势游,必须采用蛙泳姿势,前者做臂的动作,后者做腿的动作,后者在游进中扶前者的腰部。仰泳时后者的手拉着前者的脚。
规则:(1)两人在游戏中始终连接在一起,不允许脱开。
(2)可以憋气游,也可以配合呼吸游。
2、什么是大众体育舞蹈的基本素质训练?
一、基本素质要求
学习体育舞蹈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综合素质。初学体育舞蹈的人的身体自然条件是有差异的,其身体的素质条件与专业需要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进行专项练习和专业训练之前,首先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通过科学的、严格的、长期的基本素质训练,改善机体的能力,达到所学舞蹈项目需要的各种身体功能和能力。体育舞蹈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一般包括: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力量、速度等。
基本素质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只要经过严格、规范、系统的训练,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好的效果。
1.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幅度以及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即身体各关节的整体灵活性。柔韧素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跨过关节的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范围和弹性;取决于肌肉活动中的收缩与放松的协调能力。柔韧性好能使动作自然、幅度大、经济省力,移动距离增大,摆荡做得充分,身体线条舒展、优美。
体育舞蹈技术对柔韧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对摩登舞主要表现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脊柱的柔韧性。例如,摩登舞右转、左转系列的第一步,要求主力腿充分有力地后蹬以获得最大的推进速度。此时,力从髋关节处发出,像波浪一样逐次经过各个关节最终传递到趾尖,完成完美的蹬地动作获得强大的反作用力。如果这些关节的灵活性不好,腿的动作就显得僵僵的,发力蹬地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又如,狐步舞的后退波浪步,男士要在先降后升中做足踵拖地大步后退,在强烈反身的同时牢牢地引带女士,既要控制身体不能有突然的起伏,又要充分地倾斜大幅度摆荡,表现出行云流水、飘逸超脱的狐步舞特有的风格,这对选手的腰、腿、足和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及平衡感和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人体的任何活动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力量,它维持着人体的基础生活能力。当人体从事体育运动时,则需要特殊的肌肉力量能力,这些特殊的肌肉能力是通过运动训练获得的。它是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基础。拿摆荡技术来说,摆荡的力学基础是速度(包括直线前进速度和转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及动能—势能的转换,不能想象,缺乏快速力量的舞步,能产生大幅度的摆荡,形成舒展优美的上升和倾斜。同样,在拉丁舞中,没有快速力量,也无法实现上身的摆荡和引导技术。
3.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身体作用肌群的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以说是最困难的,因为影响协调性好坏的因素,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还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等。
协调能力决定了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塑造完美身姿以及协调一致、合二为一的舞蹈感觉有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二、基本素质练习方法
(一) 肩、胸训练
1.压肩胛带
准备:小八字步,直膝站立,面向把杆,双臂向前抬起,上体前屈,双前臂搭在把杆上。
做法:上体尽量往下压。
要点:挺胸,肩关节松弛。
2.后拉肩胛带
准备:小八字步,直膝站立,背向把杆,双臂平展开,双手放于把杆上。
做法:身体挺直向前倾斜,双臂在后伸直尽量并拢,双手抓住把杆。4拍向后拉肩胛带,4拍还原到准备姿势。8拍后拉肩胛带,8拍还原到准备姿势。12拍后拉肩胛带,4拍还原到准备姿势。
要点:收腹,收臀。
3.掰肩胛带———蹬背挺胸
准备:甲直膝绷脚,伏卧在地毯上,双臂夹头,手掌贴地,伸直于头前。乙坐在甲大腿上。
做法:甲双臂夹头起上身,乙抓住甲的上臂并用一只脚蹬甲的后背,往后掰肩胛。12拍蹬胸掰肩胛带,4拍还原。
要点:抬头,挺胸,收腹,双臂伸直,肩关节松弛。
4.掰肩胛带———加翻腕关节的蹬背挺胸
准备:基本同蹬背挺胸掰肩胛带。不同的只是双手手指交叉,掌心向上。
做法和要点:均同蹬背挺胸掰肩胛带。
5.大的拉肩胛带
准备:甲平卧在地毯上,双臂夹头,掌心贴地,伸直于头前。乙站在甲的身后,用脚夹紧甲的小腿。
做法:甲双臂夹头起上身,乙抓住甲的上臂帮助甲往后下腰,的双手握住腿部。动作节拍与后拉肩胛带的做法相同。
要点:双脚并紧,肩腰部松弛。
(二) 腰部训练
1.腰背肌
准备:甲直膝绷脚,伏卧在地毯上,双臂屈肘上抬到头两旁,双手交叉于后脑。乙跪在甲的身后,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
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后抬起。2拍还原。4拍往后抬起上身,4拍还原。2拍往后抬起上身,停4拍,2拍还原。
要点:上体往后抬起的幅度越大越好。
2.腹肌
准备:甲直膝绷脚,平躺在地毯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叉,掌心贴在后脑下,乙坐在甲的小腿上,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
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向前立起。2拍向前立起上身,2拍还原。4拍向前立起上身,4拍还原。
要点:上体向前的幅度越大越好。
3.侧腰肌
准备:甲直膝绷脚,侧身躺在地毯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叉,掌心贴在后脑,躺地一侧的手臂上臂着地。乙坐在甲的小腿上,双手扶住甲的大腿。
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侧着身立起。2拍上身立起,2拍还原。2拍上身立起,停4拍,2拍还原。
要点:上体侧身立起的幅度越大越好。身体始终保持全侧面。
4.拧腰肌
准备:同腰背肌。
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侧身抬起并向右后(或左右)拧腰。2拍抬起拧腰,2拍还原。
要点:上体向后抬起和左右拧腰的幅度越大越好。
5.转腰肌
准备:小八字步,直膝站立,背向把杆,双臂平展开。
做法:腰骶部和下肢不动,上体尽量向左后(或右后)平拧腰,右手(或左手)上抬成托掌。4拍拧到后腰姿势,8拍停住,4拍还原。2拍拧到姿势,4拍停住,2拍还原。
要点:拧腰时,上身保持直立,收腹,收臀。
6.双跪下腰
准备:上身直立跪地,双膝相距与肩同宽,双臂伸直上举。
做法:腰随手动,往后下腰,双手抓住双脚踝。4拍下腰,停8拍,4拍还原。
要点:后伸颈部,顶腰椎。双臂向上伸直,乙面对甲双手扶住甲的腰部。
7.扛腰
准备:甲大八字步直立站好,双臂向上伸直。
做法:甲向后下腰(手不扶地),乙抱住甲的腰部帮助扛腰。8拍向后下腰,2拍一次扛腰,扛三次,2拍还原。
要点:扛腰时腰椎要一节一节后伸。
(三) 髋部训练
1.坐地准备:上体直立,双脚屈膝盘坐,脚心相对,收到裆处,双手抓住脚背。也可由另一人帮忙,往下压胯贴住地面。
做法:乙跪在甲的对面,双手按住甲的双膝往下压,使膝部最后达到完全平贴在地面上。
2.趴青蛙———脚心相对
准备:甲伏卧在地毯上,屈膝,腿的内侧贴地,脚心相对并拢。双臂屈肘,手背垫在脸部。
做法:乙跪下,用双膝压在甲的小腿上,双手按甲的臀部,往下压,使髋部最后达到完全平贴在地面。
要点:在加外力下压时,甲的上体与踝部不能离地,髋关节要松弛。
3.趴青蛙———屈膝90度
准备:甲伏卧在地毯上,屈膝绷脚,使大腿与上体、大腿与小腿之间都成90度角,双臂屈肘,手背垫在脸部。
做法:同脚心相对趴青蛙。
4.躺青蛙———脚心相对
准备:平躺在地毯上,屈膝盘腿,双脚脚心相对,尽量放到裆处,双手手指交叉,垫在脑后。
做法:乙跪下用双膝压住甲的小腿,双手按住甲的双膝往下压,使双膝最后达到完全贴在地面上。
5.躺青蛙———屈膝90度
准备:平躺在地毯上,屈膝盘腿,绷脚,髋部松弛,使大腿与上体、小腿与大腿之间都成90度角,双手手指交叉,垫在脑后。
做法:同脚心相对躺青蛙。
6.横叉———趴横叉
做法:双腿向身体的两旁滑出,成横一字,上体平趴在地毯上,双臂屈肘,手背垫在脸下。
注意:对于髋关节(胯)不够开的人,可先不要求完全的一字横叉,双腿先成大八字,逐渐练成横叉。
7.横叉———上体直立横叉
做法:双腿成一字横叉,上体直立,双手在身后扶地。
要点:挺胸,立腰,直膝,绷脚,脚背向上。
8.旁分腿———双旁分腿
准备:直膝绷脚,平躺在地毯上,两腿外旋(两脚背向外)。双手手指交叉,垫在脑后。
做法:双腿抬起成90度,然后向两旁分腿,尽量使腿贴于地面。2拍双腿抬起90度,2拍向两旁分腿。2拍还原成90度前抬腿。反复几次,停在双旁分腿的位置上8拍,再继续做。
要点:收腹,直膝,绷脚。
9.旁分腿———单旁分腿
准备:同双旁分腿。
做法:右腿保持外旋状抬起成90度,然后向旁分腿,使腿尽量贴于地面。左腿始终直膝,绷脚,保持外开状,紧贴在地面。4拍单腿抬成前90度,4拍向旁打开,4拍还原成向前90度,反复几次。
要点:髋部固定,收腹,直膝,绷脚。
10.蛙式分腿
准备:同旁分腿。
做法:绷脚脚心相对,屈膝上吸,大腿不动,伸小腿带动髋关节外展,然后并腿还原成准备姿势。2拍吸,2拍伸直,4拍还原。
要点:双腿外侧尽量贴着地面。
11.双腿前、旁环动
准备:同双旁分腿。
做法:双腿前抬90度,然后同时向两旁分腿,在大腿外侧贴地时并拢成准备姿势。
12.双腿旁、前屈伸环动
准备:同双旁分腿。
做法:双腿贴地向两旁分开各与上体成90度,然后保持90度向上并拢,当双膝内侧相靠后屈膝弯腿。再向下伸直成准备姿势。2拍双腿向旁,2拍向上并拢。4拍经屈膝伸直成准备姿势。
13.以25度幅度交替摆腿———上下交替摆动
准备:仰卧直膝绷脚,两腿外旋,双手手指交叉,垫在脑后,双腿抬起成25度。
做法:一腿往上另一腿往下,在25度的位置上,上下交替摆动。1拍一次交替摆动。1拍二次(或多次)交替摆动。
要点:收腹,直膝,绷脚,动作要敏捷。
14.以25度幅度交替摆腿———两旁交替摆动
准备:仰卧姿势同上,双腿抬起25度,右腿在上左腿在下,交叉叠起夹紧。
做法:双腿向两旁打开相距一肩宽,再并拢收回成左腿在上的准备姿势。2拍打开,2拍交叉。1拍打开,1拍交叉。
要点:除同上下交替外,要强调两腿外旋。
(四) 腿部训练
1.坐地前抱腿(分绷脚和勾脚两种,做法相同)
准备:上体直立坐在地毯上,直膝绷脚(或勾脚),双臂自然下垂在身旁,眼向前平视。
做法:双臂从两旁平抬起上举到头两侧。然后上身前伏,双臂随之,当胸部紧贴腿部时,双手握住脚掌。
要点:上身前伏时,后背保持直立,收髋。勾脚做时用头部去碰脚尖。
2.躺地前抬腿———双抬腿
准备:用双旁分腿仰卧在地毯上。
做法:双腿前抬90度再放下成准备姿势,如此反复。4拍抬起,4拍落下。2拍抬起,2拍落下。
要点:收腹,直膝,绷脚。起、落过程要有控制,上下要连贯。
注意:也可由助手协助。仰卧同上,乙双脚站在甲的头两侧,甲双手抱住助手的小腿。
做法:双腿前抬,乙用双手推甲的脚背,把甲的双腿推下去,连续进行。1拍起,1拍落。
要点:同上。
3.躺地前抬腿———单抬腿
准备:同双抬腿。
做法:一腿前抬90度,另一腿伸直贴在地面上,连续进行。节拍同双抬腿。
要点;除同双抬腿外,固定的腿要绷直,尽量向地面压紧。
4.躺地前抬腿———两腿交替抬
准备:同双抬腿。
做法:先右腿前抬90度,然后右腿下落,同时左腿前抬,双腿在45度处相并,然后右腿继续落下,左腿继续上抬;右腿落地面时,左腿成前抬90度。反复交替进行。除同双抬前腿外,还可做一拍一次的交替。
要点:除同单抬腿外,强调两腿交替要连贯,不停地运动,要在45度处相并后再分开。
5.竖叉
做法:双腿向身体的前、后方向滑出,成竖一字,身体直立,双腿直膝绷脚。
要点:髋要正,腿要直。
注意:对髋关节不够开的人,开始可双手抓住把杆逐渐双腿下滑。
6.竖叉抱腿———抱前腿
准备:同竖叉,双臂两侧平抬。
做法:双臂上举,然后上身前伏,双臂随之,当上身贴在前腿时用双手抱住前腿的脚背。
要点:上身前俯时,后背保持直立,收胯。
7.竖叉抱腿———下后腰
准备:同竖叉前抱腿。
做法:双臂经上举后随上身一起向后下腰,双手抓住后腿的小腿。
8.躺搬腿———搬前腿
准备:仰卧在地毯上,双臂在身体两侧。
做法:以一腿为例,甲左腿屈膝前吸,然后大腿固定,伸直小腿。乙用一膝抵住甲的右膝部,左手抓着甲的左腿踝部,往上推左腿使脚靠近头部,同时右手压住甲的左髋,不使髋部随腿送出。
要点:收腹,直膝,绷脚(或勾脚),尽量使动力腿的脚背(或脚尖)碰头。
9.躺搬腿———搬旁腿
准备:同躺搬前腿。
做法:以一腿为例,甲左腿屈膝旁吸,伸直成旁腿,乙搬其靠近头侧。其他做法同躺搬前腿。
要点:髋部要固定,其他同躺搬前腿。
10.躺踢前腿
准备;直膝,绷脚,仰卧在地毯上,双手手指交叉,垫于脑后。
做法:以一腿为例,右腿直膝绷脚往头部猛踢。4拍一次(一拍踢)。2拍一次(一拍踢)。1拍一次。
要点:左腿直膝绷脚,紧贴地面。踢腿要矫健,髋关节放松。
11.跪搬后腿
准备:甲左腿跪在地毯上,大腿与地面垂直,右腿伸直绷脚点地在后,双手扶地,相距一肩宽。乙在甲身后左膝跪地。
做法:甲将右腿放在乙的右肩上,同时乙双手从后面握住甲的双肩,使甲的肩和右腿尽量相互靠拢。
要点:甲抬头,挺胸,收腹,直膝,绷脚,支撑腿的大腿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乙用力要柔,使甲肩和右腿逐渐靠拢。
12.跪踢后腿
准备:左脚跪在地毯上,大腿与地面垂直,右腿伸直绷脚点地在后,双手扶地,相距一肩宽。
做法:右腿往后上猛踢。4拍踢一次(第一拍踢)。2拍踢一次(第二拍踢)。
要点:后踢的位置要正确,髋部要松弛。
(五) 脚部训练
1.踩水车步———直体
准备:正面站立,面向把杆,双手轻放把杆上。
做法:双脚以半脚尖立起,然后左脚从半脚尖压下成全脚踩地,右腿屈膝,原地脚尖点地。双脚再以半脚尖立起,做对称动作。如此反复交替进行。2拍立脚尖。2拍下踩。
要点:立腰,收腹,收臀,半脚尖尽量高立,踝部下压时要用力下踩。
2.踩水车步———直体加半蹲
准备:同上。
做法:基本同直体踩水车步,不同点是当一只脚从半脚尖压下成全脚踩地后,接着屈膝做正步半蹲,另一只脚仍然做屈膝绷脚点地。如此交替反复进行。2拍半脚尖,2拍下踩,2拍半蹲,2拍半蹲的脚伸直。
要点:半蹲时,后背直立,其他同直体踩水车步。
3.斜体踩水车步———单脚压脚跟
准备:正步站立,面向把杆,双脚离把杆一步左右(由身高决定),双手扶把使身体成向前倾斜状。
做法:同直体踩水车步。
要点:身体要始终保持倾斜状态。脚跟落地要实,使全脚完全踩到地面上。
4.斜体踩水车步双脚压脚跟
准备:同单脚压脚跟。
做法:双脚成半脚尖立起,然后一齐用力下压脚跟使全脚完全踩到地面上。4拍压一次脚跟。2拍压一次脚跟。
要点:在双脚跟能完全踩到地面的情况下,逐渐加大双脚与把杆的距离。
5.坐地勾、绷脚
准备:上体直立坐在地毯上,直膝绷脚,双手叉腰,眼向前平视。
做法:勾脚趾,再勾踝关节,绷踝部,再绷脚趾,还原成准备姿势。如此反复。4拍勾脚,4拍绷脚。2拍勾脚,2拍绷脚。1拍勾脚,1拍绷脚。
要点:“勾”和“绷”要按顺序做。勾脚趾时,踝部不动,反之,绷踝部时,脚趾先不动。
注意:训练一个阶段后,可要求大腿外旋(双脚背向外)。
6.坐地转踝关节
准备:同坐地勾、绷脚。
做法:以踝为轴,顺序勾、撇、绷脚,形成脚尖连续画圈。勾、撇、绷脚各2拍。勾、撇、绷脚各1拍。
要点:踝部转动的幅度要大。
注意:相反方向的转踝练习,顺序为绷、勾、撇。
3、请问跆拳道和舞蹈中的训练柔韧性的趴青蛙的标准姿势是怎么做的?最好能有图片解释,谢谢!
趴青蛙这个方法不好。您可以用盘坐,两脚掌合并双手抱脚的方法压小胯;也可以使用我独创的方法:一腿伸直一腿曲,曲腿的脚掌紧挨伸直腿的侧面,然后躺下,非常管用!
4、正确蛙泳的姿势
先学习腿部技术在学习臂部技术再到呼吸配合
一.腿部技术动作:1.慢收腿 2.翻脚 3.蹬腿 4.夹腿(其实3.4为一个过程,即蹬夹腿)。练习腿部动作的时候先了解动作要点,练习的时候多做陆地模仿,下水了可以扶池边蹬蛙泳腿或辅助浮板蹬蛙泳腿,再慢慢到徒手蹬蛙泳腿。
二.臂部技术动作:1.直臂分手 2.高肘抱水 3.向后划水 4.收手夹肘 5.向前伸臂
蛙泳臂部练习主要是陆地模仿,再到水中行走臂部模仿,练习的时候注意技术动作。
三.呼吸配合:分早呼吸和晚呼吸。对于初学者在直臂分手结束开始呼气就可以,到伸臂吸气结束,快速低头。也可以结合臂部做陆地模仿。
5、臀纹不对称真的很要紧吗?
臀纹不对称只是提示宝宝髋关节发育可能存在问题,但并不是说一定有问题。如果B超检查显示没有问题,那就没必要太担心,平时带宝宝要注意,可 以有意识的多用尿不湿,用骑跨的方式抱宝宝。这样可以让宝宝的双腿自然的外展,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另外要注意,以后可定期带宝宝检查。如有问题随时就 诊。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最常见的四肢畸形之一,指出生前及出生后股骨头和髋臼在发育和(或)解剖关系中出现异常的一系列髋关节病症。
在很多年前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近二三十年来,美国和欧洲等学者认为病原因多种。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很多小朋友在发育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出现此病,故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虽然此病病因目前不明,但是本病20%有家族史,且不同种族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另外在臀位产、关节松弛和女孩子中也比较多见。并且本病还常伴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斜颈。此外,还与分娩、生活习惯和环境等有关系。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天婴儿双下肢伸直像“包粽子”一样被包裹住,在南方婴儿双髋经常处于外展位被父母抱着或背着,北方发病率就高于南方。
婴幼儿表现为双下肢不等长,双侧臀纹不对称,双髋外展受限等。可以走路的小朋友会有走路不稳、甚至像小鸭子一样摇摆走路。
出现臀纹不对称、双髋外展紧等表现,只是提示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能,正常婴幼儿也可能出现此表现。儿骨科专科医生会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专业体检。此外,6月以内宝宝需要做髋关节B超,大于6月的宝宝则是需要拍摄骨盆平片。医生根据B超和骨盆平片的测量数据进行诊断,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成像、CT三维成像等进一步检查。
主要分为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种。
年幼时会有走路困难等表现,年长后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影响生活和工作,严重者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等治疗。
治疗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儿的年龄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总的来说,年龄越小,治疗方法越简单有效,无创治疗成功率越高,比如说双髋经常像小青蛙样外展,使用Pavlic吊带;而发现越晚,治疗越复杂且效果不佳,比如说髋关节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固定、佩戴支具,严重者需要行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截骨等大手术,非常严重且年龄大的小朋友往往只能实行一些姑息手术。
因此一旦婴幼儿常规体检提示存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能,就需要抓紧时间到儿科专科医院请专业儿骨科医生进行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效果才会好。千万不要拖很久才就诊,以防错过最佳治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