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全髋关节术后注意事项

全髋关节术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0-09-05 06:52:59

1、做髋关节手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人工关节在国外始于40年代,我国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目前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被认为是人工关节置换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其它人工关节如人工肘关节、人工肩关节、人工椎体、人工骨盆置换都不同程度的开展。
术前注意事项
1、多喝水:一般来说,由于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宽且较直,术后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为预防术后尿路感染,建议老年女性患者术前养成多饮水的生活习惯。
2、减轻体重:过于肥胖的患者容易导致出血增加、术后脱位、关节磨损及异位骨化等问题,因此,建议患者应尽可能地减轻体重,因为减轻体重可以减轻人工关节的负担,安全度过康复期。而一些体重偏轻的患者则建议补充营养,尽可能多地储备能量。
3、戒烟:由于吸烟容易引起感染,而且对麻醉后苏醒不利,因此,如果有吸烟的患者如果打算进行手术治疗,那么需要在术前2周戒烟。
4、停用抗炎止痛药:手术前大约10天就不能再服抗炎药了,如阿司匹林通常会导致血液变稀,抑制凝血,增加出血风险。特别是在术中和康复期,更容易导致出血。如果患者担心停用抗炎止痛药后关节疼痛厉害,可以向主刀医生咨询以获得更好的建议。此外,建议那些服用避孕药或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等可能影响激素水平药物的患者在术前几周也要停服。
5、床上练习大小便:为防止患者在术后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而引起腹胀、便秘及尿潴留等情况,术前患者可以自行在床上练习大小便。
手术当天
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嘱病人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组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冰袋冷敷24小时以减轻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手术后
由于手术后患者不能经常活动,务必注意防止血栓形成,这个阶段一定要抗凝治疗。
关节置换手术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手术的方法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同任何手术一样,它仍然有风险。因为术后需要卧床,制动,恢复后的活动也较以前大大减少,因此,很容易进入到血液高凝固的状态。血液的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医生会给患者开一些稀释血液的处方,以防止血栓形成。

2、换髋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饮食,手术完成后到现在已经有六个小时了

饮食上不需特殊注意,加强营养就可以的。

 1、第一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3天):主要以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目的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预防血栓形成十分重要。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仰卧位,下肢伸直不离床,股四头肌主动收缩向近端牵拉髌骨,缓慢运动,每次持续5—10秒,然后休息5分钟,每天90次左右。②踝关节运动:仰卧位,主动地进行足趾伸屈运动,踝关节跖屈、背伸,每个动作保持10秒,再放松,每天90次左右。③臀肌收缩运动:患者仰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地放在身体的两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松,每天60次左右。④髌骨推移运动:仰卧位,陪护人员轻轻推动髌骨上、下、左、右活动,每天30次左右。 2、第二阶段功能锻炼(术后4-10天):主要是加强肌肉的等张收缩和关节运动。①直腿抬高运动: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要求足跟离床20厘米,在空中停顿2~3秒,以后停顿时间逐步增加,每天90次左右。②屈髋屈膝运动:仰卧位,陪护人员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行屈髋、屈膝运动,但屈髋角度不宜大,应小于45°,每天30次左右。 3第三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1天至1个月):此时,患者疼痛已经减轻或消失,假体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开始修复,以离床训练为主。但非骨水泥型假体的患者训练应在15天以后进行。①卧位外展:仰卧位,下肢伸直外展,每天120次左右。②卧位到坐位训练:双手撑起,患肢外展,利用双手和健腿支撑力将患肢移至床边,每天30次左右。③坐位到站立、扶拐训练:患者移至床边,健腿先着地,患肢后触地,拄双拐,利用健腿和双拐支撑力站立,开始训练站立2分钟即可,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以后逐渐增加。④站立到扶拐行走的训练:患肢不负重,扶拐行走时必须有陪护人员保护,以免发生意外,时间根据患者体力而定,一般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3次。 4、第四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个月后):①屈髋练习:站立位,双手拄双拐或助行器,健侧单腿站立,身体保持与地面垂直。患侧屈髋屈膝,屈髋以90度为限,加强髂腰肌肌力。②伸膝练习:站立位,双手拄双拐或助行器,健侧单腿站立,身体保持与地面垂直。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加强股四头肌肌力。③髋外展练习:体位与上面相同,患侧髋关节外展,以40度为限,加强臀外展肌肌力。

3、全髋关节置换后如何保养

术后康复训练
2.1 术后第1周〔3,5〕:康复的重点是减轻患者症状,促进创口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具体方法:
(1)维持患侧下肢于特殊低位:在髋关节无旋转的情况下,取轻度外展位(20°~30°),在双大腿之间安放枕头保持两腿分开,绝对避免患髋内收,必要时让患者穿上“丁”字鞋或箱型足夹板防止髋内/外旋。
(2)由骨科医生决定是否采用患肢持续皮牵引(同术前指导1.2)。
(3)对取外侧入路切口的患者,术后第2天取半坐位(30°~45°),坐位时间不宜过长,开始5分钟,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而取后侧入路切口的患者不宜过早坐起。
(4)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膝部按摩,加强对髌骨的滑动和挤压,同时进行髌骨周围、膝关节后部及小腿后部的按摩与挤压,防止关节粘连,改善患侧下肢血液循环。
(5)继续加强健侧下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和肌力练习(同术前指导1.4)。
(6)术后第2天进行患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或抗阻活动,由他人在患者足背、足底施加一定阻力,或做踝关节静力性背屈、

4、全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出院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1)下蹲:挺直胸部和腰部,不可过度前屈躯干。
(2)坐位: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来改善,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弯身不要超过90度,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
(3)入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入厕,或在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腿前伸入厕,注意保持膝关节低于髋部。
(4)取物: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吃饭时宜把饭碗放在面前。
(5)上下楼:上、下楼需要您具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开始的时候,您还需要借助楼梯扶手,而且每一步只能迈上一个台阶。上下楼梯具体用哪条腿也是有讲究的,为了便于您记忆,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健腿上天堂(上台阶时先迈好腿),患腿下地狱(下台阶时先迈患腿)。”最好由他人帮助,直到您认为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作保证。上、下楼对于肌肉力量和身体的平衡能力是一项非常好的练习。注意不要上太高的楼梯,每级台阶不要超过25厘米。
(6)乘车:臀部位置向前坐,身体向后靠,腿尽量前伸。
(7)淋浴:伤口愈合后,辅持可靠可进行淋浴,因站着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可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
(8)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行后外侧切口者可内侧提鞋,行前内侧切口者可外侧提鞋。跷二郎腿有助于穿鞋穿袜,但要注意术后早期一定要避免做该动作,以免引起关节脱位。建议坐床,足置于矮凳上屈体屈髋穿鞋袜。
(9)开车:我们建议在手术后6周内不要开汽车,因为有调查表明,在手术后初期肌肉反应能力减弱,对驾驶的安全性有影响。
(10)乘飞机:在通过机场安全检查时,你身体内的假体会使您在通过机场安检时发出警报,你可以向机场安检人员说明情况,也可以要求手术医生为你出具相关证明。
(11)完全康复后可进行的体育活动:散步、园艺、骑车、保龄球、兵乓球、游泳、跳舞,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进行对新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雪、滑水、网球等。

5、全髋关节术后护理常规

①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复子上,双手扶膝,双脚与肩等宽,左腿向左,右腿向右同时充分外展,内收。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
②立位抬腿法:手扶固定物,身体保持竖直,制抬患腿,使身体与大腿成直角,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动作反复。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
③卧百位抬腿法:仰卧,抬患腿,使大小腿成一直线,并与身体成一直角,动作反复。度每日100次,分3-4次进行。
④扶物下蹲法:手问扶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下蹲后再起立,动作反复。 每日枷次,分3—答4次进行。
⑤内旋外展法:手扶固定物,双腿分别做充分的内旋、外展、划圈运动。每日300次,分3—4进行。
⑥坚持扶拐步行的训练或骑自行车锻炼。

与全髋关节术后注意事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