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髋关节打坐

髋关节打坐

发布时间:2020-09-01 18:42:41

1、怎么打坐

蒋维乔的静坐方法。因是子静坐法(有书卖的)。当时也是风行中国及日本的。
甲 身体的姿势
一两脚的安放
图一 双盘膝:少年筋骨柔软,可用此法,就是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使左脚掌和右股略齐,再把右脚小腿牵上,架在左股上面;这时候两脚掌向上,两股交叉,好像三角形,这叫做“双盘膝”,它的好处:是两膝盖必定紧贴坐垫上,坐的姿势自然端正,不会向前后左右歪斜。但这种双盘膝姿势,不容易学,中年以上的人,学起来更难,不必勉强。
图二 单盘膝:坐时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右脚放在左股下就得了。这比双盘膝容易得多。它的缺点,是左膝盖不能够紧贴坐垫,入坐稍久,身体要向左边歪斜;只要你自已觉得歪斜,慢慢改正,也没有妨碍的。
图三 下盘法:倘若老年的人,连单盘也做不到,那就把两小腿向下面盘,也可以的。不过两膝盖都落了空,更容易歪斜,应随时注意改正。
图四 平坐法:还有两腿有毛病的人,连向下盘也做不到,那就把两脚垂下平坐也可。但须把左脚跟靠在右脚背上。叫做“四肢团结”;或两脚底平放地面也可,但腿与脚掌,要保持九十度直角。
初学盘腿时,入坐略为长久,必感觉两脚麻木,此时可以徐徐放开,等到不麻木时再盘;或就此起身徐行,等到第二次再坐,都可以。
二两手的安放
两手应该宽松,丝毫不可着力,把右手背放在左手掌上面,轻轻搁在两小腿上,贴近小腹。但如在平坐时,也可以将两手放在两大腿上部,掌心向下,自然的放平,如图四所示。
三头部的姿势
练习时,头颈,面孔,眼睛,嘴巴的动作都要注意:头颈要平直,面孔朝前,眼睛轻轻闭合,嘴巴也要闭,不可张开,舌头抵住上颚。
四卧式的姿势
图五 平常仰卧法:行、住、坐、卧,是人们举止的四种威仪,都可以用习静的功夫。当然,行时习静为最难,住时也不容易,非到功夫很深时办不到,坐时行功最合标准,所以把它作为主要的练习方法,卧时虽易致昏沉,然在不便坐或不能坐时,就不妨以卧式来作代替。卧式如人们睡卧一样,有仰卧侧卧两种。仰卧姿势与平常仰卧一样。但须记得将头肩等部略事垫高到自已觉得最舒服的程度,耳目口鼻等等的姿垫均同前述。
图六 狮子王卧法:此法是侧卧,侧卧虽然左右都可,但以作者的研究,当以右侧为宜。因左侧卧则心脏常受压迫,不是顶好;右侧卧的耳目口鼻等等的姿垫也同前述,但头及上身须略前俯,上面的腿比较下面的应更加稍弯曲些,使达最舒适的程度,自膝盖以上的大腿叠于下面的腿上,膝盖以下的小腿和脚就很自然的贴放于下面小腿和脚的後面,下面的腿自然伸出,微微弯曲,上面的手也自然的伸出,掌心向下,轻轻放于髋关节上面,下面的手,把掌心向上,自然伸开,放于头畔枕上,距离头部少许,须看你怎样觉得最舒适为准。这个卧法,在功夫上有个名字,叫做“狮子王卧法”。
乙 精神的集中
静坐的时候,要把精神集中在小腹部(即脐下约一寸三分的部位,称“下丹田”)。初学的人,对这种工夫,极难下手。人们的妄念,一起一灭,没有一秒钟停止,所以说:“心猿意马”,最不容易调伏。静坐的最后工夫,就是能够调伏这些胡思乱想的妄念,妄念一旦消除,就能够出现一种无念境界。那么怎样下手呢?应该平常行动做事时候,时刻当心,不要乱想,到静坐时候,把一切事物放下,拿全副精神集中在小腹,如果妄念又起,就再放下,这样反覆练习,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会逐渐减少。以达到无念的境界。这是最上乘的方法。如初学者觉得这种定力的根基不够,可以轻闭两眼至微露一线之光,而目观鼻准,这叫做“目若垂帘”。静静的自然以鼻呼吸,以至不闻不觉,口也须自然闭合,遇有口津多的时候,可缓缓分小口咽下。最要紧的仍在自然的意守下丹田,其方法一如上述,这样可以得到帮助不少。
还有一种方法,仍将两眼轻轻闭合而用“数息”的方法,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使精神自然集中,这叫做“心息相依”。其他姿势一如前述,而最重要点,仍是在于“意守下丹”。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有最紧要的一句话,就是要请读者记住这一个方法:因这几种方法,都是最妥善安全的方法,可以没有流弊,读者但择哪一种方法在实地练习时经常觉得最舒服者,就是那一种方法于他最为合宜。
初学静坐的人,常常说:“我没有学静坐的时候,妄念倒还少,一入坐后,妄念反而格外多,不知是什么缘故?”这实在是一种误解。要知道人们妄念,本来随时都能有,平常时因和外面环境的接触,把注意力分散了,故不觉得多;习静以后,精神集中于内部,才觉得妄念忽起忽灭,不可捉摸,这是一种初步的自觉。能够从这下手,返观自心,妄念是怎样生起来的,练习久之。它自然渐渐会减少,不必怕它。
初学的人,又有两种境象:一是散乱,没有法子把情绪安定下来;一是昏沉,时时要打瞌睡。大概初学的人,起先都是容易散乱,无法收敛,练习的时日稍久,妄念减少,就容易昏沉。这是学静坐者的通病,不必奇怪。治散乱的毛病,应该把一切念头,完全放下,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专一注意在小腹中间,自然能够徐徐安定。治昏沉的毛病,应该把念头提起,专注意在鼻头尖端,把精神振作起来。大概说来,人们因为白天劳累的缘故,夜里入坐,就容易昏沉;早上起来入坐,因为夜里眠已足,就不至于昏沉了。
丙 呼吸的练习
上面说到人们的生命寄托于呼吸,呼吸习静法就在对准呼吸下手,那么呼吸的练习很是重要,应该详细谈谈。
一般人的呼吸往往短而浅,不能尽肺部张缩的力量,因此也不能尽量吸入氧气吐出炭酸气,以致血液不清,易致疾病。这里举出练习方法如下:
一、呼吸气息的出入,应该极轻极细,连自己的耳朵也听不见出入的声音。
二、气息应该慢慢的加长,叫它达到小腹;但要纯乎自然,不可用力。耐心练习,久后就能够达到。
三、人们胸中,在肺的下面,胃的上面,有横膈膜(也叫隔肌)。开始练习呼吸的人,往往会觉得胸中气闷,这因为没有推动膈肌的缘故。推动的方法,是吸气时候从鼻中徐徐吸进新鲜空气,使肺底舒张,膈肌下降;呼气的时候,吐出浊气,下腹部收缩,使隔肌向上升,这样一上一下地膈肌的运动就会灵活,于是觉得胸部空松,一点也不气闷了。
四、腹中的大小肠,最为柔软,血液容易到此滞留,呼吸的气,渐渐深而且长,达到小腹,腹部就有弹力,能够把滞留在腹腔内的郁血逼出去,达于四肢。
五、呼吸的气,必须从鼻腔出入,不可用口;为什么呢?因为鼻子是专司呼吸的器官,鼻孔里有毛,可以阻止灰尘和微生物进入呼吸道,倘呼吸的时候,把嘴张开,一则侵夺鼻子的功用;二则灰尘和微生物容易入口,发生疾病,所以不但静坐时候要闭口,在平常动作时也以闭口为合宜。
丁 治病与防病的功效
呼吸习静法,对于治病防病的功效是说不尽的,大凡慢性的内症,药物所不能治疗的,此法可能奏效,如今不说空话,举出实例:如我本人,少年患严重的肺病,没有方药可以医治,就用这法,根本治好。

2、盘腿打坐的好处和坏处

3、打坐盘腿练习方法(双盘)

1、单盘:

(1)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的把脚向体外移动,即由原来的脚压在膝关节的位子变成踝关节压在膝关节上。

(2)然后用手按住膝关节进行按压,使膝关节贴到腿上为好。左右练习相同,方向相反。经过上述的练习以后,练习者已经初步的具备了打坐的能力。

(3)因此,在练习打坐的时候,应先以单盘为上座主要的练习方法,要尽可能的加长静坐的时间。在静坐是要注意左右腿的同时练习,不可偏颇一侧。否则,对练习双盘不利。

2、双盘:

(1)经过上述的锻炼,练习者的下肢关节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双盘的基础。但是,要想练好双盘打坐,还要进行双盘练习,在练习时,也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2)先以半小时为度,继而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更长时间。在坐时,还应本着左右同进的原则。最好在每次练习中先左而后右,或先右而后左,因人习俗而行。

3、盘腿,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盘腿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而单盘是双盘的过渡。

(3)髋关节打坐扩展资料:

1、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

2、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

3、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4、打坐方法:

(1)心地法门。

(2)念起不随。

(3)亲证无为。

(4)微细流注消灭。

参考资料:

网络-双盘

网络-打坐

4、老人盘腿坐时髋关节疼,是什么病?

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应该去骨科看
常规检查时X片,CT或MRI。还有骨密度,最好先咨询医生,然后再做检查。

5、怎样才是正确的禅修盘腿坐姿势,以及应该注意什么地方?

一、如何练好打坐盘腿
盘腿,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盘腿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很多初学者对此都摸不着门路,给练习静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更好的练好静坐,现就如何的练好盘腿及锻炼方法阐述如下:
(一)、单盘:传统叫金刚、或如意坐
初学打坐的人,一定要从单盘(如意坐、金刚坐)开始练起。打坐是由疼痛开始的,原因就是练习者的下肢关节的韧带过于紧张所致,影响了打坐的效果。在练习中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的进行下肢关节的锻炼,这个阶段的练习,练习者要坚持住。其锻炼方法如下:
(1)、压膝
在打坐中,对盘坐影响最大的是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松紧,对于髋关节松紧的练习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压膝。具体操作如下:
练习者端身正坐于垫上,两腿相盘于身前,两足相抵,尽量收至会阴前;然后用两手心略微用力按压膝关节部位,一压一松有节奏地进行施压,由轻到重,直到两膝关节部位贴到垫子为好。继而,身体前倾,用两手握住足尖,以肘部压膝关节,同时全身向前下压直至前额部接近足尖为好。
(2)、俯身(灵龟式)
习练者经过上述的锻炼以后,下肢的关节已经比较灵活了。但这时进行盘坐还有不足,因此,还应尽一步的练习。练习者端身正坐于垫上,进行自然的盘腿:左足跟紧抵会阴,右足跟紧贴左小腿外侧,然后,两手放于身体的两侧,手心向后,身体向前俯压,作叩拜状。以额部向前下压贴垫为标准。作时两手仍然放在身体两侧,手心向上。(注意两足应互相交换练习)
(3)单盘练习
经过上述的锻炼,练习者的下肢关节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单盘打坐的基础。但是,要想练好单盘打坐,还要进行单盘练习,在打坐时,还应本着左右同进的原则:在练习时,先用左腿在上,静坐30分钟,再换另一条腿在上坐30分钟。也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以半小时为度,继而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更长时间。最好在每次练习中先左而后右,或先右而后左,因人习俗而作。
(二)、双 盘
(1)过渡练习:
1、单盘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后,就要进行双盘的练习。双盘是由单盘过渡而来,在过渡中应采用如下的做法:
练习者端身正坐在垫上,先以左腿在下,右腿再上的原则,把右腿放在左大腿上。注意放时要把脚尽量的放在膝关节的位子上,这时右腿的膝关节可能是翘起的,练习者可用右手按住右腿的膝关节处,逐渐的施加压力,直到右腿膝关节贴到左脚上为好,左右练习相反。
2、上述的标准达到以后,继而进行过渡位子的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的把脚向体外移动,即由原来的脚压在膝关节的位子变成踝关节压在膝关节上;然后用手按住膝关节进行按压,使膝关节贴到腿上为好。左右练习相同,方向相反。
经过上述的练习以后,练习者已经初步的具备了打坐的能力。因此,在练习打坐的时候,应先以单盘为上座主要的练习方法,要尽可能的加长静坐的时间。在静坐是要注意左右腿的同时练习,不可偏颇一侧。否则,对练习双盘不利。
(2)双盘练习:
经过上述的锻炼,练习者的下肢关节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双盘的基础。但是,要想练好双盘打坐,还要进行双盘练习,在练习时,也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以半小时为度,继而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更长时间。在坐时,还应本着左右同进的原则。最好在每次练习中先左而后右,或先右而后左,因人习俗而行。
以上是练习打坐的基本原则,希望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认真的体会。
(3)注意事项:
双盘的时候,双脚要向腹股沟方向尽量靠近。若双腿功夫不到,强制双盘不宜超过5分钟,否则第二天再打坐就比较痛苦。若超过五分钟,则改单盘或散盘,单盘也可双腿轮换,各个击破,两条腿功夫分别都到了,双盘自然也就没有障碍了。若坐得时间长,应注意保暖,即便不冷也不应光膀子打坐。有风或天气稍凉则应该披上毯子或被子。任何时候都应该注意膝盖部位的保暖,以免修到头成老寒腿。

二、训练打坐盘腿的技巧
(一)、单盘:
初学打坐的人,一定从单盘(如意坐、金刚坐)开始练起,若丹田未成形,打坐只有痛的份。故要打坐时间能拉长,就要练习丹田成形,若丹田气机有了,打坐就能渐入佳境。若丹田有点气,但是打坐时气不容易通达到脚,且单盘时膝盖也不柔软,不能与另一脚密合。此时最重要的是气不够,脚不能调理好,学者可以平躺下来,腿上绑上三节(膝盖上、膝盖下、足裸处)健康带一、两个钟头,脚足的气就会上来,帮着脚气通,要通前,脚也会发痛的。我们有位同学,常常全身发冷,冬天睡觉都要穿棉袄,绑了健康带以后,当下就不必穿那么多衣物睡觉,因为血气直接上来了。
(二)、双盘时:
打坐到上路后,采用双盘是必要的,因为气会由丹田往督脉,再经任脉回到丹田后扩散到下盘,双盘时对气扩散到下盘很重要。双盘时,双膝应能着地的姿势才是安稳正确的,若一脚膝盖没着地,就表示骨盆腔左右有高低,左右脚有长短的问题发生,要进一步调整髋、股骨。
(三)、双盘不如法的调整
若双盘时双脚膝盖不能同时着地,此时应采用健康带来做调整,现在我大略把健康带粗略介绍一下。健康带是针对瘠柱侧弯或前后弯的毛病来调理的,脊椎不直牵连到中枢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关系着五脏六腑的健康,脏腑不健康,影响到内分泌系统,最要命的是真气也因而不通,打坐很用功但进境很缓慢,或根本无进展。因此应把最基本的脊椎柱先调整直立,连带的脏腑毛病也因此易于矫正。所以,不止长短脚,若有妇女毛病、坐月子气衰、血气不通、冬天手脚发冷、脏腑器官有毛病的,皆可绑健康带以对治。
有练打坐、练丹田的人绑健康带,气较易诱发起来,十几分钟就来了,很奇怪,气会上来走到头,走到脑;而没有打坐的人,要绑到2~3个月气才会起来。所以老同学,除了感染到病毒类的疾病,要是内脏的疾病,尽量不要依靠药物,用健康带来治疗最好的。
绑健康带可以诱气的原因,是我们的脚普通是外张开的,因此髋骨、股骨角度也是外张的,髋股骨张开,脚走起路来时,就向外成外八字步型,脊椎不易拉直。绑了健康带,把脚并起,相对地髋股骨也内收,骨盘角度因而归位,脊椎因此拉直,便进而直接影响到中枢神经与内脏,达恢复健康的目的。所以绑健康带的人,学打坐初期会比一般人的气机易诱发起来。
(四)健康带的绑法:
1.脚踝部分:在脚踝上方部分绑上最短的第三条健康带,松紧要适当,太松气起不来,太紧会胀得很大,很疼痛。若躺下来觉得太紧,要再放松点,因为十几分钟后气上来时脚会膨胀,会把带子拉得更紧。若足裸处会痛,两足裸间垫放一毛巾也可解决此困扰。
2.膝盖上部分:在膝盖上1~2公分处绑第一条健康长带,此处绑紧一点没关系。
3.膝盖下部分:在膝盖下1~2公分绑上第二条健康长带,此处要略松,不宜太紧,因为太紧会影响到脚踝处,躺下会觉得太紧。
平躺下来时,若觉得太紧,要重新放松调整,调整好后,双手轻放于中腹部上两侧。何时要绑,睡觉时最好能整晚绑三条健康带,除此外,只要人躺下便可绑。工作的时候也可绑,尤其打计算机、看书、看电视时,可以只绑膝盖上第一条健康带。
一个月后会发现走八字步的脚会变为正向平行走,而且双盘时双膝也可着地,因为此时脚型、脊椎与骨盆腔皆已开始恢复到较正常的位置了!有的人为了矫正脊椎而去整椎,花很多钱,跑很远,但整后隔日又恢复原状。我们不必去花钱,只要有机会,天天绑健康带,让肌肉、筋骨定型就可达到固定的好效果,因此希望大家好好的利用这三条带子。

三、下座时的养生动作
打坐完后,一定要做此养生动作,否则久了,身体一定会有副作用发生的。
1.若下座时脚麻无法忍受
可以双手大姆指与食指,分别按住双脚拇指指甲靠内侧的穴道处(大敦穴),约十几秒后,因刺激血液流速,酸麻现象即可解除。
2.洗脸动作:
打坐时像睡觉一样,下坐时如刚睡醒之时,犹是懵懵懂懂的,要把代谢下降的现象恢复,以按摩来恢复。打坐久的人,丹田会较易控制,而初学打坐的人,因丹田的气未上来。故初学者要多坐,境界就会慢慢改善。
(1)下坐时,双手搓热,然后像洗脸一样搓揉脸部,重复两、三次。打坐久了以后,皮肤会细腻光滑,所以打坐的人皮肤看上去会非常滑润漂亮。
(2)再搓热双手,搓揉后脑及颈脖子,同样重复两、三次。
3.眼睛保护
若有近视者,双手搓热后,以手心按住眼球,把热气灌到眼球,手压住时想把眼球凸出的水晶体压成扁平,次数约两次到四次。若有老花眼者,以食指用微力,由眼睛上眼帘缘及下帘缘,向内侧往外侧推磨数十次。
4.鼻子保护
打坐时,气由喉咙入鼻子深处,在通与不通间,会流出鼻清液体,所以下坐后,用鼻猛吸一气后,再用嘴巴把气吐光。在做吸吐气之间,同时用两大拇指背面,在鼻翼旁的迎香穴处,推往睛明穴方向,如此上下摩擦间,配合吸吐气。注意摩擦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把鼻子外皮搓破了!做这动作后,保证打坐间,不会造成鼻子发生副作用。
5.头痛的处理
(1)时常头痛的人,要以右手大拇指及中指同时用力按住眉毛末端处,在眉尾与太阳穴间之岭骨突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再以大拇指及中指,同时用力按住眼睛鱼尾纹末岭脊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
(2)再以右手大拇指与中指,按住脸上两边颧骨最高点中间凹陷处,数次压抑其疼痛点。
(3)上下牙龈咬住,牙槽处肌肉凸出最高点,有个颊车穴,用双手之大拇指压下去,会有想咳嗽反应的地方,因它刺激到肺部气管,此处加以按摩。
6.听力改善
耳朵的耳珠前面有一听宫穴,把嘴张开时,耳珠前会有凹下的地方,可按此穴。用双手食指头压按此穴,耳朵有听力毛病者可改善。
7.女生妇科毛病
耳朵上缘第1软骨结纹处上端,摸了会痛的地方,有一神门穴,女孩子生殖器官有疾病的话,要多压此穴。把耳朵折压着会感知痛时,表示健康太差。所以要常常捏按,直到有一天怎么捏按都不会痛,表示身体健康多了。
8.用手来按摩各部位
(1)轮流用一只手掌抓捏令一只手的肩部、手臂,使之松弛。因为打坐后肌肉静止不动,要使血气流通。
(2)胃肠不好的人,以双手掌心按摩腹部,以顺时钟方向,像转八卦般,以两手按摩,胃肠不好的人,要多花时间做这动作。
(3)大拇指放前,四指放后,摸到背后肾的部位,左右上下搓揉按摩后腰肾脏。常腰酸背痛的人,肾脏不强壮。
(4)脚踝内踝边缘是肾经走过经络,按揉大锺、水泉、照海等穴道。女众有妇科毛病多按此等处所穴道。
(5)脚踝外踝边缘是膀胱经,按压昆仑、申脉、束骨、至阴穴道,按揉顺着脚外两侧穴道。这是膀胱经的经路,膀胱与肾是互为表里,肾不好,膀胱经也不会很健康,女孩子妇科毛病也会发生,所以生殖器官有病,都与肾、膀胱不好有关。

四、打坐所需的道具
(一)坐具(蒲团):
1.坐具:
若以榻榻米做蒲团,应分上下座两块合成,一般脚放在下座,屁股坐在上座。其尺度:下座为2*2尺见方,上座为1*2尺,上座高度为1.5寸。唯打坐的人若大腿太胖或脚僵硬的话,上座高度不够时,打座时两脚摆不下,会有上身后仰的现象发生,故此等人上垫要再加高至最舒适的高度。待打坐者用功时间久了后,脚已柔软下来,再将上座高度调低至1.5寸左右。坐在榻榻米蒲团上座时,只能坐表面的三分之一的部分,如此脊椎骨较易打直。
2.材质:
世上有相物质是一物克一物,打坐蒲团材质也是一样,有的会蕴气,有的会耗气或吸人气。助人蕴气的材质有稻草、椰子纤维、茶叶、香草、草药、刨下的木材。耗气或吸人的气者有塑料类、橡胶、PVC、藤材、海绵、泡棉等,这些材质会吸人之气。
若不信可试验一下:找一练功的人,让他用一手平举时,似可举起重物后,再拿一块塑料布遮盖于其头上,隔绝此人的头与虚空之间气的通路,此时再叫练功人的手,手举起重物,似无法再举起至水平处,或能举而不持久。
(二) 盖脚巾、夹克(厚衣)、毛巾
1.盖脚巾:
长期间打坐,若不用盖脚巾,关节会发生问题,故定要用盖脚巾盖住脚膝部,甚至打坐习惯了,看电视或和人讲话时盘腿,此时也要用盖脚巾盖住双膝。因打坐初期时,人的体温因代谢增加会升高,与室温的差距会加大。假定冬天室温在摄氏22.5°,而体温36.5°,打坐时人体温若升高达1°,温差则由14°变为15°,故身体会觉得有点凉意。若夏天室温33°,体温为36.5°,打坐时人的体温增加1°,温差由3.5°增加到4.5°,因此在打坐时,会觉得外围温度下降,因此不会因夏天炎热,造成打坐烦闷,坐一阵子后会觉得更舒适,因温差加大故。
2.夹克、厚衣:
春秋二季打坐要准备一夹克放在座位旁,打坐完洗脸动作做完时,先要将夹克穿上后,始下座活动,以免引发感冒。冬天打坐要视室温穿衣服护身,若寒流来时,则要穿厚重衣服打坐,一个原则是当打坐时,后背不要有凉意升起,若有此现象时,要多穿一些衣服上坐,免得着凉为要。
3.毛巾:
夏季时宜准备一毛巾,放置在打坐座位旁。打坐完未做养生动作前,先使用毛巾擦汗后再做养生动作。记住,不要一边打坐一边擦汗,打坐是在训练定力,流汗也要让其自流,不要理它。
(三)、衣着:
打坐时要穿着长袖衣服,且要注意庄严。因为在打坐时,与你有缘的菩萨、护法,可能会来护持你,穿着整齐一点较有礼貌,或表示尊敬。打坐时所穿裤子要宽松,可用松紧带式者为佳,太紧会让气滞不前行,故女众在打坐时紧身裤不要穿上。
(四)、打坐地点
1.打坐地点要有所选择,佳良场所依次为(1)佛堂(2)书房(3)单身卧房等。
2.打坐的地方,风不要直吹(贼风)到身体,否则易得风寒。
3.因地球磁场的关系,睡觉最好采东西向,不要南北向。但打坐则无挂碍,以面对佛像或侧对佛像即可。在自家房中,则以面向西或面向房门方向为宜。
4.忌讳在夫妻房间里打坐。

五、打坐的时间
(一)、何时打坐
初学者饭后不要立刻打坐,要饭后1.5~2小时以上再打坐。吃饱饭时,血气在胃部进行消化作用,且食物聚集在胃部,若此时打坐,脚一盘,血气分散到脚部,手印一结,肩膀会有气行走,血气会集中到手去。如此会造成胃及消化道无法正常运转,胃肠内容本来2~3时可排空的,此时便成3~4小时后才排空。久而久之,胃会受伤害,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所以空腹时打坐最合乎卫生。(由丹田、会阴、右肾发出真气),后天气(吃下食物代谢产生能量之气→营卫之气)。
但老参不受此限制,因为老参全身都有气感,吃完东西一定下心来,气便在自行运转,因此不受食后胃纳的影响。老参可藉用后天营卫来帮助气运行,饭后打坐更能有进境。气的来源→先天气
初学者打坐时间选在(1)早上起床盥洗后,(2)睡觉前打坐,约在11点时,就不受食后多久才能打坐的困扰。
(二)、打坐时间长短
初学的人可由10~15分钟开始,慢慢加长打坐时间,至每炷香约一个半钟头到两个小时左右。每天至少早晚两次打坐,若有气感时打坐,半小时打坐则可抵得过两小时的睡眠。若打坐习惯了,也开发出真气来时,若一天不打坐,会觉得没精神、血气不顺。因为每次打坐时,被开发出来的气,能将经络一一打开。若有一天不打坐,全身经络不开通,人会觉得不舒服。打坐的人累的时候,也可闭目养神,用打坐的调息法,十分钟就有非常好的休息效果。80分钟,起坐时先双盘再改单盘,如双盘坐了 50分钟后,再改成单盘,如此又可坐30分钟,总共80分钟很快就到了。打坐时间若太短,才刚上座就要下座,如此对修行是没有功效的,要达到修心的境界,就要把打坐时间拉长,至少能坐两小时。譬如修心中心法修到最紧要关头,一次要坐六小时,一天要坐三坐,共十八小时,如此加紧用功才会有成就。初学者会打坐后,每座最好能打到.
(三)、子、午时能否打坐
子午时打坐无妨,因修佛法要求解脱、要得自在,若对佛禅有所认知后,就能不为境缚,更不会挂碍何时不能打坐。子午时指夜晚、中午11~1点,此时间内因地球、月亮、太阳之间互相引力的关系,大气中磁能、真气最旺,若能吸气入体中可化成内气,有助于色身的用功。故一般没佛法熏习的人,不敢有太多的气化入身中,但要开悟却非有足够气机不可。故修佛禅解脱道,不要忌讳子午时不能打坐,但佛教的大道理一定要懂。
(四)、常用如意坐与金刚坐可能诱发的疾病130度,身体左右边那一边加大,就会引发长短脚,造成不同的疾病发生。
(1)人可立在矮木桌前,闭上眼睛双手放松,双手手指放直后下垂,身体向前弯下,观察那只手先碰到桌面,表示那只手手臂较长,其相对边的髋骨也较高,相对侧的脚也较长。例如,右手较早碰到桌面,表示左髋股骨角度偏大,左脚也较长。此时宜用金刚坐,右脚放在上。打坐时长的腿应放在下面,较短的放在上面,久而久之,会把髋股骨角度矫正,脊椎柱骨会拉直。所以左脚长的用金刚座,右脚长的用如意座。用跏趺座时双膝盖一定要着地,若不能着地,即是有长短脚的问题发生,髋骨骨盘高低已成形。
(2)另一判断脚长短的方法是站立时,长的脚在前,短的脚会在正位上承受较大的体重。
(3)嚼东西时,用左边咬的人左腿比较长,反之,则右脚比较长。
(4)翘二郎腿时,长的腿一定搭在另一只腿上,若左脚搭在右脚上,即表示左脚较长,反之,则右脚较长。
打坐若气不具足,色身左右又失去平衡时,且身体营养不平衡,造成肌肉、筋腱无弹性,长期打坐后,就会发生疾病,故要加以了解道理并改进之。吾人色身生理全由神经系统来控制五脏六腑等,此包括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及骨骼系统等。而神经系统正常与否,却与脊椎骨柱有关,若打坐时牵动髋骨与股骨的角度异常加大,就会因打坐诱发出禅病来。
打坐该用如意坐或金刚坐?不要以舒服为主,而是以个人髋骨左右高低两脚长短不同来选择。左右髋骨高低不成水平,髋股骨角度偏大,会造成脊椎骨不直,气不易发起。一般而言,左脚长的人要用金刚座,右脚长的人要用如意座。
(五)、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用什么坐法,如意坐或金刚坐?
长久打坐若无气感,髋股骨角度偏大时,就会发生疾病。若造成左脚长的人,毛病会发生在下半身,如胃肠消化不好、泌尿肾脏、生殖器官、膀胱等毛病。右脚长的毛病大半发生在上半身,如心脏血管、肺脏、呼吸毛病、鼻病等。所以要恢复健康,应把习惯的动作反过来,调整、打破习惯。有的人看上去很瘦,打坐气都无法上来,那种人定有长短脚,脊椎骨不直,毛病很多,所以脊椎牵制健康甚大。

六、打坐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1、双足跏趺: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
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3、肩张:
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
2、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
2、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4、手结定印于脐下:
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5、头中正:
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6、双眼微闭:
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如念珠。)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7、舌舔上腭:
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第1、2、4、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2、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七项能引入上行气;上述四种气流入持命气,五气合一时行者就能体验到觉悟。
注意事项:
(1)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
(2)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
(3)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
(4)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一种身体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
(6)意识的放松很重要。可以想一下“以难得之身修难得之法多可贵”,“我在为度济众生而修无上法门”,带着慈悲喜舍之心态,微笑从心中泛起并形诸于色。特别把眉心和下颏肌肉放松。
(7)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采用下面几个方法刻苦训练,一般人均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双跏趺。
a.在看书、看电视、休息时尽可能盘腿而坐;
b.多练习跨鹤坐(臀压在双脚上而跪)。在跨鹤坐的基础上做如下练习:保持臀压住双脚,上身向后倒平(一开始可用被子垫成斜面,逐渐放平),尽量维持时间。
c.双腿并拢伸直,脊椎从颈椎、胸椎至腰椎逐节前弯,双手摸地,再用手抓脚后跟腱,渐至头面贴腿。如此反复多次。
d.作正弓箭步,放松下沉。脚不挪位,身转180度换方向再放松下沉。反复交换下沉若干次,步子自然逐渐变大。至最大限度时,后一只脚后跟拔起,脚尖着地,再尽力下沉,反复若干次,收势。
e.双脚尖分左右成一直线(重心不稳者,可稍留一角度,还不稳者,可扶树等),开步过肩宽,双膝尽力外摆,放松慢慢下沉,多次练习。待腿力增强,步子逐渐加大。
f.双脚踝关节向外突出,用脚掌外沿着力。刚开始练习,应循序渐进并作好防护,以免韧带拉伤。待踝关节部的力量增强,可练习走路。常作此练习,踝关节不易被扭伤。
作上述练习一段时间后,腿、跨、膝、踝的韧带拉伸,弹性增强,跨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双跏趺自然便成。

6、盘腿打坐标准姿势?

盘腿打坐的标准姿势是。坐端正,直起背。弹起腿两手平平的放在膝盖处,头脖子还有背,处在一条直线上。并且闭上眼睛调真好,自己的呼吸。

7、对打坐髋关节练习方法的不解

通过一个三部曲就可以实现,时间1-3个月。
1 直腿分开90—-180度坐,身体尽量伸直向前俯身,双手向前或向两侧伸,震动压腿。每组20次,3-5组。
2 双腿弯曲,大小腿成90度,面朝下俯身趴在地上双膝盖着地,双手伸直向两侧伸展或弯曲手掌撑地掌握平衡,以髋关节中心点为a点,双膝连线为b线,缓慢使劲使a点垂直于b线做前后移动,使劲的过程中a点逐渐向地面靠近。也可以让同伴双手按住两个大腿根,缓慢使劲向下压。移动每组20次,3-5组;同伴下压每组30秒,3-5组。
3 练习者端身正坐於垫上,两腿相盤於身前,两足相抵,尽量收至会阴前。同伴用双手压住练习者双膝盖下压。每组20次,3-5组。
此三部曲每天都可以做,做之前最好先跑步或跳绳20分钟。3个月下来你会发现,不光能打坐,身体的其它机能也有不小的改善。
先说这么多,有兴趣追问吧。愿意帮助愿意健身的你。

8、单盘打坐是在哪个时间打坐才是最佳时间

最佳打坐时间是早上三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无论是单盘还是其他盘都一样。因为经过睡眠,早上是最精神饱满的,环境也是最宁静的;此时打坐,妄念较少,更容易摄心;另外其余时间也可打坐,但初学者最好要避开饭后1-2小时这个时间段,因为食物聚集在胃部,身体不清净,打坐质量也不容易太高。

另外打坐要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要注意把把呼吸调顺了,因为这样心才不会再散乱,才静的下来;还有要注意在单盘时上面那条腿放上去后,膝盖不要悬空,这会导致下盘不稳,从而影响身体和打坐质量。

(8)髋关节打坐扩展资料

在打坐中,对盘坐影响最大的是髋关节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压膝的方法来锻炼。下肢关节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单盘打坐的基础后还应本着左右同进的原则:在练习时,先用左腿在上,静坐30分钟,再换另一条腿在上坐30分钟。时间上也是先以半小时为度替换,继而逐步延长时间。

打坐一定要注意姿势,除了下盘要稳,还因注意脊柱垂直;两肩应舒张下垂,但不要挺胸;把两目定住了,然后再慢慢半闭眼睛,闭眼目光勿下垂;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随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于脐下;头要正,要跟腰不能形成一条中空的直线。

与髋关节打坐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