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髋关节速写

髋关节速写

发布时间:2020-08-22 05:39:31

1、速写站姿画成5头身了 扣多少分啊? 而且画的不是很好!

速写几个要素:1、比列 立七坐五盘三半
2、动态 人物的重心,肩关节,髋关节连线的开合关系,四肢关节的变化
3、构图 这个所有科目都有不解释
4、表现 分为纯线条和明暗
5、细节 头、五官、手、脚(鞋)的表现
一般来说,比列和动态占得分值最高,可以高达50-60分,如果你自己觉得画的不是很好,只能祝福你了。
另:由于各个省份评分也有很大差异,所以你只能听天由命了。

2、速写站姿画成5头身了 扣多少分啊? 而且画的不是很好!

速写几个要素:1、比列
立七坐五盘三半
2、动态
人物的重心,肩关节,髋关节连线的开合关系,四肢关节的变化
3、构图
这个所有科目都有不解释
4、表现
分为纯线条和明暗
5、细节
头、五官、手、脚(鞋)的表现
一般来说,比列和动态占得分值最高,可以高达50-60分,如果你自己觉得画的不是很好,只能祝福你了。
另:由于各个省份评分也有很大差异,所以你只能听天由命了。

3、求告诉一些关于速写的要点!!!!!急求!!!!

一般画速写,在动笔前,要对人物进行整体观察、比较、分析。首先要注意全身的动态变化,抓住主要动势线,人物重心落在什么位置;然后关注各部分如头、颈、肩、胸、腰、臀部的相互扭动关系及四肢的摆动变化,对全身及各部分比例和透视变化等等,都要认真观察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如何进行观察比较呢?
一是比长短比例,如:以头长为单位进行粗略比较,以男性为例,全身长约七到七个半头长,肩宽两个头长,下颌底至肚脐约两个头长,膝关节至脚底约两个头长,脚的长度约等于一个头长,手掌长约三分之二个头长。这只是作为一般性的参考比例,其实每个人的身材比例差异很大,有的头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男女老少更是不同,都无法套用这些比例,但记住这些比例,有利于更好地去观察比较,把握人物个体特征。
二是比高低,如比两肩高低变化,两侧髋关节高低,两膝、两脚高低,如从正面平视观察立正的姿式,那么,两边的关系都是对称的,高低相同,但生活中的人物姿态,各式各样,千变万化,加上不同视角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等等,都会使每对肩、髋、肘、膝、脚左右两边产生不同的高低变化,因此,在观察中要注意比较高低关系变化。
三是比倾斜度,生活中的人物姿态(包括动态与静态)极少出现垂直或水平的线,基本上都是倾斜的曲线。但我们可以垂直线和水平线为标尺,来估测人物动势线的倾斜度,接近垂直的斜线,就用垂直线比倾斜角度,接近水平线的斜线,就用水平线比倾斜角度。人在运动中,动态趋势线的倾斜度是很大的,站姿或坐姿的动势线也会有所倾斜。只要抓住了动势线,就能把握人物大的动态关系。掌握了大的动势线,还要注意各局部的动态变化,往往头与颈与胸与臀都会随动态姿势产生和谐的扭动变化,各部位的倾斜度,甚至倾斜方向都不尽相同,这些都必须通过反复比较观察,才能看得准画得准,具体的观察方法是:先找到各部位中心线,观察其方向变化,倾斜角度,将各部位中心线连起来观察,比较各部分的转折,再看轮廓及形体的转折,其倾斜方向与中心线是否一至。
四是比形体,人的形体结构很复杂,但有规律,不好说具体是什么形,但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就容易理解了,比如说,胸廓是倒梯形,头部可概括为长方体,颈部为圆住体,手臂成圆柱体,靠近手腕部分类似长方体,但形体是随着观察角度、透视的变化而变化的。若观察人物侧面站姿,从后脑到颈到肩到腰脊到臀再到大腿到小腿到足跟的连线成不同倾斜的折线形,观察时,不仅要看“实形”,还要看“虚形”,如侧面观察座姿,从头顶到膝到腹部三点连线(虚线),形成一个空三角形(虚形),抓住这个三角形的各角度及边长比,也有助于画准全身比例及动态。

速写的方法步骤:
(一)、构图、定位、抓动势线(一般用1分钟左右)。在落笔之前,观察一下对象,看一看是什么动态姿式,画在纸上应多大,头在什么位置,脚落在什么位置,也可用手指先在纸上象画速写一样比划一下,做到胸有成竹,然后落笔。首先快速抓动势线,若画侧姿,一般从后脑勺到颈线和脊椎线开始,一条线拉到底,直至后脚跟,这跟线即要反映人物总的动势倾向,又要反映出头、颈与躯干和后大腿、小腿的动态。若画正面和半侧面动态,可先画一侧,从颈沿着肩-腰-臀-腿-膝-脚外轮廓一根线自上而下拉到底,注意各部位大的转折点;再画另一侧线,两条线既要反映人物动势、比例,又要注意两线相互形成的“躯干”的形,是胖了还是瘦了,注意肩、腰、臗、膝、脚转两边关节点(转折点)高底关系。上半身与下半身比例是否协调。然后用单线画出其手臂外形线。第一步聚的任务就只要表现出了大的动态和比例就可以了。

4、人体结构速写如何画出厚度

人体结构速写画出厚度需要注意以下六点:

1.人体根据年龄段、性别的不同,其外在形体和比例也有所不同,各自都有自己突出点。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的两肩的连接线大于大转子连接线,而女性正好相反。其次是胸部和臀部的特点,男性胸部宽大,看上去像是倒立三角,女性则相反,且女性腰部的位置线位于肩线与臀中线的中间。

2.人体分别由头部、胸部、骨盆三体块组成,三体块和四肢的运动状态是速写表现的主要内容。头部的基本型可视为在立方体中概括出的鹅卵形,主要通过基本骨点来理解。头部特点是头部两侧隆起,眉弓外缘等骨点突出。

3.躯干主要由脊骨、胸廓、骨盆组成,脊骨由是由颈椎腰椎、骶椎组成,呈S形。胸廓是略扁的倒鹅卵形,前部有十二队肋骨与胸腔相连,上端由肩胛骨和锁骨组成肩部。

4.四肢的基本形,可以简单理解成圆柱体,上肢的主要骨点为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主要骨点则是膝关节和踝关节。

5.除此之外,还需要详细了解骨骼和骨骼肌。骨骼是人体的基本外形,由骨骼和骨骼肌共同组成,是人体的基本支架,起支撑点也被称为骨点,是人体结构塑造的重要标记。主要的骨点有肩关、肩胛骨、脊椎骨、肘关骨、腕关节、胸廓、骨盆、髋关节等,其中监肩关节、锁骨、脊椎骨、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股骨大转子是较为明显的骨点,在画动态时要抓住这些较为外露的骨点,有助于确定动态基本形。

6.骨骼肌是指生长在皮下雨骨骼之间的肌肉,对人体产生收缩和运动的作用,其最基础的特点是在收缩时隆起和膨胀,放松时偏平和柔软。肌肉附于骨骼和韧带组织,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决定人体运动的力量和速度。

5、美术速写的基础和练习

要画好人物速写须先多练内功,即多学习了解人物的结构、形体比例。例如,先多临摹速写头像,掌握头形和五官比例及五官正、侧面和平视、仰视、俯视的表现方法;分别练习手、臂、腿、足,默写出骨骼及肌肉,掌握形体特征和各部分比例,还要特别练一练各种不同变化的衣纹,并要分析研究,逐步掌握衣纹的产生与变化规律。如此学习步骤即先分解练习,再作综合练习,先作单个人物速写练习,再作人物组合练习,先练静态速写,再练动态速写,先进行慢写练习,再作快写练习,先临摹练习,再写生练习,再默写练习。循环往复,交递进行。 画速写,手要勤,平时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不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在候车站台或是旅途中都要挤时间画,在家就多临摹,多研究,多默写,画静态速写,出门身上常备速写本,天天练一练不间断,如有空余时间那怕是十分钟都可画一张。画速写,要胆子大,旁若无人,不要因为初学就不敢画。只有多画才能画熟,熟能生巧,才会由量变到质变,来一个大飞跃。 一般画速写,在动笔前,要对人物进行整体观察、比较、分析。首先要注意全身的动态变化,抓住主要动势线,人物重心落在什么位置;然后关注各部分如头、颈、肩、胸、腰、臀部的相互扭动关系及四肢的摆动变化,对全身及各部分比例和透视变化等等,都要认真观察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如何进行观察比较呢?一是比长短比例,如:以头长为单位进行粗略比较,以男性为例,全身长约七到七个半头长,肩宽两个头长,下颌底至肚脐约两个头长,膝关节至脚底约两个头长,脚的长度约等于一个头长,手掌长约三分之二个头长。这只是作为一般性的参考比例,其实每个人的身材比例差异很大,有的头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男女老少更是不同,都无法套用这些比例,但记住这些比例,有利于更好地去观察比较,把握人物个体特征。二是比高低,如比两肩高低变化,两侧髋关节高低,两膝、两脚高低,如从正面平视观察立正的姿式,那么,两边的关系都是对称的,高低相同,但生活中的人物姿态,各式各样,千变万化,加上不同视角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等等,都会使每对肩、髋、肘、膝、脚左右两边产生不同的高低变化,因此,在观察中要注意比较高低关系变化。三是比倾斜度,生活中的人物姿态(包括动态与静态)极少出现垂直或水平的线,基本上都是倾斜的曲线。但我们可以垂直线和水平线为标尺,来估测人物动势线的倾斜度,接近垂直的斜线,就用垂直线比倾斜角度,接近水平线的斜线,就用水平线比倾斜角度。人在运动中,动态趋势线的倾斜度是很大的,站姿或坐姿的动势线也会有所倾斜。只要抓住了动势线,就能把握人物大的动态关系。掌握了大的动势线,还要注意各局部的动态变化,往往头与颈与胸与臀都会随动态姿势产生和谐的扭动变化,各部位的倾斜度,甚至倾斜方向都不尽相同,这些都必须通过反复比较观察,才能看得准画得准,具体的观察方法是:先找到各部位中心线,观察其方向变化,倾斜角度,将各部位中心线连起来观察,比较各部分的转折,再看轮廓及形体的转折,其倾斜方向与中心线是否一至。四是比形体,人的形体结构很复杂,但有规律,不好说具体是什么形,但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就容易理解了,比如说,胸廓是倒梯形,头部可概括为长方体,颈部为圆住体,手臂成圆柱体,靠近手腕部分类似长方体,但形体是随着观察角度、透视的变化而变化的。若观察人物侧面站姿,从后脑到颈到肩到腰脊到臀再到大腿到小腿到足跟的连线成不同倾斜的折线形,观察时,不仅要看“实形”,还要看“虚形”,如侧面观察座姿,从头顶到膝到腹部三点连线(虚线),形成一个空三角形(虚形),抓住这个三角形的各角度及边长比,也有助于画准全身比例及动态。 速写的方法步骤: (一)、构图、定位、抓动势线(一般用1分钟左右)。在落笔之前,观察一下对象,看一看是什么动态姿式,画在纸上应多大,头在什么位置,脚落在什么位置,也可用手指先在纸上象画速写一样比划一下,做到胸有成竹,然后落笔。首先快速抓动势线,若画侧姿,一般从后脑勺到颈线和脊椎线开始,一条线拉到底,直至后脚跟,这跟线即要反映人物总的动势倾向,又要反映出头、颈与躯干和后大腿、小腿的动态。若画正面和半侧面动态,可先画一侧,从颈沿着肩-腰-臀-腿-膝-脚外轮廓一根线自上而下拉到底,注意各部位大的转折点;再画另一侧线,两条线既要反映人物动势、比例,又要注意两线相互形成的“躯干”的形,是胖了还是瘦了,注意肩、腰、臗、膝、脚转两边关节点(转折点)高底关系。上半身与下半身比例是否协调。然后用单线画出其手臂外形线。第一步聚的任务就只要表现出了大的动态和比例就可以了。 (二)、抓外轮廓,定出各部分比例(3分钟左右)。在第一步骤的基础上以“头长”为单位,确定各部位比例,如肩宽两个头长、头顶至腰部约三个头长,同时要充分考虑透视变化,如画半侧面(因透视变化)肩宽就没两个头长,画正面弯腰时,头顶至腰部也就没三个头长,正面坐姿,画大腿就会显得很短。又如正面向前举起的手臂会感觉很短,(近大远小透视关系)手掌却会显得很大,这些透视现象须正确反映出来。 这一步骤的任务主要完善外形,画准每个大的转折点,如:肩、胸、腰、臗、肘、腕、膝等转折点,画准比例和透视。此时千万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如手指、五官和衣纹等局部上。否则会因此丢掉整体关系。(三)、具体描写(10-15分钟)。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上又从头部开始,自上而下的画下去。也可从你最感兴趣的或最有把握的部位开始,逐步向其他部位展开,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准比例和结构,再重新详实地画一篇外轮廓,不是作简单的重复,而是要结合里面的衣纹画外轮廓,并注意表现出人体结构如骨点、肌肉以及比例和透视。外形画准了再逐步丰富衣纹,表现内部结构体积。具体描写虽然是画局部,也不能“看到哪、画到哪”。仍要有整体观念,整体观察,整体表现。即:画上面,要看下面,画左面,要看右面,画里面要看外形,只有通过上下左右比较,才能画得准。画速写也不能把所看到的东西都画下来,哪里该画,哪些不要画,要有取舍,哪里要加强,哪些要削弱,要有虚实,画速写若没有主次,没有层次,没有虚实,没有取舍,没有处理,面面俱到,平均对待是画不好速写的。 这一步骤,表现人物结构和画好衣纹是关键,由于人物结构和人物动态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衣纹,速写又是通过衣纹来表现人体内部结构和人物动态。因此画衣纹一定要考虑衣服里面的人体结构,画衣纹不是随意的,要找到衣纹形成的规律,按规律画。如当人站立时,肩部会出现一些自上而下自然垂挂式的衣纹,当手臂向上举起,手臂袖子和上半身衣服就会牵引出众多钭拉的衣纹,当坐下屈膝时,上下裤腿均会出现以膝关节为心点的放射式的钭拉衣纹,而膝内侧又会产生很多折叠式衣纹,腰部往往也会出现很多折叠式的衣纹,只要抓住衣纹产生的规律,就不难画了。画好衣纹须注意以下几点: 1、抓主要衣纹,往往人身上都有很多衣纹,但不能都画下来,要有取舍,要抓取那些能够反映人体结构的衣纹,舍弃那些可有可无的锁碎衣纹。 2、注意衣纹的前后穿插关系,避免出现相互交叉和相互平行的衣纹。 3、注意衣纹的疏密关系。掌握衣纹的疏密节奏,利用疏密关系可表现人物的结构体积。如画躯干,侧腰部多画衣纹,背部少画衣纹,那么躯干的体积厚重感更强,又如画腿部,内侧多画衣纹,外侧少画衣纹,能表现出腿部的圆柱体。又如画正面坐姿,小腿多画些衣纹,大腿少画衣纹,就能很好地表现大腿与小腿的转折以及透视关系。 4、注意衣纹的虚实关系。一般能反映人物结构线要画的实,如,当手臂弯屈时,外侧结构明显,要画实,内侧可虚。靠前的腿要画实,后面的可虚,人物外轮廓要实,尤其是关节突出部位要画得实,内凹部位可虚。5、速写也是线的艺术,其表现技法主要反映在线条的运用上,因此画速写要注意线条自身的美,速写要求用线要流畅自然,抑扬顿挫飞洒自如。要恰当运用线条自身的对比。试想,一条有粗细轻重曲直刚柔变化的线更具美感。

6、鲁美(大连)大一新生的速写作业该如何画?

自己上网络视频看马

7、速写速写!!

速写其实并不难。
首先,你先掌握速写的要领,比例、结构、动态,这三点缺一不可,因为你面对的是省联考,评委打分有时候也很严格的,所以这三点很重要。
其次,你说的线条,目前不用改了,按你以前的画法继续就行了,不过给你几点建议:1、掌握人体结构,尤其要知道人体的六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这是人在活动的时候最容易发生转折变化的部位,你大可不必担心联考,只要抓住这几个关节的具体位置就行了;2、在处理衣纹变化时要注意,一定要画好关键的衣纹变化,通俗的讲:人体活动好多次,反复出现的衣纹,就是你需要掌握的东西,这可以概括认为是必然布褶,那么其他偶尔出现的则可以省略。所以,你要掌握的是那些必然衣纹变化的布褶。3、画面不要太空,线条既要概括,又要丰富,在保持整体的前提下,尽可丰富,但不能乱了阵脚。
以上只是片面只谈,如果对你有帮助,尽可采纳,主要的还是你自己多观察,多比较,多练习。
祝你成功!!

8、速写怎么分轻重

一、 人物速写要述
“速”本意为“速度”,这里还包括“概括、提炼”之意;“写”意为“描写、表现”。人物速写就是用最简练的手法在
较短时间里表现人的形体特征、运动规律及其给作者的审美感受。人物速写不仅可以训练捕捉瞬间运动形象的能力,可以培养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更可以积淀丰富
的生活感受。它是美术家的日记,美术创作的源泉。这是素描所无法代替的。在美术高考十分火热的今天,人物速写自然成了许多大专院校美术招生必考的基础科目
之一。当然,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作品。门采尔、柯勒委支、贾科梅蒂、席勒、列宾、蒋兆和、黄胄、叶浅予、方增先、钱绍武等许多中外人物画名家的速
写作品无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可贵的财富。
速写的使用工具因人而异。铅笔、炭笔、木炭条、炭精条、圆珠笔、钢笔、毛笔等以及各种普通白纸、铅
画纸、信纸、新闻纸、毛边纸、宣纸等都可运用。各种纸和笔有各自的优缺点,不妨多做些尝试。初学者以4B-8B铅笔或炭笔,新闻纸或普通白纸最为适宜。表
现手段可采用以线为主、以面为主或线面结合三种形式。
二、 整体观念和体积观念的确立
谈到人物速写不能不提到
比例问题。这也是许多初学者常遇到的难题。其实解决比例问题并非十分困难,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树立整体的观察方法。首先,人的眼睛与生俱来是局部观察的。几
个月的婴儿就常常会把视线停留在母亲身上活动最频繁的眼睛部位。某个局部投入过多的注意力,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放大的错觉,相反则产生缩小的错觉,甚至某
些局部因根本没有被注意到而在视野中消失。儿童作画“眼大、脸大、身体矮小”正是这个原因。普通成人同样存在这种局限。其次,画面上的形象与原物往往不是
等大的,即使没有这种错觉的局限,倘若孤立地把物象的一个个局部搬上画面,也会因缩小或放大律的不一致而出现各类形的问题。整体观察就是比较地看。纸上画
一个圆圈,是何物?有多大?不知道!在圈里如画上三个大苹果。则可以推断圆就是小碟子;如画上三个极小的苹果,则圆就可能成了大桌面。画面上形的大小不是
绝对的,而是相比较产生的。这里的苹果起了参照的作用。人物速写可以“头”作参照物,如:“立七坐五盘三半”,肩宽、大腿长及膝至脚后跟约为两头,前臂、
脚长约为一头,手长约为四分之三头等;也可以两个局部长短大小互相比较,如坐姿的侧面,用头顶至臀部和臀部至脚跟进行比较,手臂长与上身长做比较等。在画
人物速写的各个部位时,可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经常回头看看对象的头部,随时进行比较,渐渐养成习惯。整体观念的确立,不仅有利于解决比例问题,还有助于把握
动态和处理画面的能力。
速写不同于素描那样有较丰富的体面转折和细致的局部刻画,但不能无视体积的存在。尽管有些画家可以追求平面化、装饰
性趣味的效果,但初学者应以掌握速写的基本规律为主,为今后更高的追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观察和表现对象时,不应该看一条衣纹画一根线,或仅仅看到对象一
边的轮廓线,以至于画面上只是一些平面的、表层的、琐碎的细节拼凑,空空然没有形体,而应该同时看到形的两边和带有个性的体积,然后用线或少量的面把形体
的特征表达出来。人体主要有头、胸廓和臀部三大块体积和四肢组成,而三大体积的形状是相对不变的,是观察的重点。下笔前应先看准这三大体积的形体特点和位
置关系,绝不能光注意边线和衣纹,对体积熟视无睹,以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体积观念和整体观念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了解人体的结构要点和人体运动的动态平衡规律
骨点

人说,人物速写并不难,关键是抓准前后两条中心线和几个骨点。这颇有几分道理。两条中心线就是:颈窝——脐眼——耻骨联合(即胸前衣襟与裤子开档的连线)
和背部脊椎线。它们暗示了胸和骨盆的运动关系。重要的骨点就是:颈窝、枕结节、两肩、两髋关节、两肘、两腕、两膝、两踝和耻骨联合。两肩的位置决定了肩的
宽度和胸廓的倾斜方向;两髋关节的位置决定了骨盆的大小和运动方向,肘、腕、膝、踝的位置则影响了四肢各部位的长短和姿态。人体运动千变万化,但只要整体
地看准这两条线和几个点,下笔就容易多了。
动态
在人物速写中,动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要把握动态必须了解什么是动态。当
人体运动时,头、胸、骨盆三大体积的任何一块发生了前后俯仰、左右倾斜和旋转的变化,为了平衡人体会由脊椎骨牵动其他两块体积发生相应的位置变化,这样就
产生了动态。因此,要抓动态,首先应看准三块体积的位置、方向和扭动关系。
重心
人体时刻受重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决定了人体的
结构特点和运动规律。当立正时,人体的三大块体积在脊椎骨的串联下,从侧面观呈现“S”型组合。这种组合是由人类的祖先(爬行动物)进化而来。其结构特点
就像弹簧的原理,对力的重压起到缓冲的作用。而许多人常常把脖子和脊椎骨都画直了。人体的重心在脐眼附近。自然站立时,人体的重心应落在双脚之间的支撑面
内。如稍息姿势,重心落在左脚(或右脚)的支撑点上或其附近,左髋脊比右髋脊高,右肩比左肩高,衣襟线微左斜,裤裆线稍右倾,在受到外物支撑或外力影响
时,重心往往落在双脚之间的支撑面之外;当人行走或跑步时,重心则落在身体前方,这样就产生了往前的冲力。
四、 感受人物体型、容貌、表情、气质及服饰的不同特征

些人掌握了大致比例、结构、动态的基本知识,也能熟练地加以运用,但缺少真情实感,观察粗心、线条概念、形象类同,表面上看起来线条和明暗处理都很
“帅”,实质是眼睛视而不见、手势不能准确自控,认识上简单无知。一句话,手不能听从眼和脑的使唤,全凭习惯动作自行主张。这是提高速写水平的绊脚石。月
有阴晴圆缺,人有高矮胖瘦。由于性别、年龄、民族、工作环境、性格、体型、容貌及服饰的各异,每个人物形象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造型特点和审美特征。优秀的画
家往往通过真诚而细心的不断观察来训练自身的敏锐感觉和洞察力,并积累丰富的形象素材。
五、 掌握画面的艺术处理
取舍与虚实

对着一个人物形象,复杂的脸和手的结构、理不清的黑发、款式新颖面料别致的服装及其满而闹的图案、纷繁的衣纹,还有佩戴的各种饰品等等,足以让人目不暇
接,不知从何落笔。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见的一切原封不动地搬上画面,而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虚实的处理。一般来说,形象最生动的部位、给人以独特审
美感受处宜取,应作细致刻画,其它部位宜舍或虚;能体现胸廓和臀部形体结构处以及头、手等主要部位宜取或实,头发、衣领、飘起的衣角、衣服上的图案花纹,
以及不体现结构的衣纹等次要部位可以舍去或一笔带过。刻画完整而充分的局部,是十分需要的,而某些不完整的局部有时并不影响速写作品的质量,相反,虚的处
理给读者留下更多想像的空间,也为作品实处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线条
线条不是对象所固有
的,是画家对物象概括与提炼的结果,是表现物象的一种语言形式。线有粗细、长短、虚实、浓淡、曲直、刚柔等不同特点。利用丰富的线条能表达各种人物脸型、
五官、发型和服饰的不同特征。如用琐碎的短线表现旧棉袄的厚度及给人的朴实感;用流畅的长线表现丝绸的柔性和自然下垂的质地;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老农的
坎坷与善良;用纤巧的细线表现少女的温柔与贤惠等等。同样,利用线条的不同穿插组合和轻重粗细的变化,还能表现物象的空间距离感。不仅如此,线条还可以通
过各种长短、曲直、横竖、正斜、粗细、浓淡、轻重、快慢、刚柔、虚实、滞畅等矛盾的组合,以及疏密安置,综合穿插,主次搭配,使画面产生生动的气韵和优美
的节奏。
变形与夸张
速写不仅应该表现人人都能看到的比例、结构等常见的内容,还应该表现
对象给画家独特的审美感受。审美感受不像人体骨骼和肌肉那样具有特定的大小和精确的位置。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形象或美丽、或丑陋、或可爱、或可憎、或恐
怖、或诱人;其气质或深沉、或活泼、或宁静、或充满活力、或谦和、或固执;其神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惊恐、或迷茫……都给画家留下了不同的感受。
并且,画家心境的变化,也会改变感受的态度。表达这些独特的、丰富的感受,需要对形象进行适当的夸张甚至变形处理。因为准确的写实手法虽然能表现外在的
“形似”,而不一定能充分表现出内在的“神似”。夸张和变形不是刻意的,是准确表达画家内心感受的需要。

与髋关节速写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