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宝腰凳怎么用?
子墨答:宝宝能够自主扶物站起,并自主扶物迈步后(不是大人扶着走,更不是在学步车里“走”)。至少10-12个月以上,具体月龄视您家宝宝大动作发育速度而定。过早使用对于宝宝的脊柱和髋关节发育不利。多数腰凳厂家宣传的3个月以上就可以用,以及坊间口口相传的六个月以上用,都太早了!
问:为什么太早使用对脊柱发育不利?
使用腰凳时候,宝宝是坐着的。另外,和坐在地上,坐在凳子上不同,宝宝坐在腰凳上时,大人在行走,在颠簸,宝宝的脊柱还需要吸收大人的行走带来的额外冲击力。请看下面这张脊柱发育阶段图,宝宝的脊柱要发育到图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后才能用腰凳。宝宝的脊柱发育为S型后,背部腰部肌肉足够强健后,才能够吸收“压力和冲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忍受腰凳。注意,需要骨骼、肌肉都足够强健后才行,所以说与大动作发育速度也有关。在宝宝刚刚能稳定抬头时(4个月左右),仅仅是颈椎开始出现生理弯曲,腰部的生理弯曲还未出现,整个背部的脊椎还是C型的。直到10-12个月以上,腰部的生理弯曲才形成。
所以宝宝刚刚能稳定抬头时,还不能使用腰凳。宝宝稚嫩的脊柱需要有完全的、均匀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让脊柱健康发育,对神经系统和大脑有利。即便是对于12个月以上的大宝宝,熟睡时,由于肌肉放松,背部也需要良好的支撑。不要相信那些厂家所宣传的,经过设计,有效减震,保护脊椎之类,腰凳就是腰凳,和背巾背带就是本质的不同。
腰凳和背巾背带有什么本质不同?那就是背巾背带能够给予宝宝的整个背部均匀的支撑,贴合宝宝当前阶段的脊椎造型,压力是均匀分散在背部、臀部、大腿的。而腰凳的受力点是在大腿和臀部。(如下图)
(左图来自波兰little frog官网,右图来自天猫babycare旗舰店)
问:为什么太早使用对髋关节发育不利?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在发育中形成的髋关节脱位,可能在出生前(臀围的胎儿风险大)、婴儿期(六个月内风险最大),甚至在幼儿期形成。对于婴幼儿(特别是还不会走路的),髋关节脱位往往不会疼痛,所以如果没有定期正规体检很可能会被家长忽视。越晚发现髋关节发育异常,治疗难度越大。
(图片来自台湾国际认证的背巾顾问的文章)
小宝宝的腿部在放松状态下,会自然蜷缩成M的造型,抱着宝宝的时候,也最好能够维持这种自然的造型。
这种类似于“蹲坑”或者“把尿”的造型,恰恰是有利于宝宝的髋关节发育的,宝宝腿分开比并拢健康的多。(偶只是比喻下造型,没有号召你们把尿哈)
正确使用背巾背带的情况下,宝宝最佳造型如下图所示:
注意上面的图,越小的宝宝,膝盖向上收得越高,是“蜷着的”造型。如果是放在腰凳的椅面上,婴儿会被迫像图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大宝宝那样“坐着”,无法保持自然舒适的造型。
另外,很多人喜欢把宝宝面朝外抱坐在腰凳上,此时宝宝的大腿往往会因为不舒适而并拢,悬垂,无法保持自然的M造型。如果是面朝内,在宝宝较“矮”时,放在腰凳上,还可能因为椅面较宽,导致膝盖被迫伸直。
保持不正确姿势的时间越长,髋关节脱位的风险就越大。越小的宝宝,髋关节脱位风险越大。
问:如果加上腰凳的背带部分,可以在稳定抬头后开始用腰凳吗?
不可以。因为腰凳的背带,和专门的背带产品不同,并不能紧密地贴合宝宝的背部,无法给予脊柱良好的支撑,仅仅能起到防止大宝宝掉落的功能。当然了,过小的宝宝使用腰凳的背带,背带尺寸也是太大,会遮住宝宝的头脸堵住鼻子(如下图),宝宝甚至会从背带侧面的洞中滑落。
问:如果用手搂住宝宝呢?这样是否就可以较早就开始用腰凳?
用手搂住,感觉上是比用背带贴合得紧。大家都会这样想象:上半部分就是手抱,下半部分只是托住宝宝的屁股,所以总体跟手抱无差别。真的如此吗?
我先来问问你,为啥你喜欢用腰凳而非手抱,因为腰凳让你的胳膊省力呀。用了腰凳,你自然会把宝宝的重量“卸”在腰凳上,你的手臂仅仅是搂住他防止他掉落,那么受力点还是在宝宝的臀部。如果不用腰凳,单纯手抱,你会自然地采用让宝宝的重量均匀分散在你的两只胳膊的抱姿,并且会很自然地经常变换各种抱姿,这样宝宝和你都会更加舒适。所以用了腰凳,你的胳膊省力了,而宝宝的脊椎、髋关节要受累了。
问:如果横着抱,是否可以从出生就开始使用腰凳?
我们先来看看大家使用腰凳横抱宝宝的众生相:
无一例外,都是一只手兜住宝宝的背,宝宝的胯部或臀部搁在硬邦邦的腰凳上,双腿任由其悬垂,甚至宝宝的上半身侧转和下半身呈九十度角(如最右边那张)。宝宝的脊柱被迫伸直,臀部和双腿也不舒适。总体造型不但不自然,甚至很别扭。大人其实也不省力。你要知道,其实宝宝从出生起就可以竖抱(当然不是用腰凳竖抱,而是用手抱),3个月以下的宝宝其实很轻,纯手抱不累,为什么非要用腰凳?
如果你是为了解决抱睡问题,不如就用双手坐着抱睡好了。因为即使用了腰凳,你还是要一只手搂住宝宝,时间长了那只胳膊时间也会很酸。绑着腰凳坐下后,腰凳硬邦邦地顶着肚子,更难受。宝宝这样睡也很不舒适。其实解决小月龄白天抱睡的最好帮手就是背巾。如果你实在不想用背巾,那就手抱好了。
最后说一句,其实腰凳是不符合生理学的背戴工具,无论对于多大的宝宝,它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也就是说,即使对于12个月以上的宝宝,腰凳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也不如背巾背带,能不用就别用。
2、什么样的腰凳可以防止宝宝早期O型腿
POGNAE腰凳背带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宝宝坐在POGNAE腰凳时双腿自然向外打开形成M字型,这种姿势是美国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推荐使用的姿势,可以预防髋关节脱位以及O型腿的形成。
3、6个月用腰凳会不会影响发育
6个月应该学会独坐的时候,可以使用腰凳的。影响发育主要是看宝宝的坐姿,我朋友是学护理的,就有说过小宝宝做腰凳一定要保持M型坐姿,还给我推荐了一个抱抱熊bebear的腰凳,他说宝宝坐上去正好膝盖跟腿部一个水平的位置,这样减少髋关节受力,影响宝宝发育,所以选腰凳要斟酌下。
4、想问下婴儿腰凳可以用到多大?
新生儿0-3个月,在这3个月内宝宝颈部是非常脆弱,妈妈横抱时需要支撑宝宝头颈,同时宝宝胸椎及腰椎段的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形成,脆弱不定性,在这个阶段的腰凳选择:
1、柔软且支撑性良好的护头垫可以保护宝宝颈椎健康发育;
2、需要支撑性良好的垫板托住宝宝腰背以固定脊柱;
像下图这样的腰凳:
3-6月后的宝宝,慢慢会自己学习坐了,这时就可以坐在腰凳上了,不过根据国际髋关节协会IHDI建议坐姿:
协会建议,宝宝坐姿状态应双腿岔开,膝盖与臀部基本水平,以此减少髋关节受力,防止髋关节脱位。
再科普下腰凳使用的多种背法参考
目前很多新手妈妈都对以上科普没有认知,买一款随意的腰凳,不仅害了宝宝,更心疼的是妈妈们。
在这个“科技改变宝宝出行”的社会下,各种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而选择一款好的实用带娃神器却是不易的,只有多学习实践过程中总结育儿经验,这样选择好产品就显而易见了。
大家可以根据这几个知识去选择合适的腰凳。
(上图为同一款腰凳——三合一组合式,整体图见底部)
5、有没有一种腰凳在使用的时候,宝宝的腿不用叉的很开的
腰凳背带就应该是让宝宝的双腿岔开形成M字形才对!!
这种M字形姿势可以预防宝宝髋关节发育以及O型腿的形成。
宝宝坐在POGNAE腰凳背带时大腿自然形成M字形姿势,让膝盖高于与等于臀部,减少髋关节受力。让宝宝的骨骼健康成长。
6、宝宝长时间坐腰凳会不会腿变形
POGNAE腰凳建议一次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应该让宝宝得到充分的休息。
POGNAE腰凳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宝宝坐在腰凳时大腿自然呈现M字形,达到预防髋关节脱位以及O形腿的形成。
7、使用腰凳会导致宝宝O型腿吗
不正确的腰凳设计才会导致宝宝0型腿,最重要的是看宝宝的坐姿是否成M型,这也是根据美国髋关节协会的标准来看的,看过很多视频妈妈背着宝宝,坐姿不正确而不自知。我对腰凳也算稍有研究,好的腰凳讲究不硌宝宝pp;油按摩垫舒缓妈妈腰部;承托的力要均衡,不能全部承托在腰部的力量,要靠肩部+凳+腰部形成一个铁三角才稳固受力均衡。国内较好且知名度高的腰凳应该是抱抱熊bébéar,几十年专注腰凳研发。
8、16个月坐腰凳是平面好,还是斜面的对腿好
腰凳原理就是让宝宝坐在腰凳上用重量平行于妈妈腰上,所以想要平行只能是斜面的。
平面比较适合新生儿横抱用。
POGNAE的上翘设计符合标准。让宝宝与妈妈感到最舒适的腰凳。
9、带背带的腰凳用多了,宝宝会不会变成八字腿
宝宝坐在POGNAE腰凳背带,双腿自然向外侧打开,形成M字形坐姿。这种姿势是美国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推荐使用的抱娃姿势,可以预防髋关节脱位以及O形腿的形成。
POGNAE腰凳可以帮助宝宝腿部健康成长!
10、宝宝7个月医生让分腿抱,能用腰凳宝吗
分腿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蛙抱。
韩国POGNAE福格奈腰凳背带,让宝宝坐在腰凳时大腿自然向外打开,形成M字形,有效预防髋关节脱位及O型腿的形成。
IHDI国际髋关发育不良协会建议抱宝宝应该用M字形抱姿,也就是青蛙姿势宝宝哦。