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
1.切开复位手术:相对闭合的手法复位等而言。
2.内固定手术:相对于夹板、石膏等外固定而言。
3.植骨手术:顾名思义就是从髂骨去一小块骨头,植入骨折处。
总之,这并不是一个还是几个手术的问题,而是简单的手术还是相对复杂的手术的方法选择。
2、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
六个月时发现左侧髋关节脱位,戴支具固定8个月,现已摘除半年。但目前还需扶着才能站立。右腿膝关节站立时有时会蜷曲,左腿站立时外撇。支具固定8个月,髋关节已复位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请上传您的检查片子,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给出诊疗建议。
3、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手术后吐血(褐色液体,含血丝)是什么情况
你好,原来有胃病没?手术后吐的血,应该是应急性的溃疡出血,不是一直出,用止血药对症治疗养养就可以了。
4、什么叫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切开就是切开皮肤,显露骨折断端,复位就是把已经错位的骨折断端对好,使其恢复原来的解剖位置,内固定就是在骨头上打上钢板钉子,把已经错位而又复位的骨折固定,让其长到一起,过半年左右再取出内固定物,也就是需要做两次手术,植骨术解释起来比较麻烦,骨头的连接需要血运,人的骨头受伤当时就复位的话大多可以长上,因为血运比较好,如果复位再错位或长时间血运不好就不能再自己长上了,就需要植骨,可以用自己的髂骨也可以用人工骨(比较贵),让陈旧的骨折断端从新流血再把髂骨或人工骨塞到有血的骨折断端,就能长了。
关节融合跟以上的没关系,是另一码事,就是破坏关节之间的软骨让关节上下的骨头长到一起,像一根骨头一样,不能再动了。
你的受伤部位不是很关键,但肯定不会一点影响也没有,积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会有很大好处的。
祝你早日康复。
5、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的手术步骤
<
6、髋关节切开复位的手术加石膏固效果怎么样
建议采用钢板内固定术
7、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步骤
1.体位 仰卧位;
2.切口、显露 前侧U形切口较为适宜,显露较横切口充分,术后切口与骨折部分不易发生粘连而影响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关节腔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向上翻开皮瓣,即可见到髌骨骨折块。损伤严重者,骨折块的分离较大,两侧的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亦大。将近、远两端骨折块拉开,即可进入关节腔,显露并探查股骨前面,彻底清除关节内积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块间夹有的软组织;
4.复位 先伸直膝关节,以松弛股四头肌,利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牵拉对拢,使之复位并由助手暂时保持定位;
5.内固定 对两骨折块较大的髌骨横断折,常用不锈钢丝作为内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种:
⑴环扎固定法:用18~28号不锈钢丝,以粗圆针引导,紧贴髌骨缘在周围软组织内缝合一圈,然后将髌骨折复位,把钢丝逐渐收紧、拧牢。这方法比较简单,固定也较完善,但易产生成角畸形,一般适用于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复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贯穿固定法:用2mm钻头在近侧骨折块断面上1cm的内外侧,垂直于髌骨纵轴,钻一隧道;用同样方法,在远侧骨折块的相应部位也钻一隧道,8形穿过钢丝。但须注意隧道应位于髌骨全厚中点的后方。用巾钳复位、拧紧钢丝固定之。这种固定直接、有力、比较牢靠,适用于移位较大的骨折。由于钢丝在髌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时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张力带固定法:用直径1.5mm的克氏针,自近折块折面的内、外侧钻入,沿髌骨纵轴,自骨折块的顶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至针头刚露出折面。复位后,用同一克氏针从近折块向远折块折面的对应点钻入,沿髌骨纵轴自远折块的下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使两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约3~5mm,针尾弯成钩状,然后用18~28号钢丝绕过两枚克氏针的后面,逐渐收紧拧牢。拧紧时,注意钢丝应穿过克氏针的后侧并收紧。这样,钢丝收紧后,克氏针将受到一定的压力,促使骨折块互相靠拢,加速愈合;还应注意决不可使纵行跨过骨折线的钢丝过分偏向侧方,从而失去张力带固定的作用;
6.修复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 检查髌骨关节面完全对合,关节腔内无积血及碎骨后,将两侧撕裂的股四头肌扩张部、关节囊及髌前腱膜用丝线间断缝合。然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
8、关于髋关节复位以后的如何补充营养??
幼儿及儿童期先天性髋脱位
1、临床症状
走路较晚,步态异常:开始走路时步态不稳呈蹒跚、摇摆或摇动步故态(单侧);双侧者为鸭行步态,肢体不等长,躯干呈代偿性侧弯
2、体征
Allis征阳性(单侧)
Ortolani征或外展试验阳性
Nelaton线征破坏
Trendelenburg征阳性
3、X线检查
髋臼指数
CE角:正常值4岁+15°以上,15岁为+20°以上
Perkin's方格
Shenton氏线
Sharp角:该角>40°即表示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X线双平片
头臼指数(AHI):由股骨头内缘到髋臼外缘的距离A比股骨头的横径B,表示股骨头的大小与髋臼深度不相称的状态。其特点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头臼指数随之下降,一般正常值在84-85左右。其计算公式为AHI=A/B×100。
髋关节间隙:与正常侧相比较,双侧患者与同年龄髋关节进行比较。测定股骨头最高点的面与髋臼软骨底面的距离,分为5级,4级为正常间隙,3级较正常窄1/4,2级较正常窄1/2,1级较正常窄3/4,0级关节间隙完全消失。用以判断有无创伤性关节炎的标准。
4、其它检查:关节造影、CT、MRI均能对先天性髋脱位有其诊断价值。
5、幼儿及儿童期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
1、保守治疗
自动复位法:以Pavlik harness为代表。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
牵引复位法: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也有人用于1岁以内的患儿。
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法:本人主张用于2岁以内的患儿。
Ferguson手术:
2、保守治疗的固定姿势:主张采用人位固定(Human Position)而不用Lorenz体系的蛙式位,其理由如下:
蛙式位是股骨头遭受髋臼压力最大的体位,尤其是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
蛙式位时经过内收长肌与髂腰肌之间的旋股内侧动脉遭受压迫,将直接影响股骨头的血运;
蛙式位时,增大的盂唇可以压迫骺间沟,致使股骨头发育受到影响,甚至产生畸形。
3、影响复位的因素
髂腰肌的挛缩;
盂唇过大,阻塞了髋臼而影响股骨头的复位;
头、臼不称,通常是髋臼过小过浅;
其它:如髋臼内脂肪过多,圆韧带过长、增宽在臼内形成阻塞,关节囊的挛缩等。
4、复位后髋关节发育的观察
保持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基本条件;
保守治疗一般头三个月用石膏固定,以后改用支架固定,保持髋关节的有限制动;固定时间一般为就诊月龄时间或加3个月,一般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并复查骨盆平片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