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屈、外旋、内旋、外展如何解释及区分
这个首先涉及到人体的三条轴。我们给人体人为的设计三条相互垂直的轴,即垂直轴、矢状轴和冠状轴。
1、垂直轴:为上自头侧,下至尾侧并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
2、矢状轴:是指从腹侧面至背侧面,同时与垂直轴呈直角交叉的轴。
3、冠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前两个面相垂直的轴。
有了三条轴,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的解释你说的几种运动方式了。
前屈:通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使得相关节的两骨之间角度变小的运动,如向前抬腿时,大腿股骨围绕髋关节做了前屈的运动。
旋转: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如肱骨围绕骨中心轴向前内侧旋转,称为旋内或内旋,而向后外侧旋转,则称为旋外或外旋。
外展:一般是关节沿着矢状轴进行的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为收,远离正中矢状面则为展。如两臂侧平举的动作过程,是两臂围绕肩关节作外展的运动。
2、髋关节内旋,
髋骨错位(骨盆歪斜)所造成
先教你自我检测之法
1:躺平(面朝上),手脚伸直,请家人将你的脚跟并拢,看是否有长短脚。
2:看胸部是否有倾斜(大小边)
3:趴著(相同姿势)看屁股是否大小边(通常和胸部同边)
看西医及中医多半都没有疗效,你该找的是信誉佳的正骨师(只是真正会矫正骨盆的人非常少)
后遗症每个人都不同:酸痛、萎缩、妇科、泌尿科、内科疾病、长短足、高低肩、脊椎侧弯、椎间盘凸出、骨刺、...........。
3、如何理解和区分“旋前、旋后、内翻、外翻、外旋、内旋、内收、外展”?
都是人体的几种运动方式。
1、内翻、外翻:通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使得相关节的两骨之间角度变小的运动,如向前抬腿时,大腿股骨围绕髋关节做了前屈的运动。
2、旋转(包括旋前、旋后、外旋、内旋):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如肱骨围绕骨中心轴向前内侧旋转,称为旋内或内旋,而向后外侧旋转,则称为旋外或外旋。
3、外展(包括内收、外展):一般是关节沿着矢状轴进行的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为收,远离正中矢状面则为展。如两臂侧平举的动作过程,是两臂围绕肩关节作外展的运动。
(3)髋关节外旋内旋的区分扩展资料:
扭转动作是躯干运动动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在跑步时躯干配合四肢的扭转,使人体保持在运动方向上的平衡,为下一个动作储存肌肉的弹性势能。又如在掷标枪最后用力前,躯干的扭转拉长腰腹部肌肉的长度,可增大最后用力时投掷臂的转动速度和幅度。
人体完成相向运动动作时,身体的两个部分相互接近(或远离),如仰卧起坐、跳水中的屈体(图6)。在动作技术中利用人体相向运动规律,可以加强动作效果。例如,跳远落地前躯干上部的主动下压,可以较为轻松地收腹举腿,延长脚触及沙面的距离。
4、在做身体关节评估时髋内旋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髋关节功能锻炼是以自动为主,被动为辅,动作要协调;幅度由小到大,循环渐进,逐步增加,锻炼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应根据股骨头分期及功能受限程度选择适宜的锻炼方法。
1、屈髋蹬天法:患者仰卧位,双上臂置于体侧,屈髋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数逐渐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髋屈90°,膝屈45°,双手叉指合掌抱膝关节前下方,屈肘
3、屈髋开合法:仰卧位,双髋、膝关节屈曲,双手置于臀外侧,以双足跟为轴心,作双膝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3~5分钟。
4、盘腿压膝法:病人坐床上盘腿,双掌置膝内侧,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压膝关节,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内收内旋肌协调动作,滑润关节。
5、髋关节伸屈活动锻炼法:仰卧位,使髋关节伸展,双手叉指合拢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复屈肘力量抽动上拉与主动屈髋相结合,持续活动5~10分钟,次数幅度逐渐增加。
6、髋关节外展/内收活动锻炼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体侧,患肢自动抬高25°~35°,作外展/内收活动,持续5~10分钟或坐位操练。
7、髋关节外旋/内旋活动锻炼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体侧,两脚分开,与肩相等,以足跟为轴心,作下肢外旋/内旋活动,持续5~10分钟。
8、髋关节屈曲外旋/内旋活动锻炼法: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40°,髋关节屈曲90°,双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复作外旋/内旋活动,持续5~10分钟。
9、扶物下蹲操练法:双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相等,缓慢下蹲后再站立,反复操练3~5分钟。
10、髋关节摆动操练法:双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负重而立,患肢足悬空,先按顺时针方向作圆形摆动3分钟,再作逆时针方向活动3分钟。
5、前屈、外旋、内旋、外展如何解释及区分?
都是人体的几种运动方式。前屈:通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使得相关节的两骨之间角百度变小的运动,如向前抬腿时,大腿股骨围绕髋关节做了前屈的运动。
6、前臂旋前、旋后与外旋、内旋这两对概念如何区分?
1.前臂内旋是指:以前臂为 中立位是手掌和肘关节向正前方,这时将拇指向前的旋转动作是旋前,也是旋内。
2.前臂外旋是指:以前臂为例 中立位是手掌和肘关节向正后方,这时将拇指向后的旋转动作是旋后,也是旋外。
3.前臂(forearm)是灵长类臂或前肢的肘与腕之间的部分,手关节的前部。除了肢体前臂,另在习惯上也将一类机械操纵杆的手柄部分代称为前臂。前臂上有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前臂前区皮肤较薄,移动度较大。
(6)髋关节外旋内旋的区分扩展资料:
旋后的病因
手工业工人、键盘操作者及某些运动员因前臂伸肌过度使用所致旋后肌慢性创伤性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使旋后肌腱弓处增生、粘连和瘢痕形成。
此外,旋后肌处良性占位性病变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以及桡神经在旋后肌内行径异常,均可使桡神经受到过大压力而发生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肌肉不完全性麻痹,包括拇指外展、伸直障碍,2~5指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而前伸臂旋后障碍可能较轻。腕关节可以主动伸直(桡侧伸腕肌不属桡神经深支支配)、但偏向桡侧。没有虎口区感觉异常、电生理检查可见上述肌的失神经改变和前臂段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而感觉传导速度正常。
7、髋关节外旋肌肉与内旋肌肉包括哪些
负责髋关节外旋的大腿肌肉这些肌肉包括(主要+次要)主要外旋肌:臀大肌闭孔内肌上、下孖肌股方肌梨状肌臀中、小肌(后侧纤维)闭孔外肌髂腰肌(髋外展状态下协助外旋)缝匠肌股二头肌长头。
一个髋关节是两块的骨头组成的(股骨和髋骨),髋关节的独特解剖结构使它变得强壮而灵活,并可以控制下肢在每个承重与非承重的位置产生动作。
(7)髋关节外旋内旋的区分扩展资料
髋稳定中的作用:
深层外旋肌(梨状肌、股方肌、闭孔内、外及、和上、下孖肌)是髋关节后侧的稳定器。也被称为髋部的“肩袖肌群”当在承重时,深层旋转肌具有较短的力臂,力线都在水平面上,更重要的是把关节面压紧,从而在运动中创造更多的髋关节稳定性。
8、捡东西是髋关节在做运动么,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是怎么回事∏_∏求细致的讲解
关于人体关节的5种运动方式:
(1)屈伸: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左右方向)在矢状面(前后方向)内做的运动.一般来说,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关节及其以下关节则相反.
(2)外展、内收: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做的运动.运动环节末端远离正中面为外展,向身体正中面靠近为内收.
(3)回旋:运动环节绕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做的运动.由前向内旋转为内旋(或旋前),由前向外旋转为外旋(或旋后).
(4)环转:运动环节以近侧端为支点,绕额状轴、矢状轴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轴做连续的圆周运动.此运动可描绘成一个圆锥体图形的运动,故又称圆锥运动.如上肢在肩关节处做向前或向后的绕环运动.
(5)水平屈伸: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做前后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运动形式,生活中少见,如上肢(或下肢)在肩关节(或髋关节)处,外展90度后再向前运动称水平屈,如向后运动则称水平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