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髋关节怎样对

髋关节怎样对

发布时间:2020-08-24 12:21:00

1、怎么锻炼髋关节柔韧性

髋关节柔韧性练习方法:
1. 髋关节绕环。双手扶腰,站距同肩宽,将髋关节向外顶出反复划大圈,注意圈要由小逐渐变大。
2. 坐姿弹膝。坐在地上,双脚脚心相对,尽量靠近裆部。上身尽量挺直,双手扶住双膝,有节奏地上下(主要是向下压)弹动。
3. 竖角式。基本姿势同上,上体挺直后向前屈髋,达到极限后坚持一段时间。注意是屈髋,一定不能弓腰。
4. 俯身盘腿坐。盘腿坐在地上,双腿要一上一下,臀部和膝盖要贴紧地面,向前缓慢俯身,直到上体的大部分紧贴地面,臀部不能抬起。

注意事项:

动作要均匀。

2、如何转动髋关节?

这种事最好问医生,每个人情况不同,所要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3、如何打开髋关节?

在瑜伽体式锻炼中,或许您会发现一些朋友始终做不好前曲式(站立前曲,以及坐姿前曲还有其它变式)。一般来说是大腿肌肉韧带没拉开的缘故,您感觉疼痛和受限制的一般也是来之于腿部。实际上,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您的髋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没有打开的缘故,这是很容易被忽视和误解的。
与髋关节的外转能力相关的肌肉包括:闭孔内肌和闭孔外肌,上下孑孑肌,梨状肌,股方肌,这些肌肉虽然短宽但非常有力。这些肌肉各自分开但同时协助股骨头外转起作用,使人在行走l过程中保持骨盆相对稳定,单腿直立时,也能同时保持骨盆和股骨的相对固定。一个人在做前曲姿势时,你的背部肌肉必须得引伸,尤其是这些髋关节转动肌群。梨状肌在这里起了很特殊的作用,因为梨状肌直接连接骨盆与股骨大转子。
(髋后部肌肉结构图一)
(髋后部肌肉结构图二)
梨状肌如果压迫坐骨神经将导致一系列的放射痛(从臀部到大腿后面以及前腿和脚),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坐骨神经痛。如果转动肌群不够灵活的话(太紧),将会使骨盆向下拉从而影响髋关节的功能。髋关节功能不正常将导致下背部(骶椎骨部位)受影响,这也是下背部疼痛的主要来源。
做前曲体式有困难的朋友(指不能达到完全体式,如下颚接触膝盖或小腿),开始或许是因为大腿肌腱没拉开,可以继续针对性锻炼。但如果锻炼了很长时间还是一直完成不了的话,应该考虑是髋关节没有打开的原因。下面是几个可以用来针对髋关节进行锻炼的体式: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

4、怎样养护髋关节?

1.预防摔伤

不小心滑倒、摔倒,通常会导致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梨状肌发生痉挛。梨状肌痉挛,会造成其余臀部肌肉的紧张,限制髋关节活动度。

2.注意步行方式

走路迈脚时,脚跟先着地,脚掌再落地,身体重心自然转移到脚尖;迈另一只脚时,前脚脚跟先离地,脚尖自然支撑重心。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摆动。

这样走路的好处是,把体重均衡分散到两腿肌肉和各处关节,而不是仅由髋关节来承压。

3.避免久坐

造成髋关节灵活性下降的重要原因,是臀部肌肉过度紧张。长期伏案的上班族,在工作时的姿势多表现为骨盆后倾。

坐姿为骨盆后倾时,腰椎会弯曲向前,继而引起腰椎变直,造成人体前倾,导致胸椎后凸増加,这就是在伏案工作中,我们脊柱的变化情况。

长此以往,会使臀部肌肉变得僵硬,臀部肌肉紧张,则会限制髋关节的活动。

建议持续坐着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起身接杯水、去趟厕所都可以。

4.不做负重运动

髋关节疼痛患者,应避免跑步、打球、爬山、爬楼梯等,较适宜的运动是散步和游泳,以每天20~30分钟为宜。

5.锻炼周围肌肉

包裹髋关节的周边肌肉,对关节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通过以下运动来锻炼:

面壁下蹲

脚尖触碰墙面,双脚与双肩同宽,双手上举,下蹲。下蹲过程中,膝关节不要倾斜,也不能触碰墙面。

拉伸肌肉运动

叉腰站立,左右扭动腰部,背部及膝盖保持伸直,向一边扭动时,应感到大腿外侧肌肉有发胀感,此时稍停片刻,然后再换方向。

手臂贴腿直立,两脚张开比肩稍宽,腿屈膝,一腿后跨一步,感受后腿肌肉的拉伸感,保持片刻后换腿,注意脚跟不要离地,各做十数次。

5、怎样锻炼髋关节

嗯,大部分这种现象
都是有大腿内收肌痉挛张力高。锻炼的方向也就这些。做横向的分腿动作。加上一些拉伸内收的。具体动作,看自己能力了,平躺着分腿,侧躺着抬高一条腿,双杠里横着走,找自己能做出动作的锻炼方式。

6、髋关节疼怎么治疗

对于髋关节疼痛的治疗办法,首先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爬楼,爬山等剧烈运动,第二,对于该病的药物治疗,首先可以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物,比如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另外可以常规服用钙片以及维生素d有预防病情加重的作用,第三氨基葡萄糖具有保护软骨,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比较小。

1、当我们髋关节疼痛的时候,我们最根本的就是要注意休息,让我们的髋关节得到休息,这样有利于急性炎症的消退。如果必须要走动的话最好是借助拐杖,这样方便的同时还能减轻髋关节的压力。
2、当突然发生髋关节疼痛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冷敷来减轻疼痛,冷敷适用于急性发作的髋关节。等缓解之后我们可以采用冷热交替的敷,这样更有利恢复。
3、我们还可以采取中医治疗,针灸推拿几乎是适用于任何骨科疾病,针灸以及推拿都可以很好的缓解和治疗髋关节疼痛的症状。同时我们还可以配合贴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贴膏或者中药湿敷疼痛的地方。
4、髋关节疼痛的话我们还需要进行抗炎治疗,因为髋关节疼痛多数是因为炎症引起的,所以我们要消炎,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药,也可以选择静脉注射青霉素。
5、如果是普通的损伤引起的髋关节疼痛经过卧床休息以及以上方法治疗都可以缓解的。对于严重的髋关节疼痛,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滑膜病变或者股骨头坏死导致的。必要的时候我们只能进行手术摘除滑膜或者是换上人造的股骨头。
髋关节疼痛很多时候是生活习惯不当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要敲二郎腿,运动要适度。还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的体重,因为当你体重太重的时候,髋关节承受的压力也会变大,就容易发生髋关节疼痛的现象。

祝您早日康复。

7、怎样增强人工髋关节力量

如何快速地、直接地、简单地提高髋关节的力量呢? 第一种方法是仰卧直腿上下摆动,类似于仰泳中的腿部动作,不同的是摆动幅度大。仰卧最好是采用半来仰卧的姿势(两肘关节后面支撑),不仅提高了髋关节的力量而且还锻炼了腰腹肌。在具体的操作中夏季练习源得比较多,几乎天天练,冬季的训练在准备活动中,小垫子上的柔韧练习之后紧接着就是3组30秒的上下摆腿练习,间歇时间根据学生的水平来确定。还可增加难度练习:仰卧在体操凳上臀部以下悬空练习,在小腿部位绑上沙袋增加难度。 第二种方法是直腿摆栏。把栏架固定在与腰部同等的高度,站在栏侧,左右腿交百替直腿摆栏,可用内、外摆腿等练习方式。随着髋关节的力量的逐渐增强,适当增加难度。如提高栏架的高度,增加练习的负荷量,小腿绑沙袋负重等等。 在提高髋关节力量方面主要是采用上面的两种方法,度肌肉和神经系统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刺激后才能出现应激反应,所以每种练习方法不能急于求成,持之以恒是凸显这两种方法效果的关键所在。

8、怎么锻炼髋关节的灵活度

一、床上锻炼法
(1)髋关节伸屈活动锻炼法:仰卧位,使关节伸展,双手叉指合掌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复屈肘力量往上拉与主动屈髋活动相结合,持续活动5~10分钟,次数幅度逐渐增加。
(2)髋关节外展直腿抬高活动锻炼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体侧,患肢外展直腿抬高25°~35°,持续1分钟放下,作10次。同理可作侧卧及俯卧抬腿,锻炼外侧及后侧肌群。 (术后3个月开始)
(3)髋关节作外展、内收活动,双膝屈曲约90度,与肩同宽,膝关节作内收、外展运动,持续5~10分钟。
(4)髋关节外旋、内旋活动锻炼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体侧,两脚分开, 与肩相等,以足跟为轴心,作下肢外旋 内旋活动,持续5~10分钟。
(5)髋关节屈曲位外旋、内旋活动锻炼法: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100°,髋关节屈曲90°,双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复作外旋、内旋活动,持续5~10分钟。
跪位外展屈伸髋活动锻炼法:取跪位,双膝尽可能分开,双上肢伸直支撑上身,膝关节固定,身体作前后运动,屈伸髋关节。
二、床下锻炼法
(1)扶物下蹲法:单或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慢慢下蹲后再扶起,反复进行3~5分钟。(术后半年开始)
(2)患肢摆动法:单或双手前伸或侧身扶住固定物,单脚负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摆动3~5分钟。(术后半年开始)
(3)内外旋转法:手扶固定物,单脚略向前外伸,足跟着地,作内旋和外旋运动3~5分钟。(术后半年开始)
(4)屈髋法:正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双下肢分开;患肢反复作屈膝屈髋运动3~5分钟。
(5)抱膝法:正坐床边、沙发、椅子上,双下肢分开,双手抱住患肢膝下反复屈肘后拉与主动屈髋运动相配合,加大屈髋力量及幅度。
(6)开合法:正坐于椅、凳上,髋膝踝关节各成90°角,双足并拢,以双足尖为轴心作双膝外展,内收运动,以外展为主3~5分钟。
(7)蹬车活动法:稳坐于特制自行车运动器械上,如蹬自行车行驶一样,速度逐渐加快,活动10~20分钟。

9、髋关节怎样检查?

髋关节由髋臼、股骨上端,以及所附的韧带和肌肉组成。前方为腹股沟,呈轻度凹陷,有股动脉、静脉和股神经通过。后方臀肌饱满,有坐骨神经走行。

视诊:畸形髋关节畸形复合者居多,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和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由于腰椎前凸和骨盆倾斜的代偿,畸形不明显,检查时需注意将骨盆放正。屈曲畸形:将骨盆在矢状面上放正,可将健腿极度屈曲,患髋屈曲畸形即显示出来。可用角度尺测量;展收畸形:使髂前上嵴连线与躯干直线垂直,骨盆在冠状面上摆正,患髋的内收和外展畸形显示出来;旋转畸形:使两侧髂前上嵴距床面距离相等,骨盆在横截面上摆正,患髋的内旋或外旋即显示出来,可利用髌骨面的垂线测量。有时对比双足体位,可作粗略估计;缩短畸形:因髋关节伤病引起的下肢短缩,除尺量法之外,可通过对比两侧大转子的位置来判断。

肿胀和肿块。髋关节本身的肿胀显于前方,即腹股沟饱满;而臀部的异常丰满,常反映髂骨本身的病变。髋关节外上方突起,多因先天性脱位或半脱位引起,而外下方肿胀则属大转子病变或系腰骶部感染流注的脓肿。大腿内上方肿胀,除耻骨和小转子病变外,也可考虑流注脓肿。

臀皱襞婴幼儿双侧臀皱襞不对称,可反映先天性髋脱位的存在。

臀肌萎缩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常见。

步态。臀式步态:在负重期,髋关节应呈轻度外展位,当臀中、小肌(外展肌)麻痹或髋关节脱位时,髋关节不能外展负重,而是相反的呈内收位,即显臀部下垂。为了减轻臀下垂,每走一步,主动将躯干侧向负重侧的患腿,这种跛行步态称之为臀式步态。当双侧髋脱位时,双侧臀部交替下垂,类似鸭行;下肢广泛麻痹步态:主要表现在摇摆期的腿不能作屈髋动作,靠提升骨盆(腰方肌)离地。负重期也属臀式步态,同时躯干后倾,因臀大肌麻痹,靠髋后伸紧张前方韧带来维持站立。有时病人以手扶大腿来维持伸膝站立;关节强直时,靠骨盆的扭转来移动下肢,即腰椎代偿性的伸屈动作;髋关节各类型的畸形体位,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异常步态,有的难于描述,但经仔细分析即可明确。

触诊:压痛点。髋关节本身疾患可在腹股沟中点或臀部中央区寻找压痛。大转子压痛易于寻找,有的按压大转子可引起髋关节痛。

肿块。髂窝部可表现肥厚或饱满(脓肿),有时在耻骨上可触及肿块(肿瘤)。疑有髋关节感染或耻、坐骨肿瘤时,应作肛门指诊,寻找脓肿或肿块。疑有髋关节脱位时,需在臀部或髋关节外上方寻找股骨头,通过关节的旋转可触及股骨头的转动。

活动:被动活动。病人平卧位,髋关节伸直为0度,屈曲时大腿可贴腹壁,与躯干交角约为30度,屈伸角度可连续记录为0~150度,即屈曲到150度位,伸直为0度,实际活动范围共150度,外展和内收则以中立位为0度,小腿内收的角度等于髋外旋的角度,小腿外展等于股内收。检查时需要注意固定骨盆,避免骨盆的转动代替了髋关节的活动而引起误差。

主动活动主要检查肌力。有的病人主动伸屈髋关节,同时出现弹响声,即所谓的“弹响髋”,常因为阔筋膜张肌腱肥厚与大转子磨擦所致。有时在内侧是髂腰肌肥厚的肌腱与小转子磨擦而来。

与髋关节怎样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