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屈髋关节的动作

屈髋关节的动作

发布时间:2020-10-20 19:37:44

1、屈髋关节就是屈大腿吗?

屈髋关节就是屈大腿。

2、屈髋关节动作是怎么做的,求大神

?

3、1.既可屈髋关节又能伸膝关节的是() 2.既可伸髋关节又能屈膝关节的是()

既可屈髋关节又能伸膝关节的是( C ) 2.既可伸髋关节又能屈膝关节的是( D )

4、髋关节的检查方式有哪些?

髋关节由髋臼、股骨上端,以及所附的韧带和肌肉组成。前方为腹股沟,呈轻度凹陷,有股动脉、静脉和股神经通过。后方臀肌饱满,有坐骨神经走行。

视诊:畸形髋关节畸形复合者居多,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和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由于腰椎前凸和骨盆倾斜的代偿,畸形不明显,检查时需注意将骨盆放正。屈曲畸形:将骨盆在矢状面上放正,可将健腿极度屈曲,患髋屈曲畸形即显示出来。可用角度尺测量;展收畸形:使髂前上嵴连线与躯干直线垂直,骨盆在冠状面上摆正,患髋的内收和外展畸形显示出来;旋转畸形:使两侧髂前上嵴距床面距离相等,骨盆在横截面上摆正,患髋的内旋或外旋即显示出来,可利用髌骨面的垂线测量。有时对比双足体位,可作粗略估计;缩短畸形:因髋关节伤病引起的下肢短缩,除尺量法之外,可通过对比两侧大转子的位置来判断。

肿胀和肿块。髋关节本身的肿胀显于前方,即腹股沟饱满;而臀部的异常丰满,常反映髂骨本身的病变。髋关节外上方突起,多因先天性脱位或半脱位引起,而外下方肿胀则属大转子病变或系腰骶部感染流注的脓肿。大腿内上方肿胀,除耻骨和小转子病变外,也可考虑流注脓肿。

臀皱襞婴幼儿双侧臀皱襞不对称,可反映先天性髋脱位的存在。

臀肌萎缩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常见。

步态。臀式步态:在负重期,髋关节应呈轻度外展位,当臀中、小肌(外展肌)麻痹或髋关节脱位时,髋关节不能外展负重,而是相反的呈内收位,即显臀部下垂。为了减轻臀下垂,每走一步,主动将躯干侧向负重侧的患腿,这种跛行步态称之为臀式步态。当双侧髋脱位时,双侧臀部交替下垂,类似鸭行;下肢广泛麻痹步态:主要表现在摇摆期的腿不能作屈髋动作,靠提升骨盆(腰方肌)离地。负重期也属臀式步态,同时躯干后倾,因臀大肌麻痹,靠髋后伸紧张前方韧带来维持站立。有时病人以手扶大腿来维持伸膝站立;关节强直时,靠骨盆的扭转来移动下肢,即腰椎代偿性的伸屈动作;髋关节各类型的畸形体位,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异常步态,有的难于描述,但经仔细分析即可明确。

触诊:压痛点。髋关节本身疾患可在腹股沟中点或臀部中央区寻找压痛。大转子压痛易于寻找,有的按压大转子可引起髋关节痛。

肿块。髂窝部可表现肥厚或饱满(脓肿),有时在耻骨上可触及肿块(肿瘤)。疑有髋关节感染或耻、坐骨肿瘤时,应作肛门指诊,寻找脓肿或肿块。疑有髋关节脱位时,需在臀部或髋关节外上方寻找股骨头,通过关节的旋转可触及股骨头的转动。

活动:被动活动。病人平卧位,髋关节伸直为0度,屈曲时大腿可贴腹壁,与躯干交角约为30度,屈伸角度可连续记录为0~150度,即屈曲到150度位,伸直为0度,实际活动范围共150度,外展和内收则以中立位为0度,小腿内收的角度等于髋外旋的角度,小腿外展等于股内收。检查时需要注意固定骨盆,避免骨盆的转动代替了髋关节的活动而引起误差。

主动活动主要检查肌力。有的病人主动伸屈髋关节,同时出现弹响声,即所谓的“弹响髋”,常因为阔筋膜张肌腱肥厚与大转子磨擦所致。有时在内侧是髂腰肌肥厚的肌腱与小转子磨擦而来。

5、参与髋关节屈伸的肌有哪些

屈髋关节的肌肉:髂腰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股直肌
伸髋关节的肌肉: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6、臀大肌的主要作用是屈髋关节 这句话是对还是错呢?

错,臀大肌的主要作用是伸髋关节。

7、Poppin的基本功都有什么

Poppin的基本功有:
一、手部的POP
二、脚步(也就是胯部练习)的POP
三、头部的POP
四、胸部的POP(先不用练习)
前言:POPPIN只要灵活运用四肢就很强了,千万别在四肢还没有练成POP的时候就来跳POPPIN,这样基础不稳,永远都学不好,就算你模仿一个动作跳出来了,但是内行人一看就会觉得不好看,而且POPPIN不是比谁POP的弧度大或者全身都会POP就是厉害;POP的时候出力点要短但是要大,POPPIN的点越轻松就越漂亮,这样看起来会精而细,很多人练习的时候都会用上肩部突然下拉来带动各部分肌肉达到的POP,这个练习方法不能说不正确,只是POP起来不太好看而已,这个纯属个人观点,还有要补充的是大家刚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会感觉到自己的动作很少,其实这不是一个问题,只要跳久了,感觉好了,把自己的身体融入到音乐里面,就算在一首歌曲中重复一些动作也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感觉,跟着音乐来跳,要合拍,这个就是为什么施旷老师要说的DANCE TO THE MUSIC,只要能跟着音乐不停地跳玩一首歌曲的话,看来也不错了。
一、手部练习的方法
1、把两只手摆成一个很像骑马的姿势,手指往下放,要感觉到很轻松的感觉
2、然后手腕往下压,可是手指头部分要往上,手腕向下压的时候你是否看到小手臂有一个凹洞,就是轴那里有个小洞(反复那样练习就是了!)
3、练习当中,看看手的上半部分,肌肉有没有爆破出来,要是有,再看看胸部与手臂相连的那部分有没有跳动,还有背部的肌肉有没有跳动?手腕向下压时,胸前的肌肉稍微有点跳动的感觉是不是,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胸部往前,而是胸肌向上跳动。要是有了上面的几点,那就正确了。
估计刚开始练的时候背肌部分的跳动可能还出不来,但是要强加练习就OK了。要注意的是练手的时候肩部不要用力,用力的都在手腕上,请各位尝试一下是否有感觉。
这个手部的练习要配合上脚部的练习才好,这样才自然
二、脚部POP的练习
脚步的POP其实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胯下的POP,很多人都把它想的好复杂好难练,其实胯下的练习比手部练习更加容易,只要大家别把它想的太复杂就可以了,尽量的简单,越简单越好,下面就跟着方法来练习一下,很快就有点功效了,注意的是利用膝盖。
1、先站起来,然后膝盖向前稍微弯曲,有点像要坐下的感觉。
2、从第一点所说的,慢慢从这个动作站起来,记得是慢慢的把脚打直,但别用力。
3、慢慢的站起来,脚快要站直的时候,突然在这里用力快速把脚打直(也就是膝盖往后),这样反复练习是不是达到跨下的POP了,记得千万别屁股用什么力或者往里收,那是不正确的练习方法,大家尽量想的越简单越好
这个脚部的练习要配合上手部的练习才好,这样才自然
三、头部的POP
其实这个头部分的练习用打字的方法真的很难解释清楚,下面就打个比方让大家按这个来练习!
其实也就是头部往45度角的方向用力来达到的一种效果,可能那么说大家都有点迷惑,就打个比喻
1、经常在路上碰见熟人的时候都会叫一声“喂”,记得,头部的POP有点像“喂”的一声,怎么说呢?当在叫别人“喂”的时候,头部是不是有点稍微向上点了一下,就是那一“点”其实就是POP了,只是要用力而且要短时间内完成而已。注意是先保持原来轻松的表情,突然叫别人喂的一声,反复练习就会学会头部的POP,是不是有点感觉了呀!但是下颚别用力,用力是在后脑勺。
四、胸部的POP
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等你练会我以上说的三点以后,胸部自然就会POP了,不信就试一下,呵呵,所以这个不用练习哦(但是真正单一的胸震是需要练习的,练习方法第一把腰挺直了,会感觉到腰有点酸,注意提胸,然后慢慢放松的时候突然来个POP,但是这个POP不是腰出力,腰挺直了只是为了POP的时候更漂亮,详细讲解的话下次再说吧!大家先练好前面说的)
最后要补充的是国内一级POPPER:BOKY的一些观点,很有用的,大家仔细看看:
1)手臂上的POP主要用到的是三头肌和桡侧腕短肌。可以尝试做这样的动作:五个手指扶住墙壁,然后用手心的位置去推墙(注意肘关节自然弯曲,不要用力去大直)。在这个动作里用到的肌肉群,大致就是手臂上的POP位置。
2)胸部的肌肉是垂直向上走。因为需要注意的是,很少爆点会利用伸展关节来完成。所以反过来说,如果胸大肌不是向上走,势必会牵连到脊椎关节的弯曲。另外,胸肌的POP和颈部肌肉的POP一般是同时完成的。可以这样理解。胸肌往上走的时候,头部保持原来的位置或者略微下压,这样自然就压迫到脖子上的肌肉了。另外,怎么样去锻炼颈部的肌肉呢?大家尝试发两个音,一个是“噢”,这个口型张到最大的时候,很自然的可以绷紧胸锁乳头肌。另外一个是“哈”,最大幅度去做的这个口型,可以绷紧肩胛提肌和肩胛舌骨肌。这三块肌肉是做颈部很重要的POP来源。
3)腿部的POP以前说过,阿KING也解释的很好。就不多说了。这是唯一的需要利用关节才能完成的POP。因为膝盖自然弯曲的情况下很难绷紧大腿上的各部分肌肉。另外需要补充的是,下盘的POP不单单只有*大腿肌来完成。在一些特定的动作里,也会用到臀部和后腰肌肉上的POP。
介绍文中提及的各部分肌肉
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其功能是使手臂伸直和拉向后方。可通过臂屈伸,屈臂下拉,窄握仰推,各种手臂屈伸动作,划船来训练。
胸大肌
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胸上肌和胸大肌两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内、向前、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内旋转。可通过所有角度的卧推;所有角度的飞鸟;双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撑;重锤双臂侧下拉来训练。
胸锁乳突肌
这是位于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头和颈向侧曲;头和颈部旋转,颈向前或后弯屈。可通过戴练颈帽动作;摔角的角力桥;助力和自我抗力动作来锻炼。
大腿肌配布于股骨周围,分为前、后和内侧三群。
1.前群 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1)缝匠肌 为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自骼前上棘,斜向内下经大腿前面达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
作用: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可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 为全身体积最大的肌,有四个肌头,分别称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四个肌头向下形成一总腱,覆盖髌骨前面,再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为强有力的伸膝关节的肌,股直肌还能屈髋关节。
2.后群 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作用:后群肌主要屈膝关节、伸髋关节。当屈膝时,股二头肌可使小腿旋外,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旋内。
3.内侧群 位于大腿内侧,有5块,为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三角肌
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举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别向前、中、后举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过各种哑铃和杠铃推举、卧推(前束),哑铃上举到前、后和背后;引体向上来训练。

8、控制屈髋的肌肉有哪些?

屈髋关节的主动肌主要是股四头肌髂腰肌。在人体肌肉中是没有股三头肌的,只有大腿正面的股四头肌和大腿背部的股二头肌。

与屈髋关节的动作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