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髋关节能治好吗
早期发现髋关节脱位,可以治愈。早期发现髋关节脱位,可以治愈。2个月以内的婴儿治疗最简单而且效果好,可完全恢复正常。3个月至1岁以内的小儿通过整复及固定也可达到理想的效果。1-3岁的小儿因脱位时间长,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因此在复位之前要通过牵引,然后再复位也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3岁以上至8岁的小儿,他们脱位的时间更长,软组织挛缩得更加严重,而且髋臼发育也差,手法复位极为困难,因此大多数都需要做手术,通过手术来使髋关节复位。8岁以上的小儿,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而且效果也会更差一些。
2、髋关节错位可采取哪些手术修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幼儿时期手术过一次未成功,失去了一次最宝贵的机会。
现在都16岁了,患侧股骨头长期磨损,肯定发育不良,甚至会出现坏死,真臼基本被软组织填平,无法再容纳股骨头。成都医院的治疗方法只是延长左下肢长度,但对髋关节功能无任何治疗效果,根据你的年龄,各种手术对你来所都有些太晚了,建议你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吧,只要手术成功,效果会很好,但是你一生中还要经历几次翻修。
3、怎样展开髋关节
01、可能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学行的阶段会表现为鸭步或者跛行. 换尿片的时候,有没有觉得他的腿不能很好地张开(两脚并紧,两大腿成直线)?踢腿的时候活动受到限制?如果没有,一般问题不大. 如果你担心,最好去医院做一个透视(注意透视时用东西保护孩子的会阴以保护他的性腺),那样就彻底放心了.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一岁之前,确诊治疗,最好尽早确诊.
02、这种情况不能除外宝贝脑发育不良,所以要定期去医院检查,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检查看宝贝的肌站立发育情况,如果没有好转或者跟正常宝贝差异比较大,一定要到神经科去确诊,因为脑发育不良的情况跟康复的早晚和是否完全康复是非常有关系的,有些宝贝发育方面的问题如果早期治疗或者干预的话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治疗过晚或者任由宝贝发展的话,最后进入到难恢复的病态.小儿髋关节脱位,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出生时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亲在怀孕2~3个月时,正逢胎儿髋关节形成时期,因孕妈咪的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导致胎儿生长停顿了一下,关节未正常发育,就出现了脱位。该病男女比例约为1:5,女孩儿出生时,年轻的爸爸妈咪必须注意检查一下。 有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宝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贝可用X光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6个月的宝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宝贝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宝贝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
4、髋关节康复训练
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以下动作应尽量避免,否则您的人工髋关节发生松动的机率会大大提高。
●术后早期禁止"跷二郎腿",更不要在跷二郎腿的同时施压
●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包括蹲便
●禁止直腿从高处跳落
●避免做剧烈运动
●避免摔倒
●不论平卧位还是行走时尽量不要向外旋转您的髋关节。
●侧卧位时尽量不要向手术侧侧卧
为了使您轻松愉快地完成训练,我们为您制定了以下训练计划:
术后72小时内
-
1.伤口处放置引流管……
伤口处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24~72小时后拔除。
2.早期应尽量平卧……
早期应尽量平卧,手术一侧腿向外打开30o,膝关节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双腿内置入三角枕。避免向手术侧翻身。可以侧卧后,睡觉时最好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
3.抬高手术一侧腿……
抬高手术一侧腿,主动屈伸踝关节。有条件者使用下肢静脉泵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4.72小时内疼痛将较剧烈……
72小时内疼痛将较剧烈,术后早期疼痛多因手术创伤所致,适当服用镇静止痛药或采用病人自控型止痛泵,减少疼痛刺激,以保证病人较好地休息。
5.术后一般使用抗生素……
术后一般使用抗生素,具体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6.全身静脉麻醉的病人术后常规雾化吸入……
全身静脉麻醉的病人术后常规雾化吸入,鼓励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多饮水,多吃粗纤维和多维生素类食物防止便秘。
术后1~3天
-此期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流动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但暂不活动髋关节。
1.屈伸踝关节
慢慢地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每隔5~10分钟就可以练习数次;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您完全康复。
2.转动踝关节
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术后3天~2周
-此期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卧位髋关节活动,以恢复肌肉力量,逐渐增加髋关节活动度为目的。
1.3~13天使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
术后早期CPM的使用既可以使刚刚更换的人工关节提前进入角色,有效地防止周围软组织粘连又可以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CPM开始活动度:30o~40o,2次/日,每次30~60分钟,逐日加10o,达到100o~120o止
2.1屈伸膝关节
每天3~4次,每次重复10遍以下三种练习方式之一:
1) 屈伸膝关节:如图所示屈曲膝关节使您的脚跟滑向臀部,然后伸直。注意不要使膝关节向两侧摆动。
2.2臀部收缩
每天3~4次,每次重复10遍以下三种练习方式之二:
2) 臀部收缩: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绷紧,保持5秒钟。
2.3外展练习
每天3~4次,每次重复10遍以下三种练习方式之三:
3) 外展练习:平卧位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然后收回,注意不要完全并拢。
3.1股四头肌收缩
绷紧您的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每隔10分钟练习10次或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点儿疲劳。
3.2股四头肌收缩
直腿抬高:绷紧您的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重复练习,您会感觉大腿肌肉有点儿疲劳。
手术2周后
- 此期以恢复正常髋关节活动度和增强肌肉力量为目的。
如果您的人工髋关节是骨水泥型的,那么此期您的人工髋关节已经可以负重了,可以逐渐坐起,并开始练习站立和行走。但请您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康复训练内容。
1.14~21天起坐,坐床沿,坐椅子。
从椅子上站起时,首先身体要挪到椅子边缘,把患肢放在前面,让健侧腿承受身体大部分重量,主动进行屈髋屈膝、伸髋伸肢运动,可继续使用关节被动活动器。
2.22天起医生双手平举扶患者双手,练习平地步行
22天起医生双手平举扶患者双手,练习平地步行,每次100~300步,2~3次/日。
走路不在多,而要走正确,同时练习等步上下梯,上楼梯时先迈健腿,下楼梯时先迈患腿。平步时足不要外旋或内旋,不要拖步,跳步,不要跛行,要大胆让患髋负重。切记避免意外跌倒。一般不用拐杖,以免延晚独立行走期。第4周起同时练习下蹲,起立和立地踏步。
3.站立练习
手术不久您就可以下床站立。开始的时候您会感觉头晕,所以您一定要有人在身旁帮助。直到您有足够的力量站立。进行站立练习时您一定要扶着床旁或墙上的扶手。每天3~4次,每次10遍。
4.站立抬腿练习
双手握住扶手抬起您的患肢,注意抬腿时膝关节不要超过腰部。每次2~3遍。
5.站立外展练习
注意保持您的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每次2~3遍。
6.站立后伸练习
将患肢慢慢后伸,注意保持上身直立,每次2~3遍。
5、关于髋关节复位以后的如何补充营养??
幼儿及儿童期先天性髋脱位
1、临床症状
走路较晚,步态异常:开始走路时步态不稳呈蹒跚、摇摆或摇动步故态(单侧);双侧者为鸭行步态,肢体不等长,躯干呈代偿性侧弯
2、体征
Allis征阳性(单侧)
Ortolani征或外展试验阳性
Nelaton线征破坏
Trendelenburg征阳性
3、X线检查
髋臼指数
CE角:正常值4岁+15°以上,15岁为+20°以上
Perkin's方格
Shenton氏线
Sharp角:该角>40°即表示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X线双平片
头臼指数(AHI):由股骨头内缘到髋臼外缘的距离A比股骨头的横径B,表示股骨头的大小与髋臼深度不相称的状态。其特点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头臼指数随之下降,一般正常值在84-85左右。其计算公式为AHI=A/B×100。
髋关节间隙:与正常侧相比较,双侧患者与同年龄髋关节进行比较。测定股骨头最高点的面与髋臼软骨底面的距离,分为5级,4级为正常间隙,3级较正常窄1/4,2级较正常窄1/2,1级较正常窄3/4,0级关节间隙完全消失。用以判断有无创伤性关节炎的标准。
4、其它检查:关节造影、CT、MRI均能对先天性髋脱位有其诊断价值。
5、幼儿及儿童期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
1、保守治疗
自动复位法:以Pavlik harness为代表。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
牵引复位法: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也有人用于1岁以内的患儿。
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法:本人主张用于2岁以内的患儿。
Ferguson手术:
2、保守治疗的固定姿势:主张采用人位固定(Human Position)而不用Lorenz体系的蛙式位,其理由如下:
蛙式位是股骨头遭受髋臼压力最大的体位,尤其是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
蛙式位时经过内收长肌与髂腰肌之间的旋股内侧动脉遭受压迫,将直接影响股骨头的血运;
蛙式位时,增大的盂唇可以压迫骺间沟,致使股骨头发育受到影响,甚至产生畸形。
3、影响复位的因素
髂腰肌的挛缩;
盂唇过大,阻塞了髋臼而影响股骨头的复位;
头、臼不称,通常是髋臼过小过浅;
其它:如髋臼内脂肪过多,圆韧带过长、增宽在臼内形成阻塞,关节囊的挛缩等。
4、复位后髋关节发育的观察
保持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基本条件;
保守治疗一般头三个月用石膏固定,以后改用支架固定,保持髋关节的有限制动;固定时间一般为就诊月龄时间或加3个月,一般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并复查骨盆平片进行监测;
6、怎样使用瑜伽动作整复髋关节
因为不是很清楚髋关节出现的问题,所以也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方案,瑜伽中确实有很多体式是可以达到疗愈髋关节的作用的,从简单稳固的山式、三角伸展、下犬、幻椅等等,但是不同的序列针对的问题也不同,建议找专业的老师指导练习。
7、髋关节脱位如何治疗
【概述】
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是一种严重损伤。在脱位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它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一般分为前、后及中心脱位3种类型。脱位后股骨头位于Nelaton线(髂骨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之前者为前脱位。脱位于该线之后者为后脱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臼而进入骨盆者为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中以后脱位最为常见。这种损伤应按急诊处理,复位越早效果越好。
【诊断】
有明显外伤史,患处疼痛明显,活动受限。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可在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X线检查可确诊。
【治疗措施】
1.新鲜脱位的治疗
(1)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①问号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病员仰卧,助手固定骨盆,髋、膝屈曲至90度,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腘窝处向上牵引,开始先使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使股骨头离开髂骨),然后一面持续牵引,一面将关节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头滑入髋臼而复位(助手可协助将股骨头推入髋臼)。因为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呈“?”形,似一问号,故称“问号法”复位,左侧后脱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如一个正“问号”,反之,右侧后脱位为一反“问号”。
②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动作和术者的位置同上法,复位时术者先将患侧髋和膝关节屈至90°,使髂股韧带和膝屈肌松弛,然后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压,另一前臂套住膝后部向上牵拉,使股骨头向前移位接近关节囊后壁破口,同时向内外旋转股骨干,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助手可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推挤复位。复位时常可听到或感到一明显响声。此法比较安全。
③复位后的处理
固定:复位后可用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卧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轻度外展内旋位),以后可架拐早期活动,但患侧不能负重,待6~8周后,进行X线检查,显示无股骨头坏死时再负重走路。
④手术复位的适应症
手法不能复位,应考虑及时手术复位。髋臼上缘大块骨折,须手术复位并作内固定。
(2)前脱位治疗原则同前,仅手法方向相反,复位后处理亦同。
(3)中心脱位宜用骨牵引复位,牵引4~6周。如晚期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关节融合术。
2.髋关节陈旧性脱位,因髋臼内充满纤维瘢痕,周围软组织挛缩,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可根据脱位时间、局部病变和伤员情况,决定处理方法。脱位未超过三个月者,或试行手法复位。先行骨牵引1~2周,将股骨头拉下至髋臼缘,再在麻醉下试行轻缓手法活动髋关节,以松解粘连,获得充分松动后再按新鲜脱位的手法进行整复。但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手法复位不成功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应手术复位。对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根据患者职业决定做髋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病因学】
脱位分为前、后脱位和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以后脱位最常见。后脱位是由于髋关节在屈曲、内收,受到来自股骨长轴方向的暴力,可使韧带撕裂,股骨头向后突破关节囊而造成后脱位。若髋关节在屈曲和轻度内收位,同样外力可使髋臼顶部后缘骨折,股骨头向后脱位。如髋关节在中位或轻度外展位,暴力可引起髋臼骨折,股骨头沿骨折处向盆腔方向移位,叫作中心脱位,很少见。如髋关节处于外展位,股骨大粗隆与髋臼上缘相顶撞,以此为支点继续外展,暴力沿股骨头长轴冲击,可发生前脱位。股骨头可停留在闭孔或耻骨嵴处。如在下蹲位,两腿外展,窑洞倒塌时,也可发生前脱位。
【临床表现】
1. 后脱位
(1)髋关节在屈曲内收位受伤史。
(2)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
(3)脱位的特有体征 髋关节弹性固定于屈曲、内收、内旋位,足尖触及健侧足背,患肢外观变短。腹沟部关节空虚,髂骨后可摸到隆起的股骨头。大转子上移,高出髂坐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连线,即Nelaton's line)。
(4)有时并发坐骨神经损伤,髋臼后上缘骨折。晚期可并发股骨头坏死。
(5)X线检查可确定脱位类型及骨折情况,并与股骨颈骨折鉴别。
2.前脱位时,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缩,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后脱位时明显,可位于髂坐线之下,在闭孔前可摸到股骨头。
3.中心脱位畸形不明显,脱位严重者可出现患肢缩短,下肢内旋内收,大转子隐而不现,髋关节活动障碍。临床上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方能确定诊断。常合并髋臼骨折,可有坐骨神经及盆腔内脏器损伤,晚期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
【并发症】
坐骨神经损伤
髋关节脱位的药物治疗
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肢伤一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
处方:当归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黄柏10克,防风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生地黄12克,乳香5克。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消瘀膏(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伤科学》)
处方:大黄1份,黄柏6份,栀子2份,木瓜4份,蒲公英4份,姜黄4份。共为细末,用水、蜜糖各半,调敷患处。
中期
【治法】 和营续损,舒筋活络。
【方药】
1.主方生血补髓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生地黄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红花5克,当归9克,续断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紫荆皮散(王肯堂《证治准绳》)
处方:紫荆皮、胆南星、半夏、黄柏、草乌、川乌头、当归、川芎、乌药、补骨脂、白芷、刘寄奴、牛膝、桑白皮各等份。共研细末,饴糖调敷患处。
后期
【治法】 补益气血,强壮筋骨。
【方药】
1.主方舒筋汤(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伤科学》)加味
处方:当归12克,陈皮9克,羌活9克,骨碎补9克,伸筋草15克,五加皮9克,桑寄生15克,木瓜9克,黄芪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海桐皮汤(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共为细末,装入小布袋内,煎水熏洗患处。
髋关节脱位的练功活动 在牵引期间应进行股四头肌及踝关节功能锻炼。解除牵引后,可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3个月后逐步负重锻炼,以减少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
预防常识:
髋关节脱位,应及时诊治。因为有少数脱位会合并髋臼骨折,必须有X线摄片确诊。早期复位容易,效果也较好。陈旧者,多数要手术复位,效果相对不好。此外,治疗不当会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严重地影响关节功能。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受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另上需注意髋关节脱位应及时诊治因为有少数脱位会合并髋臼骨折必须有X线摄片确诊早期重定容易效果也较好陈旧者多数要手术重定效果相对不好此外治疗不当会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严重地影响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