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该怎样诊断?
大腿股骨和骨盆之间的关节称髋关节,它与站立及行走的动作有关。先天性脑关节脱位是导致跛行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在新生儿时期得到诊断,只需简单的治疗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本病的期诊断:
仔细比较两条大腿,患病一侧大腿短而粗,皮肤皱纹增多;
给孩子换尿布时髋关节不能充分外展,有时尚可有弹响声及弹跳的感觉;
小儿平卧,将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时,患病一侧的膝部较健康一侧的为低。
2、髋关节痛检查诊断:
髋关节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但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多,结构复杂。而疼痛常常定位模糊,并不能被触及。许多严重程度不同的疾病往往表现相似。因此,髋关节疼痛一直是临床上诊断困难的疾病之一。股髋撞击症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在变换髋部姿势时有弹响声,或者关节突然卡住的感觉。患侧髋部力量下降,急速奔跑或单腿支撑困难。严重的患者甚至不能侧卧。痛会使腿无法张髋关节开、连走路时也可能感觉疼痛,以成人较多见的是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或退化性髋关节症。儿童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骨症之一的『佩特兹病』。股骨头坏死、滑膜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都可引起髋关节痛。
3、犬的髋关节脱位有哪几种类型?病变程度如何?
犬髋关节发育不良(Canine Hip Dysplasis ,CHD)是犬的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金毛、拉不拉多、德国黑背以及挪威那犬和松狮犬发病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在北京,我们所遇到的临床病例中金毛、拉不拉多和黑背患CHD是最高的。这可能是由于国内一直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在选育中未引起重视,盲目的繁育的结果。目前在临床中此类病例呈上深趋势。
一、病因:
最主要就是遗传因素。CHD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CHD是一种生物力学疾病(Biomechanical disease),是由于骨盆主要肌群与骨骼的快速生长不相一致,这种不平衡的力迫使髋关节撕开,继而刺激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表现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退行性关节病。也有人认为是耻骨肌痉挛或缩短导致股骨头对髋臼缘一个向上的力,致使髋臼缘向上歪斜而产生发
二、临床症状
CHD病理上的特征是股骨头与髋臼不适;髋臼浅、颈干角小或增大、关节松弛。由于关节松弛,造成股骨头与髋臼背缘的过分摩擦,导致髋臼背缘受力成倍增加,以至于髋臼背缘磨损加重,并引起股骨头软骨坏死,髋臼边缘骨赘增生。同时关节内滑膜液增多等。很多病例髋关节呈现半脱位状态。
CHD的临床症状一般在4~12月龄间出现,但也有少数犬会在12~36月龄间出现。有些犬存在CHD但是短期内却不表现任何症状。CHD的临床症状变化范围很大,从非常轻微的不适到严重的跛行。主要表现为:
(1)喜卧、不愿运动;特别不愿上下楼梯;
(2)躺下后起立费劲;
(3)奔跑时呈现三脚跳
(4)走路时臀部扭动剧烈;
(5)髋关节他动运动检查时疼痛;
(6)触诊髋关节部异常敏感。
三、诊断
对于有以上症状的犬,或是高发病率犬种应进行髋关节检查 。CHD的诊断现在主要手段是通过X线片和临床检查。目前常用的主要是OFA标准和PINHIP 评估。
(一)根据OFA标准,动物麻醉后采取标准的腹背位(VD),后肢伸展、内收,拍摄髋关节正位片。由Orthopedic Foundation for Animals制定了一项评定髋关节发育的等级标准,根据x线片影像将其分为7个不同等级,依次如下:Normal (excellent, good, fair), bordline, 和 dysplasia( mild,moderate,severe)。
1.非常好:
髋臼深,髋臼与股骨头间的关节间隙紧密,髋臼几乎包含整个股骨头。
2.好:
髋臼包含住大部分股骨头.关节间隙也较小,但与图一相比显得稍大。
3:一般:
存在轻微的不规则,髋关节间隙比图二中所示的宽,存在轻度的关节松弛。但髋臼仍包含股骨头的面积仍很大。这种情况在沙皮,贵妇和松狮多见。
4.近于正常:
对于介于髋关节发育正常和发育不良之间,很难判定是属于哪一等级时用bordline表示。对于这种病例应该在犬大于6月龄时多次拍摄髋关节x线片,有超过50%的病例最后发现其髋关节发育良好,达到fair水平。
5.轻度发育不良:
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大,股骨头呈现半脱位状态;髋臼浅,并且只包含股骨头的一小部分。如果犬年轻(1-2岁)一般没有关节炎性病变。多数犬随年龄增长会有早期关节炎性病变出现。少数病例会有所改善,因此年龄越大,诊断的精确度越高。
6.中度髋关节发育不良:
关节处于典型的亚脱位状态。股骨头勉强位于非常浅的髋臼内。往往沿着股骨颈和股骨头有继发性关节炎性骨病变(称为重塑),髋臼缘的病变称为骨赘或骨刺,不同程度的小梁骨样病变称为硬化。一旦存在关节炎,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将会越来越重。
7.严重发育不良:
髋臼非常浅,股骨头处于半脱位。沿着股骨头和股骨颈以及髋臼处关节炎性骨质增生变性非常严重。
(二)pinhip评估
这个程序稍微复杂,但是准确率比OFA高。需要计算一个数值来确定关节的松弛程度,同时也能预见关节的将来发展趋势。
以上两种方法正规动物医院才能提供检测。
四、治疗:
对于犬的CHD,任何药物都不能根治。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手术。目前的外科治疗方法有:耻骨肌切断术Pectineal Myectomy)、耻骨联合切除术、骨盆三刀切手术(TPO)、股骨头切除关节成型术(FHE)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PO)等等。
4、髋关节脱位如何诊治?
按股骨头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后和中心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占全部脱位的85%~ 90%。
(1)髋关节前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
①分类闭孔下、髂骨下与耻骨下脱位。
②临床表现与诊断。有强大暴力所致外伤史;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腹股沟处肿胀,可以摸到股骨头;X 线片可以了解脱位方向。
③治疗复位以Allis 法最常用。固定和功能锻炼方法同髋关节后脱位。
(2)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
①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按有无合并骨折可以分为5 型。
单纯性髋关节后脱位,无骨折,或只有小片骨片;髋关节后缘有单块大骨折片;髋臼后缘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可大可小;髋臼缘及壁亦有骨折;合并有股骨头骨折。
②临床表现与诊断。明显外伤史;明显的疼痛,髋关节不能活动;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以在臀部摸到突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X 线检查,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骨折。
③治疗。
第1 型的治疗:复位宜早,最初24 ~ 48 小时是复位的黄金时期,最好尽可能在24 小时内复位完毕。常用的复位方法Allis 法,即提拉法。复位后,用绷带将双踝暂时捆在一起,于髋关节伸直位下将患者搬运到床上,患肢作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2 ~ 3 周。不必石膏固定。需卧床休息4 周。卧床期间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2 ~ 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4 周后扶双拐下地活动。3 个月后可完全负重。
第2 ~ 5 型的治疗:考虑到合并关节内骨折,日后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机会明显增多,因此主张早期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3)髋关节中心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
①分类。髋关节中心脱位可分为下列各型。单纯性髋臼内侧壁骨折(耻骨部分),股骨头脱出于骨盆腔内可轻可重;后壁有骨折(坐骨部分),股骨头向后方脱出可有可无;髋臼顶部有骨折(髂骨部分);爆破型骨折,髋臼全部受累。
②临床表现与诊断。强大暴力外伤病史;后腹膜间隙内出血甚多,可以出现出血性休克;伤处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大腿上段外侧方往往有大血肿;肢体短缩情况取决于股骨头内陷的程度;合并有腹腔内脏损伤的并不少见;X 线检查可以了解伤情,CT 检查可以对髋臼骨折有三维概念的了解。
③治疗。髋关节中心脱位可以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合并腹部内脏损伤,必须及时处理。
第1 型的治疗:轻度股骨头内陷,髋臼骨折不重的可不必复位,需卧床休息10 ~ 12 周,作短期皮肤牵引以缓解症状。内移明显者,需用骨牵引复位,一般牵引4 ~ 6 周。3 个月后方能负重。
髋臼骨折复位不良者,股骨头不能复位者,同侧有股骨骨折者都需切开复位,用螺丝钉或特殊钢板作内固定。
第2 ~ 4 型的治疗:这类损伤髋臼损毁明显,治疗比较困难。
一般主张切开复位和合适的内固定。第4 型病例,髋臼损毁严重往往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必要时可施行关节融合或全髋置换术。
5、左髋骨臼稍平直,髋臼窝稍浅是毛病吗
如果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不正常的表现,就没问题的。
6、髋关节怎样检查?
髋关节由髋臼、股骨上端,以及所附的韧带和肌肉组成。前方为腹股沟,呈轻度凹陷,有股动脉、静脉和股神经通过。后方臀肌饱满,有坐骨神经走行。
视诊:畸形髋关节畸形复合者居多,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和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由于腰椎前凸和骨盆倾斜的代偿,畸形不明显,检查时需注意将骨盆放正。屈曲畸形:将骨盆在矢状面上放正,可将健腿极度屈曲,患髋屈曲畸形即显示出来。可用角度尺测量;展收畸形:使髂前上嵴连线与躯干直线垂直,骨盆在冠状面上摆正,患髋的内收和外展畸形显示出来;旋转畸形:使两侧髂前上嵴距床面距离相等,骨盆在横截面上摆正,患髋的内旋或外旋即显示出来,可利用髌骨面的垂线测量。有时对比双足体位,可作粗略估计;缩短畸形:因髋关节伤病引起的下肢短缩,除尺量法之外,可通过对比两侧大转子的位置来判断。
肿胀和肿块。髋关节本身的肿胀显于前方,即腹股沟饱满;而臀部的异常丰满,常反映髂骨本身的病变。髋关节外上方突起,多因先天性脱位或半脱位引起,而外下方肿胀则属大转子病变或系腰骶部感染流注的脓肿。大腿内上方肿胀,除耻骨和小转子病变外,也可考虑流注脓肿。
臀皱襞婴幼儿双侧臀皱襞不对称,可反映先天性髋脱位的存在。
臀肌萎缩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常见。
步态。臀式步态:在负重期,髋关节应呈轻度外展位,当臀中、小肌(外展肌)麻痹或髋关节脱位时,髋关节不能外展负重,而是相反的呈内收位,即显臀部下垂。为了减轻臀下垂,每走一步,主动将躯干侧向负重侧的患腿,这种跛行步态称之为臀式步态。当双侧髋脱位时,双侧臀部交替下垂,类似鸭行;下肢广泛麻痹步态:主要表现在摇摆期的腿不能作屈髋动作,靠提升骨盆(腰方肌)离地。负重期也属臀式步态,同时躯干后倾,因臀大肌麻痹,靠髋后伸紧张前方韧带来维持站立。有时病人以手扶大腿来维持伸膝站立;关节强直时,靠骨盆的扭转来移动下肢,即腰椎代偿性的伸屈动作;髋关节各类型的畸形体位,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异常步态,有的难于描述,但经仔细分析即可明确。
触诊:压痛点。髋关节本身疾患可在腹股沟中点或臀部中央区寻找压痛。大转子压痛易于寻找,有的按压大转子可引起髋关节痛。
肿块。髂窝部可表现肥厚或饱满(脓肿),有时在耻骨上可触及肿块(肿瘤)。疑有髋关节感染或耻、坐骨肿瘤时,应作肛门指诊,寻找脓肿或肿块。疑有髋关节脱位时,需在臀部或髋关节外上方寻找股骨头,通过关节的旋转可触及股骨头的转动。
活动:被动活动。病人平卧位,髋关节伸直为0度,屈曲时大腿可贴腹壁,与躯干交角约为30度,屈伸角度可连续记录为0~150度,即屈曲到150度位,伸直为0度,实际活动范围共150度,外展和内收则以中立位为0度,小腿内收的角度等于髋外旋的角度,小腿外展等于股内收。检查时需要注意固定骨盆,避免骨盆的转动代替了髋关节的活动而引起误差。
主动活动主要检查肌力。有的病人主动伸屈髋关节,同时出现弹响声,即所谓的“弹响髋”,常因为阔筋膜张肌腱肥厚与大转子磨擦所致。有时在内侧是髂腰肌肥厚的肌腱与小转子磨擦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