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髋关节脱位并发症

髋关节脱位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0-09-15 01:57:47

1、股骨头置换手术的并发症

急性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的一种继发症状。也就是说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脱落堵塞心脑肺等重要脏器气管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堵塞脑就是脑梗塞,堵塞肺就是肺梗塞。所以髋部骨折病人需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主要预防措施是抗凝抗血栓形成,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2、髋关节脱位

,尤其是先天性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大多与手法粗暴、牵引不够,手术指征未掌握,未弄清阻碍复位因素和固定不当等原因所致。多数可以避免。常见并发症有:(一)再脱位 常因阻碍复位因素未消除。X线出现假象,换石膏时不小心,前倾角过大或髋臼发育不良,因而即使复位后,还是较易再脱位。(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这类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手法粗暴或手术创伤过大,损伤了股骨头的血供;固定时强力极度外展;复位前牵引不够或内收肌、髂腰肌未松解,复位后股骨头受压过度及还有一些原因不明。(三)髋关节骨性关节病 是晚期的并发症,一般在年龄较大患儿手术后,待到成年后往往较难避免有些类并发症出现。(四)股骨头骨骺分离,股骨上段骨折,坐骨神经损伤等,这些均为牵引不足,复位时使用暴力或麻醉太浅等原因引起,一般均可避免。

3、在广州市内有那些医院可以检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症

股骨头坏死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最高可达73%,而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骨科张德文教授与同事一道采用闭合复位方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842名,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只有34例,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近20年来,张德文教授与同事一道,对1月龄至4岁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842名进行闭合复位。治疗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即复位前检查如髋关节囊松弛,则在充分麻醉下轻柔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固定3~12个月,每3个月更换石膏1次,夏天用改良式蛙式石膏与蛙式支架;根据X线片复查股骨头与髋臼关系情况适当调整外展、外旋的角度。如检查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较紧,特别是两岁以后的小儿,复位前均作2~3周患肢牵引,手法复位时内收肌仍紧张则常规施行内收肌切断或髂腰肌切断。1~3个月患儿采用梯形尿枕或外展支架疗法3 ~4个月。6个月以上的患儿,在全麻下手法复位后蛙式石膏固定6~1 2个月,大多数固定9个月。在842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复位前做皮肤牵引814名,做内收肌切断者406名,做内收肌切断后皮肤牵引者28 名。治疗结果显示,842名中获得4年以上随访者616名,566例发育良好,功能正常;37例出现髋臼发育不良并行髋骨切骨矫形术。股骨头无菌坏死26例,股骨头坏死率为4%,创文献报道和国外同类治疗方法的新低。张德文教授认为:术前使髋周软组织处于松弛状态,手法轻柔,麻醉满意及避免石膏过紧,摒弃无衬垫石膏治疗本病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放心120

4、髋关节脱位的并发症

髋关节脱位,尤其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大多与手法粗暴、牵引不够,手术指征未掌握,未弄清阻碍复位因素和固定不当等原因所致。多数可以避免。常见并发症有:
1.再脱位常因阻碍复位因素未消除。X线出现假象,换石膏时不小心,前倾角过大或髋臼发育不良,因而即使复位后,还是较易再脱位。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类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手法粗暴或手术创伤过大,损伤了股骨头的血供;固定时强力极度外展;复位前牵引不够或内收肌、髂腰肌未松解,复位后股骨头受压过度等。
3.髋关节骨性关节病是晚期的并发症,一般在年龄较大患儿手术后,待到成年后往往较难避免有类似并发症出现。
4.股骨头骨骺分离、股骨上段骨折、坐骨神经损伤等,这些均为牵引不足,复位时使用暴力或麻醉太浅等原因引起,一般均可避免。

5、髋关节脱位如何治疗

【概述】
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是一种严重损伤。在脱位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它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一般分为前、后及中心脱位3种类型。脱位后股骨头位于Nelaton线(髂骨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之前者为前脱位。脱位于该线之后者为后脱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臼而进入骨盆者为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中以后脱位最为常见。这种损伤应按急诊处理,复位越早效果越好。
【诊断】
有明显外伤史,患处疼痛明显,活动受限。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可在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X线检查可确诊。
【治疗措施】
1.新鲜脱位的治疗
(1)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①问号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病员仰卧,助手固定骨盆,髋、膝屈曲至90度,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腘窝处向上牵引,开始先使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使股骨头离开髂骨),然后一面持续牵引,一面将关节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头滑入髋臼而复位(助手可协助将股骨头推入髋臼)。因为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呈“?”形,似一问号,故称“问号法”复位,左侧后脱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如一个正“问号”,反之,右侧后脱位为一反“问号”。
②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动作和术者的位置同上法,复位时术者先将患侧髋和膝关节屈至90°,使髂股韧带和膝屈肌松弛,然后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压,另一前臂套住膝后部向上牵拉,使股骨头向前移位接近关节囊后壁破口,同时向内外旋转股骨干,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助手可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推挤复位。复位时常可听到或感到一明显响声。此法比较安全。
③复位后的处理
固定:复位后可用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卧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轻度外展内旋位),以后可架拐早期活动,但患侧不能负重,待6~8周后,进行X线检查,显示无股骨头坏死时再负重走路。
④手术复位的适应症
手法不能复位,应考虑及时手术复位。髋臼上缘大块骨折,须手术复位并作内固定。
(2)前脱位治疗原则同前,仅手法方向相反,复位后处理亦同。
(3)中心脱位宜用骨牵引复位,牵引4~6周。如晚期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关节融合术。
2.髋关节陈旧性脱位,因髋臼内充满纤维瘢痕,周围软组织挛缩,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可根据脱位时间、局部病变和伤员情况,决定处理方法。脱位未超过三个月者,或试行手法复位。先行骨牵引1~2周,将股骨头拉下至髋臼缘,再在麻醉下试行轻缓手法活动髋关节,以松解粘连,获得充分松动后再按新鲜脱位的手法进行整复。但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手法复位不成功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应手术复位。对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根据患者职业决定做髋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病因学】
脱位分为前、后脱位和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以后脱位最常见。后脱位是由于髋关节在屈曲、内收,受到来自股骨长轴方向的暴力,可使韧带撕裂,股骨头向后突破关节囊而造成后脱位。若髋关节在屈曲和轻度内收位,同样外力可使髋臼顶部后缘骨折,股骨头向后脱位。如髋关节在中位或轻度外展位,暴力可引起髋臼骨折,股骨头沿骨折处向盆腔方向移位,叫作中心脱位,很少见。如髋关节处于外展位,股骨大粗隆与髋臼上缘相顶撞,以此为支点继续外展,暴力沿股骨头长轴冲击,可发生前脱位。股骨头可停留在闭孔或耻骨嵴处。如在下蹲位,两腿外展,窑洞倒塌时,也可发生前脱位。
【临床表现】
1. 后脱位
(1)髋关节在屈曲内收位受伤史。
(2)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
(3)脱位的特有体征 髋关节弹性固定于屈曲、内收、内旋位,足尖触及健侧足背,患肢外观变短。腹沟部关节空虚,髂骨后可摸到隆起的股骨头。大转子上移,高出髂坐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连线,即Nelaton's line)。
(4)有时并发坐骨神经损伤,髋臼后上缘骨折。晚期可并发股骨头坏死。
(5)X线检查可确定脱位类型及骨折情况,并与股骨颈骨折鉴别。
2.前脱位时,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缩,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后脱位时明显,可位于髂坐线之下,在闭孔前可摸到股骨头。
3.中心脱位畸形不明显,脱位严重者可出现患肢缩短,下肢内旋内收,大转子隐而不现,髋关节活动障碍。临床上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方能确定诊断。常合并髋臼骨折,可有坐骨神经及盆腔内脏器损伤,晚期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
【并发症】
坐骨神经损伤
髋关节脱位的药物治疗
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肢伤一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
处方:当归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黄柏10克,防风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生地黄12克,乳香5克。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消瘀膏(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伤科学》)
处方:大黄1份,黄柏6份,栀子2份,木瓜4份,蒲公英4份,姜黄4份。共为细末,用水、蜜糖各半,调敷患处。
中期
【治法】 和营续损,舒筋活络。
【方药】
1.主方生血补髓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生地黄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红花5克,当归9克,续断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紫荆皮散(王肯堂《证治准绳》)
处方:紫荆皮、胆南星、半夏、黄柏、草乌、川乌头、当归、川芎、乌药、补骨脂、白芷、刘寄奴、牛膝、桑白皮各等份。共研细末,饴糖调敷患处。
后期
【治法】 补益气血,强壮筋骨。
【方药】
1.主方舒筋汤(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伤科学》)加味
处方:当归12克,陈皮9克,羌活9克,骨碎补9克,伸筋草15克,五加皮9克,桑寄生15克,木瓜9克,黄芪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海桐皮汤(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共为细末,装入小布袋内,煎水熏洗患处。
髋关节脱位的练功活动 在牵引期间应进行股四头肌及踝关节功能锻炼。解除牵引后,可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3个月后逐步负重锻炼,以减少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
预防常识:
髋关节脱位,应及时诊治。因为有少数脱位会合并髋臼骨折,必须有X线摄片确诊。早期复位容易,效果也较好。陈旧者,多数要手术复位,效果相对不好。此外,治疗不当会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严重地影响关节功能。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受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另上需注意髋关节脱位应及时诊治因为有少数脱位会合并髋臼骨折必须有X线摄片确诊早期重定容易效果也较好陈旧者多数要手术重定效果相对不好此外治疗不当会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严重地影响关节功能

6、如何看出脱胯

小儿髋关节脱位,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出生时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亲在怀孕2~3个月时,正逢胎儿髋关节形成时期,因孕妈妈的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导致胎儿生长停顿了一下,关节未正常发育,就出现了脱位。该病男女比例约为1:5,女孩儿出生时,年轻的爸爸妈妈必须注意检查一下。 有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宝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 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对家长来说也好,对医务人员来说也好判断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新生儿髋关节脱位有哪些症状呢?首先是看皮纹 。双下肢的皮纹是否对称,如果两侧皮纹不对称,一侧又多又深,这属于孩子髋关节脱位可能性较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皮纹不对称 都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据统计只有50%的双侧不对称的皮纹患儿最后得出来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是第一个所要观察的症状;第二个呢就是观察孩子两条腿它的弹动情况。脱位一侧一般弹动情况较差、力量较弱。健康的一侧弹动较好。正常来说这个孩子两条腿在蹬弹的时候它是一样的。频率和幅度都是一样的。可是如果一侧脱位,就脱位这一侧它的弹动相对来说弱一些,这也是判断婴幼儿时期髋关节脱位的指标;再一个体格检查怎么查,就是说我怎么去检查这个新生儿是不是髋关节脱位?这时候做一个简单的蛙式试验,什么叫蛙式试验呢?就是患儿平躺在床上,然后将两个下肢屈曲90度,然后进行外展。如果外展到90度,这一侧能外展到90度,大腿的外侧面接触床面 ,这证明髋关节脱位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不能外展到90度,大腿的外侧面不能接触到床面,这说明就有可能是髋关节脱位。

与髋关节脱位并发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